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 花开如海
2021-04-20李丽
李丽
打樹花是河北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说以前每逢佳节,富人燃放烟花庆祝,而穷人买不起烟花,但是同样渴望着喜庆热闹,聪明的铁匠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城墙上,利用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异创造出万朵火花,好似朵朵烟花盛开。一齐迸溅的万千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因而得名“树花”。这种特别的“烟花”便宜且漂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前来观看,其热闹喜庆的气氛不输给燃放烟花。因此便有了每逢过年“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民俗。
与现代各种绚丽多姿的烟花可以媲美的树花的主要制作材料是废铁,不需要化学加工,没有硝烟,不会在绚丽过后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是一种极环保的“烟花”。
在打树花里的准备阶段,首先,特制打树花使用的木勺。木勺的制作主要使用柳树的主干作为原始材料,在进行打树花表演之前,木勺需要用水进行浸泡处理,并在进行具体表演的时候完成烘干。其次,准备表演者的防护服。打树花的防护服主要有湿草帽或湿毡帽、羊皮袄、防护手套、防护鞋等。湿毡帽是用羊毛毡制作的,羊皮袄在打树花时要反穿,露出有羊毛的一面,铁水落在羊皮袄或毡帽上不会烧着,而会迅速熄灭,这样就保护了表演者的安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炼铁水。在熔炉即化铁炉中,将砸碎的铁块熔化成铁水,炼铁水必须用生铁,通常是一些废品铁,一场打树花需要耗费废铁1200多斤。
到了表演阶段,几个大汉将盛有熔化好了的铁水的火砖煲(器具)迅速抬到表演场地,随后打树花表演者反穿羊皮袄,头戴湿草帽或湿毡帽,轮番上阵,他们双脚叉地,手拿柳木勺舀起铁水,然后飞快地泼向城墙上方。这一瞬间,金红的铁水四处飞溅,铺天盖地,犹如一场细密的火花雨倾泻而来,整个城墙都被照亮了,场面十分震撼。仅靠着简单的防护服,几位表演者成为了这场“暴风雨”的中心,在这里,他们好像能把任何的铁水都泼洒得均匀得体。场上一片花海,一朵朵火花争相盛开;场下一片惊叹,一阵阵掌声、欢呼声不断。在这一过程中,表演者的动作一定要快、连贯,否则,铁水就会落到人身上,发生烫伤。由于一勺铁水要七八斤重,因此每人打上七八勺就得换下一个人,技艺高超的表演者在打时用力很巧妙,泼得又高又远,打出的树花又大又散。火花光亮快速闪过,随后冷却,落下来之后会变成细碎的铁屑。
火树银花,花开如海。
责任编辑: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