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
2021-04-18刘庆邦
春节刚刚过去,地上还到处能看到破碎的炮屑。河生靠在院墙外的一棵苦槠树下,他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子。他鼻子饱饱的,脸蛋儿鼓鼓的,一切还没真正长开,只是他的眼神有些忧郁。
他刚刚听说了姐姐定亲的事,姐姐定亲,就意味着姐姐将变成别人家的人,这是河生不大容易接受的。河生是家里的长子,父亲去世后,在弟弟妹妹眼中,他俨然一副小父亲的样子。河生从刚会走路时,就由姐姐领着他玩。若是谁敢欺负他,姐姐跃起来就跟人家厮打。他到了上学年龄,母亲就不许姐姐再上学,姐姐很快就理解了。姐姐退学后,天天到地里薅草,并用卖干草的钱补贴家用。后来,河生偶尔听人说姐姐对象是河对岸那个村的,他还记住了他的名字。河生觉得那人的名字生硬蹩脚得很,他在心里发誓,只承认姐姐,绝不承认姐夫。
夏天的一个午后,河生跟同村的一帮人去河里摸鱼。到了河边,河生犹犹豫豫,没有下水。不知为什么,他总是有些担心,担心那个人会突然从逮鱼的队伍里冒出来。真是怕鬼有鬼,他听到了有人喊那个人的名字。那个人果然出现了!不仅出现了,还捕到了一条很大的黑鱼。河生赶紧躲到了一丛蓖麻下面的阴影里去了,他害怕有人看到他,对他说:“河生,你看,那个捉到黑鱼的人就是你姐夫。”
说实在话,那个人个头不低,身体结实。
到了秋后,原来跟姐姐定亲的那个小伙子,到外地参加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让家里人替他退亲。起初,河生并不知道退亲的事,只是发现姐姐做好了饭,却不吃,在听准了退亲的事之后,他就像被当头砸了一砖头,头发空,腿发软,小脸顿时变得苍白。河生觉得,这件事不仅对姐姐是一个侮辱,对母亲、对他、对他们全家都是一个严重的耍弄和侮辱。河生真想为姐姐出这口气,出气找不到对象。这回轮到河生不吃饭了。母亲问他心里到底有什么事,他只说不饿,不想吃。母亲气得要打他,没打成,自己先哭了。母亲哭的时候提到了父亲,对父亲有所埋怨,说他们父亲要是还活着她哪至于遭这么大的罪。
河生的委屈是一个大包,母亲的话把他的委屈捅破了,他虽然咬着牙对自己说,我是长子,我不哭,可他到底没能咬住,嗷的一声就哭倒在地。他哭了一会就不哭了,他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庄严的念头:从今以后,我要好好读书……
(本文入选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文章有删减)
刘庆邦:著名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中篇小说《神木》获得过老舍文学奖,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其他作品还获得过百花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荣誉。
意林:您的文章内蕴深厚,朴实耐读,写好文章的要诀是什么?
刘庆邦:写作时,大部分人只会写概念,不会写细节。比如写到人物,就会用伟大、勤劳、勇敢等,卻忽略了细节。有了细节,文章才能立得住。比细节丰满更高的标准,则是个性。写不出个性,文章就会千篇一律。好的文章还有一个重要特点——灵动。语言要有灵气,举个例子,孙悟空跟妖怪打的时候,拔下一撮红毛,一吹,就变成很多小猴子帮助他。很多人都注意到孙悟空拔下一撮毛,但关键在哪儿,关键是他那一口气。这跟我们用词的道理一样,很多词没有注入灵气,词都是死板的,没有生气的。比灵气更高的要求是有味道,写作忌用时髦的语言,少用成语,因为成语太现成了,也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有时不得不用,要把成语翻新,或把它打开,用出新意。
意林:写作要有情节,但更要有细节,细节如何把控?
刘庆邦:情节是数得过来的,细节却是无数的。打个比方,你要写一棵树,树干,它就是树的一个情节。满树的繁花,就是细节,你看树的枝干很少的,很有限的,满树繁花的花朵,是无限的。我为什么不把树叶说成是细节,把繁花说成细节?我认为繁花更美,给人一种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