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练习干预对速度跳绳成绩的影响研究
2021-04-17郭蓉蓉刘宏超
郭蓉蓉,刘宏超
1.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030000;
2.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临汾041000
0 引言
近年来,跳绳运动在我国中、小学校园的开展得到了很快的推广. 国内、国际的各类跳绳竞赛举办频繁.我国小学生跳绳队在国际的赛场上频频夺奖,屡次获得优异成绩,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速度跳绳小运动员.更多学者开始关注核心力量等手段对速度跳绳训练方面的研究.核心力量有利于稳定身体姿势与重心、产生和传递力量.主要体现,即:发展神经支配与控制能量、发展肌肉功能性与协调性能力、发展本体感受性能力[1].本研究以核心力量练习作为干预方法,探讨核心力量练习是否可以有效提高速度跳绳的成绩.为提高速度跳绳提出建设性建议和理论依据,为教练员的教学与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帮助.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核心力量练习干预对速度跳绳的影响进行研究,以46 名四年级小学生为实验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核心力量”“速度跳绳”“身体素质”等为主题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及上检索相关的中文文献,在PubMed、elsevier science、wiley online library 等外文文献数据库中检索了近十年以来关于“核心力量”的论文及书籍,尤其是“核心力量”在竞技运动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其有关速度跳绳的研究,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文献,包括相关会议论文集及专著、硕博士论文等.
1.2.2 数理统计法
学生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依据速度跳绳的成绩,对核心力量练习在速度跳绳中的影响进行两个方向的分析比较,得出核心力量练习对速度跳绳成绩的作用.为速度跳绳中的力量训练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2.3 实验法
试验周期为4 个月,每周训练三次,每次训练时间为20 分钟,对46 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为期12 周的实验干预,将46 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专门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案一),对照组进行一般力量训练(方案二),其他训练均保持一致.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情况下,测得快速跳绳的成绩和核心力量结果.
方案一:核心力量训练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为期三周的训练.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主要是一些简单的静力性训练,通过这阶段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体会到核心肌群的发力,使身体核心部位深层肌肉得到锻炼.第二阶段为动力性阶段,主要是动力性练习,做一些徒手的动力性训练,考虑到对象的年龄,生理状况这个阶段的练习还是相对简单.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主要是通过加大训练的难度、训练次数、训练方式,加大刺激核心部位的肌肉,是更多的肌肉更深层的肌肉参与其中.第四阶段最高难度阶段,运用一定的器械训练引入一些不稳定因素训练增加难度.各训练阶段内容与要求见表1.
方案二:一般力量训练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三周.项目依照组间循环,循环三次,每两个动作为一组,每一个小组之间休息1 分钟,每一个循环之间休息2 分钟. 具体训练内容见表2.
表1 实验组核心力量四个阶段的训练Tab.1 Four stages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experimental group
速度跳绳是竞速跳绳的一种形式,是单位时间内成功完成跳绳的数量或完成一定数量的跳绳所需时间的长短,一般计时方式有每30 s、1 min 和3 min 计时,达到最多次数.单人单摇跳是速度跳绳的一种,分为并脚跳和双脚轮换跳两种形式,本文要求测试者并脚跳完成1 min 速度跳绳,记录速度跳绳成绩.
表2 对照组一般力量四个阶段训练Tab.2 General Strength Training in four stages in control group
2 结果与分析
2.1 速度跳绳运动员核心力量肌肉群分布情况
力量练习的形式分核心力量练习和一般力量练习.核心力量练习主要的做功在深层小肌肉群,工作方式是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多关节与多维度;支撑界面是不稳定、非平衡的;训练的目的是实现力量的产生与传递和保持身体稳定;训练采用中小负荷强度;训练器械主要是瑞士球和平衡球等.一般力量练习主要是针对浅层大肌肉群的训练;支撑界面是稳定的;训练的目的是促进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增长;训练器械主要是杠铃和哑铃等[2].
所谓的核心部位是以人身体的中间环节为主体,即骨盆到腰椎再到髋关节涵盖骨骼、附属肌腱、肌肉及韧带等关节组织,如果按照空间位置关系的划分可划分为核心区上、中、下3 个部分[3].
核心来自运动训练的实践需要,是对人体运动产生影响的中枢环节,在解剖学的领域中对核心区域有着着重的表述,指以髋关节骨盆-脊柱为轴线的人体中间部位[4].
根据各专家的理论,本研究速度跳绳运动员核心力量肌肉群,主要分布在人体肩部以下和髋部以上部位的深层核心肌群,其次便是位于腹部浅层的一部分浅层核肌群.
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分析
在正式的实验前,对所有的实验对象进行了速度跳绳、原地屈体快速踏跳、移动平板支撑以及自行车卷腹的测试,排除无效数据.可以从表3 中看出,测试指标的P 值大于0.05(P >0.05),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表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分析Tab.3 Data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experiment
2.3 分组测试核心力量情况及速度跳绳对比分析
2.3.1 实验前后对照组核心力量情况及速度跳绳对比分析
表4 实验前后对照组核心力量情况对比表(单位:个/分)Tab.4 Comparative table of core strength of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Unit:Individual/minute
经过12 周的一般力量训练,对照组实验对象的快速躯体跳、自行车卷腹、移动平板支撑的个数明显上涨,且实验前后有明显性差异(P <0.01),说明即使是一般力量训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力量.
