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改革理念的创新及其对北京冬奥会的启示
——基于《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词频统计
2021-04-17王道杰刘力豪
王道杰,刘力豪
国际奥委会2014年12月通过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以下简称《2020议程》)作为奥林匹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任海,2015),决定着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冯雅男等,2020)。之后,国际奥委会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连续发布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改革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改革推进计划》),又于2018年通过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运会新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就关系来看,《2020议程》是在奥运会屡遭瓶颈(易剑东等,2016)背景下,国际奥委会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进行的统领性、系统性、战略性改革规划;而《改革推进计划》是《2020议程》改革理念在奥林匹克改革实践中的介绍性报告,清晰地反映了《2020议程》每一条改革建议的完成进度以及下一年的具体改革计划;《新规范》则是以《2020议程》的6条建议(第1、2、3、4、12、13条)为基本框架,专注于奥运会的关键领域与难点问题,是奥林匹克、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深化,是当前国际奥林匹克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指针(易剑东,2019)。
《2020议程》出台至今,得到了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出现了一些优秀研究成果。从内容来看:一是基于《2020议程》文本的国际奥林匹克发展研究,如罗建章(2015)从整体的角度将《2020议程》的40条建议分为11个大的方面进行概括分析,冯雅男等(2020)基于《2020议程》中“城市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理念解析了“无城来办”的现实危机与发展设想;二是对《2020议程》改革照应中国实践的研究,如《2020议程》改革理念对中国体育的战略选择(王润斌 等,2015;易剑东,2019)等。
当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组委”)正在全面践行《2020议程》和《新规范》,采取超过90项措施简化办赛流程。本文基于《2020议程》《新规范》《改革推进计划》等文本,对国际奥委会改革理念进行研究,以期使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更加顺应国际潮流,符合《2020议程》精神(易剑东,2015),更好地发挥北京冬奥会促进冬季体育事业、人民大众福祉、奥林匹克价值观等发展的作用(IOC,2014)。
1 理论逻辑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必须建立在《2020议程》改革理念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精彩、非凡、卓越”的举办目标。本文在专家访谈(表1)的基础上,对《2020议程》反映的改革理念及主要创新加以分析、梳理、提炼、筛选。筛选与提炼的原则:1)数据来源坚持“条目题干”与“条目内容”相结合的原则;2)材料运用坚持“着重提炼”与“适当取舍”相结合的原则;3)词语选择坚持“重要程度”与“数量多少”相结合的原则;4)命名措辞坚持“关键词语”与“对仗工整”相结合的原则。
表1 本研究主要受访专家基本信息及访谈方式Table 1 List of Basic Inform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s of the Main Experts Interviewed in This Study
在以上筛选原则及相关方法指导下,运用词频统计法,本文筛选了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15)、遗产(legacy/legacies,5)、参与(engage/engagement,13)、合作(cooperate/cooperation,7)、协助(assist/assistance,7)、协同(synergies,4)、对话(dialogue,4)、协作(collaboration,3)、运动员(athletes,25)、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9)、降低成本[reduce(the)cost(s),9]、善治(good goverance,4)、透明(transparency,4)、道德(ethics,6)、文化(culture/cultural,7)、教育(education,7)、宣传[promote(d)/promotion,5]17个关键词①统计系尊重《2020议程》原文而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其他不同的英语单词或词组或许也有此涵义,但统计次数时忽略,不影响关键词的代表性;括号中的数字是指“关键词原文”在《2020议程》正文中出现的次数,而由于40条建议内容是《2020议程》的主体,故统计时不包括引言和目录部分,但同时包含40条建议的题干和解释;其他出现2次及以下的关键词未列出。。
