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篷车到“轮上别墅”

2021-04-19董健

世界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篷车房车马车

董健

随着国内市场房车的热度上升,从经济实惠的轿车皮卡到大巴乃至平板拖车,由其改装的各种“移动别墅”应有尽有。房车也有自己的草根起源。作为人类迁徙移动生活的重要工具,房车当然是古代的草原民族最先发明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最先学会的骑马当然能让自己行动力大增,可是要带走自己一段生活里积攒的家当,就不容易了。不管他们生活多精简,总是会有一些家当,放在马背上带走还是有诸多不便。所以,他们在跟其他民族的接触中学会了使用“轮子”,很快就发明了马车。马车的载重量远远大于单个马匹,甚至可以在上面搭一个棚子为一家老小遮风挡雨,迁徙的途中不用为一个夜晚的帐篷搭建而折腾。今天你在草原上还可以见到的“勒勒车”,就是这种形式的。

历史很奇怪,在西欧人发明了“转向架”之后,马车也从2轮变成了4轮,只是极尽优势的4轮马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却不大。道理很简单,罗马帝国实行的是奴隶庄园制度,对迁徙没有需求。奴隶不会出远门,奴隶主不会离开安乐窝,哪怕去不远的城里看角斗表演,人力的轿子也是第一选择。而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进入了中世纪,贵族和骑士老爷们最关心的是守住自己的领地。就算大贵族和国王偶尔出一趟远门去打仗,他们也是有人伺候,不介意帐篷搭了拆、拆了搭。相反,4轮马车虽然很大,可是也依旧没有平地上搭起来的大帐篷气派吧?贵族老爷们出门也不能忘了排场堕了威风。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4轮马车在欧洲就是运货用了,也只有商人们会在4轮马车上的棚子里风餐雨宿。

在东欧和中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们,其实也不喜欢4轮马车,即使其有了转向架但还是没法跑太快,容易翻车且对道路条件的要求也比2轮马车高许多,或许他们根本就看不上。如此,“转向架”这个了不起的发明,连同4轮马车并没有传到东方来。

中国“房车”的始祖

东方文明也是个农耕型的,人们的生活基本是定居的。除了商人和官吏也许要长途旅行之外,别的人用不着,所以从游牧民那里学来的2轮马车其实就够用了。那么,高级官吏贵族出远門怎么办?中国人用另一种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大轿子,是非常大的且功能很齐备的大轿子!比如最有名的明代权臣张居正用的大轿子,据说里面有会客室、书房、卧室甚至还有个厕所!从功能上来说,基本跟现在的宾馆客房没啥区别,只不过是需要32个人抬着。这可能算是一种奇异的房车变体吧?

其实还有更狠的——货真价实的超豪华房车古代版。根据《资治通鉴·隋纪四》记载:令宇文恺等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倏忽推移。好大喜功又喜欢游玩的隋炀帝,恐怕是第一位“超级房车”爱好者。他经常以出巡为名到处游玩,轿子显然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临时的行宫若是营帐,对他来说那更是不堪忍受的!于是他下令让负责营造的宇文恺等人,设计了一座轮子上的宫殿!没错,这是一个建在轮子上的宫殿,可以在人力或者畜力的拉动下四处流动。

他甚至专门把这个宫殿命名为“观风行殿”,“观风”本意是皇帝去民间了解体察民情。不过,名字依然遮掩不住实质,既然杨广那么好大喜功,那么这个宫殿显然规模也不可以太小。根据史书的记载,里面能容纳卫士百人,再考虑杨广本人和他的随从后妃等人也都要呆在里面,这个规模绝对壮观。

《资治通鉴》的记载或许不是那么准确,略有传说成分。但历代官方认定的24史之一的《隋书·帝纪·卷三》也记载了:“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设鱼龙曼延,宴高昌王、吐屯设于殿上,以宠异之。其蛮夷陪列者三十余国。”瞧瞧!“车上”可以铺满文物举办展览,然后再让皇家乐团来演奏,同时举办招待藩属国国王的宴会,陪坐的藩属国代表来自30余国。只可惜在农业社会里,这种做法毫无疑问要耗费难以想象的人力,且不说随行的卫队往往有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之多,仅仅为了这个“超级房车”的流动,就需要征用多少民夫去修路、推车……自然而然,这属于杨广昏庸无道的暴行之一,后来的皇帝只要想想“昏君”和“暴君”的这个帽子,就没有人敢效仿了。随着短暂的大帝国隋的消失,这个奇妙的“超级豪华房车”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不过留下了几十个字的影子。

西方房车的发展之路

被称为流浪民族的吉普赛人在欧洲的城市和乡村之间过着一种相对自由的迁徙生活。在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们看上了4轮马车上的大篷。只是吉普赛人想不到,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虽然被欧洲人普遍鄙视甚至厌弃,但是却有那么一批欧洲人不久之后也要借鉴了。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新大陆的发现,让许多欧洲社会底层活不下去的人决心去新大陆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受到歧视的新教徒、满怀野心的冒险家和贵族们也一并出发了……在广袤的美洲大陆上开拓殖民可不是一曲田园牧歌,他们要面对不熟悉的气候、短缺的食物,甚至还因为争夺土地,让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对他们越来越敌视。蜂拥而来的新移民则要面对无地可占的局面,只能进一步向西去跟彪悍善战的印第安人争斗了。大篷车在这里简直就是生活必需品,是新移民向中西部拓殖的基本工具。早期的迪士尼动画片里,米老鼠和唐老鸭最常出现的场景就是躲在草原上大篷车围成的车阵里,抵抗印第安人一波波凶狠的进攻。如果没有大篷车让新移民的迁徙成为可能,美国恐怕还不是今天的样子。在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修通、工业文明最终彻底渗透了美洲大陆之前,大篷车的地位都很重要。

