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真故居抚今追昔 砥砺初心践行使命

2021-04-19

科学导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彭真故居展厅

“浍河悠悠绕村旁,铁龙匆匆穿梭忙,人才济济英豪列,地气灵灵我垤上……”3月12日,《科学导报》记者来到山西侯马垤上村彭真故居纪念馆,“想当年,伟人彭真投身革命离家乡。终难忘,撒火种抗击日寇,消灭顽匪立功劳。得解放,人民当家改天换地,红旗扬……”伴随着一曲《俺是彭真村里人》,抚今追昔,用心感受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被他博大的胸襟和用一生追求真理的执着深深感动。

纪念馆党小组组长张晓玲介绍,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经中央批准,侯马市对彭真故居进行了扩建修缮。纪念馆于2011年10月12日奠基开工,2012年10月12日,在彭真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落成并对外开放。

在一号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彭真铜像以及鲜红的入党誓词。一、二号展厅陈列着各种实物、文献手稿、国画、油画和珍贵照片,并复原了10处场景,将彭真自青少年时期接受革命启蒙教育开始,历经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平业绩立体鲜活地展示出来。

1929年由于叛徒出卖,彭真在天津被捕。彭真入狱期间遭受酷刑摧残,但他始终坚贞不屈,组织被捕同志同叛徒、敌特进行斗争,减少了党的损失。并秘密组织党支部,任书记,组织狱友学习、宣传马列主义,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张晓玲对彭真的事迹了然于胸——說到彭真的智慧之处让人会心一笑;说到彭真所遭受的牢狱之灾神情悲愤,让听者无不动容。

在故居展厅,彭真同志出生和生活过的窑洞及小院,被用现代化材料和科技手段全封闭保护起来,还有砖雕壁画和泥塑群,艺术再现了彭真同志第三次回故乡时的场景。

从张晓玲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彭真同志先后于1961年、1964年和1986年,三次回到侯马,在当年的小院里、窑洞前接待垤上村的父老乡亲,并对晋南的厂矿、农村进行调查研究。

今年90岁的曹元春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很激动。据他讲,1961年12月4日,虽然这一天天气寒冷,但彭真回乡的喜讯传出,垤上村就沸腾起来了。这次回乡,彭真和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谈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他还专程到浍河水库视察。

原来,浍河过去经常为患。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曲沃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决心根治浍河,造福人民。在1958年,县委第一书记张耀庭动员全县15万人民修筑浍河水库大坝,历时1年零6个月的奋战,使5年的工程计划提前了3年半完成。浍河水库的建成,让全县25万亩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当彭真来到浍河水库大坝时,心情格外激动,不时地竖起大拇指赞叹。

1964的春天,彭真再次回到山西,深入农村进行考察,对山西的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这次回乡,由于公务繁忙,虽然已经到家门口,却没有时间进去看上一眼,只把老母亲接到招待所里住了两晚上。

22年后,1986年5月,彭真在视察山西、河南、陕西时,顺路回到垤上村。这是彭真第三次回乡,他一直牵挂着家乡建设发展,这次回乡时,彭真同志挥笔为侯马市题词:“团结奋斗,把侯马建设得更好!”

彭真故居纪念馆负责人王强介绍,纪念馆建馆以来,每年接待游客及团体18万余人次,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法治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等。他说:“这里不仅有伟人的奋斗足迹和感人事迹,更有跨越时空的思想财富和精神宝藏。彭真同志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风范,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

猜你喜欢

彭真故居展厅
卫立煌故居
探访“铁甲元勋”许光达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彭真:细微之处见真知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党史展厅设计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故居”与“旧居”是一回事吗
真爱不必门当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