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曾祺:人间知味者

2021-04-19张宪光

科学导报 2021年19期
关键词:书信汪曾祺散文

张宪光

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六十岁之前却写得很少。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写出了《国子监》那样的佳作,好东西仍不多。其间写得最好的,也许要算《汪曾祺全集》第十二卷所收的书信。书信卷收录了1972至1979年写的十封信,有八封写给朱德熙,后来发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散文,如《葵》《薤》《栈》等,从中可以看到汪曾祺散文的一些特殊趣味和写作动向。

这些书信中的汪曾祺,好读杂书。在动荡的年代里,汪曾祺一边读杂书,编剧本,一边保持了自己的“好奇心”,对一菜一羹、一花一木、一字一义兴致盎然。他好琢磨吃,好饮酒,天性散淡,炒二三十颗白果,就可以过半斤黄酒。做了新菜,先写信告诉朱德熙,然后请他来尝一尝。比如“金必度汤”“油条塞肉”“昆明的油淋鸡”,都在书信里提到了。一谈起吃来,人就特别来劲,他写起吃来,并不是要教人做菜,而是有一种魏晋人的气韵,平淡里蕴蓄着深情,连上街买个菜,也老有腔调。他是个知味的人。

汪曾祺的散文则如窖藏了大半辈子的醇酒,消尽人生的火气,简练而淳朴。这并不是容易达到的境界。老的人很多,淡的人很多,簡单的人也常见,淡而实腴、质而实绮的好文字,究竟不多。简练淳朴,如“刀切水洗”一般,但又含蓄深沉,有后味儿,这首先表现在汪曾祺散文的文字上。

汪曾祺的散文并非一味平淡,不问是非,“只是表面看来,写得比较平静,不那么慷慨激昂罢了”。他对风景与物性之美的描写,对平民悲欢、文士喜乐、历史吊诡的书写,本身即是爱憎的体现。谈起自己的创作经历,汪曾祺屡次说到他年轻时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受到契诃夫、阿左林、伍尔芙、纪德等人的影响,只是后来逐渐转向了现实主义和民族化,才写出了后来的那些小说和散文。他的散文是古典散文和现代散文的两个传统孕育出的最美的果实之一。

古人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汪曾祺大概要算一位知味者了。

猜你喜欢

书信汪曾祺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失窃的书信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爱逃课的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