大数据技术在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研究与应用*
2021-04-22魏孔鹏谷洪彬李啸龙
魏孔鹏 谷洪彬 李啸龙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 124000)
0 引言
高校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针对大数据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和应用今年逐渐受到重视,文献[1]提出要树立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四个新理念:数据为本、个性化教育、互联网思维和跨界融合。文献[2]提出要理解与把握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与形式,以牢牢掌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文献[3]通过分析大数据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理论的战略契合点以及高校面临的新挑战,从高速化、有效化、精确化、多样性、跨界性五个方面论述创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崭新格局。文献[4-6]也对高校意识形态治理提出了有益的探索。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研究和应用是一项空白,针对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特点和信息化建设特点,基于大数据技术对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实践。
1 大数据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大数据相对于传统信息时代的数据,具有数据容量大、信息产生和传播速度快、数据形式多样性、数据密度低等特点。
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实际案例中,需要进行以下步骤:大数据框架的搭建、大数据策略的设计、大数据结构的建立、大数据算法的设计和实现、大数据进程的设计和实现、人工智能的应用。
大数据中的数据可以来源于传统的应用系统,对于高职院校,可以是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等。其中图书借阅系统中学生图书借阅数据有很多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价值,从中了解到学生当前的意识形态[7-10]。
2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学生图书借阅数据统计分析
以某高职院校为例,通过收集和分析该校图书借阅系统中学生图书借阅数据,从2013年11月到2020年12月,共332302条数据。根据借阅量,图书借阅次数前1000册的图书分析结果如下:
2.1 图书借阅类别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借阅图书大多数是文学类图书,其它类别图书借阅数很少。“语言、文字”类的18种书籍种,除两种为准考普通话考试的书籍,其余均为准备英语四级考试的书籍。“艺术”和“医药、卫生”两类书籍为师范专业和护理专业的专业书,与之对应的是护理和师范专业是学院学生人数最多的两个专业。
表1中6个大类按学生学业可以分为三个大的范围:“艺术”、“医药、卫生”、“语言、文字”为学生的专业或者应试书籍。“心理学”、“历史”可以划分为学生的自我成长类书籍。“文学”可以划分为娱乐休闲类书籍,但是同时学生也能从部分“文学”类书籍中获得自我成长所需的养分。
图表显示更能明显区分不同类别书籍的区别,如图1所示。图2为不同类别图书单册平均借阅数,可以看到除“艺术”类书籍外,不同类别的图书单册评价借阅数与借阅书籍数和借阅次数呈现正相关。
表1 学生借阅图书排名前1000册按图书类别的统计数据Tab.1 Statistics of the top 1000 books of students borrowing books by book category
图1 学生借阅图书排名前1000册按图书类别的统计数据Fig.1 The statistics of the top 1000 books of students borrowing books by book category
图2 不同类别图书单册平均借阅数Fig.2 Average number of books borrowed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2.2 文学类书籍创作年代借阅数据分析
从表2和图3、图4数据可以看到,当代作品在学生中最受欢迎,其次是现代作品,最后是古代至近代作品。单册平均借阅数与借阅书籍数和借阅次数呈正相关。分析其原因,一是作品内容所描述的年代,越是近的和学生当下的生活越接近,二是作品写作的语言和文体,越是古远的与现在的文字和语言越远,理解起来越困难。
图3 文学类书籍按创作年代区分的图书数和借阅次数Fig.3 The number of books and borrowing times of literary books according to the creation year
图4 文学类书籍按创作年代区分的单册平均借阅此次Fig.4 Literary books divided by the year of creation are averagely borrowed this time
表2 文学类书籍按创作年代区分的借阅数据Tab.2 Borrowing data of literary books by creation year
2.3 不同国家/地区文学类书籍借阅数据分析
从表3和图5、图6数据可以看到,日本文学在学生中最受欢迎,其次是欧洲文学和美国文学。单册平均借阅数与借阅书籍数和借阅次数呈正相关。从对国外文学作品的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学类书籍借阅详细数据可以进一步看出,一些经典图书在学生中比较受欢迎,比如日本文学中借阅量最多的是东野圭吾的小说,比如《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等,欧洲文学中的《月亮与六便士》《红与黑》《茶花女》《小王子》《福尔摩士探案全集》等,美国文学中的《教父》《追风筝的人》等,哥伦比亚文学中借阅量最多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既能接受比较时新的作品,也能接受古典一些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文学性比较强,但是多数具有作者自己对哲学、人性和时代的思考,多阅读对学生颇有益处。
3 基于图书借阅的意识形态治理方案
第一,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当代作家的作品借阅量远高于现代作品和古代和近代作品,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老师可以从当代作家作品中选出具有正能量和时代精神的作品并举办讲座,引导学生的阅读趣味。
表3 不同国家/地区文学类书籍借阅数据Tab.3 Literary books borrowing data in different countries/regions
图5 不同国家/地区文学类书籍借阅书籍数和借阅数Fig.5 Number of books borrowed and borrowed from literature books in different countries/regions
图6 不同国家/地区文学类书籍单册平均借阅数Fig.6 Average number of literary books borrow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regions
第二,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文学类图书的借阅量远超过其它类别图书的借阅量,针对这种情况,借助新媒体推送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新媒体内容的写作和录制,创造更多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较强的作品。
第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心理学”类图书总的借阅数量不多,但从类别上排在“文学”和“语言、文字”类之后,说明很多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给学院心理辅导部门作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参考。
4 总结
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研究和应用中,是一项新的探索。通过高职院校学生图书借阅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图书借阅的特点,总结图书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