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法律解决资源配置不均导致的民生问题
2021-04-19王子琴
王子琴
关键词:资源配置,民生,法律,帕累托最优
如今科学技术条件下,当经济大环境不可能以现存可供人们利用的资源使得公民获得更多福利时,即经济系统达到了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指代的是最优的资源配置使得社会成员所获福利最大。那么法律的作用也可以使得经济运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而言,如果无法在不影响他人境况的条件下去改善某人的福利情况,则称该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类似地,如果利用法律对社会中原有资源配置的一个再配置,可以在不对他人境况产生影响的条件下来改善某人的福利状况,那我们便可以称该法律对资源的配置是对原有配置的帕累托增进,同样地,该法律也可以算作是帕累托最优法律。
1.民生问题的实质。民生问题其实就是经济问题,本质是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引起的不同群体阶层人们经济实力的显著差距、财产权利的不平等,必然会造成人们基本消费的不平等,进而引起不同群体阶层人们心理的不平衡,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民生问题。
2.就业问题的现状及法律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今的就业问题明显缓解,但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人员激增,岗位需求少,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人口过剩性失业,此外,大学应届毕业生摩擦性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富足和大城市下岗职工的体制性失业、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并存。就业是国家民生问题的根本,失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容易诱发“社会地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目前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失业可能会导致犯罪率的上升,影响社会稳定。
流民由于居无定所,道德底线较低,内心受社会公德约束较少,容易有偏激的心态,也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流民越多,就越不利于家庭团结和社会稳定。就现代社会而言,大多数人们持续囿于传统体制,缺乏危机和风险意识,无法正确面对苦难和挫折,无法理解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把失业的矛头对准企业和社会,并且带着对社会不满情绪度日。他们在传统就业心理的影响下,心理极易失去平衡。如果无业状态长期维持下去,不利的社会地位无法改变,这种社会身份的失落感就会长期累积,甚至心里滋生出报复、仇视社会的强烈冲动,在很大程度上有一部分人便开始从事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以获取不正当利益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因此,当下的关键是有针对性地制定收容遣送制度,政府应承担兜底责任,提供必要的福利制度乃至生活照料服务。社会救助在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率,维护社会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推进社会救助立法有助于防范失业人员犯罪率的攀升,更能给予失业者一个生活的后盾与未来发展的保障。
3.教育问题的现状及法律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的教育事业如今飞速发展,教育是否公平也引人深思,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的城乡二元差距加大发人深省、弱势群体上学难、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数据显示,农民家庭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文盲和半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五分之四,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农民占比却不高。城镇失业、就业不充分人员的文化水平也普遍偏低,很多人缺乏一技之长。
有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者更易理解社会,不易仇视社会。读书愈多,受教育程度越高,犯罪率就越低,两者成反比关系。与之相反的是,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小的人犯罪,他的犯罪的机会成本就低。他们或许认为犯罪败露后自己的损失也小。如果犯罪成本超过犯罪收益,潜在的犯罪者无利可图,他们就会自动放弃犯罪。而如今的未成年犯罪案案件频发,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恰恰表明如今的孩子需要加强法治观念的建设。
现在的孩子心智成熟程度可能远超过去的评价标准,根治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在于注重教育,只有从源头上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成长的良好环境,开展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而用法律解决教育困境,用法律辅助教育目的达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出台对农村教育的费用减免和补助、对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逐渐建立以权利公平和机会均等为核心的教育公平保障体制,优化社会教育资源配置,从而减少教育程度较低人群的数量,进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比率。
4.医疗问题的现状及法律所要解决的问题。新时代我国的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但不论城乡,看病难、看病贵及医患矛盾很突出。农村医疗资源投入不足、医疗负担过重、群众对医院缺乏信任等问题仍然是医疗保障体系不足带来的弊病。医患矛盾的根本在于医生只能在已选择好的医院工作,以及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深蒂固,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恶性伤医事件追根溯源还是人们都去追求所谓的名医治疗,拥挤在大医院,对民营医院实力有所怀疑,当他们发现大医院的名医和医疗资源与他们的期望不符合时便失落愤怒,把错误都归咎于医生上面,拿他们撒气。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国家的医疗资源大部分都投向大医院的资源配置不均造成的。
如何利用法律去改善医疗资源的投入与分配等问题是我们目前需要探索的首要问题。我认为应当出台医生可以自由执业的相关法规,这样可以使医生能够自由流动获得“解放”,优化医疗资源。医生自由执业是改革医疗问题重要的一环,只有从现有医疗机制中解放医生,让其遵从市场的自由调配,才能真正让市场来为医生定价,让好医生为医院带来额外收益和经济效率,从而改变医院靠药品供养和政府贴补的畸形现状,最终从根源上改变医患关系。
5.养老问题的现状及法律所要解决的问题。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问题对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来说依然严峻,独生子女养老难,老龄化人口众多,年轻一代人少,资源配置不均。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社会困境,老年人的养老就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但目前的养老机构以照料老人日常起居为主,老人的个性要求和细致护理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我们可以制定老人的养老和扶持法规,如提出养老机构需要达到的条件标准以及服务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将符合要求养老机构应纳入定点范围,为我市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加高效、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并通过设立医务室或与周边医务机关合作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群众的认可。同时,对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持设立鼓励机制,对医疗服务机构设特殊个性化养老院采取补贴措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养老制度保障机制。
总之,我们要利用法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依法打击处罚各种刑事犯罪,积极加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加大民意权重,坚持公平正义,维护广大普通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法律的职能是保护人民权利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坚实反映和人民利益的坚强后盾与保障。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法律法规的制定应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法治成果。
当然,法律的制定不是终点,要同时注重完善民生问题的法律扶持、福利救济和社会救助制度,加強对民生问题的执法力度。只有依法保障法律法规赋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企业的经营买卖等各项权利,努力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参与权和受救济权等,才能使民生问题得以公平、公正和及时有效地解决。
我们未来的理想状态,那便是利用法律法规等手段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到帕累托最优标准,唯有实现帕累托最优标准,才能完成经济高效率的目标。如若能把与每位公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解决,经济效率便会大大提高。“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将是我们未来的桃花源与希冀。
参考文献:
[1]马建文.流民违法犯罪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020(001):33-38.
[2]刘婷婷,欧阳晨雨.社会救助走上立法前台[J].民主与科学,2013,000(005):58-61.
[3]杨楠芝.对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新丝路,2018(22):98-99.
[4]宋浩波.犯罪经济学理论在刑事立法中的作用[J].人民检察(5期):58-58.
[5]靳澜涛.教育治理与教育管理的关系辩正及其实践反思——对一个老问题的新看法. 教育学术月刊.(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