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物杂志》2021年总目录

2021-04-16

作物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量影响

专题综述

澳大利亚农业氮肥施用概况及对我国氮肥施用的启示……………………………许 宁 钟大森 吴长付1(1)

利用近缘种属优良基因改良小麦研究进展……………………贾子苗 邱玉亮 林志珊 王 轲 叶兴国2(1)

外源硒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研究进展………………魏艳秋 景艺卓 郭笑恒 张 力 韩 丹 邵惠芳2(15)

稻虾生态种养综合效应研究进展………………………………赵考诚 马 军 叶 迎 黄丽芬 庄恒扬2(22)

荞麦品种改良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杨崇庆 常克勤 穆兰海 杜燕萍 张久盘 李耀栋 张晓娟 2(28)

燕麦产量形成生理机制研究进展………………………………………………赵宝平 刘景辉 任长忠 3(1)

花生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蔺儒侠 郭凤丹 王兴军 夏 晗 侯 蕾5(1)

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关键氮转化过程的影响…………………………………王 锐 陈士勇 陈志青 崔培媛 卢 豪 杨艳菊 张海鹏 张洪程6(1)

冷等离子体对作物种子处理效应的研究进展…………………宋 璟 岑慧芳 刘华玥 王 慧 张蕴薇6(9)

我国绿豆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田 静 程须珍 范保杰 王丽侠 刘建军 刘长友 王素华 曹志敏 陈红霖 王 彦 王 珅6(15)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人工控制条件下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与光合特性的关系研究……………………………………………孙 辉 张立平 侯起岭 白秀成 杨吉芳 张风廷 赵昌平1(7)

玉米ZmGS5基因克隆、分子特性分析及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刘晓丽 韩利涛 魏 楠 申 飞 蔡一林1(16)

西藏阿里 19个燕麦引进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周启龙 1(26)

小麦4B染色体上LOX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区域分布………………………………王黎明 孔维玮 高华利 董普辉 闫雪芳 王春平 王洪刚 李兴锋1(32)

苦荞全基因组SSR位点特征分析与分子标记开发……………………………………………………马名川 刘龙龙 刘 璋 周建萍 南成虎 张丽君1(38)

不同水稻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与发芽期耐寒性鉴定研究………………………………………………………………潘晓雪 胡明瑜 王忠伟 吴 红 雷开荣1(47)

冀西北食葵地方资源农艺性状分析………白 苇 胡 杨 杨素梅 张宝英 崔金丽 靳 涛 白海花1(54)

基于熵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探讨…………………齐建双 夏来坤黄 保 李春盈 马智艳 丁 勇 谷利敏 张 君 张凤启 穆心愿 唐保军 赵发欣 张兰薰1(60)

花生TCP转录因子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组织表达特性分析………………………………………………………王 通赵孝东 甄萍萍 陈 静 陈明娜 陈 娜 潘丽娟 王 冕 许 静 禹山林 迟晓元 张建成2(35)

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指标筛选及评价…………………………………李灿东 郭 泰 王志新 郑 伟 赵海红 张振宇 徐杰飞 郭美玲2(45)

山西北部地区引种苦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靳建刚 田再芳2(52)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遗传的初步研究…………………………………………李忠南 王越人 邬生辉 刘励蔚 曲海涛 孙振宇 李光发2(57)

大豆百粒重相关基因的全基因组发掘分析………………………宿 洋 杨 静 郭 勇 杜维俊 邱丽娟3(8)

64份苦荞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贾瑞玲 赵小琴 南 铭 陈 富 刘彦明 魏立平 刘军秀 马 宁3(19)

不同氮效率油菜种质苗期氮吸收转运与利用差异研究…………………………………秦 璐 王建强 韩配配 李银水 顾炽明 胡小加 谢立华 廖 星3(28)

大豆籽粒生育酚及其组分含量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秦 宁 李俊茹 李文龙 杜 汇 李喜焕 张彩英3(34)

苗期及灌浆期抗Bipolarissorokiniana叶枯病小麦品种(系)鉴定及相关性分析……………………………………………………李梦钰 高 闯 李巧云 徐凯歌 王丝雨 牛吉山3(40)

