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正、紧三法治疗脊源性疾病*
2021-04-17叶勇罗容丁俊洋申韬谢雨龙邓剑平
叶勇,罗容,丁俊洋,申韬,谢雨龙,邓剑平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及生活习惯,人类由原本的站立位体力劳动慢慢改变成坐位的脑力劳动。由于缺乏适当运动,人类的脊柱损伤加大,退行性病变加剧,脊源性疾病就是其中之一。脊源性疾病病源在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通过结构变化影响脊神经功能而引发症状[1]。中医外治法,如针刺、刃针、针刀、推拿、正脊等对脊源性疾病治疗有效[2-3]。但由于工作及生活需要,患者不能改变引起发病的习惯,故该病复发率高[4]。本课题组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在前期“筋骨平衡”的生理状态、“筋骨失衡”的病理状态及“筋骨调衡”的防治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治疗脊源性疾病的“松、正、紧”理念,以期更好地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防治脊源性疾病。
脊源性疾病是由脊柱骨性关节和(或)其周围软组织病变、损伤刺激和(或)压迫脊神经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证候群[1]。对脊神经的刺激及压迫可由脊柱椎管内韧带、椎间盘病变造成的中枢性刺激及椎管外韧带、筋膜、骨关节病变形成的周围性刺激引起[5];任意一处(椎管内或椎管外)的神经持续性刺激可直接使得神经轴浆流动减少,远端接受轴流传递的酶减少,降低了脊神经应对刺激的阈值,易被较低的刺激影响[6-8],出现如神经根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等常见的脊柱病。若这种改变影响至颈部及(或)胸部交感神经节,兴奋或抑制节后神经纤维,激压脊髓和脊髓血管,可引起交感神经细胞功能障碍,从而使血管的舒缩平衡失调,血管平滑肌痉挛可使冠状动脉变狭窄,会引发胸闷、心悸、心率失常等相关症状[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则会引发头晕、头痛、眼花等相关症状。类似的临床证候还有鼻炎、哮喘、月经不调等[10]。此类疾病源于脊柱及其软组织,都属于脊源性疾病,有别于西医微生物、化学因素致病,是传统病因学的补充与发展。
1 “筋骨失衡”与脊源性疾病
中医病名中虽没有对脊源性疾病的具体论述,但其病机可概括为血气痹阻于督脉及其经筋[11]。《素问·痹论》中有“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的论述,讲述的就是筋骨病变引发全身气血障碍,出现相关症状。而关于脊源性疾病的治疗,“筋骨调衡”理论从中医筋骨论出发,强调脊柱“筋骨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12],《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若因间接暴力或慢性积累性外力作用下引起筋的形态结构、功能状态、位置关系发生异常以及骨关节细微移位改变,则会形成以“筋出糟”“骨错缝”为主要矛盾的“筋骨失衡”状态。
“筋骨失衡”在脊源性疾病中常见于动力性损伤和静力性损伤两种。在机械发展之前人类“筋骨失衡”都以劳动、外伤为主,损伤都是动力性的。它的发病机制是先有损伤,再出现临床疼痛等症状,治疗应“以痛为输”,治筋或治骨临床疗效都甚佳。现代人“筋骨失衡”主要是以过逸为主,多属于静力性损伤,它的发病机制是先有结构失衡,失衡状态长期不改变出现损伤,最后才会有疼痛不适。虽然临床症状都一样,但由于其发病机制不一样,治疗也要随之改变,此时对失衡部位的训练、激活、康复尤显重要。所以“筋骨失衡”是失去了脊柱正确的平衡,而建立了新的高张力、高压力状态的平衡状态。
2 “筋骨调衡”理论与松、正、紧理念
临床治疗脊源性疾病,应从筋骨失衡的角度出发,精准诊断,重视“筋骨同治、以筋为先”,运用外治法松筋止痛改善“筋出糟”的同时,还应进一步给予骨关节运动类手法以纠正“骨错缝”,方可使脊柱达到“筋骨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13-14]。脊源性疾病患者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往往都有共同的表现:即“筋出糟”则紧,临床表现为软组织高张力,触及结节、条索,伴见明显压痛等特征;“骨错缝”则歪,表现为脊柱小关节紊乱或椎间盘病变,局部疼痛、活动不利,触诊发现关节运动单元终末感增强、松动度下降,伴明显压痛等特征。双重治疗针对了“筋出糟”则“紧”与“骨错缝”则“歪”,纠正“筋骨失衡”的病理状态[15]。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脊源性疾病患者往往很难避免诱因(如伏案工作、体力劳动等),患者复诊及再治疗并不少见。从筋骨角度出发,虽然“筋骨调衡”可纠正“筋骨失衡”的病理状态,但发病已久或静力性损伤所致结构失衡,即“筋束骨,骨张筋”功能受到了影响,表现为“筋骨松柔”,故应进行适当的筋骨锻炼,使之协调、紧凑。“紧者松之、歪者正之、弱者紧之”是治疗脊源性疾病的“松、正、紧”理念,是“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四项原则在慢性筋骨病防治中的运用与延伸[16]。
