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简讯
2021-04-18
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首次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为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部署,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及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
《通知》明确,2021—2023年,用3年时间启动并完成第1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现对全国所有养殖场(户)主要养殖种类的全覆盖。通过此次普查,摸清资源家底,有效收集和保护珍稀濒危资源,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水产种质资源是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此次全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是首次,主要完成3项重点任务。
第一,开展基本情况普查。对分布在全国的鱼、虾蟹、贝、藻、棘皮、两栖爬行等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进行普查,摸清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等情况,实现原种、地方品系、新品种和引进种全覆盖。
第二,开展重点调查与收集保护。依托有关专业机构开展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测定、遗传多样性评价等重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活体和遗传材料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活体资源纳入原良种场、保种区保护,相关遗传材料提交国家种质库保存。
第三,建立资源数据库和发布资源名录。建立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纳入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平台;编写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普查报告、资源状况报告,发布国家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名录。
(来源:中国渔政,推荐:徐承旭)
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规定2021年伏休期间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许可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2021年伏季休渔期间特殊经济品种专项捕捞许可和捕捞辅助船配套服务安排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明确规定,2021年伏休期间专项捕捞许可品种为海蜇、毛虾、丁香鱼、口虾蛄和鱿鱼5个品种,共涉及专项捕捞渔船4 863艘、捕捞辅助船1 012艘。同时《通告》对上述渔船的作业海域、作业时间、捕捞限额、作业类型以及渔具最小网目尺寸等做出明确规定。
据悉,多年来,海洋伏季休渔期间只有海蜇单一品种实行专项捕捞。随着我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渔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农业农村部开始逐步扩大专项捕捞范围,先后将丁香鱼、毛虾、口虾蛄等新增为专项捕捞品种,以更好地促进渔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来源: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加强养殖刀鲚生产管理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养殖刀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规范养殖刀鲚的生产管理,配合加强市场销售监管,使之成为长江“十年禁渔”起好步、管得住的标志性工作。
《通知》指出,自2021年5月起,农业农村部将组织各省开展刀鲚养殖单位核查,成立刀鲚养殖单位核查与产品标识工作专家委员会,对刀鲚养殖单位生产条件实行查验,评估确认生产能力。
《通知》要求,各地要开展刀鲚养殖产品标识工作,指导养殖单位按照核查评估确定的生产能力制作可追溯二维码标识。标识可查询产品名称、养殖单位名称、苗种来源、出塘日期等信息。要建立刀鲚养殖产品可追溯管理平台,开展养殖单位和产品登记管理,实现相关信息查询和共享服务。
《通知》强调,各级农业农村(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刀鲚养殖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刀鲚养殖单位依法开展刀鲚养殖生产,做好各项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配合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做好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工作,加强非法渔获物市场销售监管。
(来源:农业农村部)
南海所构建完成黄鳍棘鲷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图谱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对黄鳍棘鲷基因组解析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Genomics上在线发表,朱克诚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张殿昌研究员为通信作者。该研究得到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广东省实验室项目、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共同资助。
黄鳍棘鲷是华南咸淡水区域主要养殖的鱼类之一,典型的河口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长期以来,黄鳍棘鲷野生苗种生长相对缓慢,亟待开展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的黄鳍棘鲷新品种选育。绘制黄鳍棘鲷基因组精细图谱,可为其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提供基础数据。
