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视角下的民族互嵌探究
2021-04-21陈纪冯辉
陈纪 冯辉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能够指导正确认知民族互嵌及利用其内含的基本要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种新思路。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视角看,民族互嵌是指各民族在居住、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一种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民族互嵌内含的结构要素、实践要素、发展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面向。加强民族互嵌建设,要充分利用结构要素、实践要素、发展要素,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新时代民族工作要继续加强民族互嵌建设,推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民族互嵌
D633A 2096-3378(2021)06-0031-08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不断推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我国汉族人口为128 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 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在我国民族分布格局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民族互嵌建设有助于各民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民族互嵌意指各民族在居住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集中体现了各民族居住和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的有序统一,这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从学理层面诠释民族互嵌及加强民族互嵌建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学界关于民族互嵌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对其内涵概念、历史渊源、现实情况、影响因素、内在机理、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较多探讨。有的研究从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两个方面,阐释居住空间、社会行为、经济利益、社会心理、关系结构、精神文化等多维度的互嵌,认为要采取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加强民族互嵌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结构整合、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等手段。有研究者认为,空间属性是互嵌式社区的第一属性,空间关系和心理认同是互嵌模式的关键要素。然而,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视角探讨民族互嵌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既有研究主要从静态的居住空间阐释民族互嵌的涵义并指出其实现路径,而基于社会空间视角的相关探索处于起步阶段。正如有研究者所言,空间社会学向度应当成为当前推进民族互嵌研究的主要理论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正确认知民族互嵌及加强民族互嵌建设,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诠释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这一重要载体对于理解社会现实和明确人类发展方向的重要性,着力分析和研究空间的自然形态和组织结构、社会关系、实践活动及空间的人性解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等重大问题。从终极目标上看,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各民族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生活的、具有文化差异的特殊社会群体,必然依赖于当地的自然空间谋求生存与发展,也必然在长期的经济、文化、社会交往互动中塑造特定的社会空间。
鉴于此,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对于分析各民族共同生活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意涵及探讨民族互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作用机理,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根据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必然在一定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中从事物质与精神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共同体具有空间属性,“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在此意义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特定的空间中各民族相互嵌入而非相互隔离为基础条件,即必须利用好民族互嵌这一空间要素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与发展的思想基础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借助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正确认知民族互嵌及利用其内含的基本要素,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种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实践观点对现代社会学理论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便是对空间涵义及其构成要素保持极大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不仅关注社会历史的时间坐标,而且始终把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运用到“社会人”“社会关系”“人性解放”等议题的分析中。20世纪70年代,西方有关学者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国家发展的實际情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学派。虽然列斐伏尔、哈维、苏贾等代表性学者高度关注空间叙事的重要性与空间表现的社会性,但是正如有学者所评价的那样,这只是一种“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具有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根本宗旨,是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在民族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不同于以往研究者对空间的静态观察,马克思主义关注空间中“人的活动”。空间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可以归纳为实体形态、活动形态与关系形态,是生命体和社会事物的一种关系安排。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描述的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这种空间内含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主要包括结构要素、实践要素、发展要素等。据此,民族互嵌是指各民族在居住、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全方位嵌入的一种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主要包括结构要素、实践要素、发展要素等。其中,民族互嵌的结构要素意指各民族处于居住互嵌及经济、文化、社会关系互嵌的一种空间状态,能够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实践要素意味着各民族共同参与经济、文化、社会事务治理,能够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发展要素是指实现各民族平衡充分发展及共创美好生活家园的愿望,能够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民族互嵌内含的结构要素、实践要素、发展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面向。
