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庭康复对超高龄老年患者头晕或平衡失调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1-04-20张海燕章立华

系统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前庭头晕头部

张海燕,章立华

临朐县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2600

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社会人口老龄化也在不断加剧,临床上慢性头晕患者在老年群体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引起头晕发生的因素多样复杂,在临床治疗中普遍存在治疗效果差的问题。有文献报道[1-4],慢性头晕的发病率在超过60 岁的老年人群中已超过25%,增加其发生跌倒的几率,对老年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损害。有研究[5-7]发现,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晕眩头晕等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但多为较年轻群体,在超高龄老年群体应用研究较少。该次研究选取该院于2018 年3 月—2019 年10 月期间该院老年科收治的50 例超高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对超高龄老年患者应用前庭康复治疗头晕或平衡失调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老年科收治的50 例超高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数字分组原则将所有老年患者平均分为常规康复组及前庭康复组两组,每组25 例患者。其中常规康复组患者男女比例12:13;年龄为 75~95 岁,平均年龄为(83.6±2.8)岁。前庭康复组患者男女比例14:11;年龄为75~98 岁,平均年龄为(84.3±3.2)岁。组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75 岁的超高龄老年患者;②具有超过3 个月的慢性晕眩头晕或平衡失调等临床表现;③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④听觉、视觉等感知及颈椎四肢等部位活动能够支持患者进行前庭康复训练;⑤无严重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

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与研究者;②年龄未达75岁者;③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④合并其他严重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者。

1.3 方法

常规康复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前庭康复组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组,主要训练措施包括:①患者保持头部不动,将手指于患者头部正前方平放,眼睛注视手指并保持看清状态,手指进行左右移动;②患者保持头部不动,将手指于患者头部正前方平放,眼睛注视手指并保持看清状态,手指进行上下移动;③患者保持手指不动,将手指于患者头部正前方平放,眼睛注视手指并保持看清状态,进行上下点头动作;④患者保持手指不动,将手指于患者头部正前方平放,眼睛注视手指并保持看清状态,进行左右点头动作;⑤患者保持手指不动,将手指于患者头部正前方竖直放,眼睛注视手指并保持看清状态,头部向右偏45°,进行上下点头动作;⑥患者保持手指不动,将手指于患者头部正前方竖直放,眼睛注视手指并保持看清状态,头部向左偏45°,进行上下点头动作。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一一指导,3 次/d,持续 1020 min/次[8-10]。两组均进行康复训练时间为期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使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评估患者头晕情况,使用Berg 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平衡情况,使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为患者头晕晕眩或平衡失调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为患者头晕晕眩或平衡失调症状显著改善;有效为患者头晕晕眩或平衡失调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为患者头晕晕眩或平衡失调症状无任何好转现象甚至恶化。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与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康复训练后,前庭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DHI 评分、BBS 评分及HADS 评分比较

经康复训练后,前庭康复组患者的DHI 评分、BBS 评分、HADS 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 DHI 评分、BBS 评分及 HAD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 DHI 评分、BBS 评分及 HAD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DHI 评分 BBS 评分 HADS 评分前庭康复组(n=25)常规康复组(n=25)t 值P 值5.18±0.76 12.46±2.04 16.720<0.05 49.15±4.94 35.32±3.37 11.560<0.05 10.56±2.45 21.38±3.18 13.480<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慢性头晕患者在老年群体尤其是超高龄老年群体中所占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临床上由于引起慢性头晕的因素较为复杂,且超高龄老年患者机体衰弱并合并多种疾病类型,多脏器具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耐药性差,故普遍存在治疗效果差、毒副作用大的问题。有研究报道,前庭康复训练操作简单灵活,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帮助慢性头晕患者改善晕眩头晕及平衡失调问题,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

该次研究选取该院老年科收治的50 例超高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对超高龄老年患者应用前庭康复治疗头晕或平衡失调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经康复训练后,前庭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的68%(P<0.05);DHI 评分为 (5.18±0.76) 分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12.46 ±2.04) 分 (t=16.720,P <0.05);BBS 评 分 为(49.15±4.94)分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35.32±3.37)分(t=11.560,P<0.05);HADS 评分为(10.56±2.45)分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21.38±3.18)分(t=13.480,P<0.05)。

文章结果与许雪波[11]撰写的《前庭康复训练对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相符,具有一致性。文章中提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HI 评分为(27.15±2.5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3.41±4.56)分 (t=7.560,P=0.010)。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为(73.39±5.76)分优于对照组的(61.15±3.37)分(t=11.600,P=0.010);心理功能评分为(78.86±4.92)分优于对照组的(64.43±3.52)分(t=15.090,P=0.010);社会功能评分为(75.62±5.11)分优于对照组的(70.18±4.62)分(t=4.990,P=0.010);物质生活评分为(74.46±5.08)分也优于对照组的(63.38±5.11)分(t=9.730,P=0.010)。”充分证明,在治疗头晕或平衡失调中应用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头晕等临床表现,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及心理状况,极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的康复训练,在治疗超高龄老年患者头晕或平衡失调中应用前庭康复训练具有显著确切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其头晕或平衡失调情况,缓解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猜你喜欢

前庭头晕头部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防跌倒,当心直立性头晕或眩晕
头晕和眩晕有何区别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头部按摩治疗老伴失忆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梳走头晕
头晕晕的,好像中暑了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