张殿昌研究员团队利用第二、三代测序和Hi-C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构建了黄鳍棘鲷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图谱,其基因组大小为806 Mb,contig N50和scaffold N50分别达到2.60 Mb和30.2 Mb,利用Hi-C技术成功地将90.8%的组装序列挂载到24条染色体上,鉴定出19 631个蛋白编码基因,基因家族分析显示,ARRDC3和GSTA基因家族在广盐性的鲷科鱼类中出现了大量扩张,为后续研究鲷科鱼类渗透压调节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中科院水生所金鱼高效繁育技术研究获得进展
金鱼(Carassiusauratus)是著名的观赏鱼之一,起源于我国。金鱼除颜色外,眼睛、鳍条、鳞片、鼻膜、体型、头瘤等部位发生突变,这些突变经杂交重组,在人工选择下形成300多个金鱼品种。这些外形结构的突变使得金鱼成为研究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的良好模型。
近日,中科院院士、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团队博士余鹏在金鱼高效繁殖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通过对金鱼进行饲养和研究,实现金鱼雄鱼在3个多月时能够挤出精液,雌鱼4个多月就开始产卵,5个多月开始批量产卵,1尾雌鱼能够产卵数十次。其中,有1尾黑色百褶裙泰狮金鱼在215 d内累计产卵42次,产卵间隔时长仅(5.2±2.0)d,平均产卵量(8 900±3 300)粒。该技术为金鱼基因功能研究、分子设计育种、雌核生殖、核移植等依赖鱼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该鱼产卵次数还创下目前“产卵次数最多金鱼”的纪录。
(来源: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黄海水产研究所在鳗草幼苗培育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荣成东楮岛水产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海草床生态系统重建项目通过专家组阶段性现场验收。
海草床生态系统是三大典型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蓝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例如,海草床能为生物提供栖息、育幼场所,丰富周围生物多样性。因此,在全球海草资源日趋衰退的背景下,海草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是重建其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海草的移植修复工作面临供体不足以及获取供体的同时对现有草床造成一定程度破坏等问题。
鳗草(Zosteramarina)又称大叶藻,是构筑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类。黄海水产研究所近海生态养殖团队基于前期对鳗草有繁殖特性及种子萌发受控条件的研究,在建立陆基培养温室、控温循环水系统的基础上,经种子采集、优选、低温保存、促萌发等工艺处理,播种鳗草种子约1.8万粒,总计成苗2 466株。种子至幼苗(株高>6 cm)建成率为13.7%。研究团队采用营养钵对培育的幼苗在待修复海区进行了移植。
验收专家听取了工作汇报,查阅了相关记录,现场查看了鳗草培育设施,统计了鳗草幼苗数量,测量了幼苗生长情况。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体系的建立将有效破解海草资源移植过程中供体地易受破坏、移栽体供应来源不足和不稳定等技术难题。鳗草幼苗培育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对于海湾海草生态系统重建、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黄海水产研究所)
大亚湾核电厂冷源致灾生物尖笔帽螺暴发跟踪监测及预警防控对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对大亚湾核电厂冷源致灾生物尖笔帽螺(Creseiseacicula)暴发的跟踪监测及预警防控对策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coustic study on the outbreak ofCreseiseaciculanearby the Daya Bay Nuclear Power Plant Base during the summer of 2020”为题,发表在MarinePollutionBulletin上,曾雷为第一作者、黄洪辉为通信作者。该研究成果是该创新团队在“滨海核电厂冷源致灾生物监测预警防控”领域的系列研究之一,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7501、2018YFC1407504)等项目资助。
近年来,因海洋生物暴发并入侵堵塞滨海核电厂冷源系统,导致核电机组降功率、停机、甚至停堆事件呈增多趋势,核电冷源生物灾害已成为影响核电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是值得重视的一类新出现的海洋生态灾害。2020年6月至7月,在大亚湾核电邻近海域首次出现尖笔帽螺大规模暴发浮游聚集的现象,并影响了大亚湾核电的安全运行。该物种虽曾在印度沿岸、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等海域多次出现过暴发聚集的现象,但其迁移聚集规律及其暴发消亡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南海所创新团队研究采用声呐技术,并结合浮游生物网采调查和水下光学原位成像监测,构建了尖笔帽螺快速声学探测评估方法,揭示了大亚湾核电厂邻近海域尖笔帽螺浮游聚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潮流的关系,探讨了其消长过程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提出了核电冷源致灾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对策。