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铁路煤炭运输竞争力分析*
2021-04-21赵崧淞吴治明马波涛
赵崧淞,吴治明,马波涛,于 剑,王 龙
(1、4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助理研究员, 北京 100038; 2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 副总经理,江苏 连云港 222042; 3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员,北京 100038; 5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北京 100038)
0 引言
连云港港是我国沿海重要港口,是“一带一路”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口。 近年来连云港港吞吐量稳步增长,提高煤炭吞吐量是港口未来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公转铁”政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1],港口铁路煤炭运输面临机遇与挑战。 对连云港港铁路煤炭运输竞争力进行分析,明确铁路煤炭运输发展方向, 并提出相关建议,有利于提高港口竞争力。
1 连云港港基本概况
1.1 港口现状及总体规划
连云港港位于黄海之滨, 江苏省的东北端,为陇海铁路东部终点港,现为江苏最大海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中国沿海十大海港、全球百强集装箱运输港口之一。 连云港港已初步形成以连云港区为主体,以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灌河港区为两翼的总体发展格局,另有部分千吨级内河码头分布在上合组织物流园区。 前三岛港区作为连云港港未来发展的预留港区。 见图1。
图1 连云港港总体布局图
连云港港各类专业化泊位齐全, 最大泊位30万t 级。不包括内河码头,截至2018 年底,港口集团生产用码头总延长16.2 km,总设计吞吐能力1.2 亿t,共有生产用泊位63 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0 个。见表1。
表1 2018 年港口码头泊位情况
未来连云港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是“一带一路”的区域性国际枢纽港;是促进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港口; 是江苏省及连云港市振兴、接纳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港口。
1.2 港口吞吐量
从总量上看,连云港港吞吐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但增长率逐年放缓。 2018 年完成吞吐量2.36亿t,比2017 年增长3%左右,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从煤炭品类看,基本呈现小幅波动、稳定增长的态势。 2018 年煤炭吞吐量2 264 万t,比2017 年增长18%,增长趋势良好。 近年吞吐量如图2 所示,总量为左轴,煤炭为右轴。
图2 连云港港吞吐总量和煤炭吞吐量情况
2 我国铁路煤炭运输现状及趋势
2.1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3 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36.8 亿t, 近年受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 钢铁等耗煤产业产能过剩、节能减排政策约束等因素影响, 煤炭生产呈下滑态势。但是2017 年、2018 年全国原煤产量分别为35.2 亿t、36.8 亿t[3],连续两年实现恢复性增长,达到2013 年峰值。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实施“去产能”政策,煤炭生产重心继续向晋陕蒙三省区集中,晋陕蒙三省区原煤产量合计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例由2016 年的64.4%升至2018 年的68.9%。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 年煤炭消费量超过亿吨的省份如图3。
图3 2018 年煤炭消费超过亿吨的省份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4]。 当前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已进入峰值平台期,预计在2035 年之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由峰值呈现下降趋势。
2.2 铁路煤炭运输通道格局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 国民经济大动脉[5],具有运力大、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和全天候等突出优势,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 以大秦、朔黄、蒙冀、石太、瓦日、侯月、陇海、宁西等组成的横向通道,和以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包西—西康—襄渝、兰新—兰渝等组成的纵向通道,共同构成“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海江联运”的铁路运输格局[6]。
2000—2018 年, 铁路运煤量由7.3 亿t 增至23.8 亿t, 占煤炭产量的比重由53.1%上升到64.7%。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三西”、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六大铁路煤炭外运通道为主骨架的煤炭运输网络。
3 连云港港铁路煤炭运输竞争力分析
3.1 港口既有煤炭铁路运输市场分析
未来煤炭在国内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有所下降, 但是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是煤炭消费重点省份之一,同时连云港港是我国北煤下水的重要港口之一,所以连云港港铁路煤炭运输具有较好的市场条件。2018 年连云港港铁路集港煤炭以青町和徐州两地为主,到达连云港港的运量分别为171 万t 和133 万t,合计占比高达63%。 其他来源地主要包括霍州、濉溪、平顶山等地,运量较小,不足20 万t。 见图4、表2。
