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源头减量化技术可行路径探讨
2021-04-18赵记军于显枫张绪成
赵记军,于显枫,张绪成
(1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兰州730000;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0 引言
地膜覆盖能有效增加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和提高作物产量,于1978年引进中国后在农业生产中显示出强劲优势,作为保水、增温、高产的栽培技术被规模化推广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干旱、半干旱和冷凉农业地区,解决水资源缺乏和积温不足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覆盖地膜。传统聚乙烯地膜(PE地膜)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破碎后难以回收,随着使用量和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加,回收率无法达到相应水平,耕地残留量逐年增加,带来改变土壤结构、降低出苗率,抑制作物根系水肥吸收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并最终影响作物产量,成为影响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1]。
地膜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在环境中的自净能力非常有限,可形成持久性污染。地膜残留若得不到有效治理,将会对土壤耕地生态圈带来巨大风险。当前,治理残膜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源头防控——如甘肃、新疆等地先后制定地膜生产地方标准,将地膜最低厚度提高到0.010 mm,从源头保障地膜可回收性[2-3];过程控制——如山西在海拔1000 m以上种植区,提前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揭膜,回收率可达85%且同时促进玉米增产[4]和末端治理——如甘肃在全省覆膜地区布网点、建企业,培育地膜回收加工产业链,推进地膜回收[5]3个环节的协同推进,提高地膜回收率并资源化利用。然而,一些区域出现的地膜覆盖技术泛用问题[6]、地膜覆盖增大碳投入和能源消耗并产生碳排事实[7]以及地膜回收难度大和处置不当现状[8]等表明,以现有思路推进残膜治理仍任重而道远。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两型农业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农业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提出针对包括废旧农膜在内的5类废弃物构建有效治理模式[9]。农业废弃物治理的全周期包括源头减量化投入、中间资源化利用和终端无害化处理,其中减量化是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前提以及发展绿色农业的核心,其内涵在于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节减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10]。但以往在农业废弃物的治理中,由于过于强调末端治理,即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而忽视了源头减量,即生产资料的投入,致使出现结构性失衡问题[11],不利于农业废弃物的治理,而这也正是当前废旧地膜治理中存在的短板和瓶颈。2017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其中在“农膜回收行动”中提出的1项重点任务就是推进地膜覆盖减量化[12]。因此,将残膜治理思路从“加强回收、推进资源化利用”为主调整为“推进减量、降低覆盖依赖度”和“加强回收、推进资源化利用”并重,从源头减少地膜投入、有效减轻地膜残留,对保障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国内一些地区和学者在地膜减量化方面已开展了一些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减量措施,但大都处于比较单一和零散的阶段。为此,本文基于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并探讨地膜减量化方面的技术,以期为一体推进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提供可行路径参考。
1 国内地膜应用现状
1.1 覆盖特点