表5 实验前后对照组速度跳绳对比表Tab.5 Speed rope skipping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 in control group
通过12 周传统练习,对照组的快速跳绳成绩有明显提高,从实验前的每分钟为(31.46 ±12.6)个增长到实验后每分钟(83.77 ±12.39)个.且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0.01). 表明在12 周的一般力量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快速跳绳.
2.3.2 实验前后实验组核心力量情况及快速跳绳对比分析
表6 实验前后实验组核心力量情况对比表Tab.6 Comparison of core strength of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通过四个阶段的专门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总计12 周的训练,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核心力量明显提高,其中快速躯体跳增长幅度最大,从每分钟(20.15 ±3.63)个增长到(38.08 ±3.90)且实验前后有明显的差异;自行车卷腹和移动平板支撑的增幅也是巨大且实验前后有明显的差异;通过表6 可以得出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核心力量明显增高,12 周的专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核心力量.
表7 实验前后实验组速度跳绳对比表Tab.7 Speed rope skipp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通过12 周的专门训练,可以提高实验组的速度跳绳的成绩,从每分钟(34.46 ±10.11)个到(102.69±11.27)个,且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
2.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核心力量情况及快速跳绳对比分析
表8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快速躯体跳对比表Tab.8 Comparison of fast somatic jump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experiment
通过表8 分析得出,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快速躯体跳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果表明专门的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快速躯体跳的效果优于传统力量训练.
表9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自行车卷腹对比表Tab.9 Comparison of Bicycle roll-ups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experiment
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经过12 周的训练,自行车卷腹的成绩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从表9 分析得出,实验后实验组的成绩高于对照组的成绩,但两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 = 0.07).
表10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板支撑Tab.10 After the experi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late support
通过对表10 分析得出,实验后实验组的移动平板支撑成绩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移动平板支撑成绩有明显差异(P <0.05).
表1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速度跳绳对比表Tab.11 Comparison of speed of rope skipping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fter experiment
通过12 周的训练,两种训练方式可以提高速度跳绳的成绩,通过表11 可以看出在专门核心力量训练下的实验组速度跳绳的成绩该与在一般力量训练下的对照组,但两组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 =0.936).
3 讨论
跳绳运动速度跳绳作为传统比赛项目,按项群分类,属于体能主导类单一动作结构项群,它是需要上肢和下肢充分协调配合运动,以跳跃为主的项目[4].需要具有良好的核心力量,以保持躯干前倾的稳定姿势,是上下肢力量传递最优化,以此来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根据对速度跳绳技术的分析,速度跳绳中合理的身体姿势是影响成绩的一大因素,要想在高强度的运动下保持合理的身体姿势,这对自身的协调能力,身体的控制能力,自身的稳定性,平衡性等都有着很强的要求.核心力量练习能够激活调动人体的众多肌群,使其有效地参与其中,同时能有效地改善人体对力量传导、肌肉间协调和肌力控制;姜宏斌指出最佳激活体内那些看不见的临界肌肉和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的方法,是高度不稳定的训练,也就是他所创造的闭合动力学链[4].李春梅利用唯物辩证论的观点与原理,从运动学、健康学、美学和价值取向等角度,对跳绳中的直体姿势、过度屈体姿势和合理屈体姿势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论述,从而提出了速度跳绳项目应采用合理屈体姿势的建议,并剖析了运用合理屈体姿势具有的以下几个优势:合理屈体跳绳是速度跳绳发展的主流方向;合理屈体跳绳能够合理规避脊椎内应力的不良影响;合理屈体跳绳符合人体运动发展规律;合理屈体跳绳将引领跳绳项目美的塑造;合理屈体同样可以达到缩短绳长、提升跳绳速度的效果[5].周钟浩在通过多项实验证明,跳绳过程中,当学生手腕高度在距离地面约70 厘米时,其能够达到自身最快的跳绳速度[6].李晓宇指出正确的跳绳技术包括握绳、摇绳、脚的跳法的方法,又详细地阐述了其训练方法[7].武洪涛通过将20 名西安信息学院男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核心力量练习,一组一般力量练习,经过12 周的实验研究得出,对提高普通大学生身体协调性效果及具有显著影响的是核心力量练习[8].刘耀荣经过实验证实对比研究,发现以瑞士球训练为中心的组合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人体平衡能力和保持不稳定状态下的身体姿势[9],也有研究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平衡能力的提高[10].本研究表明12 周的力量练习(包括一般力量练习和核心力量练习)可以提高核心力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经过为期12 周的一般力量练习和核心力量练习,结果显示都可以有效提高核心力量和速度跳绳成绩.一般力量练习的核心力量效果低于专门的核心力量练习,但是实验后的速度跳绳成绩两组间无明显性差异.
4.2 建议
速度跳绳对运动员的稳定性,上下肢的协调性要求极高,要多注重加大运动员在不稳定因素条件下进行的核心力量练习方法.核心力量练习的手段可以提高速度跳绳成绩,在今后的训练和教学中可以多加采用这种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