综合筛选出的关键词,本文归纳出《2020议程》5项具有代表性的改革理念及其创新重点:1)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创新奥运遗产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2)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新运动员保护与公众参与手段;3)坚持文化教育使命,创新文化传播平台与教育活动计划;4)坚持降低成本举措,创新赛事筹办框架与透明监督体系;5)坚持协同合作办赛,创新外部利益相关者协调对话机制。需要强调的是:1)这5项理念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2)这些理念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各有所重,比如,每一项的建立都是为了可持续发展,每一项也都是坚持以人为本,但《2020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奥林匹克遗产(品牌)”尤其是“场馆遗产”,这在《新规范》中有更为直接的体现;3)就词义来讲,这5项理念的描述不在同一个层面,前4项是关于内容方面的,后1项是关于管理方面的。
2 国际奥委会改革理念的主要创新
2.1 坚持可持续性理念,创新奥运遗产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
国际奥委会改革的出发点是奥运会的蓬勃健康发展。没有奥运会这一载体,就没有奥林匹克主义发挥价值的平台,因此,此次改革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奥林匹克的可持续发展,即国际奥委会(IOC)、奥运会(Olympic Games)、奥林匹克运动(Olympic Movement)和奥林匹克主义(Olympism)的可持续发展。在《2020议程》文本40条建议中,“可持续性”一词仅出现在建议1、2、4、5①为表述方便,“建议N”表示《2020议程》中的第N条建议。中,但有两条建议的主标题出现“可持续性”——建议4“将可持续性融入奥运会的各方面”和建议5“将可持续性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日常运行”,就以上两条建议的具体内容看,“可持续性”修饰的都是统领性词语,即“各方面”和“日常运行”。此外,《2020议程》全文出现“可持续性”一词15次,出现次数仅次于“运动员”一词,由此可以看出“可持续性”理念的重要地位。而从《2020议程》实施过程来看,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贯彻改革的全过程,2016年和2017年国际奥委会出台的《改革推进计划》在总结每一项改革进度与成果的同时,亦反映了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视。
综合来看,“可持续性”改革理念主要聚焦以下几个议题:1)关于环保,建议1、4、5均有提及,其中建议5专门规定“国际奥委会降低差旅影响,减少碳排放”;2)保持奥运会申办的可持续性,如建议1提到的出于可持续性考虑而联合其他城市/国家申办,以及建议2所述的从可持续性的角度重视对申办进行评估等;3)申办过程中和后奥运时代奥运遗产效应的可持续性,包括奥运场馆遗产、奥运文化遗产、奥林匹克主义等方面的可持续性效应等;4)奥运会赛事项目规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可持续性,《新规范》中明确要求降低奥运会举办成本,促进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新运动员保护与公众参与手段
奥林匹克主义历来重视“以人为本”,《奥林匹克宪章》规定,从事体育运动是一项人权,奥林匹克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IOC,2020)。《2020议程》进一步强调了“以人为本”理念,并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根本理念之一,这其中,运动员与公众参与则是国际奥委会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词频统计结果显示,“运动员”一词在《2020议程》文本中涉及10个条目,出现25次,出现次数最多;“公众参与”一词在文本中出现13次,排在词频统计结果的第3位。
运动员是奥林匹克运动活力与生机的来源,是展现奥林匹克精神风貌的载体,大到种族问题,小到衣食住行,保障运动员权益是奥林匹克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也体现了“运动员的中心地位”(王润斌等,2015)。《2020议程》中突出强调保护运动员的人身平等和公平竞争的精神、行为:1)促进性别平等,“无性取向歧视”是《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原则之一,建议14要求继续强化此条基本原则,此外,为进一步鼓励女性参与体育运动,国际奥委会在建议11中明确增加了将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合作,实现50%的女性参与奥运会,促进女性参与体育运动,并鼓励开展男女混合项目;2)维护赛事环境的公平公正,建议15、16、17均与“干净的运动员”有关,其中,国际奥委会将“保护干净的运动员”视为根本目标,将“表彰干净的运动员”作为遏制不公平现象的有效手段;3)保证“运动员体验”,《2020议程》要求在候选城市的14条评估标准中加入一条新标准——“运动员体验”(The Athletes Experience)”,且建议18明确指出将“运动员体验”作为奥运会举办时期的核心任务之一,之后发布的《新规范》为最大限度保证“运动员体验”,从餐饮、起居、购物、交通等多个方面,对东道主提出提高服务水平的要求。