中国农用地膜覆盖具有“覆膜面积大、应用区域广、覆盖作物多”的特点。1992年农田覆膜面积仅为5.394×106hm2,地膜使用量为3.803×105t,2018年已分别增长到1.776×107hm2、21.404×106t,增长十分迅速;新疆、甘肃、山东、内蒙古、河南、云南6省区是覆膜栽培主要种植区,覆膜面积均在100万hm2以上,总覆膜面积达1.016×107hm2,占全国的57.19%。其余省区覆膜面积介于3178(西藏)~966573(四川)hm2之间,地膜应用区域已覆盖全国。地膜使用强度数据表明,过去近30 a全国所有区域都呈现增强态势,且北方地区增幅最大。以新疆为例,1991年地膜使用强度仅为7.0 kg/hm2,2011年增加到34.8 kg/hm2,2014年已达到55.7 kg/hm2,提高了近7倍[13];经过多年研究,中国地膜覆盖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发展创新了全膜覆、半膜覆、平膜覆、垄膜覆、膜侧播、垄沟播、夏覆盖、秋覆盖等一大批涵盖不同铺膜方式、种植模式、覆盖周期的地膜栽培技术,覆盖应用作物种类已由最初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花卉种植扩大到烟草、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并延伸到玉米、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等40多种作物上[1]。
1.2 残留特征
中国农用地膜残留具有“时限积累性、区域差异性、分布多态性”的特征。覆膜年限越长,地膜残留量越大,覆膜5~10、10~15和15年以上农田耕层残膜量分别为 173.6、309.5 和409.6 kg/hm2[14],覆膜种植年限1~<10、10~<20和20~30年地膜残留系数依次为3.90、2.05和1.91 kg/(hm2·a)[15],长期覆膜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介于71.9~231 kg/hm2[16]。残膜的区域分布与地膜用量相关,可分为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港澳台8个地区,残留量总体上以西北地区最高,如西北黄土旱塬区长期覆膜农田地膜残留量较重,约为100 kg/hm2,华北蔬菜作物区、西南烟草作物区地膜残留程度较轻,平均残留量低于50 kg/hm2[17]。受人为翻耕、覆盖模式和温度光照等因素影响,残留地膜在土壤中破碎成大膜、中膜和小膜,以片状、棒状和球状等不规则形存在,2/3左右呈水平、垂直和倾斜状集中分布在0~30 cm,形成残膜碎片障碍层[1]。甘肃农田0~30 cm土层中小膜、中膜和大膜数量分别为56.5万、28.5万、12.0万块/hm2,残膜数量随土壤耕层深度增大而递减[15]。华北地区棉田 0~10 cm、10~20 cm、20~30 cm土层中残膜的片数分别约占总量的58.5%~76.4%、22.3%~35.1%和1.3%~6.4%左右,大部分残膜集中在0~20 cm层土壤中[16]。
2 地膜源头减量化技术可行路径
2.1 技术内涵
地膜源头减量化技术是指在不显著影响地膜保水控温增产基本覆盖效应的条件下,通过减量技术的应用、替代产品的研发、替代技术的推广、新型产品的施用、栽培方式的变革等技术、产品和模式的运用,从源头减少地膜用量,减轻残膜污染风险,实现控膜提效增绿的一类重要技术,可分为零投型(不用地膜)、减量型(减量投用地膜)、替代型(其他产品或技术替代地膜)3大类技术。
2.2 技术路径
2.2.1 应用旧膜重复利用技术 旧膜重复利用是指在前茬地膜作物收获后免耕不揭膜,在原有地膜上播种后茬作物的一种栽培技术[18]。该技术可循环再利用旧膜,将地膜覆盖和少免耕有机结合,具有投入少、省工劳和地膜利用率高的特征,已逐步在玉米、小麦、向日葵、胡麻等作物上开展研究。张乃旭等[19]西北绿洲灌区试验表明,一膜覆两年处理玉米播前3年平均土壤贮水量较传统覆膜处理增加41.7 mm,玉米拔节初期到收获期棵间蒸发量/耗水量较统覆膜处理降低13.2%,一膜覆两年具有节水增效的优点。苏永中等[20]河西走廊绿洲研究表明,玉米播种后至拔节期前,5 cm、15 cm土层日平均土壤温度较传统覆新膜处理仅分别低0.6~1.0℃、0.5~0.8℃,旧膜直播仍具提高地温的效应。史建国等[21]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的研究认为,与覆盖新膜相比,旧膜前期覆盖弥补了新膜较旧膜增温快的不足,在全生育期仍具有增温效果,旧膜覆盖向日葵土层增温幅度仅低0.3~1.3℃,子粒产量低2.6%~4.9%,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汪磊等[22]雨养农业区研究发现,与全膜覆土相比,旧膜复用穴播处理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促进胡麻籽粒产量形成,正常年份和干旱年份生产每千克籽粒节水率分别达30.08%、8.10%和78.20%、14.97%,产量增幅分别达54.6%、34.7%和40.3%、28.4%。樊志龙等[23]干旱绿洲灌区研究发现,一膜两年用少耕轮作在传统灌水减量20%(190 mm)、传统施氮减量20%(180 kgN/hm2)条件下,可提高小麦生长速率以及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小麦仍能获得高产。甘肃临夏市实践表明,通过推广一膜两年用技术重复利用地膜,地膜玉米减量面积600 hm2,每年可减少地膜用量45 t,使用量减少40%[24]。
显然,与新膜覆盖比较,旧膜重复利用仍具有一定的水热效应,在许多作物上都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且可减少地膜重复性投入,具有重要的推广前景。但旧膜重复利用不仅是覆盖措施的变化,还涉及耕种管等一系列农作制度的改变,在墒情管理、作物追肥、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尚需加强田间管理配套措施。尤其是在采用该技术时,应估算好作物地膜覆盖安全期,采用厚度适宜、耐候期长、抗老化能力强的高标准地膜,避免地膜多次利用后破碎严重增加回收难度。
