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朝来暮去益狎昵
2021-04-16甜牙
甜牙
在人大待了6年,拍過两次毕业照,游过4次春假,看过6次玉兰花期,刷过几十次期末夜,却很少去感慨或是抒情,更多的是停不下来的自黑。
我们调侃自己是“全国top3的十所名校”之一,这措辞,你品,你细品。
我们调侃学校东门口写着“实事求是”的校训石长得像一块吮指原味鸡。
我们调侃学校条件最好的品园六号宿舍楼为“公主楼”,而最老旧的东风宿舍群,则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楼歌——一曲《东风破》,道出多少人大学子与东风楼的爱恨情仇。
我们调侃校徽的设计,却又无比热衷在合照时摆出校徽的队形。
我们调侃人大校园小,悠悠哉哉走路15分钟,可以横穿整个人大;撒开腿跑,则只需要5分钟。多少次闹铃响后睡过了头,就因为校园不大,离教室不远,愣是没有迟到,窃喜。
校园不大,景便也袖珍。北大有一塔湖图,清华有荷塘月色,人大则有一勺池,作为学校里面积最大的水面,占地70平方米,绕池一圈足足需要90秒!池水最深处能没过小腿,看着却深不见底,是因为池底刷了绿漆,震惊!
校园不大,食堂却不少,东南西北中留六大食堂,烹调手艺不尽相同,哪怕是平平无奇的一两米饭,一个馒头,都烙印着每个食堂自己的味道。西区食堂的米糕和羊肉烧麦是清晨的第一份元气补给,东区食堂的宵夜窗口则熨帖了多少挑灯夜读的胃;南区的烤鱼与家常菜是校内聚餐的首选,北区的江南窗口则默默关怀着远游学子思乡的愁绪;还有中区的小炒窗口、豫中烩面与黄焖鸡米饭,留学生食堂的泡菜汤和辛拉面……当然,时不时也会出现一些令人费解的操作,比如北区曾推出过颇具摇滚精神的青菜炒橘子,轰动一时,最终又败在西区的西红柿炒月饼手下。
说完这些调笑之语,回忆里的美好便一一浮现。慵懒不怕人的校猫,阳光洒落的图书馆一隅,烟火气十足的跳蚤市场,热血沸腾的校园音乐节,令人眼花缭乱的“百团大战”社团纳新,在星空下促膝谈心的明德法学楼大台阶……每每想起,都是满满的怀念。师姐曾和我说,人大比起北大、清华,多的是中庸。一开始我并未理解其中的意义,到现在我才渐渐懂得。
中庸之道,不张扬,不低落,在平稳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谦逊,便如一勺池那般。“一勺”之名就出自《中庸》,意指一勺之水虽少,但若能诚而不息、行而不已,积少成多之时,终可成为不测之渊。吞吐三江水,怡然一勺池,莘莘学子也终将在不懈的努力后成长为人大所期望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朝来暮去益狎昵,物我两忘情意一。停不下来的自黑与调侃之中,其实满满都是对母校的亲昵与自豪。
编辑/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