研究表明,大亚湾核电厂冷源邻近海域尖笔帽螺的暴发是水温、盐度、饵料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浮游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受潮流的影响;其沉降和消亡则与其繁育、螺壳上楔形藻的大量粘附生长、鱼类(沙丁鱼、圆腹鲱等)的捕食及人工拦截打捞干预等因素有关。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黑龙江所在“水产品中磺胺类抗生素新型检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室高磊等人开展的“水产品中磺胺类抗生素新型检测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Determination of sulfonamide antibiotics in fish and shrimp samples based on magnetic carbon nanotube dumm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extraction followed by UPLC-MS/MS”被JCR二区杂志Electrophoresis(IF=3.081)录用,于2021年第6期发表,并入选当期杂志封面。
本研究开发了M-SPE结合UPLC-MS/MS方法,以自制的选择性吸附剂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水产品中痕量磺胺类抗生素残留,并对其吸附条件、吸附过程、吸附解析机理等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可同时检测十余种磺胺类抗生素,且回收率达到90.2%~99.9%,方法具有抗基质干扰能力强、可批量处理样品等优点。该研究所创建的方法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来源: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斑石鲷Y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团队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等单位,在斑石鲷Y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
斑石鲷是我国新兴的重要海水养殖鱼类,其味道鲜美,市场价值很高,深受消费者欢迎。斑石鲷具有复性染色体特征,其雌鱼具有22对常染色体和X1X1X2X2性染色体,而雄鱼则具有22对常染色体和X1X2Y性染色体,是研究鱼类性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理想材料。该联合研究团队结合BGI-500、Nanopore、PacBio和Hi-C等技术,率先完成斑石鲷雌鱼和雄鱼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利用三代和重测序数据获得单倍型信息,将斑石鲷Y染色体非同源重组区进行精确组装。结构分析表明,Y染色体上存在一个约23.5 Mb的倒位,推测其在性别决定基因的产生和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推演了新Y(neo-Y)性染色体的起源与进化轨迹。
进化分析表明,Y染色体上新融合进来的部分在融合后才产生重组抑制,推断neo-Y的形成是原始的Y染色体与1条常染色体融合而来。同时,该研究揭示了精巢和卵巢发育过程中性染色体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鉴定了性染色体上性腺发育相关重要基因。斑石鲷neo-Y和X染色体的高质量组装,为理解复性染色体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和性染色体的进化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张晴丹,推荐:徐承旭)
我国科学家发现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
近日,《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最新成果——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它们分别是雅浦似折尾虾、发现折尾虾、刘氏折尾虾、马里亚纳折尾虾、透明折尾虾、海洋所异胸虾、软毛刺铠虾、蔷薇刺铠虾、异形拟刺铠虾、郭川拟刺铠虾和科学拟刺铠虾。
铠甲虾类是深海多样性最高的十足目甲壳动物类群之一。由于调查条件限制,热带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周边海山群中的铠甲虾的多样性仍鲜为人知。2014年至2019年,中科院海洋所在该海区进行了多次海山生态调查并采集到大量铠甲虾生物样品,通过对46个标本个体进行形态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人员共发现了26个物种。其中包含11个新种,新种占比达到4成以上,揭示了铠甲虾类在这些海山环境中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也说明人们对这片海域的生物缺乏了解。
11个新种中,海洋所异胸虾是为庆祝中科院海洋所成立70周年而命名。刘氏折尾虾和郭川拟刺铠虾则分别为纪念中国甲壳动物学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瑞玉和航海家郭川而命名。
本次研究发现了许多样貌奇特的铠甲虾,例如新种透明折尾虾。海山的铠甲虾的底色以橙红色或橘黄色为主,而透明折尾虾通身透明,这在铠甲虾类中非常罕见。郭川拟刺铠虾具有“非主流”的细长螯足和背部成列的刺,原位观察发现它攀附在水螅上面,这种栖息特征在拟刺铠虾属中是第1次记录。
(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李廖洋,王敏,推荐:徐承旭)
长江所“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YFI-1及在制备水产细菌抑菌剂中的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薛明洋等科研人员申请的“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YFI-1及在制备水产细菌抑菌剂中的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910767184.7。
该发明中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YFI-1对水产病原菌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霉实假单胞菌、无乳链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以作为抗生素替代品使用,在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方面有良好应用的前景。同时,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YFI-1对养殖动物和环境友好,且不会产生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