2.2.2 研发生物降解膜替代产品 可降解地膜是一类既保持普通塑料的优越性又能自然降解成低分子化合物的“自毁性”地膜。以天然生物质和石油基为主要原料的生物降解地膜,可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微生物作用彻底分解,兼具地膜覆盖功能性与环境包容性,是目前地膜替代产品研发的主体[6]。关于生物降解地膜,诸多科研学者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进行了大量田间试验。张妮等[25]研究发现,0.018 mm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具有与地膜相当的增温保墒性能,可满足棉花整个生育期生长需求,特别是不会出现升温快而导致的“烫苗”现象和降温快而影响幼苗发育,其控温性能方面优于传统地膜。申丽霞等[26]研究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玉米覆盖降解地膜可明显提高播种后2个月的地表和地下10 cm的土壤温度,增加播种至大喇叭口期0~4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使玉米生育进程加快,产量增加35.1%,与传统地膜差异不显著。高维常等[27]研究指出,与传统地膜相比,烤烟栽培覆盖1 m×0.010 mm白色全生物降解地膜具有增温保墒的作用,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64.50 kg/hm2和1774.80元/hm2,上中等烟率增加3.58%,且其叶物理结构适中、化学成分协调。王建武等[28]研究发现,与不覆膜相比,马铃薯覆盖地膜、生物可降解A膜、生物可降解B膜处理下0~25 cm耕层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提高2.02、1.67、1.47℃,平均含水量分别提高3.12%、2.00%、2.48%,块茎产量分别增加6.25%、21.18%、31.71%,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可以提高马铃薯土层的温度、含水率以及产量。杨友军等[29]研究认为,甘蔗覆盖PBSA降解地膜,其萌芽率、分蘖率与地膜基本相同,降解地膜具有地膜的增温保水作用。张淑敏等[30]研究指出,大蒜覆盖SND4降解地膜,其透光率和雾度与地膜接近,且略有增产。
可见,生物降解地膜增温保水增产覆盖效应明显,且因其可降解利于环境和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性,在代替地膜方面生产潜力巨大。但生物降解地膜还主要存在生产工艺、力学性能和经济成本等方面瓶颈,真正成熟的产品还鲜见市场,大面积推广应用一直未能实现,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降解地膜效应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因而考虑环境效应,视不同区域和不同作物的需求而研发专用配方的降解膜是重点研发方向。
2.2.3 推广秸秆覆盖替代技术 秸秆覆盖是指将玉米、小麦等作物的秸秆整株或粉碎后覆盖于土壤表面,形成土地保护层,起到保温保水的作用,常用于蔬菜、果树、苗木等作物栽培,是除地膜覆盖外应用最广的覆盖技术[31]。众多科研学者在秸秆覆盖用于农业生产方面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并从水温状况、蓄水保土、生理生态等角度揭示了其覆盖效应。鲁向晖等[32]研究发现,秸秆覆盖可使春玉米生育期内100 cm土层内保持较高的土壤水分值,土壤水分平均含量表现为整秸杆覆盖(11.27%)>半秸秆覆盖(10.94%)>无秸秆覆盖(10.19%),整秸秆覆盖可使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5%。张万恒等[33]研究表明,马铃薯覆盖秸秆产量与覆盖地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比无覆盖提高10%~20%,增产效果显著。卜玉山等[34]研究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都有明显保水作用,但前者主要表现为增加了表层土壤水分含量,而后者各层土壤水分都有明显提高。地膜覆盖增温效应显著,但在冬季低温短日照条件下,地膜覆盖土壤温度反而低于秸秆覆盖。解梦怡等[35]研究表明,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土壤呼吸累积释放量显著增加19.4%,而地膜覆盖差异不显著。秸秆覆盖可通过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输入促进土壤呼吸,能更有效地减少土壤CO2排放。林超文等[36]研究指出,秸秆覆盖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73.9%~86.2%,使径流总量降低32.5%~66.6%,并极显著降低土壤侵蚀总量达96.4%~98.1%,其减少水土流失效果优于地膜覆盖。任江波等[37]研究发现,烤烟覆盖地膜、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其土温无显著差异,但后两者分别较地膜覆盖降低2.2和2.0℃,秸秆覆盖具有一定调温效果,有利于减轻高温季节地温过高对作物根系的伤害。