公众参与是国际奥委会一直强调的事项,是北京冬奥会筹办的重点与难点,即如何“更多地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筹办冬奥会,包括调动民间企业的参与积极性,调动环保、交通、安保、文化、教育等各部门的积极性,调动老百姓的参与”(易剑东 等,2016)。《2020议程》中建议23、39专门集中于如何促进公众参与,且标题均以“公众参与”为核心词,其中,鼓励奥林匹克进社区,发挥民间体育团体对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平民化的作用等,是国际奥委会促进公众参与的重要方式。
2.3 坚持文化教育理念,创新文化传播平台与教育活动计划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打磨,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一条明确指出,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IOC,2020)是奥林匹克主义发挥教育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关键。奥运会以竞技体育为载体,推行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以独特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正如萨马兰奇(2003)所言:“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
《2020议程》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规划,以求通过文化影响世界,促进奥林匹克品牌发展。在《2020议程》文本中,“文化”一词出现在3个条目中,共计9次;“教育”一词出现在5个条目中,共计7次;与奥林匹克文化有关的“宣传”一词出现5次。可以看出,打造文化传播平台和开展教育活动是《2020议程》中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理念方面的两大改革议题。在文化传播平台打造方面,建议26要求加强体育与文化在奥运期间和非奥期间的融合,打造“奥林匹克之家”“移动奥林匹克博物馆”等一系列文化传播平台,以此为基点展开文化教育。与此同时,国际奥委会制定了“奥林匹克主义在行动”“奥林匹克频道”等系列奥林匹克文化传播计划,并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完善。在教育活动开展方面,建议22集中体现了教育计划框架,包括国际奥委会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以及拓展教材、电子平台等教育渠道等。此外,《2020议程》还计划设置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突出贡献奖,对相关人员或机构进行表彰,并定期进行奥林匹克主义文化会议论坛,以促进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活力与长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3年的《改革推进计划》已经呈现出奥林匹克文化教育蓝图,例如,国际奥委会完成了“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项目”(OVEP)教育材料的多种语言制作,并已用于教育活动;2015年开始,国际奥委会在5个国家奥委会进行试点工作,2016年、2017年在这些国家进行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学校课程试点项目,此外,至2017年,国际奥委会采取相关措施已在这些国家达成多项计划。可以看出,国际奥委会正在积极主动地成为全球文化教育的重要推进者。
2.4 坚持降低成本理念,创新赛事筹办框架与透明监督体系
当前,奥运会“高投入”(易剑东等,2016)的成本因素使许多国家在申办时望而却步,甚至无奈退出,而超大规模化的加剧则导致奥运会逐渐沦为大国之间的博弈(王润斌等,2015)。由此,“降低成本”既能更好地节约资源,又能为更多的国家提供申办机会,对奥运会赛事升级与转型是重要且必要的,也是现实对奥林匹克未来提出的要求。
词频统计结果显示,“降低成本”一词出现在建议3、12、13中,共计9次,而且是建议3“降低招标成本”和建议12“降低成本并增强奥运会管理的灵活性”标题的组成部分。此外,建议27、29、32包含“透明”“善治”等与“降低成本”密切相关的抵制腐败的关键词,共计8次,这些均体现出国际奥委会“降低成本”的理念。
分析《2020议程》文本可以看出,国际奥委会主要是从“疏”与“堵”两个方面来“降低成本”。一方面,对减少奥运申办与举办成本进行“疏”。建议3、12集中讨论了申办招标、运作资金与能源消耗成本的降低,此体系在之后发布的《新规范》中得以明确,形成“3+4规划框架”①“3+4规划框架”是《新规范》针对奥运会筹办期提出的发展框架,即奥运会主办方在筹办期的前3年进行相关建设的预期设想和规划,后4年则将设想、规划付诸实际行动。,以“降低成本”作为措施制定的基调和主要目标,从十多个方面进行奥运瘦身。另一方面,对奥运腐败进行“堵”。近年来,国际体育组织深陷公信力危机(战文腾等,2018)。作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组织,国际奥委会希望依靠加强外界监督和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来防范腐败。例如,建议27指出,将采用监控与评估手段,促进相关成员与组织对《奥林匹克与体育运动善治通用基本原则》(Basic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Good Governance of the Olympic and Sports Movement,PGG)的遵守,以减小腐败几率;建议29强调,相关组织的各项工作均需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定期进行详细的财务汇报;建议32提出,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应发挥相应的作用,依据道德准则及程序规则,监督与提升国际奥委会相关组织成员的道德水平。