同异分析法在粒用高粱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曲祥春 王 鼐 石贵山 于 淼 李海青 高 悦 徐 宁 陈冰嬬3(46)

四川豌豆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及分子鉴定…………………………项 超 孙素丽 朱振东 宗绪晓 杨 涛 刘 荣 杨 梅 鲜东锋 杨秀燕3(51)

过表达FtbZIP5提高苦荞毛状根黄酮积累及其耐盐性……………………………………………翁文凤 伍小方 张凯旋 唐 宇 江 燕 阮景军 周美亮4(1)

燕麦属植物核糖体DNA染色体定位及45S rDNA的系统进化分析…………………………………王炳策 刘晓娟 程 斌 任明见 徐如宏 张素勤 张立异 何 方4(10)

双季稻栽培对水稻DUS测试标准品种数量性状表达的影响……………………………………………凌 晨 刘 洪 杨 哲 黄展权 陈孟强 饶得花 徐振江4(18)

山东省水稻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张全芳 姜明松 陈 峰 朱文银 周学标 杨连群 徐建第4(26)

甘蔗新品系的DTOPSIS法综合评价………………………郭 强 马文清 秦昌鲜 施泽升 彭 崇 闭德金 何洪良 梁永检 唐利球4(32)

黄淮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综合性分析……………………杜晓宇 李楠楠 邹少奎 王丽娜 吕永军 张 倩 李顺成 杨光宇 韩玉林4(38)

黑龙江省部分玉米杂交种的综合评价………………冯艳飞 杨 威 任国鑫 邓 杰 李文龙 高树仁4(46)

120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李 琼 常世豪 武婷婷 耿 臻 杨青春 舒文涛 李金花 张东辉 张保亮4(51)

黑龙江省粳稻品种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鉴定与抗性评价………………………………………………………高 清 张亚玲 周弋力 于连鹏 聂 强 靳学慧4(59)

烟草Nt14-3-3-like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宋坤锋 郝风声 姚 欣 王 静 刘卫群5(6)

对热带玉米种质群体控制双亲混合选择适应性的评价……………………………………………张艳茹 杨子和 杨 荣 韩 建 焦金龙 赵 丽 吴元奇5(14)

12个主产区历史小麦品种抗叶锈病基因分析……段振盈 徐新玉 李 星 李在峰 马 骏 姚占军5(20)

玉米HSP90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曹丽茹 王国瑞 张 新 魏良明 魏 昕 张前进 邓亚洲 王振华 鲁晓民5(28)

不同作物光合蛋白复合物的提取及比较分析………………………………………王儒情 华 玮 刘 军5(35)

山西省不同年代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抗旱性特征分析………………………………………………………王 云 乔 玲 闫素仙 武棒棒 郑兴卫 赵佳佳5(43)

贵州新老两代糯高粱品种(系)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差异分析…………………………………………………………………高 杰 李晓荣 封广才 李青风 彭 秋5(50)

江汉平原大豆品系表型分析及综合评价………………刘 歆 杨 芳 邓军波 汪嫒嫒 何 念 陈 艳5(57)

基于SNP分子标记的泰山/泰科麦系列小麦遗传解析……………亓晓蕾 李兴锋 吕广德 王瑞霞 王 君 孙宪印 孙盈盈 陈永军 钱兆国 吴 科5(64)

甜菜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丁刘慧子 邳 植 吴则东 5(72)

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分蘖性状比较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李佳慧 程 琴 欧克纬 谭秦亮 庞新华 周全光 吕 平 宋奇琦 唐毓玮 朱鹏锦5(79)

DEP1与NRT1.1B基因的遗传互作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李 旭 付立东 王 宇 隋 鑫 任 海 吕小红 马 畅 杜 萌 毛 艇6(22)

2种裸燕麦籽粒硬度测定方法比较………安江红 张文静 杨晓虹 南金生 杨 燕 闫明霞 韩 冰6(28)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定位低温影响水稻萌芽期根长和芽长QTL…………余镁霞 邓浩东 谭景艾 宋贵廷 吴光亮 陈利平 刘睿琦 邹安东 贺浩华 边建民6(36)

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和SQ-1诱导的不育植株花粉形态电镜扫描观察…………………………………………………………………………任文斌 王 倩 吴翠翠 谢三刚6(46)