景明等[38]研究发现,相对无覆盖处理,小麦生育期内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平均日棵间蒸发量分别降低15.6%和36.1%,秸秆覆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蒸发,提高用水效率,而地膜覆盖的效果则较差。李明等[39]研究认为,0.72 kg/m2玉米秸秆量并覆膜在设施黄瓜结果后期可有效增加根际土壤养分,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含量分别提高20.83%、22.83%、5.16%、5.53%,其覆盖效果优于秸秆或地膜单一覆盖处理。近年来,有研究团队利用秸秆局部覆盖、抗旱保墒的作物种植新技术,在降水250~550 mm的一年一熟雨养农业区创建了分秸秆覆盖带和种植带、两带相间排列的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其应用效果优于地膜覆盖,在冬小麦上覆盖后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分别较露地提高9.8%~13.9、11.9%~19.5%[40],在马铃薯上应用后水分利用效率和商品薯率分别较露地提高8.9%~29.8%、14.7%~38.8%,成为半干旱雨养区适宜的抗旱节水高产模式[41]。绿洲灌区实践表明,在小麦玉米间作传统复合生产模式基础上,集成应用小麦高茬25~30 cm秸秆覆盖免耕技术和一膜两年覆盖技术,减量效果得到累加,与传统间作生产模式相比,该模式可减投地膜38 kg/hm2,减量高达50%[42]。
综上,秸秆覆盖保墒效果明显,且兼具调温作用,还有保持水流失、提高土壤养分等优点,不仅减少购膜成本,还可避免地膜残留污染和秸秆焚烧污染,且有利于培肥地力,可促进土地用养结合、循环可持续。由于中国秸秆资源种类丰富,产量巨大,具备良好的秸秆资源优势,以秸秆代替地膜覆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需要指出的是,秸秆覆盖具有“低温阶段增温,高温阶段降温”的双重效应,因而根据覆盖的主要目的选择相应覆盖材料,即需增温时选地膜、需保水时选秸秆,这一点在农业生产中须区分应用。
2.2.4 施用保水剂 保水剂是一种能够反复释水-吸水,施用后可全部降解为CO2、H2O和矿物肥料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土壤“微型水库”,主要有树脂类、天然高分子类、有机-无机复合类等类型,近年来作为一类重要的节水技术逐渐在旱地农业生产中应用研究[43-44]。汤文光等[45]试验表明,以无覆盖对照,旱地玉米覆盖地膜、施用保水剂同期土壤含水量最大分别增加28.1%、11.37%,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3.80%、13.59%,施用保水剂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蓄土壤水分。李恒锐[46]研究发现,施用保水剂及覆盖地膜比淋清水处理甘蔗平均株高分别增33.1 cm、37.9 cm,蔗茎产量分别增9.8%、9.2%,含糖量分别增10.8%、9.6%,经济效益分别增7.84%、7.48%,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旱地甘蔗施用保水剂可提高蔗地保水抗旱作用,促进甘蔗出苗分蘖,尤其是在雨水偏少月份仍保持伸长速。厉广辉等[47]研究指出,施用150 kg/km2保水剂可显著提高花生成熟饱满度、产量和品质,与地膜覆盖效果基本一致,差异不显著。武继承等[48]试验表明,施用保水剂可提高土壤水含量,增加作物产量。特别是保水剂与秸秆或地膜覆盖配合,可进一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降水利用效率 0.4~3.2 kg/(mm ·hm2),平均增产 14.2%~20.1%。邱光华等[49]研究发现,相比地膜覆盖,施用保水剂的烟株其叶面积系数增加较快并能达到适宜状态,而且烟株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大幅提高并高于地膜覆盖。高飞等[50]研究认为,干旱地区马铃薯施用保水剂相对于地膜覆盖效果有一定优势,由于其吸水-释水过程疏松土壤,可增加马铃薯大中薯单株个数。施用保水剂较地膜覆盖马铃薯产量虽低748.5 kg/km2,但纯收益增加828元/km2,增收效果更明显。
可见,保水剂在保持土壤水分方面具有与地膜类似的明显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地膜覆盖种植。同时,保水剂还具有改善土壤紧实度、改善作物品质等特点,在农业中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保水剂主要适用于年降水量450~550 mm的地区,降水量大的地区可适量少施或不施,而且保水剂不是造水剂,在年降雨量小于300 mm的地区不能单纯使用,还应配套一定的灌水设施或技术。
