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年那兔:突破次元壁的家国情怀

2021-04-20王深圳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逆光动画历史

王深圳

“你说我们百年以后,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在朝鲜干过的那些事儿吗?”

那年,名为“逆光飞行”(本名林超)的漫画家前去拜访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人,老人鬓发苍白,记忆也模糊不清了,但还是一如既往地讲述了当年战场上的惨烈往事。不过在逆光飞行看来,这段历史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显得有些“枯燥”,所以起初他并没有打算将这段历史作为动画的重点内容。直到临走时,老人随口发出了开头的那一句感叹。

正是这句话,触动了逆光飞行的神经,让他开始真正下功夫去研究抗美援朝、去收集相关资料,并最终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再现那段历史,这便有了后来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番剧(以下简称《那兔》)。

首发之路并不顺畅

《那兔》原本是由国内军迷逆光飞行于2011年开始创作的爱国军普题材漫画,后于2015年经由厦门翼下之风改编成动画。目前,《那兔》动画的全平台播放量超9亿次,带动漫画点击量超10亿次。

《那兔》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其标新立异的题材—中国近现代史,它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的国内外一些军事和外交的重大事件,以动漫形式、网络语言展现出来,为本来严肃的历史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当然,“新颖”的表现方式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2015年,《那兔》第一季第三集关于抗美援朝的内容快上线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先是网站不敢碰,因为不知道抗美援朝这个选题的“底线”在哪里。紧接着在第三集动画播出之后,有不少网友提出,相关内容有可能会影响到与他国的友好关系。

因为涉及到外交层面,当时的有关部门在接到舆情时也非常重视。但幸运的是,在经过与主创的一番讨论后,最终动画得以上线。

“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因为一开始我们确实也不知道有关部门会对我们的作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事件发生后,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有关部门认为《那兔》的宣传形式很新颖。”逆光飞行这样说。在此之后,动画制作团队与有关部门一直保持着沟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守住底线,另一方面也方便获取相关历史的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

如今提及此事,逆光飞行依然深有感触:“我们当时确实顶着很大的风险,毕竟在此之前,没有哪部动画做过这方面的内容。但总的来说,我觉得爱国的本心是没错的,守得住爱国的初心,就能做出正向、积极的动画。”

让人心潮澎湃的力量

在《那兔》的粉丝结构中,38%是“90后”,32%是“80后”,“00后”目前占到10%~20%,并且还在逐渐增多,其余还有部分“70后”乃至“60后”。为什么《那兔》能够被广泛接受,让人心潮澎湃,甚至是热泪盈眶?

首先是大胆而有趣的人设。尽管面对的是“又红又专”的素材,但《那兔》并没有一味地刻板说教,而是尽可能地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比如将国家拟人化,并赋予各个国家形象鲜明和个性突出的人设,如兔子的呆萌赤诚、鹰酱(美国)的自我标榜、毛熊(苏联)的憨实勇猛、约翰牛(英国)的奸诈狡猾……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拉近动画与观众的距离,还简化了国家之间原本复杂多变的形象和关系,生动易懂,让人一目了然。

其次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那兔》虽然篇幅短小,但是笑点、泪点与燃点密集,总是能够从小处、细节切入,通过一句台词、一个场景或一个动作,直击观众的内心,让观众一窥整个战场、整段历史的面貌。比如抗美援朝片段(长津湖战役),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潜伏的两只兔子,上一秒还在讨论眼泪会冻住的事情,而当作战开始,其中一只用手触碰身边的同伴时,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当画面切到发起冲锋时,画面中依稀可见许多兔子深埋雪地,再也起不来了。

除了这种战场上的细节,《那兔》还总在抓取并唤醒人们的关键记忆点。诚然,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如指掌,但在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到的教育、所接触到的信息中,总会有共同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与事。比如《那兔》的第四季中,还原了语文课本上《朱德的扁担》《永远的丰碑》的故事场景,尤其是后者,甚至还在结尾处增加了学生们集体朗诵原文的语音片段。这些片段让观众重拾记忆中的碎片,也让人明白,那些不只是一篇篇简单的课文,在其背后是一代人乃至几代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