马铃薯品种(系)淀粉与产量表现稳定性分析………………………李 鑫 金光辉 王鹏程 王紫雯6(51)

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发掘水稻抽穗期新位点………………………苏代群 陈 亮 李 锋 武 琦 白君杰 邹德堂 王敬国 刘化龙 郑洪亮6(58)

双重检测马铃薯X和Y病毒试纸条制备技术研究……………………………………………张 微 李志新 赵 雪 张金鹏 付春江 于倩倩 刘卫平6(62)

不同春小麦品种对氮肥处理的响应………………高甜甜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常旭虹 赵广才6(67)

谷子抗除草剂杂交种去除假杂种技术研究…………李会霞 刘 红 王玉文 田 岗 刘 鑫 郑植尹6(72)

薰衣草芳樟醇合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性检测…………………………………………龚林涛 苏秀娟 廖 燕 克热木汗·吾斯曼 周 迪 尹松松6(78)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种植模式对南方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龚松玲 曹 培 高珍珍 李成伟 刘章勇 朱 波1(68)

干旱胁迫对盆栽“川丹参1号”生理指标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邓婉月 冷秋彦 杨在君 余 燕 吴一超1(74)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苗期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杨 娟 姜阳明 周 芳 张 军 罗海登 田山君1(82)

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的冠层特征……………………申 勇 谢 昊 潘竹栋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1(90)

不同灌水量下喷施腐植酸对燕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王 琦 孙 雯 武俊英 刘景辉 赵宝平1(98)

甘蔗轮作青饲玉米和花生对甘蔗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范业赓 陈荣发 闫海锋 周慧文 翁梦苓 黄 杏 罗 霆 周忠凤 丘立杭 吴建明1(104)

棉花化学打顶剂的配制与筛选………………………………孙正冉 吴 昊 张翠萍 张晋丽 贺道华1(112)

干旱胁迫下外源亚精胺、甜菜碱对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韩多红 王恩军 张 勇 王红霞 王 艳 王 富1(118)

河南省主要气象因子变化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影响特征…李文旭 吴政卿 雷振生 姜桂英1(124)

5-氨基乙酰丙酸和乙烯利对东北春玉米功能叶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李瑞杰 闫 鹏 王庆燕 许艳丽 卢 霖 董志强 张凤路1(135)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周年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刘佳敏 汪 洋 褚 旭 齐 欣 王慢慢 赵亚南 叶优良 黄玉芳1(143)

氮及氮素形态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黄 丹 杨富文 刘 琳 王 月 贺国强 王洪瑞 孙广玉 敖 红1(150)

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对产量组分的影响………………………………段惠敏 卢 潇 周晓洁 李高峰 文国宏 王玉萍 程李香 张 峰1(160)

基于正交设计的玉米有机无机培肥模式优化研究……………………刘 艳 宫 亮 邢月华 包红静1(168)

湖南主要大田作物系统投入产出的能值分析……………………………………周 江 谢宜章 向平安1(175)

湘烟5号对植烟土壤镉耐受力响应研究…………………………………李迪秦 王 青 胡亚杰 王 艳 王妍妮 钟 仪 刘铭晖 丁春霞1(182)

施用磷和钙对花生生长、产量及磷钙利用效率的影响………………………………………………………索炎炎 张 翔 司贤宗 李 亮 余 琼 余 辉1(187)

玉米叶片“源”的高温胁迫阈值研究………张学鹏 李 腾 王 彪 刘 晴 刘涵瑜 陶志强 隋 鹏2(62)

抽穗开花期喷施MeJA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杨宇尘 杜志敏 张小鹏 李坤译 沈家琪 徐 海2(71)

不同追氮模式对河南沿黄稻区粳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付 景 尹海庆 王 亚 杨文博 张 珍 白 涛 王越涛 王付华 王生轩2(77)

移栽时间与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王德权 孙延国 杜玉海 刘 洋 王 艺 马兴华 张玉琴 张日强2(87)

不同土壤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王玉娇 曹 祺 常旭虹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赵广才 石书兵2(96)