房车近几年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趋势逐步攀升,但相对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房车营地)的建设似乎还没有大规模开始。

吉普赛人的4轮房车及内部装饰。

吉普赛人的4轮房车及内部装饰。

但随着工业文明全面到来了,劳动力成为商品,人口迁徙就会更加频繁,这个在骨头里就有迁徙基因的民族必然要考虑怎么利用工业文明的成果让自己的迁徙生活变得效率更高、生活更舒适一点了。拉车的马被内燃机替换后,大篷车就变成了各种可以随意改造后厢的汽车了。早期的汽车还是个很昂贵的东西,比如1908年第一辆福特T型轿車诞生,售价800美元。考虑到当时一个熟练工人一天工作10小时左右也不过收入3美元左右,汽车这东西显然只有少部分殷实之家才买得起。所以,这么干的人其实并不多,这些自我创意的DIY房车基本是一些有钱人为了在偶而去乡间消遣的路上让自己更舒适一些。

很快,有个了不起的人让汽车成为了一种大众消费品,顺带着也让房车彻底走进了现代社会。此人还是亨利·福特,这个设计了福特T型车的、精明过人的汽车大亨。他在1912年通过观察生产过程发现,如果让单个工人的任务高度简化并且单一化,再用一组工人按顺序流程共同生产一个产品,则不但可以极大降低废品率,还可以实现零部件的通用化。尤其是让工人站着、别跑来跑去浪费时间,传送带自动把需要加工的产品送到工人面前,这能让生产速度翻几倍不说,日后产品的维修成本也大幅度下降,即便是对工人的培训成本都一下降低为原先的几分之一!这就是流水线生产的效率秘密。有了这个强大的现代工程学成果,福特的汽车厂1914年按照这个模式组织生产,用了1.3万人造出了26.7万辆汽车,而其余的299家汽车厂一共66万名员工才不过造了28.6万辆!!如此效率让福特工厂生产的汽车成本一下降低到了原先的几分之一,他敢将车价从800美元一下降到了500美元。这一把,就将汽车从阔佬玩具的地位上拉了下来。

福特的天才没有止步于此,凭借着惊人的劳动生产率,福特最后将车价压低到了260美元!除了打价格战挤占市场的目的之外,福特就是要让普通工薪阶层都能买得起,只有如此市场才会被最大化拓展。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福特竟然还在1914年把工人工资提高到了每天8小时5美元。“造车的人自己买得起车”这个目标不是福利主义的,而是一种大众消费主义。这是福特的个人成功,也顺便将美国彻底变成了“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尤其是本来苦于四处迁徙找工作的单身工人们,现在可以带着自己各种热情对买来的T型轿车各种DIY,把它变成一个自己的小窝。毕竟,260美元加上一些材料和工具钱,那也比买房子便宜,换下一份工作的时候直接开去就是,免了搬家之苦……

商品经济社会的最大好处就是一旦有需求,就很容易成为市场然后得到满足,精明的商家们当然不会无视这个商机。于是标准化工厂制造的房车就开始出现在市场了,既有车房合一的经济型,也有舒适性略好、能容得下一家三四口人生活的拖车型。这个针对低端劳动力人口的市场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大,这就更加刺激了美国房车业的发展!随着大量的房车出现,高速公路沿线开始出现了专营的房车营地,你驶入后交纳一些费用就可以接上电、上下水,如果停留时间长还可以有折扣,并且提供临时邮件地址……

房车营地的出现改善了房车族的生活水平,就让房车的市场更大,最终形成了良性循环。既然是良性循环,那么必然出现新的拓展,那些原本把房车作为消遣旅行的、生活较为宽裕的人群对房车的要求就会更高。随着航空工业一些技术的发展,铝材、各类专用设计的折叠家具和飞机上专用的紧凑型电器都出现在中高端房车中。美国经济从一战后一直发展迅猛,社会生活水平整体都在不断提高,原本已经很过得去的房车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舒适,更多的人能负担得起,甚至可以专门将它跟公路旅行结合起来作为一种休闲方式。

奢华也算是一种较为高端的需求。所以,今天顶级豪华的房车内部贴满桃木装饰板,中间摆设真皮沙发和酒柜,升降的液晶电视结合自带的卫星天线更是标配,甚至有大按摩浴缸和跃层卧室……把这样一个奢华的“流动别墅”和还在草原天际线上移动的“勒勒车”对比,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就给了你一个浓缩的侧影。

(责编:南名俊岳)

猜你喜欢

大篷车房车马车
惬意的房车生活
基于QFD和TRIZ的共享房车设计研究
马车与游船
马车
驾着马车去打仗
神奇的房车
混合运算大篷车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安利大篷车 行走的塑形基地
三峡房车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