图4 连云港港集港煤炭主要来源
2018 年连云港港铁路疏港煤炭以供应徐州地区和连云港本地为主,两者运量分别为203 万t、90万t,合计占比达88%。 其余少部分疏港煤炭供应安徽北部地区。 见图5、表2。
图5 连云港港疏港煤炭主要去向
表2 连云港港铁路集疏港煤炭主要流向
3.2 典型港口铁路后方通道径路比较分析
连云港港是我国铁路煤炭运输通道的重要节点。 与连云港港位置相近、存在煤炭集疏运需求、有较强竞争关系的港口主要是日照港[7]、青岛港,此外天津港、曹妃甸港、京唐港亦可能存在潜在竞争关系。 为分析连云港港煤炭运输的市场腹地,以所有相关港口的煤炭腹地城市为研究对象,计算其到各自港口的铁路后方通道路径长度,同时与其到连云港港的铁路后方通道路径长度作为对比,并以径路相对差和径路绝对差两项指标研判连云港港的市场竞争力,公式如下:
结合当前铁路网,计算港口铁路后方通道径路距离。 对于连云港港我们定义,为优势运输市场;1≤≤1.2 且≤200 为可竞争运输市场;1.2<≤1.5 且≤300 为潜在运输市场, 即当具备对连云港港煤炭运输有利政策的情况下可以积极争取的市场。
从运输距离看,连云港港优势运输市场分布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山西等省份,主要有连云港市、徐州市、亳州市、淮北市、平顶山市、济宁市、晋中市、临汾市。 见表3。
表3 连云港港优势运输市场
从运输距离看,连云港港可竞争运输市场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份,主要有吕梁市、运城市、长治市、太原市、忻州市、榆林市、张家口市、济宁市,主要竞争港口为日照港、青岛港、天津港。见表4。
表4 连云港港可竞争运输市场
从运输距离看,连云港港潜在运输市场分布在山西、陕西等省份,主要有吕梁市、太原市、榆林市,主要竞争港口为京唐港、曹妃甸港。 见表5。
表5 连云港港潜在运输市场
3.3 连云港港优劣势比较分析
3.3.1 优势
1) 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港口条件。 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等都是煤炭调入的主要地区,其煤炭消费主要依靠铁路和水路运输。 连云港港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唯一的煤炭下水港口,担当北方港口煤炭下水功能,能够为以上省份提供煤炭转运服务。近年来,随着进口煤炭的增加,长三角地区进口煤炭主要由连云港港、 上海港和宁波港担当。 连云港港航道等级、码头泊位条件优越,因此,围绕连云港布局长三角地区港口煤炭接卸及转运系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2) 集疏运条件优势相对明显,煤炭运输腹地相对固定。 连云港地区既有陇海铁路向西连接胶新、新长、京沪、京九等铁路,并通过其连接兖日铁路、宿淮铁路等,与主要煤炭生产地均可连通,徐州、两淮的煤炭通过铁路运达连云港港的距离短、成本低,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连云港地区公路网和水运网发达,为连云港港铁路煤炭集疏运创造了有利条件。
3.3.2 劣势
1) 离主要煤炭产地距离长, 铁路运费高,竞争力不强。 与环渤海港口相比,连云港港距我国主要煤炭产地——“三西”煤炭基地较远,铁路运费高,根本没有竞争力,仅在陇海沿线、山西中南部与日照港、青岛港具有一定的可竞争性。
2) 港口后方铁路运输通道仍不完善,没有煤炭专用通道连接港口。 既有港口后方通道只有陇海铁路。现状及规划的几条主要的煤炭运输通道都与连云港港无缘。兖日铁路、瓦日铁路虽近在咫尺,但并没有连接到连云港港,需通过其他线路绕行,距离长, 并且相关线路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利于运输组织。
3) 港口集疏运设施设备陈旧,能力低下。 港口铁路专用线、装卸线有效长较短,难以实现整列装卸。 港口煤炭螺旋卸车机等设施设备严重老化,作业能力低。
4) 运输组织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连云港港位于江苏省北部,其疏港铁路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管辖,但其煤炭市场除徐矿、两淮之外,其他主要产煤区多在太原局集团、西安局集团管辖范围内,运输径路还要经过济南局集团、郑州局集团,跨局运输给经营、运输组织带来诸多不便利。 另外,连云港港组织铁路货车重去重回比例非常低,不利于煤炭运输成本的降低。
4 相关建议
1) 合理确定煤炭运输市场和目标规模。连云港港作为煤炭下水港口,其优势市场范围较小,仅有江苏北部、 两淮等地区的煤炭适宜在连云港港下水,在山西中南部具有一定的可竞争性。 另外在港口煤炭上水方面有一定的市场,但其规模和增长空间并不大。 因此,在确定连云港港煤炭运输市场和目标时,应考虑以上实际因素,合理确定运输市场和目标规模,并配套合适的码头、泊位、场地、设备。
2) 建设健全港口铁路后方通道。连云港既有港口铁路后方通道仅有陇海铁路一条,从港口到主要的煤炭集疏运点都需要利用陇海铁路或经陇海铁路转运,铁路运距较长。 从港口后方通道规划情况看,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连临铁路(包庄至临沭铁路)以及连云港地区铁路网规划中的赣榆港区至兖日铁路联络线能够有效缩短对外运输距离,对优化煤炭集疏运径路和拓展港口腹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两条铁路涉及两省两局多市,目前规划建设前期工作推动较慢,因此建议港口集团积极推动项目前期工作。
3) 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既有连云港港几个港区中,连云港区铁路集疏运体系相对完备,徐圩港区、赣榆港区虽然既有赣榆支线、在建徐圩支线,但港前站至码头泊位的专用线、装卸线仍未实施。 未来随着“退港还城”战略的实施,应在选定泊位码头建设煤炭运输专用线[8]、装卸线,同时配套相应煤炭装卸设施及场地资源,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4) 加强与运输企业和客户沟通, 强化运输组织。港口集团宜加强与铁路运输企业、既有和潜在客户沟通联系, 共同开拓煤炭运输市场。 通过市场调查,摸清市场需求,港口可以与相关铁路局合作组织定点、定线、定价班列,保证跨局运输的时效性。 通过国铁集团积极推动货运长交路运输, 打破路局限制口。 另外,应结合不同货物品类的流量流向情况,优化空车调配,合理组织重去重回,降低运输成本。
5) 积极参与相关平台建设,争取相关政策。 港口集团应积极参与国家及地方煤炭交易中心、煤炭储运中心以及煤炭期货现货交割中心等相关平台建设,拓展运输、仓储产业链,大力发展煤炭供应链物流,并参与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港口集团应借“蓝天保卫战”[9]东风,积极争取政府对于“公转铁”的环保补贴,实施灵活的价格机制,争取相关税费的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