玉米品种京农科 728机械粒收质量性状研究…………………………………………………………………徐田军吕天放 赵久然 王荣焕 崔铁英 贾晓军 张 勇 蔡万涛 刘月娥 刘秀芝 陈传永 王元东2(101)

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曹晓燕 武爱莲 王劲松 董二伟 焦晓燕2(108)

苗期调控对晚播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刘阿康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马瑞琦 高甜甜 王玉娇 阚茗溪 赵广才 常旭虹2(116)

旱地糜子生长、产量及土壤环境对不同覆膜种植方式的响应……………………………………… 张晓娟 张尚沛 程炳文 罗世武 王 勇 杨军学 王晓军2(124)

马铃薯块茎膨大特性及其与单薯鲜重之间的相关性………杨 平 陈昱利 巩法江 毕海滨 高明慧2(130)

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证及效益分析……………………………… 刘剑钊 袁静超 梁 尧 贺 宇 张水梅 史海鹏 蔡红光 任 军2(135)

干旱年景下芸豆生长及产量对其密度的响应………………李 洁 张小宁 晋凡生 韩彦龙 李海金2(140)

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成铃特性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张 文 刘铨义 曾庆涛 蔡晓莉 冯 杨 逯 涛2(147)

基于季节性降雨的双季稻生育后期干湿交替灌溉对稻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刘 萍 邵彩虹 张红林 刘光荣2(153)

3种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邱 甜 牛力立 朱 江 蔡甫格 王庆伟2(160)

燕麦籽粒营养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周月霞 范 昱 阮景军 严 俊 赖弟利 彭 艳 唐 勇 翁文凤 程剑平2(165)

腐植酸对干旱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申 洁 王玉国 郭平毅 原向阳2(173)

曲靖烟区烟叶微量元素与土壤pH值关系研究……张芸萍 郭山虎 张锦涛 解 燕 易 克 李 强2(178)

耕作方式对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王丽芳 张德健 张婷婷3(57)

镉污染稻区油菜-中稻替代双季稻种植的可行性研究……………………………………………………易镇邪 王元元 谷子寒 帅泽宇 屠乃美 陈平平3(65)

谷子和玉米叶片光合荧光参数对烟嘧磺隆胁迫的响应差异…………………………………………高 鹏 郭美俊 杨雪芳 董淑琦 温银元 郭平毅 原向阳3(70)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周正萍 田宝庚 陈婉华 王子阳 袁 伟 刘世平3(78)

基因型、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烤烟多酚类物质的影响………………………………………………………张 希 王慧芳 代卓毅 薛 刚 徐世晓 杨铁钊3(84)

高磷土壤减量施磷对果蔗磷肥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吴启华 陈迪文 周文灵 敖俊华 黄 莹 黄振瑞 李 爽 孙东磊3(91)

春季追肥对冬小麦群体构建和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赵庆玲 林 文 任爱霞 张蓉蓉 李 蕾 孙 敏 高志强3(99)

生物炭基肥与哈茨木霉菌剂配施对烤烟和植烟土壤质量的影响………………………………………………………汪 坤 魏跃伟 姬小明 云 菲 邹 凯 隆 准3(106)

化控措施对直播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武志峰刘凯丽 乐丽红 陈忠平 唐双勤 李祖军 韩瑞才 曾研华 曾勇军 潘晓华 石庆华 吴自明3(114)

春玉米田翻压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王怡针 苏 港 曹利霞 李 泽 葛均筑 臧凤艳 李子芳 王金龙 吴锡冬3(120)

蛟河晒红烟移栽期和覆盖方式对烟株干物质积累和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陈成立 王 静 付全善 侯振武 蒋伟峰 李立平 郭书洋 饶超奇 符云鹏3(126)

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有机肥用量对油菜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熊廷浩 资 涛 张 嫒 胡宇倩 彭 芝 宋海星3(133)

马龙和沾益烟区土壤与烟叶铁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孙燕鑫 李子玮 张豪洋 郭笑恒 许自成3(140)

根际耐盐真菌分离筛选及溶磷促生性能分析………………………………谭海霞 李丽艳 杜迎辉 孙杉杉 王连龙 董 雪 王玉玺 张 颖3(149)

靖西市植烟土壤肥力适宜性综合评价……………李自林 陆亚春 赵磊峰 范东升 韦 忠 周文亮3(155)

