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绝世才学抵不过低情商
2021-04-17李开周
文/李开周
说起沈括,想必大家都熟知,他写过一部《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大牛李约瑟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在科学发现上,他确实卓越。
他最早发现了磁偏角,最早记录了活字印刷,最早对海市蜃楼做出光学解释,最早对沧海桑田做出地质学解释;他设计出更加精确的实验方法,重新验证了《墨子》里记载的小孔成像;他发现了石油的用途,还用石油燃烧后的烟尘试制出第一批油墨;他拥有缜密的数学头脑和强大的计算能力,独立推导出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还准确算出在不靠“打劫”的情况下,围棋棋局的演化总数是3的361次方。
最神奇的是,沈括还搞过“天气预报”。在《梦溪笔谈》中,他记录了公元1076年某一县城发生龙卷风的情况,是东亚关于龙卷风方面的最早记录。当时有一段时间,京城久旱,宋神宗让沈括推算哪天会下雨,他断言“雨候已见,期在明日”(《梦溪笔谈·象数》)。意思是说皇上请放心,明天就会下雨。到了第二天,果真下起雨来。
众所周知,天气预报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需要海量仪器对温度、湿度、风速和大气环流进行实时观测,再将观测数据代入计算模型,才有可能给出比较准确的预报。沈括生活在宋朝,既没温度计,也没计算机,他是怎么预报天气的呢?
沈括预报天气,用的不是气象学,而是中医理论。这套理论叫做“五运六气”,五运即五行,六气则是风、寒、湿、暑、燥、火。传统中医将年、月、日、时变成天干地支,又把天干地支转化成五行,再用六气来描述病人的症状特征,最后根据五行生克来推算病人该在什么时辰吃什么药。沈括把这套理论用在天气预报上,强行将天干转化成五运,将地支转化成六气。比如说,某天是庚丑日,庚对应五运里的金,丑对应六气里的湿,金能生水,再碰上湿气,必定下雨。
五运六气能不能预报天气呢?肯定不能。这里面的逻辑漏洞非常明显:干支纪日每60天循环一次,难道每逢庚丑日都会下雨吗?就算下雨,难道会在全国一起下吗?沈括自己也发现了这个漏洞,所以他又补充一句:“皆视当时当处之候”(《梦溪笔谈·象数》),意思是说预报天气不能光靠五运六气,还要观察当时当地的气候。那天,他帮宋神宗预报天气,恰逢久旱不雨,连阴了好几天,突然一日转晴,太阳光强烈,这才推断出次日会下雨。
在《梦溪笔谈》里,沈括成功预报天气的例子仅这一个,他却据此认定自己的理论颠扑不破。将个案当成铁证,是他搞研究的风格。
有一次,朋友生病发烧,沈括开出药方,让人服用钟乳石的粉末。之后朋友退烧,沈括便将钟乳石治发烧的方子写进医书《沈存中良方》。发烧只是症状,病因千差万别,钟乳石或许能消除某个病人的发烧症状,对其他病人却未必有效,甚至还会有害。
作为一个“搞科研”的人,沈括不但不了解钟乳石,也不了解许多自然现象。比如,他认为风是“木气上升”形成的,木能生火,所以风也能生火。他还不加验证地采信民间流传的许多说法:白鸡到了岭南会变黑鸡,麦子受潮会化成飞蛾,月食时看不到河蚌和蛤蜊。由此看来,沈括也会盲从和轻信,这违背科学家应有的怀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