再次是虚实结合,始于动画,归于历史。由于动画本身是采用现代化、年轻化的手段揭开时间给予历史的面纱,因此在《那兔》的片尾曲中,创作组会通过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的老照片,将本集所对应的真实历史事件再次展现出来,搭配严谨的史料与文字。这种虚实结合的形式,带来的不是割裂感,而是强烈的视觉冲击,那闪现的一幕幕无不在提醒观众:这虽是戏说,却并非胡说。

这里也不得不提到極具感染力的片尾曲,尤其是第一季GALA乐队的《追梦赤子心》,以及第二季南征北战的《骄傲的少年》,无论是激昂的歌词还是撕裂的歌声,都将那年那兔那些为梦想付出、为未来奋斗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把观众的情绪抬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最后是自信的新时代。《那兔》赶上了新一代网民的成长,无论是国产替代还是文化自信,都在证明着如今的年轻人愿意踊跃地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从漫画草创阶段的军迷圈,到动画番剧阶段的泛爱国群体,《那兔》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不错的口碑。如今,这只不甘寂寞的兔子,还在筹备着一场更大规模的“挑战”。

《那兔》的“解放战争”:去往线下,走向全国

“现在,我们就相当于在打解放战争。”逆光飞行如是说。

团队希望将《那兔》的口碑和影响力进一步辐射到线下,让《那兔》成为一个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IP形象。

二次元的《那兔》如何扩大战果、迈向全国?

IP的多元化开发。《那兔》在游戏、周边、漫画书、木偶剧、大电影等领域均有涉足,形式多样的IP载体有助于《那兔》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此外,团队也在规划一些面向海外市场的IP项目。

《那兔》的大电影项目也承载了团队更多的变化和希望。受限于时长、产能等问题,动画更多的还是对于关键事件、关键人物的还原,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免不了给人一种零散的感觉,这也是《那兔》在故事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因此,在动画技术以及故事架构等方面,大电影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逆光飞行透露,《那兔》首部大电影选择的是抗日战争题材,并且会采用3D技术。而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开始,当叙事手法、美术风格等基本定调之后,《那兔》将真正从动画阶段迈向电影阶段。对此,可预见、可执行的实现路径之一就是重新演绎已经成熟的一些电影项目,比如《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等。

对历史的趣味拆解、转译。出圈之所以难,在于圈外的人看不懂,或不认可圈内的事。这个时候,进行适当的诠释、转译就显得异常重要。也就是说,要将原本圈内的行话,转化成圈外人可以理解、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如此才便于进行裂变传播。比如历史类书籍《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就是以史料为基础,以一种幽默风趣的网络语言,让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人物变得鲜活,这使得该书销量突破千万册,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朝热。

可以说,《那兔》如今的成功,很大程度来自于对严肃历史的趣味拆解。这种拆解,建立在尊重历史资料和熟悉网络文化的基础之上。

“既然年轻人不喜欢说教式的教育,那我就用他们喜欢的语言、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讲一些真正发生过的事。”在逆光飞行看来,《那兔》更像是历史书的一篇序,它为大家打开了中国近代史这间展馆的一扇窗,让里面的光芒投射出来,吸引我们俯身进去,然后在书籍、档案、文物或是遗迹中寻找真相。

让历史照进现实。《那兔》的内容已经从过去的历史延展到了身边的现实。它存在于身边、存在于当下,这就让IP有了代入感,每个人都可以是追梦的兔子。

“我们习惯于从小事儿去串大局,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普通人身上,去展现他们身上的伟大之处。比如在疫情期间,其实有很多发生在普通人之间的感人故事,都值得深挖。”逆光飞行说。

在《那兔》的官方微博上,还会经常发一些节日、节气、重大事件、热点新闻的《那兔》版插画,与广大网友拉近距离、加深联系。在一些涉及国家利益、军事方面的事件中,《那兔》也会积极发声,传播正能量。历史总是螺旋上升的,而《那兔》IP也有着与时俱进的成长性。

通過创新的题材和表现形式,《那兔》成功地将爱国青年、军事迷、动漫爱好者等多个相对活跃的亚文化圈子顺利打通,整合成一个数目可观、声势浩大的“花匠”群体。而今,它又将继续打破边界,踏上更壮阔的征程。

相信,这个队伍会越发壮大、越走越远。

如《那兔》所说:不是岁月一直静好,而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愿我们都能够幸福并感激着。

猜你喜欢

逆光动画历史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vivo X20:逆光摄影展
动画迷,变身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好照片在逆光中
逆光
逆光之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