2.2.5 优化覆膜栽培方式(1)适当减少地膜田间覆盖度。李兴等[51]研究指出,玉米覆膜种植增温最明显的时期是在出苗至拔节,后期则减慢,覆膜玉米土壤适当地增温不会对玉米生长后期造成太大的危害,但全膜覆盖条件下土壤增温剧烈,在玉米生长后期容易产生负效应,且全膜的经济成本最高,全膜覆盖不应成为最佳选择。刘春芬等[52]研究报道,在5 cm,10 cm和15 cm土层,地膜的增温效果为全膜>85%膜>70%膜>50%膜>30%膜,随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大,有助于低温季节作物出苗,但85%膜与全膜的增温效果相近,是影响土壤水热状况及经济效益最佳选择。门旗等[53]研究发现,田间较高的地膜覆盖度不利于降水的下渗。(2)减少无效宽膜的使用。华南地区生产实践表明[54],冬春季反季节瓜菜种植时,100 cm幅宽的地膜西瓜生长和产量均优于50 cm和150 cm,这主要是冬季低温干旱,增温保墒是主要需求,而100 cm幅宽地膜在作物早期对土壤的增温保水能力优于50 cm幅宽地膜;春夏季多雨,肥料养分易于淋失,保肥是主要需求,而在作物生长中后期,恰是高温多雨阶段,与150 cm幅宽地膜相比,100 cm幅宽地膜土壤水肥气调节作用更好。(3)变革覆膜耕作方式。甘肃康乐县调查显示[55],在部分降雨较充足的玉米种植区,全膜双垄沟与全膜平作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幅宽1.2 m的地膜全膜双垄沟铺设时只能达1.1 m幅宽,反而费工费膜,而将全膜双垄沟改为全膜平作,则可减少地膜用量8.7 kg/hm2。(4)实行轮作或休耕制度。河北邯郸市通过粮(菜)-棉轮作倒茬,减少单位面积地膜平均覆盖率,地膜残留危害有效减轻[56]。云南昭通市选择长期覆膜后地膜残留量大的耕地或长期受到大棚设施覆盖出现土壤盐渍化的耕地,进行休耕或种植绿肥、豆科作物,既减少地膜用量,又逐步恢复地力[57]。(5)改变区域种植结构。甘肃康乐县针对高寒阴湿区海拔2300 m以上区域及阴坡地带海拔高、无霜期短、积温不足,种植玉米没有比较优势的实际,改种中药材等比较优势突出的下茬作物,适当减少覆膜玉米种植面积,达到地膜减量的目的[55]。甘肃平凉市根据饲用高粱抗旱、耐涝和耐盐碱性强的优点,将全膜粮饲兼用玉米改为种植露地酿饲兼用高粱,不仅干物质产量明显高于饲用玉米,还避免了使用地膜带来的环境风险[58]。河北邯郸地区通过更换棉花品种,变春棉为夏棉,实现棉花裸地种植,从而减少地膜投入量[56]。(6)应用现代农业新技术。黑龙江等地在播种玉米时利用GPS导航技术,结合先进的组合机械播种技术,采用一穴一粒的精量播种方式,一次性完成播种、覆膜、覆土整套播种工序,不仅节约了种子、人工费用,更节约了地膜用量[59]。近年来,无膜浅埋滴灌种植新技术逐渐兴起,该技术通过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管可节水35%~45%、节肥20%~30%,尤其是由于不使用地膜,与传统膜下滴灌和覆盖地膜相比,可节约地膜用量34.5 kg/hm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在大豆种植上采用该技术,应用面积已达200 hm2[60]。
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采取适当减少地膜田间覆盖度等措施优化覆膜栽培方式,也能有效减少地膜用量,是实现地膜减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但采用覆膜栽培方式优化措施须注重技术适用性,应考虑区域农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之间农业基础和发展模式的不同农情,视具体区域和作物分类应用。
3 展望
农业现代化的提升促进了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地膜栽培的增产增效功能也在慢慢减弱,其规模化使用的边际收益逐渐递减,而地膜使用量不断增加和地膜残留逐渐加剧的矛盾日益突出,与现代绿色农业理念不相符,成为农业资源环境领域关注的热点[61]。当前,中国农用地膜残留治理工作仍面临政策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回收有难度、加工效益低等困难[62],特别是存在“重末端治理,轻源头减量”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以回收利用为主转向回收利用和减量替代是防控农田残膜的新思路。推广使用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化肥农药方面已开展了深入研究,而在地膜方面尚处于初期阶段[63]。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和实践,探讨地膜源头减量化技术可行路径,可为逐步降低地膜过度依赖性、提高地膜残留防控有效性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1)中国农用地膜在覆盖方面具有“覆膜面积大、应用区域广、覆盖作物多”的特点,在地膜残留方面则具有“时限积累性、区域差异性、分布多态性”的特征。
(2)旧膜重复利用技术应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秸秆覆盖技术推广、保水剂施用、耕作栽培模式优化等技术措施在源头减少地膜投用量方面具有可行性,是实现地膜源头减量的可行路径。与单一减量技术相比,多种减量技术复合应用后具有累加效应,地膜减量效果更加明显。
(3)现有地膜源头减量化技术尚存在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和应用缺陷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总结和配套完善。未来在技术路径发展方向上,建议应在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和合理性评估基础上,集成地膜减量技术、减量产品和减量模式,构建综合配套减量技术应用体系,形成全域地膜减量生产方式,达到资源减投和农业增效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