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

2021-04-19韩会平章卫敏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化意愿显著性

韩会平,章卫敏

(淮南师范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形象地比喻为“拔节孕穗期”,明确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进入新时代,我国已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了宪法,成为全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和道德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使命。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道德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攻课题。 心理学上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形态的存在,要使它成为大学生的内心道德信念的一部分,必然经历一个连续的心理发展演化过程。只有把握好了大学生对价值观念内化的规律,才能找到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策略,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开始逐渐关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研究,从理论分析的层面阐述了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规律。 如:蒲清平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 包括价值依从、同化、顺应等三个心理过程,认为内化过程中会引起认知失调和心理排斥等心理效应,情感体验、榜样示范和反思学习等中介变量能够促进内化过程[1]。白强也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观内化相继经历图式认知、被动从众、局部同化、结构顺应四个连续、递进阶段,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体现出能动性、递进性、系统性和波动性等特征[2]。 欧晓静、左倩倩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机制包括五个阶段,即图式认知、情感认同、意志同化、信念顺应及行为固化[3]。价值观内化过程无论是划分为“三阶段”“四阶段”,还是“五阶段”,都强调了价值观内化是连续的心理过程。

然而,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中, 价值内化的各环节之间并不是顺接相连,而是容易发生脱节现象[4]。为此,学者们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认知、认同或践行等具体环节进行了调查研究。 如:刘峥是较早对大学生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的学者,其在博士论文中系统阐述了大学生认同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并进行了调查分析[5](P68-72)。 武兵、杨颖等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存在知行脱节,还存在认知肤浅、认同不足、教育方式落后、自我教育缺失等问题[6]。 郭朝辉从个人、 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不同大学生群体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差异[7]。郭曰铎、张荣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 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大学生个体、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内外部因素对大学生认同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影响[8]。 此外,周古月[9](P24-36)、郑翔云[10](P25-38)、杨峻岭[11]等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从已有文献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相关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重理论分析,轻实证研究。 在实证分析层面看,鲜有学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而仅从认同或者践行等单个环节进行局部分析,难以体现出价值观内化的连续心理过程。为了探究内外因素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整体影响,尤其是教育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环节的影响,本研究从“知、情、意、行”四个内化环节构建理论模型,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厘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内化的内在机理,从而为高校构建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二、分析框架及研究思路

在文献分析中,已有文献重点阐述了价值观内化的理论基础。通过总结归纳,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就是在内外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感知、记忆、看法等转变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同,情感共鸣,以及进一步深化为行为的动机(意愿)及行为实践的过程,从而呈现出个体的价值理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既受到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高校的教育环境因素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形式、教育氛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重点分析高校教育环境因素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价值观内化的路径和影响因素的逻辑图(见图1)。

个体因素主要选取了性别 (X1)、 政治面貌(X2)、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X3)等变量作为主要影响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选取了父母的政治面貌(X4)、受教育程度(X5)、家庭结构(X6)等变量作为家庭教育主要影响因素。 在教育环境因素里面,教育主体选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X7)、朋辈主体——学生党员(X8)作为主要变量;教育形式选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X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活动(X10)、社会实践活动(X11)作为主要变量;教育氛围选取了校园文化氛围(X12)作为主要变量。因变量选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Y1)、认同(Y2)、意愿(Y3)、自觉行动(Y4)等四个变量。

图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逻辑

研究采用logit 回归分析, 分别构建认知、认同、意愿和自觉行动的四个分析模型,并采用相关系数法对认知、认同、意愿和自觉行动进行了相关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内化各环节是否是连续性心理认知过程进行检验。研究采用Stata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实证分析。

三、调查内容及数据搜集

研究以安徽省某地方本科高校为例,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的基本特征、家庭环境、高校教育环境、 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意愿和自觉行动自我评价等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随机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回收问卷1 328 份, 剔除无效问卷50份,最终共获得有效调查样本1 278 个,样本有效率为96.23%。 经Cronbach 检验,问卷评价量表题总信度系数达到0.890 9,问卷内部一致性非常好。

调查样本中男生占29.58%, 女生占70.42%;人文社科类专业占51.33%, 理工类专业占40.53%,农学类占8.14%;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5.79%, 入党积极分子占20.58%, 其他样本占73.63%;77.46%的大学生有过学生干部经历。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意愿和自觉行动的统计性描述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自我评价

四、结果与讨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影响因素分析

表2 自变量解释

由于因变量的取值是非连续的,并且具有明显的排序特征(分为5 个等级),属于排序选择问题,所以,对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排序选择模型进行logit 回归。

其中 c1<c2<c3…<cM为待估参数, 称为切点,X为各影响变量,为认知、认同、意愿和自觉行动的实际观测值。

设Fx是的分布函数,从而获得如下概率:

