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的“蒲江实践”
2021-04-19李春艳
李春艳
党的十九大以来,蒲江县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依托生产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借助网络技术开拓的巨大市场空间,通过有机种植树立的地方品牌,初步形成了从生产、储藏、加工、运输到各层次销售产业链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当地农业经济蓬勃发展,生动地演绎了现代农业的“蒲江实践”篇章。
蒲江现代农业发展成绩单
近几年来,蒲江县顺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有机农业”理念为指导,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与土壤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启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工作,并着手建设国家级“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初步建成国家级出口茶叶、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创立了以丑柑、猕猴桃、雀舌为代表的知名地方农业品牌。
据统计,蒲江县农业生产总值已经连续多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2014至2018年平均达到4.5%的增长速度。仅蒲江丑柑、猕猴桃、雀舌三大地标品牌的价值,2019年就高达384.9亿元,并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三个地标产品进入区域品牌价值前50强的县级城市。先后荣获“国家级茶叶、猕猴桃、柑橘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获评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
相比较而言,在成都各区(市)县中,蒲江县的GDP总量虽然靠后,但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域,蒲江与其他兄弟区县有着很强的“产业互补”关系,因此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蒲江县已经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了清晰的规划与再定位,即通过发展特色有机农业,实现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预计,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与深入推进,蒲江现代农业的潜力必将进一步得到释放,现代农业发展的“蒲江实践”将阔步向前。
现代农业“蒲江实践”的核心要素
调研发现,蒲江现代农业的崛起,与现代科技特别是有机种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着紧密联系,同时得益于农业发展科学规划、生产经营模式现代化转变,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革新。
第一,市场导向先行,资本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产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全产业要素聚集。蒲江农业发展正是起源于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进驻”,它们通过再承包农民的土地,实现了农产品种植的规模化;通过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广泛使用现代农业科技,极力打造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通过让农民广泛参与各环节的生产劳动,充分发挥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并默许单户经营者利用公司品牌销售自家农产品,创造了和谐的“企业—农民”关系。一批以农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则在努力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并将外地品种纳入经营范围,充分发挥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优势,实现了蒲江与全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联网,从而带动了全县农业的高水平发展。这些企业,为“蒲江实践”写下了“市场导向先行”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以政府服务为基础,营造良好农业发展环境。在蒲江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因势利导,积极为企业和农民做好服务工作。例如,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为入驻企业排忧解难,组织企业与个体经营者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对农民进行农业技能培训,等等。尤其近年来,蒲江县顺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以“有机农业”理念为指导,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与土壤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启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试点工作,并着手建设国家级“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蒲江农业创造出十分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了县域内、外部经济资源的持续与良性整合,这成了现代农业的“蒲江实践”最为鲜明的一个特征。
第三,以农民意识革新为牵引,助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面对一批农业企业的相继进驻,蒲江农民顺利地配合企业完成了农地流转,还积极参与其雇佣劳动,获得了地租与劳动报酬双份收入。在此过程中,大多数农民都能够坦然接受因个人技术水平差异而导致的收入差异,并始终坚守良好的契约精神,即使走到蒲江区域之外承包土地,利用已经掌握的先进技术扩大种植规模,也没有背弃与企业之间的土地流转协议。一些年轻农民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渠道,为散户经营者的农产品销售提供助力,充分彰显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革新。可以说,当地农民的观念与意识革新以及积极融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努力,是“蒲江實践”得以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四,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助推农业生产力迈向新台阶。蒲江现代农业的发展,无论有机农产品种植还是农产品销售,无论营销企业还是农民个体经营者,都贯彻了“科技就是生产力”的现代经济理念,从而不断发掘出新的市场空间,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多年来,蒲江的特色水果几乎从未出现过滞销现象,既获益于过硬的“品质”和“品牌”,更获益于多元销售渠道的并存和更大市场空间的拓展,网络销售平台的广泛建立是其中的关键。据调查,入驻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大数据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和产业展示中心的电商企业达到100余家,切实形成了便捷的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在村镇,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广泛引进了电商和物流龙头企业,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可以认为,现代科技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扩大市场营销空间,为现代农业的“蒲江实践”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产业技术支撑。
总的来看,现代农业的“蒲江实践”的核心内容,就在于“企业—政府—农民”三方合作共赢关系的构建:他们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积极促进土地、资本、人力、技术等多元经济要素的“互补性整合”,联袂打造出了国家农产品市场之中的“蒲江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对优良营商环境的营造显得格外关键——企业安心、农民舒心、干部顺心,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潜能才被不断发掘出来。
“蒲江实践”的启示
从蒲江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发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现代转型需要具备一系列的软硬件条件,资本与企业家的带动、农民意识的现代革新、现代科技的运用、地方政府优质服务等都是其中的必要因素。由此,“蒲江实践”至少带来了四点重要启示。
第一,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后盾。只有走出地方小区域,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大市场,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品牌价值与巨大潜力的农业产业。
第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需要多元经济要素的链接与整合。企业的资本与技术、农民的劳动、政府的服务三者一旦得以形成良好的“统合力”,就可能创造出强大的生产力。
第三,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对传统的农业生产经济模式产生强大冲击,是否能借助这种新技术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已成为地方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变量。
第四,当前中国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话题就是政府、企业、农民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和谐的“政—企—民”关系形态正是乡村振兴与优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标志。
作者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