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战国玉器之美的见解

2021-04-18王欣

收藏与投资 2021年1期
关键词:战国时期玉器

王欣

摘要:春秋战国,生逢乱世,社会思想的自由程度可谓空前绝后,人才辈出,哲学思想已达中华文化之顶峰。因此,流传后世的文物自然也反映了这种自由。文章浅谈战国时期的玉器,同时以玉之五德来阐述对玉之美的见解。

关键词:战国时期;玉器;玉之美

盛世需要统一的思想,以稳固阶级统治,这种统一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乱世很容易迸发不同的思想,既有百花齐放,也有百家争鸣。孔子说过“君子比德与玉”,可见古人对玉这种美丽的石头,不仅注重它的美,更是把它视为一种神圣的文化载体。玉成了礼器,成了做人的道德标准,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玉器所承载的哲学文化,值得后世去探讨、继承以及发扬光大。

一、玉器文化的产生

华夏民族在新石器时代就对玉有了明确的认知,对玉和普通石头作了初步的区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有五德也。”玉的本质就是石头,是具有美学价值的石头,它承载着五种道德品性。这五种道德品性属于人生哲学价值取向的范畴,即仁、义、智、勇、洁。可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玉、爱玉的思想和历史文化传统。

二、战国玉器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即周元王元年至秦王嬴政二十六年,诸侯列国战乱频繁,故称战国。

战国玉器考古发掘硕果累累,在我国多处都有发现,如位于陕西省长武的上孟村、咸阳市的黄家沟、凤翔城的西村、古城西安的半坡、临潼城的秦东陵;位于河南辉县的固围村、浚县的辛村,还有在洛阳古城的烧沟、金村,位于信阳的刘庄、长台关,固始的白狮子地、侯古堆,淮阳的平粮台;位于山西长治的潞河、侯马的南乔村;位于河北的邯郸市和唐山市下辖的村子以及邢台;位于湖北宜昌城,江陵城的沙冢、天星观、望山以及著名的随县、宜城魏岗;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狮子山的坡塘;位于湖南的长沙市;位于甘肃省的蓝天泄湖、平凉庙嘴坪;位于山东省莱芜市的戴鱼池、济南的千佛山,还有位于曲阜的鲁国古城、位于临淄的商王村;还有位于安徽长丰的杨公乡、寿县等。

(一)玉器的类别

1.饰品类

璧、环、璜、管、珠、组佩;代表高洁的蝉;可以供祭祀用的玉人;跪坐着的、身上有蚕纹的贵族女子形象的玉雕人;从龙山文化就已经出现,并且得到继承发扬的玉龙、龙凤佩、玉老虎等。

2.礼器类

后世一直用的玉圭;代表天的玉璧和代表地的玉琮;汉代以后发扬光大,彰显身份的玉具剑;专供死去贵族丧葬使用的玉瞑目;后世玉塞九窍的前身如口塞、鼻塞等。后世常说死也不能做饿死鬼,要含着一口饭,玉含就应运而生;被孔子骂作始作俑者的俑,可以代替活人殉葬,至少可以让贵族葬礼不那么血腥;代表权力的玉册等。

3.日用品类

玉质的梳、战国首创的嵌玉镜架、以玉作耳的铜杯、玉质的盘,极度奢华,还有华美的玉质灯盏等。

(二)玉器造型

主要是些片形的玉雕,圆雕的作品不能说没有,但数量比较稀少。在边缘处理上比较锋利,通俗地说就是扎手,摸起来不够顺滑。礼器之中,璧的尺寸较大。以龙首为装饰的带钩、圆弧形状的玉作为耳的杯子、用镶嵌玉的方式进行装饰的铜镜架、汉代以后用来彰显身份的玉具剑、丧葬专用的整套玉瞑目以及超大规格的挂飾,为战国时期的产品。谷纹、勾云纹、卷云纹、蟠螭纹等在春秋时代就有的纹饰,在战国得到传承和发展。除了创新推出的阴线连锁乳钉卷云纹、类似蒲公英的蒲纹,还有模拟星象的星列纹等。此外还有组合纹饰,比如兽面纹束和丝纹或者是兽面纹和蒲纹等,其将纹饰巧妙地组合,工艺上越复杂,效果越好,后世就可以卖得更贵。