从结构要素看,民族互嵌既包括居住互嵌,也包括关系互嵌。在居住互嵌方面,各民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一种相邻而居、交错共居的居住格局,使民族互嵌这一自然空间呈现为结构要素。这一结构要素从居住分布上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前提条件,为各民族从“以邻为壑”走向“守望相助”,从“老死不相往来”走向“手足相亲”,从“独善其身”走向“美美与共”,进而形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在关系互嵌方面,各民族形成各自经济、文化、社会系统相互嵌入的一种有机整体,即形成各民族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社会上整合有序的一种关系格局,使民族互嵌这一社会空间呈现为结构要素。齐美尔指出:“个体在一起存在便意味着他们共享着空间。”充分利用民族互嵌内含的关系互嵌这一结构要素,能够为各民族从经济、文化、社会关系互嵌走向具有经济、文化、社会意义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重要保障,从而促进各民族结成和谐统一的共同体。可见,无论是自然空间还是社会空间的结构要素,都在一定地域范围为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提供了必需的空间场域,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社会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是维系一定地域范围内某种社会共同体的关键动力。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把社会实践引入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是为了避免空间共同体沦为“空间乌托邦”,也是为了强调人在社会共同体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其意识之间的空间关联映现在实践中。对民族互嵌的实践要素而言,要让各民族能够共同参与到重大事务治理之中,为他们平等享有当家作主权利,尤其是维护各民族共同的经济、文化、社会利益提供重要保障。现代“一国多族”治理体系不仅强调对上层建筑的把握,而且注重经济基础的发展。然而,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于各民族参与条件和参与能力存在不足和差异,以及一些地方公共资源供给仍有不足,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这一实践要素,从而不利于维护各民族共同的经济、文化、社会利益。因此,在加强民族互嵌建设中积极利用好实践要素,就是要大力保障和推进各民族能够共同参与当地重大事务治理,在维护各民族共同的经济、文化、社会利益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社会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是世界各民族共同解放,强调在社会共同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逻辑上,从空间的“人的解放”到“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即最终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社会共同体,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中间环节。正是在此意义上,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是实现这一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中各民族“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主要途径。实际上,利用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就是要在目标上不断增进各民族共同性,尤其要让各民族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共同目标,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进一步讲,以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增进各民族共同性,就是要使各民族共同富裕这种共同性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桥梁纽带。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同时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在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的过程中,这种发展正是取决于个人间的联系。这意味着利用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还取决于在各民族间形成一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联系。
民族互嵌的结构要素诠释了居住互嵌和关系互嵌的意涵,充分利用结构要素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心理基础。民族互嵌的实践要素诠释了各民族主体与民族事务客体之间的治理关系,充分利用实践要素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诠释了各民族平衡充分发展关系,充分利用发展要素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认同基础。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空间目标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基础目标是实现社会融合以及族际整合,最终目标是实现各民族逐步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因此,综合利用民族互嵌的結构要素、实践要素、发展要素,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加强民族互嵌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结构要素、实践要素、发展要素,在民族互嵌这一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中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好一定空间的结构、实践、发展资源,有利于各民族逐步凝结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这一论述精辟地总结了当前我国各民族居住格局和社會关系的基本状态。当前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空间布局,以及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拓展和深度加强等,为当前推动各民族居住互嵌和关系互嵌提供了现实背景。推动建立各民族在居住、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利用居住互嵌和关系互嵌这种结构要素,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及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基础尤为重要。
要推动建立各民族居住互嵌和关系互嵌,为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创造条件。在多民族地区,要抓住移民搬迁安置、保障房、经济房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等重要契机,让各民族在居住格局上逐步实现相邻而居、交错共居,真正实现各民族居住互嵌。在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要在城市发展和新区发展规划中打破各民族以行政区或(镇)街道或社区为地理区隔的传统居住模式,防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出现“孤岛”式居住现象。在多民族聚居的农村,要逐步打破各民族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的传统居住模式,让各民族逐步实现自然空间的居住互嵌。在关系互嵌方面,政府、市场、社会等行为主体要制定实施相关制度、政策、决策、规定等,统筹规划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合理布局,消除各民族之间可能存在的结构区隔,让各民族真正实现关系互嵌。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实现这种关系互嵌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把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系统逐步整合为彼此联系的、相互配合的、位次有序的统一体,而非各自封闭或相互独立。
