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剑阁县精坚准持提问升题森导林向质量

2021-04-19文图梁元杰

绿色天府 2021年2期
关键词:柏木世行树种

○文图/ 梁元杰 陈 杳

全省世行项目培训会

剑阁林业资源丰富,全县有林地面积16.4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1293.5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75%。但全县中幼龄林占有林地总面积的81.10%,柏木纯林占有林地总面积83.23%,同时有低产低效林近30万亩。龄组结构不合理、树种结构单一、大径级林木资源少、柏木纯林和低效林占比较高、资源转化和利用率较低等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效不明显。

为进一步调整树种组成、改进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生长活力,在省林业工作总站的指导下,剑阁县坚持问题导向,拟通过世界银行贷款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以下简称世行项目)、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等融合实施剑阁县森林质量提升改造工程第一期项目30万亩,靶向发力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目前已经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改造3.5万亩。

11月中旬,四川外资项目建设管理培训班暨全省长防三期工程和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现场推进会在剑阁县召开,建设成效得到省局充分肯定。同时该会议将剑阁县森林质量提升改造工程第一期项目点作为典型案列进行现场教学推广。

坚持因地制宜 合理规划布局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坚持规划引领、结果导向、目标控制、创新示范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一核心、四干线、五重点、六结合”的规划布局。即:以剑门关-翠云廊两大景区为核心,辐射108国道、剑苍线、剑金线、剑南线,突出林区、景区、园区、社区和生态功能退化区,着力把项目建设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绿化景观质量提升、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剑门蜀道通透性改造相结合起来提升森林质量。二是明晰建设思路。坚持全周期、多功能、近自然的经营理念,编制了“三方案、一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细化项目实施步骤、资金补偿标准及兑现方式。确定新造林/再造林、森林抚育+补植、低效林改造、天然更新人工促进林四种改造类型,着力上层培育大径材,中层培育珍稀树种,林下套种花卉苗木和发展种植养殖业等,营造兼具生态恢复、大径级材储备、林下经济培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复层异龄林。三是突出抓点示范。坚持“先试点、后扩面”的原则,创新推进世行项目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国家储备林项目融合实施的建设思路,同时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作为世行项目试点工程,在剑门关、汉阳、普安和下寺4个镇完成试点1万亩。通过试点建设,进一步细化了世行项目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和部分参数,优化了世行项目建设模式和建设规程,完善了现场监管和绩效评价技术体系,为全面推进我省世行项目和剑阁县森林质量提升改造工程实施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案例。

坚持问题导向 科学精准施策

现场技术指导教学

现场教学确定目标树

一是着力正向抚育,调优林分结构。针对郁闭度大、林相杂乱、透光效果不良的林地,通过正向抚育进行林分改造调优树种、林层、林龄和空间“四重”林分结构。按照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上层标记目标树,通过采取生长伐、疏伐、透光伐等措施采伐干扰木促进上层优势木生长,定向培养大径级木材。下层采取修枝和清理林下杂灌、杂草等措施,打开树木生长空间,达到林相整齐、通透、卫生的改造效果。目前已经完成近自然改造任务1.2万亩。二是着力更新补植,科学混交树种。针对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更新较弱、抚育后形成较大林窗的林地进行更新补植。采取带状、群团状或随机补植方式,通过人工植苗、种子直播促进天然更新。遵循原始性、乡土性和高效性的树种选择标准,以柏木为优势树种,保留青冈、桤木、香樟等乡土阔叶树种,补植桢楠、银杏、紫薇等珍稀树种,通过随机混交,构建针叶与阔叶、乡土与珍稀等混交模型,形成林下更新层。目前已经完成混交补植改造任务1.5万亩。三是着力综合改造,提高生产能力。针对活力低下、林相残破、郁闭度低和综合效益差的纯柏木林进行综合改造。纯柏木林按照割灌清杂、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三步同走”建设思路,每亩保留原生相对优势的目标树的5—10株,对影响目标树的干扰木和没有培育前途的劣质木、枯死木进行伐除,林下每亩人工补植(或点撒播)幼苗幼树30株,人工促进林下更新,进一步改进林分质量和提高生长活力。目前已经完成柏木纯林低效林改造0.8万亩。

坚持质量优先 强化过程监管

一是开好“三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认真组织召开了宣传动员、社区磋商和技术培训“三个会议”,宣传工程建设的目的意义、建设理念及管理措施等内容,磋商项目建设模型、树种选择和合同约定等细节。编制《技术操作手册》《社区(农户)参与手册》,举办了两期专业技术培训班,逐户上门征求意见、解疑答惑和政策宣讲,实现项目实施区农户全员参与,群众政策知晓率和项目参与率均达到100%。二是严把“四关”,加强关键环节管控。严格执行相关建设规程、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严把规划设计、抚育间伐、补植补造和检查验收“四关”,每个项目实施区抽调4名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蹲点跟踪指导、服务和监督。建立《工程进度台账》《林木采伐监督台账》两本台账。构建“审批立项—施工设计—组织施工—检查验收—建档归册”的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实现全过程闭环监管。三是压实“五责”,切实强化组织保障。县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检查督办等工作。县林业局成立世行办,落实了人员专门牵头负责三个项目的融合建设。在全系统抽调16名专业技术人,组建统筹协调组、项目磋商组、业务指导组、质量监管组等四个专班。层层签订责任书,压实项目业主、施工方、监理、村组干部及农户五方责任人的现场监管责任,确保有力有效推进。

项目实施前后的森林情况

猜你喜欢

柏木世行树种
不同地理尺度下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特征
树种的志向
画中话:人鹭百年情
树种的志向
人工营造混交林树种的选择与配比
“牵手”的力量
“牵手”的力量
世行行长连任遭工会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