(来源:长江水产研究所)
南海所牵头完成的“广东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及应对策略研究”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组织专家召开会议,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广东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及应对策略研究”进行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通过多单位协作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创新和成果:一是厘清了大亚湾鱼类产卵繁育场、珊瑚礁、海藻场等典型生态系统以及水产资源生物分布情况,建立了大亚湾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重要度分析方法,为大亚湾保护区范围和功能调整优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二是确认了珠江口鱼类中心产卵场和索饵场分布区域,摸清了黄唇鱼关键栖息地,识别了珠江口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检察机关开展海洋公益诉讼提供了技术支持;三是攻克了马尾藻底播移植难题,构建了马尾藻场生态重建技术体系,在大亚湾海域进行了推广示范,取得了良好生态效益;四是构建了大亚湾核电冷源典型致灾生物中国毛虾、尖笔帽螺应急跟踪和预警监测技术体系,为政府主管部门和核电企业应对冷源生物灾害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五是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36篇,其中SCI论文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2名业务骨干入选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等。
评价(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在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重要度分析方法、典型致灾生物尖笔帽螺应急跟踪和预警监测技术体系等方面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对该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和环境效益。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产业支撑更有利于保护中华鲟、长江鲟已具备成熟开发利用条件
近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在北京组织专家,就人工繁育中华鲟、长江鲟子二代及以后世代建议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召开专题论证会。我国长期从事中华鲟、长江鲟保护研究和人工繁育研究的10余位权威专家出席了论证会。
据了解,中华鲟、长江鲟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1997年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取得突破。多年来,中华鲟人工种群蓄养已形成较大规模;长江鲟在20世纪70年代已实现人工繁殖,90年代开始规模化人工蓄养保种。随着人工保种群体逐渐发育成熟,人工保种中华鲟、长江鲟后备亲鲟梯队数量正逐渐增多,且中华鲟、长江鲟的绝对繁殖力较大,保种群体具备强大的繁育增殖潜力。然而,由于目前中华鲟、长江鲟人工保种的规模庞大,带来了巨大的资金、人员和场地压力。中华鲟人工养殖环境下子二代已近繁育年龄,长江鲟子三代规模化繁育也已实现,因此专家呼吁应逐步开放中华鲟、长江鲟的合理利用。
论证会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系统梳理了中华鲟和长江鲟物种资源现状及保护需求,并表示,目前中华鲟和长江鲟全人工繁殖技术已经成熟,规模化人工后备亲鲟梯队已经建立,中华鲟和长江鲟的繁殖性能为繁育利用奠定了基础。“通过规范合理利用,可以缓解人工保种面临的经费、场地等压力,以利用促进保护,解决人工保种、增殖放流和科学研究的经费难题,进而促进中华鲟、长江鲟保护事业发展。”杜浩提出了在保障野外资源修复力度前提下,开展繁育利用的途径以及“以利用促保护”方案建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表示,长江鲟是我国特有品种,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养殖适应性,其耐高温,抗病害,繁育能力强,自然状态下繁殖可保持性状不退化,已经达到可以成熟开发利用的条件。
“保护野生动物必须要有产业支撑,通过人工繁育保证野生动物的资源量,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把长江鲟、中华鲟放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既能实现濒危物种保护,又可有效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是可行的。”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人大原环资委法案室主任翟勇说。
湖北宜昌三江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易继舫表示,目前,养殖者的养殖风险和代价较大,这不利于更多企业投入中华鲟保护。“将人工繁育中华鲟和长江鲟子二代及以后世代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有利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据悉,此次论证会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将结合专家意见,向渔业主管部门提交相关材料,进一步促进中华鲟、长江鲟物种保护,并加快协调实现我国物种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来源:农民日报,作者:韩超,推荐:徐承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