要以结构要素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在形成后又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构基础。当前,利用民族互嵌的结构要素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要充分发挥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居住互嵌和关系互嵌这种结构要素的积极作用,不断让各民族形成具有经济、文化、社会意义的交往交流交融。这种结构要素作为民族互嵌空间的社会建构和主观建构,同时是民族互嵌内含的重要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因此,政府相关部门、民族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各民族成员等,要在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建各种互动平台,创新各种沟通媒介,强化各种联系纽带。各方主体要采取有效手段,让各民族从居住互嵌和关系互嵌走向具有经济、文化、社会意义的交往交流交融。人的交往关系就是空间的本质。各民族逐步实现居住互嵌和关系互嵌的过程,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无论是各民族深层次的经济、社会交往,还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深化及经济、社会交融一体,都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促进各民族形成和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心理基础。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把实践观引入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之中,将社会实践活动称为“改造对象世界的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以社会实践活动诠释空间中“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社会实践创造城市空间”是恩格斯城市空间理论的基本要义之一。实践要素也是民族互嵌这种空间的构成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维护各民族共同的经济、文化、社会利益与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紧密相关。充分利用民族互嵌的实践要素就是要让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民族事务治理,在决策建议、行为支持、监督督促等方面维护各民族共同的经济、文化、社会利益,使各民族逐步凝结为一种经济、文化、社会利益共同体。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过程,也是维护各民族共同的经济、文化、社会利益的过程,由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
要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提供现实条件,切实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高质量经济社会需要高质量治理结构支撑。在民族互嵌这种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中,要通过不断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扬弃民族事务治理中那些“过时的”、不合时宜的成分,逐步形成一种各民族共建共享共治的高质量治理结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能够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也有助于维护各民族共同的经济、文化、社会利益。要在教育培训、信息媒介、知识技术等方面采取有效手段,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提供必要条件,逐步提升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能力,引导和帮助他们能够真正参与当地重大事务治理。同时,要对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为维护各民族共同的经济、文化、社会利益提供重要保障。
要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提供资源支持,切实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民族互嵌的实践要素,最为重要的是要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这种集体行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究其原因,只有为民族互嵌这种空间提供必要的公共资源,才可能在各民族之间产生相应的经济、文化、社会事务,也才可能让各民族围绕这些公共事务形成共同参与这种集体行动。由民族互嵌这一空间外部和内部所提供的制度、政策、信息、资金、技术及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资源,以及平等、信任、互助、合作等精神资源,是让各民族共同参与经济、文化、社会事务治理成为现实的重要保障。在现实生活中,各民族共享资源能够保障其共同参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践。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强民族互嵌建设中,政府、市场、社会行为主体等要为这一空间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支持,让各民族共同参与重大事务治理。各民族共同的经济、文化、社会利益得到维护,将逐步凝结为一种经济、文化、社会利益共同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
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是实现各民族“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关键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针对人的“非人”的或“异化”的存在状态,马克思把自己的價值理想确定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利用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就是要推进各民族实现平衡充分发展,就是要满足各民族实现共创美好生活家园的愿望,在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中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集中体现,既是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的终极目标,也是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社会共同体的必经阶段。在此意义上,充分利用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认同基础。
要从宏观上推进各民族实现平衡充分发展,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从宏观上看,我国西部地区作为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域,受制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及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差异等现实原因,各民族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仍客观存在。正确认知和把握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对解决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新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当前各民族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还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发展差距、行业发展差距有关。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利用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关键是要消除各民族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根源。对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精准实施东部地区对口支援,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各类专项资金投入、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市场、社会行为主体要统筹规划好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尤其要对原材料、土地、劳动力及资本、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布局,防止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出现严重分化,防止各民族贫富差距拉大。