2.5 坚持协同合作理念,创新利益相关者协调对话机制
奥林匹克运动得以繁荣发展,与全世界对奥林匹克的认同、支持和合作密不可分。奥林匹克旗帜“包括5个交织在一起的环形,象征着五大洲和世界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相聚”,在一定程度上诠释着“协同合作”理念,体现了国际奥委会对共同建设奥运、共同发展奥运、共同服务人类的美好愿景。
按照本文的提炼原则,《2020议程》文本中与协同合作相关的词语较多,主要有合作、协助、协同、对话、协作5个关键词;与这些关键词相衔接的词语主要有组织、赞助商等利益相关者,且“利益相关者”一词出现9次,涉及7个条目。
理论上讲,《2020议程》建议的各项事务均需要“协同合作”。从事务主体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主要可以概述为3个方面:1)在筹备赛事过程中,国际奥委会加强对东道主的支持与合作,《2020议程》指出,为减轻主办城市的压力,保证奥运会的举办质量,国际奥委会需在结合主办城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向其提供专业技术、宣传素材、组织管理、费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其中建议13表明,要与单项体育协会合作,确保组织工作缜密,共同提高赛事水平与服务水准;2)国际/国家奥委会加强与其他组织的协同合作,建议6提出与其他相关组织密切合作,旨在促进赛事资源的联动,建议20强调与国际承认的机构及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增强奥运项目的影响范围;3)国际/国家奥委会密切联系赞助商,促进商业合作,建议33、35均要求加大赞助商对奥林匹克活动的参与力度,使其成为奥林匹克多项计划的参与者,发挥赞助商在募资、宣传等方面的商业价值。此后,在《新规范》中亦继续要求国际奥委会、国家奥委会和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奥运会的发展愿景和治理模式,加强协同合作。
3 国际奥委会改革理念对北京冬奥会的启示
3.1 绿色办奥:持续推进遗产传承与生态文明
如前文所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国际奥委会重点创新了奥运遗产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基于绿色办奥的现实需要,在奥运遗产发展方面,显示度最强、争议度最大的莫过于奥运会场馆的(废弃)问题;在环境保护战略方面,最重要、也是引起全球共识的,是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赛事场馆配套设施建设的科学规划与利用。场馆及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任务重、要求高,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奥运遗产最直观且最主要的体现形式,也是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新规范》要求需对冬奥会场馆等物质遗产的赛后使用进行提前规划,按此理念,相关部门可借鉴索契冬奥会的做法①为了使场馆在赛后发挥更大作用,索契冬奥组委于2007年12月29日批准了一项奥运场馆建设与发展索契为山地气候度假胜地的计划,共包括场馆、酒店、道路、港口、交通设施、污水处理、给水排水、供气、通讯、电力、供热、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康复中心、旅游设施、生态保护等235项工程及相关项目,并且具体落实了相关责任单位(程晓多等,2010)。,提前拟定北京冬奥会场馆后续功能发展规划。
2)以冬奥会为契机提升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政府的环境治理能力。绿色办奥不仅要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更应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成为我国各项事业所坚持的发展理念。国际奥委会在改革中体现的碳排放意识、环保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均与绿色办奥理念高度契合。从绿色办奥理念来看,我们应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通过创新可行的环保措施,树立业界标杆,切实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不仅在建设上做到与生态的融合发展,在后续的运营过程中也要做到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不仅在北京冬奥会召开时期显示出良好的环境治理成效,在后冬奥时期也保持住生态文明成效。
3.2 共享办奥:着重关注运动员发展与全民共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办奥,就要坚持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使北京冬奥会产生良好社会效应。”这与国际奥委会的公众参与改革理念相契合。每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共建是冬奥会举办的内在需求,共享是冬奥会举办的基本目标。
1)共同关注运动员发展。在此次国际奥委会改革中,“运动员的中心地位”被着重强调,运动员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问题受到更多关注。因此,在“全项目参赛”目标背景下,相关部门也应提前考虑到运动员在冬奥会以后的发展问题,协助运动员做好人生规划,真正让运动员共享冬奥,同时,发挥好冰雪人才在后奥运时期推动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作用。