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红芸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张 杰 陈 鑫 高芳芳 马亚君 刘燕燕 武才女3(16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东北黑土稻区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孟祥宇 冉 成 刘宝龙 赵哲萱 白晶晶 耿艳秋3(167)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王慧芳 张 希 冯小虎 李一凡 张 红 赵松超 赵铭钦3(173)

种植密度对雪茄烟膜脂过氧化特性及烟叶质量的影响…………………………………………李金奥 张思唯 刘博远 钟 秋 秦艳青 邹宇航 赵铭钦3(178)

向日葵干物质转运及产量对播种期和栽培密度的响应………………………………赵轩微 赵雅杰 田振东 胡树平 赵 榕 任亚宁 包海柱 高聚林3(185)

不同钙浓度对烤烟生长及镁吸收的影响……………………冯新维 黄 莺 吴贵丽 芶剑渝 彭玉龙3(190)

幼苗期不同节位摘心对高产春大豆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楚光红 章建新 王 聪 赵占营3(195)

基于TOPSIS黄淮海平原井灌区冬小麦调亏灌溉的多目标优化………………………………秦海霞 张玉顺 张 昆 杨浩晨 邱新强 王艳平 路振广 张明智3(202)

秸秆还田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王国骄 宋 鹏 杨振中 张文忠4(67)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灌浆期的光合特征对高温适应性的初步研究………………陶志强 闫 鹏 张学鹏4(73)

酸化土壤施钙对不同花生品种(系)钙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于天一 郑亚萍 邱少芬 姜大奇 吴正锋 郑永美 孙学武 沈 浦 王才斌 张建成4(80)

节水灌溉栽培模式对稻米品质和淀粉RVA谱的影响…………………………薛菁芳 蔡永盛 陈书强4(86)

南阳盆地适宜机械化收获绿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分析………………………………………………朱 旭 胡卫丽 杨厚勇 许 阳 向 臻 杨 玲 杨鹏程4(93)

不同时期NaCl胁迫对甜菜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王 堽 於丽华 赵慧杰 刘 钰 耿 贵4(99)

播期对鄂中北地区不同类型粳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潘高峰 汪本福 陈 波 房振兵 赵沙沙 田永宏4(105)

叶面喷施硅肥对寒地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刘天昊张翼飞 王怀鹏 杨克军 张津松 孙逸珊 肖珊珊 徐荣琼 杜嘉瑞 李佳宇 彭 程 王宝生4(112)

施氮量对酒用糯高粱品种红缨子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高 杰 封广才 李晓荣 李青风 汪 灿 张国兵 周棱波 彭 秋4(118)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育苗盘规格优选研究…………张久权 余祥文 凌爱芬 王 勇 李磊磊 董建新4(123)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机质、不同形态氮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刘学彤 郑春莲 曹 薇 党红凯 曹彩云 李晓爽 李科江 马俊永4(130)

播期对华北平原雨养夏玉米产量形成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梁 茜 吴清山 葛均筑 吴锡冬 杨永安 侯海鹏 张 垚 马志琪4(136)

铁、镉及其互作对水稻光合原初反应的影响……………………………………杨 磊 金延迪 刘侯俊4(144)

香稻专用肥料类型对香稻产量、品质和香气的影响…………………………………………佟天一 蔡健旋 张集胜 李 林 马 林 何柔静 唐湘如4(152)

施氮量对四川雪茄烟叶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张嘉雯 卢绍浩 赵铭钦 钟 秋 王 俊 易 凯 向 欢4(159)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王庆彬 聂振田 卢洁春 彭春娥 张 民 孟 慧 刘治国 耿全政4(166)

灌浆期不同阶段干旱对高粱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张瑞栋 高铭悦 岳忠孝 周宇飞 曹 雄4(172)

氮、磷、钾肥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吴 可 谢慧敏 刘文奇 莫并茂 韦国良 陆 献 李壮林 邓森霞 韦善清 梁 和 江立庚4(178)

不同间作绿肥替代化肥模式对木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唐红琴 李忠义 董文斌 韦彩会 何铁光 蒙炎成 汤海玲 莫永诚4(184)