3 针、推、康与松、正、紧的关系
临床上合理运用针刺、推拿、康复锻炼是基于“松、正、紧”治疗脊源性疾病的重要体现。“松”即“松解”“拉伸”之意:患者脊柱周围软组织损伤,椎旁肌肉特别是深部小肌群痉挛,使小关节或椎体边缘的韧带、肌键附着点等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发展为纤维性变,以致肌肉、韧带、关节囊等发生粘连[17],形成疤痕、条索、筋节等病理产物,筋脉拘急,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基于此类软组织病变,可运用针刺、刃针、针刀、传统推拿等特色技术进行减张、松解。“正”即“复位”“纠正”之意:患者脊椎增生,关节微细移位,可挤压或刺激其周围的神经、血管等[1],使血运和神经功能受到阻碍,相应组织器官发生功能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病症。基于这类脊柱小关节增生、紊乱的病理改变,临床治疗上应使骨正筋柔,经脉通畅,可运用传统推拿、整脊手法对错位关节的精准正骨复位,方能取得良效,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紧”即“协调”“紧凑”之意:患者的发病及病情复发多是由于不良的姿势及生活习惯导致的脊柱及脊周肌群失调引起的,即脊柱处于一个“上下失衡”“前后失衡”及“内外失衡”的状态。在专业康复师指导训练与自我康复训练相结合下,加强脊周肌群的锻炼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改善和维持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缓解疼痛,改善运动的协调性[18]。因此,康复锻炼是延缓脊柱劳损退变的有效方法,可减少脊源性疾病的复发,是防治脊柱相关疾病极其重要的一环,且所占比重越来越显著。
4 松、正、紧三法的应用
以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GH)为例:CGH是由于长期伏案、低头导致颈部生物力学失衡而诱发颈椎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病变及肌筋膜病损诱发的扳机点、软组织粘连刺激到上行头部的神经而产生头痛[19]。CGH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颈部肌群生物力学失衡及肌筋膜病损的“紧”和寰枢关节错位、颈椎小关节紊乱、椎间盘病变的“歪”,以及颈项部肌群、骨骼与运动模式的“失衡”状态。首先,可运用毫针、刃针、针刀直接作用于肌群附着点或肌筋膜病损,引导其恢复正常的生物力学环境[20];其次,再运用颈椎矫正类手法,在临床证据(触诊、影像学检查)[21]证实错位的高、中位颈椎进行矫正,使颈椎恢复正常的矢状面及水平面位置关系,解除神经根位于椎间孔处的骨性或骨纤维管道卡压。然而,患者错误的姿势、习惯是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故康复治疗上强调“紧”,即给予患者有目的颈项部肌群康复锻炼,特别是颈前部的屈肌群和颈后部伸肌群,以维持患者颈项部肌群、骨骼正常功能状态及协同运作。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故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三者有机结合运用,临床效果显著。
5 小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治病必求于本”,病因是发病的根本,不能解除病因则“治标未及本”。脊源性疾病病源虽在脊柱及周围软组织,但引起脊柱及周围软组织病变改变的原因是长期不良的姿势及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理念干预或康复治疗,才能真正做到防治脊源性疾病。临床上,尽管医者能熟练运用中医特色外治法治疗脊源性疾病,但往往只是暂时的纠正疾病变化的结构,并不能改变引起结构再变化的病因。“松、正、紧”理念是针对当今疾病的发病特色着手,从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出发,对脊源性疾病重新认识与评估。不仅强调对脊柱软组织高张力、脊柱小关节紊乱等结构变化的干预,还强调患者自我脊柱及肌群功能的锻炼,有效地发挥了针具“松解”、推拿“矫正”、康复“激活”治疗特点,达到上下、左右、内外张力与压力平衡,也就是中医的“阴阳平衡”。既体现出针灸推拿的中医外治特色,又体现了现代康复训练的价值,以期达到脊源性疾病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