(三)玉器工艺

多采用透闪石软玉,基本上是白色、青色的玉,此外还有碧玉和黄玉,河南玉比较多,来自新疆的和田玉和开采于东北的岫岩玉等外来成员只是补充。白色、青白色、灰白色是古人偏好的颜色,因为代表了“洁”。像青绿、黄绿、黄、红褐等颜色的玉石也因为颜色比较丰富,适合做装饰。还有类似玉的美石,即《说文解字》所谓的“石之似玉者”,如玛瑙、石髓、绿松石、水晶(古称水精)等,装饰风格比过去华丽精美很多。像位于广东的中山国古城,就有个稀世珍宝,采用的是错银镶金的工艺,还用了绿松石在头上加以装点,是一个铜牺尊。玉耳铜盘在浙江省的绍兴市,用玉做的耳代替传统的铜耳,使之更加华贵。错金嵌玉铁带钩在河南信阳,三块谷纹玉带板镶嵌在带钩面上,装饰工艺复杂,彰显佩戴者地位之高。淮阳平粮台嵌玉铜镜架,在铜质镜架上嵌刻着卷云纹玉片。抛光技术的提高,使玉器实现了质的飞跃,现代追求的光彩夺目,在当时已经可以满足。不仅亮,而且不产生所谓的贼光,使玉器的硬度和光泽度得以体现,孔子所谓的玉德也得到了体现,后世称赞一个人,可以用温润如玉来形容。

(四)从典型玉器层面阐述其所承载的人文思想

战国时期的玉龙造型,达到了中国古代玉器雕琢技艺的顶峰。它体现了战国时期人心激荡、欣欣而勃发的时代精神,用静态的玉器展现了动感的文化精神,留给后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和美学享受,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楚国玉龙。

楚国玉龙转弯较少,多为一个到两个弯,回首龙较为多见。龙的脑袋不一定有耳朵,上嘴唇比较长,下嘴唇不仅短,还往内侧卷曲,两片龙嘴唇相连接,形成了一个圆孔,有一点像海马的嘴。身体边缘出毛或者爪,较长,或呈两分支、其上有平行阴刻线,为一到三条不等。多以阴线谷纹装饰,偶尔有浮雕谷纹。谷纹通常在龙身的中段部位,颈、尾、爪往往不用谷纹装饰。单阴刻线是楚国玉龙的装饰风格,线条粗放而有力。龙体呈现奔驰状,风格奔放、强健,具有典型的楚地浪漫主义色彩。

螭噬人造型为初见,羽人造型也是初见。螭噬人佩为传世品,民国时期的学者黄浚在《古玉图录初集》之卷二·四十二有著录,为片形镂雕,线刻蟠螭衔裸人造型,双爪抓住人的四肢,螭肩有翅膀,两侧有羽人,脚踏小螭。《广雅·释鱼》中说:“有翼曰应龙。”螭和同样生有双翅的应龙推定应该是同一种类。有双翅的羽人是中国最早的羽人形象,在山海经、楚辞等古人留下的作品里,就有关于羽人形象的描写,羽人后为道教学说中的仙,乘坐螭即可登上天庭。

古人用人祭神明固然野蛮残忍,却也体现了楚人对神明的极高敬仰,形成了早期道教文化的神仙形象,后世频繁出现的“羽化登仙”词汇,也来自于此。

三、结语

玉器不仅是古人的装饰品,更是古代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丰富又灿烂的哲学文化。古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坚韧不拔的思想品格,至今依旧激励着现在奋发向上、希望取得成就的中青年工作者。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最自由的时代,各类学说百花齐放,留给后人宝贵的思想财富。以玉之五德要求自己,和楚国玉龙一样,奋勇勃发,一飞冲天。积极、乐观、向上,永葆斗志,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而“扶摇直上九万里”,最终和楚国玉器文化一样,逍遥游世间。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张守中,郑名桢,刘来成.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9(01):1-31,97-105.

[3]牟永抗.绍兴30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4(01):10-26,97,99-103.

[4]张正明.楚文化的发现和研究[J].文物,1989(12):57-62.

猜你喜欢

战国时期玉器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古代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鉴定的难点及方法
中山君有感于礼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从兼并战争到统一战争
孟子说仁德
诈与妄 奚可焉 凡出言 信为先
玉之器
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