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
2021-04-17秦树伟
秦树伟
北票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北票 122100
仔猪良好的机体状况和生产性能是生猪养殖产业生产力的基础,同时仔猪阶段的养殖属于一个特殊的阶段,猪只机体各项器官和性能发育不够完善,对于缓解剧烈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同时消化系统的功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部分饲料原料的消化利用能力相对较差,很容易出现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仔猪的健康问题。本文将对生猪养殖中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仔猪阶段的健康养殖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 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仔猪阶段良好的饲养管理不仅仅是仔猪的养殖,从妊娠母猪的分娩阶段开始即要注意做好产前的准备工作。规模化生猪养殖中通常需要按照母猪发情配种的批次有计划的进行母猪的分娩工作,对同一批次的分娩母猪进行同一批次的产仔管理。通过按批次的分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分娩的效率,同时便于仔猪之间的合窝和饲养管理。同时母猪分娩前需要注意做好母猪的乳房、乳头以及外阴等部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同时注意做好母猪分娩栏舍的清洁卫生工作,对母猪分娩栏舍中的产床以及仔猪的保温箱等进行完善的消毒处理[1]。
母猪分娩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根据母猪的妊娠周期计算合理的准备时间,通常母猪的分娩周期在114 d左右,母猪在分娩前会出现阴户肿大,精神状态不安等情况,通过按挤母猪的乳头可以挤出黄色的乳汁,同时母猪会出现唤仔的叫声。这个阶段需要做好母猪的分娩准备,将母猪安排在分娩栏舍中,在地面放置部分干草,同时做好环境的保温工作。母猪分娩当天通常不饲喂饲料或者饲喂少量的饲料,避免母猪饲料采食过量影响分娩工作,分娩前需要做好常用材料的准备,例如常用的消毒碘酒,结扎线以及剪刀等物品。
2 仔猪初乳的饲喂工作
仔猪分娩后初乳的饲喂工作对于仔猪机体健康状况的提高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乳的充足供给对于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以及成活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初乳主要是指母猪分娩仔猪后前7天左右分泌的淡黄色乳汁,这个阶段母猪分娩的乳汁中和平时分泌的乳汁营养成分有所不同,这个阶段的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整个泌乳周期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阶段,同时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免疫球蛋白,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提高仔猪的机体免疫能力。母猪初乳中含有丰富的乳酸,有助于仔猪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同时有助于仔猪肠道的蠕动,改善仔猪早期消化系统的成熟,增加仔猪的机体能力和产热。仔猪在出生后需要在0.5 h内采食到初乳,饲养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动调整的方式保障体况较弱的仔猪采食到初乳,需要保障每头仔猪可以采食到50 mL以上的初乳,对于弱小的仔猪还需要饲养管理人员进行人工辅助,增加仔猪的体力,保障仔猪栏舍环境的温度等方面[2]。
仔猪早期哺乳工作还需要做好乳头的固定,乳头的固定可以有效避免仔猪之间对于乳头的争抢,避免弱小仔猪死亡的情况。实际生猪养殖中乳头固定工作需要秉承仔猪自选为主,饲养人员适当调整,控强扶弱的管理原则,饲养管理人员首先可以让仔猪自行选择采食的乳头,随后再按照仔猪的体况和重量进行适当的调整。通常是通过将体况较弱的仔猪放置到母猪腹部中前部的乳头吸吮乳汁,将较为强壮、体重较大的仔猪放置在母猪腹部偏后的乳头采食乳汁。适当的调整可以使得仔猪整体体况大体一致,便于后期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分群工作。
3 仔猪养殖的诱食补饲工作
仔猪后期养殖中需要做好饲料的补充饲喂工作,教槽料的科学应用不仅可以有助于仔猪的断奶工作,还可以有效提升仔猪断奶时的体重,改善后续仔猪的生产性能发挥。在仔猪7~10日龄的养殖阶段中即可开始在料槽中适量添加教槽料,也可以直接将少量的教槽料放置在仔猪养殖的地面上,通过让仔猪效仿母猪采食的方式采食饲料。教槽料需要保障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饲料原料具备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通常建议购买大型饲料生产厂家制作的全价乳猪料。仔猪养殖中补充饲喂的次数需要保持5~6次左右,其中有1次需要在夜间饲喂,每次补充饲喂的饲料量不能太多,需要控制在仔猪胃容积的2/3以下。通常教槽料使用颗粒料,注意保障仔猪饲喂用具的清洁卫生,同时注意把控仔猪饮水的品质,定期检查仔猪饮水的质量。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不断提高饲料补充的饲喂量,让仔猪获得最佳的断奶重量[3]。
4 结束语
仔猪阶段的养殖对于后续保育和育肥阶段生产性能的提高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做好初乳的饲喂,饲料补充供给以及饲养环境的良好控制可以有效促进仔猪生产性能的发挥,提高仔猪断奶时的重量,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