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金融系统要不负重托勇担金融责任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金融支持

2021-04-19陈彦彤杜杉陈柯宇

时代金融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微全省贷款

陈彦彤 杜杉 陈柯宇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的金融改革发展任务,云南省人民银行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支持稳企业保就业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带动全省货币信贷运行平稳,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为全省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截至目前,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全省宏观经济呈现稳步回升的良好趋势。同时,2020年亦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昆明中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和总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团结带领全省金融系统全力服务好脱贫攻坚大局,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近日,昆明中支党委书记、行长李波接受了《时代金融》记者的专访,他回顾了去年工作,披露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和任务。

2020年各项任务完成喜人:存贷款增量均创历年新高

根據昆明中支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7万亿元,同比增长8.09%。全省金融机构累计投放各项贷款1.97万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51万亿元,贷款年累计增量创历史新高,余额同比增长11.05%。短期贷款增速上升明显,重点满足企业流动性资金需求,中长期贷款增速稳中有升,有力支持省内重点项目建设。

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增长

2020年,全省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662.4亿元,同比增长5.59%,扭转了上半年回落的态势。其中,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484.96亿元,同比增长6.98%,主要是同越南、老挝、泰国货物贸易结算增多;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177.44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要是周边基础设施项目人民币投融资增多。人民币在全省本外币跨境收支中占比为38.54%,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地位。

全力以赴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流向贫困地区。结合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金融需求,探索形成“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产业扶贫贷款”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模式。围绕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大对产业扶贫项目的金融支持。2020年,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788.31亿元,累计带动和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66万人次,截至2020年末,全省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100.52亿元,同比增长30.23%,带动和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02万人次,产业帮扶基本实现了产业到户(贫困户)全覆盖。

着力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健全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带贫益贫机制。如贡山县加大对独龙江乡草果产业的信贷支持。元阳县走出一条金融助力生态脱贫的绿色发展道路。农业发展银行探索推出全供应链金融模式、工商银行发挥“融e购”平台扶贫作用、农村信用社探索“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基地带动+贫困户”扶贫模式、富滇银行推出“金蔬贷”等金融产品,有效提高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效果。截至2020年末,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380.51亿元,同比增长13.61%,高于同期全省各项贷款增速2.56个百分点。

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成效显著

在用好用足3000亿再贷款和5000亿、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基础上,支持银行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再贷款增速创历史新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对政府名单企业的对接力度,金融机构累计对名单企业发放贷款2536亿元。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2020年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76.2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305.6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省本外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46.58亿元,同比增长14.73%;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户数4.13万户,较年初增加8383户,同比增长25.47%。

努力缓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认真贯彻落实降准政策,三次降准累计为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释放资金约124.07亿元,有效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期资金实力;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1-12月,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76.2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305.67亿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测制度,完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一对一”指导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云南省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全省小微企业贷款量增、面扩、价降。从量上看,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省本外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46.58亿元,同比增长14.7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3.68个百分点。从面上看,小微企业有贷户数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户数4.13万户,较年初增加8383户,同比增长25.47%。从价上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有所下降。1-12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9%,比上年同期下降60个BP。

展望2021:“十四五”开局,昆明中支勇担金融责任

李波介绍,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起点期待新力量,做好金融工作意义重大。昆明中支将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货币信贷调控,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结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前瞻性分析和窗口指导,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云南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2021年的重点工作:精准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

贯彻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在总量方面,将把握好执行政策时度效,切实做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调控,坚持“稳”字当头,引导贷款稳健合理增长。在结构上,将继续贯彻落实好总行对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安排的要求,运用好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的金融支持。在传导上,继续贯彻落实LPR改革的相关政策,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将LPR内嵌到内部价格传导相关环节,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积极支持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波指出,2020年,昆明中支用好创新政策工具,加强部署落实,统筹全省金融系统力量,有计划、大力度推进金融保市场主体工作,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昆明中支将继续运用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确保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深入开展商业银行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更好发挥云南省地方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政策沟通协调,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同时,李波强调,要围绕省委经济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立足云南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前瞻性规划目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服务。重点围绕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发挥传统产业新优势、新兴产业和数字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保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不减,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绿色发展发展的力度

云南是我国生态文明的排头兵,绿色经济基础较好,绿色金融发展较快,截至2020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为9.4%。李波表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要重点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来开展,以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动“三张牌”走深、走精、走长。积极推动发展绿色信贷,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大力支持绿色制造强省建设,在深入推动绿色能源战略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等方面发挥好金融作用。加大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探索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业务品种和服务方式,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等协调发展,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扎实做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解决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以后,明确提出设定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下阶段,昆明中支将扎实做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巩固拓展金融扶贫成果。继续发挥再贷款的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作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金融服务,完善针对脱贫人口的小额信贷政策,加强贷款质量监测和续贷展期管理,保持主要的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二是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县、市的资源倾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帮扶县的资源投入。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继续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等政策,持续改善脱贫地区支付、征信等基础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三是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粮食安全、种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加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逐步提升发放信用贷款的比重。

持续深化金融改革

认真执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不对存量贷款抽贷,确保平稳过渡。关注债券市场发展,加强对多渠道债券违约处置机制的研究,加强信息共享,合理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做好跨境人民币结算相关政策宣传,与有关部门形成政策合力,建立常态化业务辅导机制,提升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积极性;做好金融支持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主动适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等机遇下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支持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特殊区域建设。

持续改进外汇管理和服务

深化外汇管理“放管服”,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主动适应RCEP签署等机遇下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紧扣云南沿边跨境特色,持续优化全省外汇领域营商环境,增强银行自主权与真实性审核能力,提高外汇管理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外汇形势监测分析和政策应对,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做好外汇市场预期管理,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合理利用外汇衍生产品开展套期保值。

牢牢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一定下迁压力。金融管理部门在供给侧发力,通过出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让中小微企业能够生存下去,实际上是降低了不良资产产生的概率和规模。当前,云南省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内外部经济形势仍较为复杂,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个别领域风险仍较突出。要提前筹划、稳妥应对疫情冲击下未来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风险,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压力测试,积极制定疫情冲击下不良贷款上升应对预案,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动态考虑形势变化,采取前瞻性措施,合理运用财务资源,加大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及核销处置力度,妥善应对疫情冲击下未来不良贷款上升风险,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对于治理和保护金融生态环境,要加强与公检法、监管部门等协同配合,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非法集资、金融网络犯罪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

积极推广应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記,继续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保持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稳步增长。进一步压实征信合规管理主体责任,守住征信信息安全底线。持续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多场景应用,在安全和合规的前提下创新产品服务。大力发展云闪付、手机银行、扫码支付等新型移动支付方式,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持续探索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模式,切实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可得性。做好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工作,提升流通中的现金整洁度。继续配合公安部门,加大对跨境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反洗钱协调机制建设,发挥云南省反洗钱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工作合力。

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

李波强调,做好金融工作离不开党的领导,必须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全国“两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从提高政治判断力的高度分析研判金融形势,从提升政治领悟力的角度深入领会国家金融政策,从强化政治执行力的维度坚决贯彻执行党对金融工作的部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中央及上级决策部署,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猜你喜欢

小微全省贷款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小微企业借款人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还贷款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