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党的历史 赋能城市发展

2021-04-19付启章

先锋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

付启章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时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值此关键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坚守,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斗争品格。学习党的历史,不是为了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不是为了回味丰功伟绩而聊以满足。回望过去的路,是为了走好前行的路,为全党、全社会不断增添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持以新思想引领新理念导航,按照“一尊重五统筹”的城市建设发展要求,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变革发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质,奋力推进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当前,“十四五”规划已经开启,成都正按照新时代“三步走”发展既定目标,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统揽,最终朝着世界城市宏伟目标迈进。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迫切需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营养与智慧,凝聚奋力实现现代化新天府建设的磅礴力量。

城市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百年党史昭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城市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正确方向。10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建党时的50多人发展到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各个阶段,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这三件大事,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根本改变了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中华民族正展现出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00年波澜壮阔的党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克敌制胜、战胜千难万阻,实现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关键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党的领导集中体现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成都的批示指示精神,坚持新思想引领、新理念导航,不断推进城市能级、发展方式、治理水平、生活品质的跃升,正在以城市能级跃升的时代担当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四五”时期,党中央赋予了成都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区域极核作用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城市建设发展正确的政治方向。

城市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百年党史昭示我们: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胜利之源,发展之本。城市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明确宣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就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实行“社会革命”,实现无产阶级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为民初心。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并总结出依靠人民取得胜利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把社会变革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发展的检验标尺,获得了改革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动反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我们对人民立场的坚守。

十九大报告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上,充分听取市民意见,发挥市民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强基础,补短板,在教育、医疗、生态环境上加大投入力度,让惠民举措进一步公平可及。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成都市委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就是以一笔笔可感知可惠及的民生之处书写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就是让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满足过程中感知新思想新理念的时代伟力。

城市发展必须尊重规律

百年党史昭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改革創新的统一,才能获得前行的不竭动力。城市发展必须尊重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与指导下成立的。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按照民主集中的基本原则,更多地依赖共产国际的“决议”、“指示”、苏俄经验开展工作,实践证明,僵化教条地对待共产国际“决议”、“指示”,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并不符合中国实际,相反,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牺牲与损失。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经过血与火的斗争实践,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的应用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把计划经济等同社会主义,追求“一大二公”,实践上造成了生产力的极大束缚与整个社会的贫困与落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主导与推动下,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强调要通过改革,使各方面情况更符合中国实际,更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奋力改革创新,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上升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优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市委立足成都历史与现实,提出了差异化空间发展布局,重塑经济地理,变革发展方式……就是坚持从成都历史、人文、区位、发展条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一系列改革,不断增添城市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实现城市整体性高质量发展。

城市发展必须继续发扬革命精神

百年党史昭示我们:勇于牺牲与奉献,发扬革命精神,才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城市发展必须继续发扬革命精神,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格局,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和担当。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也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艰难险阻,勇于牺牲与奉献的历史。回望过去,我们党面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我们党不曾退后分毫,反而迎难向前,终于取得历史性的胜利。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一个又一个的共产党员携手并进,他们不畏不惧,勇敢向前,将其一生都奉献到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用自己的身躯为人民建立起一隅安宁之地。抗日战场上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打入敌人内部传递情报的地下工作者、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着那份初心和使命默默地奉献自己,不求任何回报。在无数挫折与万般苦难中涌现出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共同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信仰之基,为振兴中国补足了精神之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奉献的百年历史。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深情地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发挥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号召。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市委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还有很多短板,成都在全国城市竞争中还有很大空间,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了成都新的使命,克服现有基础条件的局限,首先需要各級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奉献精神,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格局,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 的责任和担当,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作用。同时要引领广大市民群众,勇于登高望远,克服盆地意识,发扬奋斗精神,为城市发展奉献主体力量。

作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副校长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
虎虎生威见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拿出精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