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州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2021-04-20屠继军李志赵燕洲巩梦梦奎秀匡崇婷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综合效益水肥一体化

屠继军 李志 赵燕洲 巩梦梦 奎秀 匡崇婷

摘 要:为了解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宣州区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采取实地走访和访谈调查等方式开展了调研。结果表明,宣州区的水肥一体化建设模式主要有政府支持和自发建设2种,有大型、中型、小微型和自主建设型等4种类型。综合比较投资效益后发现,水肥一体化的建设须针对地形地貌、设施农业、温室大棚、作物需求等不同的使用环境,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规模和种类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充分考虑综合效益,做好投资规划和算好经济收益账,并且加强开展包括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在内的综合性技术培训,以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节工等优势,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节水减肥的目的。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应用水平;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 S22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6-0099-03

农业部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用水环境污染,“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确保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其核心特点是“节水减肥”,既能解决大量水资源被浪费在农业灌溉上的问题,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因肥料损失带来的农业环境污染。

宣州区地形属丘陵地带,旱地(含经果林)面积达3.27万hm2,南北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干旱时有发生,且水资源利用生产效率和化肥利用率普遍不高。近年来,宣州区融入長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科创园区的带动下,经济作物种植发展势头迅猛,但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施肥量较高,养分利用率偏低,且劳动力短缺及成本日渐高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地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促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宣州区大力推广普及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解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宣州区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采取了实地走访和访谈调查等方式,在全区各乡镇、各作物及部分园区和广大经营主体中开展了调研,以期进一步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1 宣州区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

近3年来,宣州区土肥部门一直秉持“水肥高效,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齐心协力扎实做好土肥水工作,在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本土化、轻型化和产业化下了一番功夫,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由局部试验示范发展成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农民能够自主、自发性地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目前,宣州区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已达到666.67hm2。从乡镇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洪林镇、省级农业科创园区的杨柳镇和城郊周边的五星、向阳等几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从作物分布来看,涉及的作物均为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西瓜、桃树、草莓、葡萄、茶叶、中药材等,苗木有少量分布;从施肥系统来看,主要有旁通施肥灌、文丘里施肥器、自然重力施肥法和泵注施肥法等;从肥料种类来看,主要有应用水溶肥、液体肥料和有机废弃物微生物发酵液等类型。

2 不同类型水肥一体化设施及效益分析

宣州区水肥一体化建设模式主要有政府支持和自发建设2种,政府支持是指利用项目资金或通过补贴的方式在农户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交由农户自行使用,并开展一些作物的水肥试验示范;自发建设是指由农户自行设计、购买、安装和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根据资金量投入和规模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大型水肥一体化设施 即建设投资额在50万元左右的水肥一体化设备,以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为主。较多地应用在大型连栋温室大棚或农业产业园区内,主要涉及一些观光农业、精致农业或室内采摘农业等。本文列举几例建有大型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经营主体情况见表1所示。通过访谈调研发现,此种规模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投资额度大,因设备复杂,操作起来比较烦琐,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在实际使用频率不高。同时,由于投入成本较大,维护成本也高,收益回收期较长,此种规模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在广大经营主体中的受欢迎程度并不高,所以在宣州区建成的点比较少。如棋盘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肥一体化设备对不同农作物个性化需求针对不高,覆盖面积实际并不大,开机率不高,作为参观展示作用较明显,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2.2 中型水肥一体化设施 即建设投资额在20万元左右的水肥一体化设备,以政府政策支持或适当补助为主,自行配套为辅。主要用在温室大棚或面积较大的家庭农场等,涉及一些大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本文列举几例建有中型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经营主体情况见表2所示。

通过访谈调研发现,此种规模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投资额度也偏大,设备复杂程度一般,操作相对容易,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实际使用时间较多。但对于一般经营主体来说投入成本仍偏大,维护成本仍较高,收益回收期较长,故此种规模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在广大经营主体中的虽然能够普遍接受,但建设的积极性也不够高。其中产生效益最佳的为新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农技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土壤、种子、栽培、水肥管理等农业技术,熟练操作水肥一体化设备,农作物获得高品质高产量,在良好的市场行情下即能够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2.3 小微型水肥一体化设施 即建设投资额在5万元左右的水肥一体化设备,设备简易,操作简便,以政府政策支持或适当补助为主,自行配套为辅。主要用在一般温室大棚或露天种植,涉及各种经济作物,包括苗木、大宗作物等。本文列举几例建有小微型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经营主体情况见表3所示。

通过访谈调研发现,此种规模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投资额度较小,设备设计非常简易,要素齐全,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一般农户均能熟练掌握并正常操作,经常性使用,干旱时可以滴水抗旱,施肥时可以开启灌溉施肥模式,操作方便随开随用。设备的维护成本较低,收益回收期不长。对于一般经营主体来说投入成本较低,在广大经营主体中的能够普遍接受,建设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在政府有相关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其中比较典型的为孙之龙家庭农场,该农场能够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节工的优点,农产品的产量高、品质优,实行自产自销,成功将一二三产业融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2.4 农户自行建设的水肥一体化设施 即农户自主设计、自行建设的各种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十分简单,操作也极为方便,资金投入自由,多用在一般温室大棚或露天种植,涉及一些经济作物和大宗作物,包括苗木、大宗作物等。本文列举了几例自主建设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经营主体情况见表4。

通过访谈调研发现,此种规模的水肥一体化设备资金投入非常自由,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投入,设备极为简单,各功能要素可能不够齐全,操作极其容易,一般农户均能操作,经常性使用,收益回收期不长,对于一般经营主体来说投入成本很低,在广大经营主体中的能够普遍接受,自发建设的积极性很高。但存在设备使用周期不长,经常会产生跑肥、漏肥、堵肥等问题,实际使用起来维护成本或者更换设备成本较大。此种模式中效益发挥较好的有壹號园果园家庭农场,该农场种植从事草莓种植,其草莓栽培和水肥一体化管理得当,草莓品质好、产量高,又位于城郊周边,前往采摘草莓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从而产生了极高的经济效益。

3 讨论与建议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提高肥水利用效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和化肥减量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宣州区在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上针对不用农作物开展了多年的试验示范,同时配套推广应用新型肥料水溶肥,并积极探索出一些新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3.1 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对地形地貌、设施农业、温室大棚、作物需求等不同的使用环境,强调土壤、作物、肥料和水源等方面的协调,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规模和种类的水肥一体化设备,提高针对性、实用性,不能为了政策支持或补助盲目建设,否则导致设备留置不用造成投资浪费。同时,对于一些优质或者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还可配套精准施肥技术,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还可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升其规模化和智能化水平。

3.2 充分考虑综合效益 水肥一体化设备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农户小农意识仍然较强,要想较快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广大农户要根据自主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做好投资规划和算好经济收益账,避免因投入过大、回收周期长导致产业发展难的问题出现。建议加大政府性投入或采取一定的补贴政策来缓解农户投资压力,以经营主体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方式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提高广大农户参与建设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 由于水肥一体化涉及农机、工程、肥料、土壤和作物栽培等多方面的技术要点,在技术实施应用过程中能够很好掌握多项技术要点的农户不多,从而造成该设备的使用水平或者使用频率不高,而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绝大部分只发挥灌水功能,将水肥结合起来的并不多。未来农业部门可选择一批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的经营主体开展包括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在内的综合性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爱农业、懂技术、用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而真正发挥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综合效益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及在淮安市设施蔬菜栽培上的应用
棚室番茄水肥一体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