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倒流之谜
2021-04-20
传说在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追击刘备,张飞横矛立马,独立当阳桥头大吼一声,吓退曹操百万大军。后人在京剧中有唱词赞道:“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民间流传的故事毕竟是一种文学创作,充满了怪诞的夸张和神奇的想象。即使有人能用物理学中的声波共振原理来解释张飞“喝断桥梁”,却也根本无法解释河水如何能倒流。在人们的主观认知里,河水倒流就意味着时间倒流,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从地理角度来看,河水倒流的现象确实存在。
一江春水向西流
我国河流数量众多,纵横交错的水系就像一张大网铺在中华大地上。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呈明显的三级阶梯状分布,所以绝大多数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入渤海、黄海和东海。但是对于区域性的小范围地形来说,仍存在着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流。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在一首词中写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由此可见,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大河向东流”已经成为国人对地形地貌的常识认知,一旦有哪条河不守规矩,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成了所谓的“逆流”。在我国青海省西宁市西约90千米处就有这样一条河,人们称之为“倒淌河”。它发源于祁连山的支脉日月山,全长40多千米,最终向西流入美丽的青海湖,但它流量很小,流速也很慢。
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流传着文成公主的故事。相传,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给西藏的松赞干布,当她远离故土途径日月山时,举目西望一片苍凉,回首不见故土长安,顿时泪如泉涌,她的泪水最终化为草原上的这条小河。实际上,倒淌河之所以自东向西流淌,应归因于地势。地质学家研究发现,倒淌河原本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从青海湖朝东南方向流经贵德盆地后汇入黄河。但在距今约13万年前的第四纪的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早期,由于剧烈的构造运动,日月山隆起抬升,切断了青海湖与黄河的联系,迫使河水流向青海湖,于是就形成了如今的倒淌河,青海湖也逐渐由淡水湖演变成了咸水湖。
“飞流直上”的瀑布
严格来说,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水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倒淌河”,不论水的流向究竟如何,它始终受制于地势的高低。但是,如果存在其他外力并超过重力的影响,就很有可能会改变河水的流向。
在我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前山村,有一条名叫“码料溪”的小河,当它到达陡崖时变成了一挂美丽的瀑布。奇怪的是,当地村民说它会“倒流”,一旦“倒流”就会大雨倾盆,显得十分神秘。后来,央视《地理·中国》摄制组带领水文地质专家到现场勘查,发现所谓的瀑布倒流现象是特殊地形产生的上升气流吹动水雾所致,与之伴随的暴雨现象正是被带到高空的水霧凝结的结果。
2020年8月4日,台风“黑格比”抵达浙江,有人在温州雁荡山发现,著名的灵峰瀑布在强风的吹动下也出现了罕见的倒流现象,倾泻而下的流水犹如白练垂空,却始终未能落地,而是随风飞舞,扶摇直上,飞珠溅玉,如烟似雾,令人啧啧称奇。
地震造成的逆流
1811年12月16日深夜,美国密苏里州新马德里镇的居民正在熟睡之中,一场8级大地震突如其来,顿时山崩地裂,引发房屋倒塌,一些来不及逃避的人们被掩埋在废墟之中。在接下来的2个月之内,这里又接连发生了2次8级左右的地震,令人震惊,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当时的新马德里小镇只有800多人,房屋建筑很少,因而并未造成多少人员伤亡,但在这一连串的地震中,出现了一些异乎寻常的地质现象。一些地方受到挤压隆起抬升,而另一些地方则下沉凹陷成为盆地。整个沉陷区长约240千米,宽60千米,下沉深度约1~3米。地面出现大量裂缝,许多地方喷砂冒水,喷发高度可达3米以上。蜿蜒曲折的密西西比河流经此地,被断崖形成的天然堤坝和崩塌的山石堵塞。于是,前进受阻的河流被迫倒流,在低洼处汇集起来,淹没了一些小岛和沙洲,并最终形成了一片广阔的湖泊——里尔富特湖。
里尔富特湖的英文名称为“reel foot”,原意是“摇晃的脚步”,极其形象地点明了它是地震后留下的遗迹。这里的湖水很浅,看起来更像是一片沼泽湿地,现如今已建成当地的州立公园,成为人们狩猎、钓鱼、划船的好去处。
海水倒灌进内陆
在东南亚地区,有一个总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的湄公河三角洲,它是由湄公河携带大量泥沙冲积而成的广阔平原。2015年年底,这里遭受了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由于干旱导致地下水位和湄公河水位急剧下降,沿海地区的海水沿着河道不断向内陆渗透,入侵三角洲主河道达数十千米。后来,湄公河上游开闸向河道应急补水,才减轻了当地的旱情,也迫使倒灌的海水逐渐后退。
海水倒灌是一种较严重的灾害,常常造成地下水污染和土壤盐渍化,治理起来十分困难。为了抵御海水倒灌入侵,在地面以上通常选择有利的地质条件修建防水堤;在地面以下则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或進行人工回灌,以提高淡水层的水位高度。
其实,河水倒流不一定都是自然现象,有时候是人工干预改变它的流向。20世纪80年代,苏联曾经实施过一项著名的“西伯利亚河流倒流计划”,他们原本是要修建大坝,把流入北冰洋的一些河流拦住,迫使其水位抬高之后改变流向,然后流回到干旱的南方地区。遗憾的是,这项工程浩大的计划在经济投资、工程周期、生态环境影响等各方面的压力下,仅实施了4年便终止了。
无论是何种原因,河水倒流都没有任何神秘可言。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往低处流”才是必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