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健康养殖模式下的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2021-04-16刘馨忆
刘馨忆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阳光健康养殖模式是利用阳光猪舍改善猪场生活环境,提高猪的健康和增加猪的免疫力的一种模式。涉及到猪的营养、环境、猪的舒适度管理,最终减少应激,从而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药物、疫苗的使用,提供安全无抗的畜产品。
1 合理的饲养
1.1 及时吃好、吃足初乳
母猪产后3 d所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初乳中含有15%左右的高浓度免疫球蛋白,初生仔猪必须通过吃初乳才能获得免疫力。仔猪出生6 h,初乳中的抗体含量下降一半,24 h后基本与常乳相差不大。另外新生仔猪肠道对蛋白质直接吸收作用也只能持续到出生后的36 h内,超过此时限,即使灌服初乳,其免疫球蛋白也不被肠细胞吸收。初乳中除了含有足够的免疫抗体外,还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初乳中的乳糖和乳质是仔猪获取外源能量的主要来源,可提高仔猪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初乳中含有镁离子,能够刺激初生仔猪消化器官的活动,促进胎粪的排出,增加营养产热,提高抗寒能力。因此仔猪出生后应立即哺乳,一定要在24 h以内,特别是产后6 h吃好吃足60 mL的初乳才能确保仔猪成活。
1.2 适时饮水
哺乳仔猪新陈代谢旺盛,母乳中含脂率高,可达9%~11%,仔猪常感到口渴,一般在出生后第3天就可以饮水。若不及时饮水,仔猪便会饮用圈内不清洁的水或尿液,即使在阳光健康养殖模式下也很容易引起下痢。因此仔猪从出生的第3天起,应饮用清洁新鲜的水,仔猪出生21 d以内最好饮用30 ℃左右的温开水,避免水温过低引起肠胃反应,同时水中应加入有机酸,如延胡索酸、乳酸、草酸等,
刺激胃酸的产生,以便更好的适应饲料,21 d以后就可以饮用常温水。
1.3 做好补料的工作
早期补料是养猪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关,是提高乳猪断奶时体重的关键步骤。补料教槽的时间一般在仔猪出生后的5~7 d进行。用圆形的仔猪料槽,在母猪快放奶前,将放有开口料的料槽放在母猪附近,如此反复补料诱食,速度快,而且还能减少饲料浪费,节约成本。利用仔猪有好奇心,喜欢探究的行为习性,仔猪会到料槽附近探个究竟,如果料槽很远或没有引起仔猪注意,饲养员要将仔猪放到料槽边,通常仔猪就会到料槽里啃啃,偶尔也会把料吃到嘴里。也要利用哺乳仔猪喜欢奶香味儿的特点,将饲料用如清粉搅拌成糊状,在仔猪睡觉时,饲养员轻轻走到仔猪身旁,一只手将仔猪嘴掰开,另一只手蘸上糊状饲料涂抹在仔猪嘴里,经过2~3次,仔猪便会采食饲料,但一定注意切忌料槽放入后就不管了,如果放置时间过久,仔猪就会对料槽失去兴趣,会把料拱出来,造成浪费,久而久之,仔猪还会在料槽边排泄,要循序渐进,少喂勤添,每隔2~3 h喂一次。每天4~5次,饲料开封后一定要封严,保持料槽和环境卫生,防止饲料受到污染。
2 精心管理
2.1 断脐
在生产中有很多养殖户在仔猪出生后就把脐带剪断,这是错误的做法。仔猪一落地就断脐,等于斩断仔猪的营养和氧气的供给,仔猪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呼吸功能,有损于仔猪的活力,且拉出脐带的做法会加重母猪的疼痛感,不利于分娩。正确的做法是仔猪落地后,先理顺脐带,保证血液流通顺畅,用毛巾擦干仔猪身上的黏液,等呼吸恢复后再断脐。在距脐眼4~5 cm处剪断脐带,将脐带断端的下1/3浸入5%的碘酊液中3~5 s,再用5%碘酊喷湿脐眼周围与脐带。5%的碘酊不仅具有杀菌作用,防止脐带感染,而且对断端有收敛、鞣化作用,促进断端尽快封闭。
2.2 剪牙
仔猪出生时,左右牙床各有4枚乳切齿,并且尖锐锋利。如果不在吃初乳前剪去尖端,会咬破母猪乳头,导致母猪拒绝哺乳,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乃致饿死,也易发生乳腺感染,仔猪在争夺乳头时,会咬破仔猪的脸或身上出现伤口,从而感染链球菌病或葡萄球菌病。剪牙的正确方法是仔猪出生24 h以内需剪牙,此时剪牙比较软,剪牙不易碎,剪牙不容易伤到牙床,同时做好消毒工作。