2)共同参与奥运建设。冬奥会的举办需要大众的参与,在如志愿者征集、文化推广等工作的开展中,应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理念,使公众有机会、有渠道参与冬奥。可通过举办民间冰雪赛事来促进公众参与冰雪运动,完成从文化感受者到实际参与者的转变,以带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同时,可通过不断完善北京冬奥会筹办的治理体系及社会资本投入的政策保障,不断深化冬奥会与当前社会的内在关系,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
3)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共享奥运成果。冬奥会等大型赛事最重要的物质成果莫过于场馆,北京冬奥会打造的先进场馆,赛前能否为其他赛事或(体育)活动提供服务,赛后能否得到科学有效的使用(包括按计划拆除)等,均显性地决定着共享办奥的成效。作为世界顶级的文化传播平台,冬奥会不仅展现着冰雪运动的竞技魅力,更是一场文化盛宴。但相对于夏季奥运会,冬奥会的知识传播比较有限(易剑东,2009)。因此,在精神成果共享方面,除了需注重冬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外,还需注重中华优秀文化的表达与传承,将奥林匹克运动、冬奥会与中国元素深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体育文化。
3.3 开放办奥:稳步建构奥林匹克文化的全媒体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推行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并为人类服务,是《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原则。《2020议程》中也要求面向社会各个群体,加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基于国际奥委会的文化教育理念,结合中国实际,可以从以下方面稳步建构奥林匹克文化全媒体。
1)创新奥林匹克教育体系。从奥林匹克的应然功能及国际奥委会的改革理念来看,面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与教育是北京冬奥会的内在使命之一。北京冬奥组委对此出台了相关规划,如2018年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规划了冬季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发展战略。由于我国南北差异较大,冬奥文化教育开展的条件与难度不一,上述文件虽然对此提出了相关措施,但具体落实时,在坚持相关要求的同时,还需切合实际、稳中求变,分类分层注重创新,这是我国冬季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
2)加强奥林匹克文化的媒体融合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体融合建设,媒体融合理念为北京冬奥会文化传播提供了发展方向,现已建有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同时通过主流电视节目以及地铁/公交移动电视等进行宣传。基于此系列平台,北京冬奥会的文化辐射不断增强。但在自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北京冬奥组委一方面需做好媒体融合传播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需做好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
3)打造全球冬奥文化交流体系。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增进国家认同(董进霞等,2014)。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国际交流合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首位参与境外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开幕式的中国元首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与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共同出席“2019中芬冬季运动年”启动仪式,开启了两国的“冰雪之约”。因此,北京冬奥组委在筹办过程中,需重视并践行国际奥委会通过《2020议程》制定的多项全球文化活动计划,如积极与全球文化名人形成稳定、有力的互动,创造充满活力的奥运文化;积极融入“奥林匹克主义在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全球特许计划;积极加强社会各界在奥林匹克运动范围内的合作对话等。
3.4 廉洁办奥:践行公平与效率的筹办原则
对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办奥,就要勤俭节约、杜绝腐败、提高效率,坚持对兴奋剂问题零容忍,把冬奥会办得像冰雪一样纯洁无瑕。”廉洁办奥理念,符合世界体育发展潮流以及国际奥委会公平与效率的改革趋势。北京冬奥组委可以从兴奋剂检测、资源利用和资金利用3个方面践行廉洁办奥。
1)改进反兴奋剂工作的机制与方式。反兴奋剂一直是竞技体育的重点、难点,甚至是痛点。为了举办一届干净的冬奥会,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了《反兴奋剂工作发展规划(2018—2022)》(体反兴奋剂字〔2019〕234号),提出了“拿干净金牌”的长效治理目标。但要更好地解决难点、消除痛点,还亟需从机制方面主动引入独立第三方,同时借鉴《2020议程》第16条使用基金保护“干净运动员”的措施,加大兴奋剂等违规行为的检查力度,并探索运动员权益的保护、补偿与奖励方式。