将价值观认知、认同、意愿和自觉行动作为因变量,将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高校教育环境因素作为自变量分别构建4 个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具体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四个模型的R2量逐步递增,说明考察的影响因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中的解释力逐渐增强,四个模型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四个模型都具有有效的解释力。从回归系数和概率判断可以看出,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在样本中没有体现出显著影响,仅性别在意愿模型里体现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相比女生而言,男生在自觉行动上显著偏低。高校教育环境因素在四个模型中都体现出了显著影响。在四个模型中,可以发现,学生党员的朋辈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意愿和自觉行动都产生显著影响,并至少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其中,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在四个模型中都是最大的。学生党员的朋辈影响在本研究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而且从认知到行动,其影响力呈现递增的趋势,越是到行动中,党员的作用发挥越明显,充分体现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影响从认知到行动的影响力呈现递减趋势。 在认知和认同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力仅次于社会实践活动,并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意愿环节,影响力仅次于社会实践活动, 并达到了1‰显著性水平,而在初期的认知和认同环节的影响没有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推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达成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 校园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营造对认知、认同和自觉行动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呈现递增的影响力趋势,由此可见, 学生在校园内耳濡目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活动显示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非常规影响,在认知环节出现了负面影响,显著性水平为5%,在价值观内化的其他环节并未体现出显著性影响。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的解释是一些滥竽充数、低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没有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反而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从而产生负向作,出现有学者提出的价值认知失调和价值观排斥现象。

表3 价值观内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各环节的相关性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验证价值观内化各环节的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 相关系数对各环节进行了相关性检验。

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见表4),各环节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最低为0.352 (认同-行动),最高为0.538(认同-意愿),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 每个内化环节和相邻环节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 内化过程相距越远,相关系数就越低。

表4 价值观内化过程各环节的相关系数

表5 认知到认同的一致性

为进一步明确各环节之间的作用方向一致性,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验证。认知和认同的单因素方差检验显示(见表5),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越高, 其认同度也越高,组间差异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Bartlett 检验也通过了1‰显著性检验,拒绝了同方差。 由此可见,在价值内化过程中,认知到认同环节具有连续一致性。

表6 认同到意愿一致性

表7 意愿到行动的一致性

同理,对认同到意愿(见表6),意愿到行动(见表7)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 结果显示,各环节之间的连续一致性表现较好,认同度越高,践行意愿就越强烈,而践行意愿越强烈,自觉行动就越积极,从而表明价值观内化过程具有高度的内部契合,验证了价值观内化是连续的心理认知过程。

五、结论及对策

(一)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过程的确符合“知、情、意、行”的价值内化逻辑,两两价值内化环节相互契合,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遵循从提高认知、增强认同、情感依附到自觉行动的规律,从提高认知开始,逐渐递进;第二,在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元素中,不同的教育元素在价值内化过程中的影响力不同,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认知和认同阶段的影响较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践行意愿环节影响较大,校园文化氛围对行动环节的影响较大等。 在各因素中,学生党员朋辈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所有环节中都呈现显著影响力,自我教育和实践教育是有效的教育形式。

(二)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对策

1.认知认同是价值观内化的基础,要以情感共鸣为导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力。 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激励教育者从学生需求的特点设计教育内容、 教育形式和教育载体。进入新时代,“90 后”“00 后” 新青年正处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思想往往比较活跃、潮流,个性十足。 面对这样的个性青年,教育工作者应找准青年大学生的情感依附点开展教育活动,而不是灌输教育和常规说教,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人物、感兴趣的事件去挖掘其隐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素,并采用他们感兴趣的载体或媒介去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准确把握影响力事件下的教育机会,展开典型人物宣传、 经典故事诉说和科学思想论证,从而激发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思考,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正如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同志在2020 年新肺疫情防控期间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把疫情、 把灾难当成教材”“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2]。

2.实践出真知,要以生动的实践为路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价值观的内化需要依托行动来体现,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境界。 实践教育被公认为最有效的教育形式,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和有效论证。高校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感召力。 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尝试角色互换,让学生自己设计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案、 积极建言献策。 高校可以倡议全体同学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诚信考试、帮扶困难、环保行动等,充分利用寒暑假下乡,进社区开展科技宣传、医疗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等诸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知核心价值观力量,实现价值内化。

3.高举党旗,发挥学生党建的组织育人力,增强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向心力。 班都拉认为:社会学习是通过对别人行动的观察而获得的。学生党建在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可以发挥组织力,主要可以通过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来实现。 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 学生党员就在大学生的身边,他们用自己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际行动传递党员价值,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传递核心价值观信息, 从而感召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将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内化意愿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