2.3 断尾
仔猪断尾的好处是节省饲料,每头猪从出生到出栏可以节省饲料25~30 kg,提高日增重2%~3%,减少咬尾症。断尾应在仔猪出生后24 h以内,最好在仔猪吃足初乳6 h进行。母猪应剪到与阴门末端平齐,公猪应剪到与阴囊中部平齐,同时做好断尾消毒。
2.4 包裹腕部
包腕是创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部分在下排拱奶的仔猪腕部会与地面或地板磨蹭,腕前端皮肤会被磨破,由此可能导致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的发生。因此仔猪第一次拱奶前要包裹仔猪的左右腕部。用2块人用创可贴连在一起,松紧适度地包裹腕部,过松会脱落,过紧有碍血液循环,造成肢端水肿。在第3天末或第4天初拆出创可贴,否则会引起肢端水肿。
2.5 去势
日龄越小去势的创口越小,恢复快。去势最好选择在7~10日龄。去势前,手术刀要消毒,同时阴囊与周围皮肤用5%碘酒消毒,在左右阴囊的下1/3处做一切口,切口下端应在阴囊最下部,不可以只做一个切口。切开皮肤、白膜后挤出睾丸,撕开阴囊韧带与总鞘膜连接部,睾丸自然向下垂。一手经阴囊颈固定精睾,绕在手指上,并沿纵轴牵引,另一只手反复来回勒挫精索,直到精索断开。严禁不固定精索就撕断精索,最后向阴囊内灌入1~2 mL碘伏。
2.6 温控管理
仔猪从母体内39 ℃温度环境与分娩到远低于39 ℃的外界环境中,在吃初乳前仔猪体温的恒定必须靠自身能源的消耗。出生1 h仔猪体温下降到36.8 ℃,靠自身调节12 h可升到38 ℃,经24 h才能升到38.6 ℃。然而新生的仔猪只有稀疏的被毛和1%的体脂,不可能对保持体温有多大作用,新生仔猪体温恒定只能靠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储备的消耗,而70%的糖原会在第1日龄耗尽,因此,1~7日龄保持小环境在32~34 ℃极为重要。
2.7 寄养
在母猪产仔过多或无力哺乳自己所生的部分或全部仔猪时,应将这些仔猪移给其它母猪喂养。在实践中,最好将多余的仔猪寄养到迟1~2 d分娩的母猪,尽可能不要寄养到早1~2 d分娩的母猪,因为仔猪已经固定奶头了,后放的仔猪很难有较好的位置,易造成弱仔或僵猪。为了使寄养顺利实施,可在被寄养的仔猪身上涂抹收养母猪的奶或尿液,同时把寄养仔猪与收养母猪所生的仔猪合养在一个保育箱内一定时间,干扰母猪的嗅觉,使母猪分不出它们之间的气味差别,以便寄养成功。
3 疾病的防控技术
3.1 补铁
仔猪出生时肝脏中只含有50 mg铁,每天生存需要7~10 mg的铁,母乳中只能提供1 mg左右,缺失的部分必须动用肝脏贮存铁。若不及时补铁,仔猪将从一周左右出现缺铁,表现出皮肤、可视黏膜苍白,生长缓慢,因此在第3日龄必须补铁。应注射的部位是大腿内侧肌肉处,此处肌肉层厚吸收比较好。补铁时间1~3日龄,注射1~1.5 mL牲血素,二次补铁时间17~20日龄,注射2 mL牲血素。需要注意的是补铁最好不要使用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土霉素等,会影响铁吸收,可以同步使用维生素C,促进机体对铁吸收和利用。
3.2 补硒、补维生素E
在严重缺硒地区,仔猪可能发生缺硒性下痢、肝脏坏死和白肌病。应于仔猪出生3 d内注射0.1%的维生素E-亚硒酸钠,每头0.5 mL,断奶时再补注1 mL。
3.3 接种疫苗
3.3.1 伪狂犬疫苗免疫接种,应选择伪狂犬基因缺失苗,于接产完毕后滴鼻接种,一头份用0.4 mL稀释液稀释,一个鼻孔0.2 mL,滴入后将仔猪头部上仰10 s左右,让疫苗液吸入到鼻腔深部的鼻黏膜上。
3.3.2 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应选择猪瘟普通细胞苗,于21日龄免疫接种,每头猪注射4头份。应注意的是每头份的猪瘟普通细胞苗用1 mL生理盐水稀释,有利于疫苗的吸收;接种疫苗所使用的针头为9号,否则会影响疫苗的时效性。
4 常规疾病的控制
在阳光健康养殖模式下饲养的哺乳仔猪,居住的是阳光猪舍,享受的是舒适度的管理,吃的是无毒无抗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猪群的应激刺激小,但是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做到精心的管理,勤观察,早发现疾病,做到早治疗,从而提高养猪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