要从微观上满足各民族共创美好生活家园的愿望,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要实现“更好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与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统一”。从微观上看,利用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就是要满足各民族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这本身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种集中体现。在城市民族社区或农村民族村社地域范围内,各民族实现共创美好生活家园的愿望就是要保障各民族能够共同增收致富,共建各民族共有文化,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地方政府、市场、社会等要为各民族企业发展及其合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尤其要为各民族企业或产业项目的共建共享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就个体而言,要为各民族成员尤其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择业、创业等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让他们获得稳定且不断上升的经济收入。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积极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也是当前各民族共创美好生活家园的重要方面。此外,地方政府还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让各民族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切实保障各民族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当前,无论是利用民族互嵌的结构要素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还是利用民族互嵌的实践要素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抑或利用民族互嵌的发展要素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目的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阶段民族工作中加强民族互嵌建设,推进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握好以下三点。其一,加强民族互嵌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民族互嵌建设既需要政府、市场、社会行为主体及各民族的支持配合,也需要制度、政策、法律、决策等提供重要保障。加强民族互嵌建设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才能为利用好民族互嵌的结构要素、实践要素、发展要素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其二,重视民族互嵌三要素的积极作用和逻辑统一。从逻辑上看,利用结构要素促进各民族和谐统一,能够维系民族互嵌的基础;利用实践要素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能够维系民族互嵌的动力;利用发展要素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能够维系民族互嵌的目标。这三个要素对加强民族互嵌建设及推进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统一的,而非割裂的。其三,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民族互嵌建设。在推进民族互嵌建设中,只有着力加强各民族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互嵌,才能充分利用好民族互嵌的结构要素、实践要素、发展要素,从而为各民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社会基础。
[1]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 汪洋讲话[N].人民日报,2021-08-29(1).
[2] 陆娅楠.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N].人民日报,2021-05-12(1).
[3] 平维彬.互嵌与交融: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野下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9-33.
[4] 王希恩.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学术界,2016(4):33-44+324.
[5] 杨鹍飞.居住空间与民族关系再造: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47-58+2.
[6]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N].人民日报,2018-05-05(2).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3.
[8] 高永久,赵志远.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J].思想战线,2021(1):61-70.
[9] 赵万里,阎焱.当代西方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叙事——基于欧美教科书的知识社会学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75-85.
[10] 胡大平.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J].哲学动态,2011(11):5-11.
[11] 徐光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认同重要论述的理论意涵及实践要求[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5):95-103.
[12] 张一兵.社会空间的关系性与历史性——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9(10):24-30.
[13] 李维意.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空间解放的历史逻辑[J].江西社会科学,2019(2):43-48+254-255.
[14] Löw,Martina.The Sociology of Space:Materiality,Social Structures,and Action[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6:85.
[15] 安杰伊·齐埃利涅茨.空间和社会理论[M].邢冬梅,译.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8:40.
[16] 贺祥林.略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构成内容[J].学术研究,2001(6):63-65.
[17] 张荣军.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72.
[18] 张继焦,党垒.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的“一国多族”范式——四论“国家—民族”关系[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6):58-65.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710.
[2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0.
[22] 曹爱军.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功能目标和行动逻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79-85.
[23]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N].人民日报,2019-09-28(2).
[24] 郝亚明.民族互嵌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8-12.
[25] 杨雪冬,陈晓彤.风险超载、治理“辖区化”限度与善治的空间路径[J].治理研究,2021(3):74-85.
[2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27] 丁帅,李妍.恩格斯城市空间理论:形成、意蕴及当代价值[J].理论探索,2021(1):31-39.
[28] 高培勇,袁富华,胡怀国,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治理[J].经济研究,2020(4):4-19.
[29] 陈纪,张笑语.共享资源建设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26-33.
[30]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1-2.
[31] 刘向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7):79-82.
[32] 徐忠.不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从不平衡和平衡的辩证统一中来认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矛盾[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4-47.
[33] 沈斐.“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基于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28-35+107.
责任编辑:林华山
陈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统一战线智库特约研究员;冯辉,南开大学—太和智库边疆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