2)加强多元资源的联动与挖掘。“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第24届冬奥会,最大的背景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曹雄娜,2017)。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北京冬奥组委应保证两地资源的协调利用,做到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相互结合,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办冬奥。此外,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应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非政府组织的有序参与可为大型体育赛事组委会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介入赛事运作提供服务,为市民参与赛事运作提供桥梁(朱洪军,2014)。
3)规范资金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节俭办赛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周瑞峰等,2016),就国际奥委会推行的此系列改革来看,降低成本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在推进节俭办赛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中,专门针对北京冬奥会的资源节约利用提出了相关规划要求。北京冬奥组委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践行降低成本的改革理念,遵循节俭原则,建立完善的资金规划,并坚持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避免资金浪费,增强赛事筹办的科学性。
3.5 办奥保障:推进协同治理与开拓创新环境
治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有效和规范的管理,从而为组织带来长期的成功(ecoDa,2010)。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追求协同治理,实现国际奥委会的组织自治与善治(王润斌等,2015),是国际奥委会坚持的重要改革理念。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应坚持协同合作,聚焦组织善治,注重建构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机制。北京冬奥组委可以从冰雪战略与冰雪产业两个方面实现创新协调发展。
1)协同推进“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的冰雪运动文化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针对短期难以协调的现实,可以创新京津冀地区优先发展、南部北部地区重点突破、东北部稳定推进的发展策略,分阶段灵活地进行冰雪运动推广。在推进地域发展的同时,注重项目协调,厚植原有优势,挖掘潜优势项目,平衡我国“冰”强于“雪”的现状。当然,在冰雪运动推广过程中,要避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等问题。
2)协调保障发展我国冰雪产业。就关系与地位来讲,冰雪产业是冰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冰雪战略的成效,在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产业与冬奥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所以,从宏观上讲,在当前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在北京冬奥组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规划的基础上,细化政策,捋顺机制;搭建平台,做好服务;规范程序,创新环境,以保障冰雪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北京冬奥会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4 结语
国际奥委会相继出台的《2020议程》《改革推进计划》《新规范》等系列改革文件,贯穿奥运会的申办、筹备、举办和后奥运时期全过程,代表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其改革理念,准确把握其筹办原则,对北京冬奥会的短期与长期效益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在奥林匹克运动转型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在国际奥委会改革措施的检验下,北京冬奥组委应不断加强对国际奥委会改革理念的研究与实践,才能使北京冬奥会的筹办、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更加符合国际潮流。也唯有此,我们才能向世界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祖国人民、国际社会上交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