不同小黑麦品种在冬闲盐碱耕地的比较试验…………………………………王智华 张凌云 魏立兴4(191)

机械旱直播对水稻生育进程、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唐志强 张丽颖 何 娜 马作斌 赵明珠 王昌华 郑文静 银永安 王 辉5(87)

干旱处理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裴志超 周继华 徐向东 兰宏亮 王俊英 郎书文 张伟强5(95)

灌溉条件下燕麦氮、磷、钾配方施肥效应分析及与产量回归模型的建立……………………………………………………张平珍 张克厚 陈 莺 陈靖萍 罗健科 王泽宇5(101)

施氮量和播种量对大麦[2011(07)814]鲜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邓超超 王 蕾 徐 也 周 琦 宿翠翠 蔡小斌 缪平贵 赵海鹏 张 燕 王育才 张想平5(108)

湘南稻作烟区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氮磷钾关系研究…………周启运 郑重谊 荊永锋 刘勇军 彭曙光 陈 焘 刘智炫 胡瑞文 周清明 黎 娟5(114)

施氮和间作对蚕豆根瘤形成及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吴鑫雨 刘振洋 李海叶 郑 毅 汤 利 肖靖秀5(120)

杂交稻有序机抛增密减肥处理对产量及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石 楠 高志强 胡海燕 陈崇怡 文双雅5(128)

氮肥一次性基施对夏播鲜食甜玉米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刘 威 周剑雄 谢媛圆 张 旭 熊又升 徐祥玉 袁家富 熊汉锋5(134)

播种量对冀北地区2个荞麦品种产量的影响…………………曹丽霞 周海涛 张新军 石碧红 张丽霞 李云霞 刘君馨 白 静 赵世锋5(140)

江淮地区燕麦籽粒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张 琦 魏臻武 闫天芳5(146)

甘薯轮作与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胡启国 刘亚军 王文静 王 祁 王红刚 储凤丽5(153)

贵州辣椒光合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陈 芳 谷晓平 于 飞 胡家敏 左 晋 胡欣欣 刘宇鹏 胡 锋5(160)

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蔬菜的营养品质分析比较………………………马 超 李晓慧 班甜甜 梁 蝶5(166)

干旱胁迫对芝麻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吕 伟 任果香 韩俊梅 文 飞 王若鹏 刘文萍5(172)

桃源县植烟土壤微量元素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刘文龙 宁尚辉 曹明锋 祝 利 高玉珍 张学伟 文梓祥 姜宝迪 景延秋 邓 勇5(176)

全生育期水分控制对谷子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刘 鑫 李会霞 田 岗 王玉文 刘 红 曹晋军 成 锴 王振华 刘永忠 李万星5(181)

磷酸二铵施用量及方式对甜菜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张 婷 张博文 李国龙 曹 阳 李 悦 张少英5(187)

外源褪黑素对红小豆生长、光合荧光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陈忠诚 金喜军 李 贺 周伟鑫 强斌斌 刘 佳 张玉先6(88)

云南红河烟区覆膜方式及移栽苗龄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王初亮 宋文峰 关罗浩 谢 晋 黄 浩 李旺阳 王 维6(95)

秸秆全量还田下晚稻季翻耕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唐 刚 廖 萍 眭 锋 吕伟生 张 俊 曾勇军 黄 山6(101)

北疆临冬播小麦品种间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苏文平 王 欢 艾木拉姑丽·库尔班 赵鑫琳 薛丽华 章建新 刘 俊 孙诗仁6(108)

春季灌水对晋南晚播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杨 娜 席吉龙 王 珂 席天元 张建诚 姚景珍 王 健6(115)

作物轮作对甘薯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刘亚军 王文静 王红刚 王 祁 胡启国 储凤丽6(122)

氮素穗肥运筹方式对杂交晚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周乾聪 陈 乐 罗 亢 刘梦洁 宋永苹 谢小兵 曾勇军6(129)

生物炭基肥对马铃薯田土壤脲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高 佳 王 姣 王 松 刘红健 康 佳 沈 弘 王海莉 任少勇6(134)

丘陵地区免耕条播对油菜生长、根系和产量的影响………………………………………………………李心昊 李 俊 万 林 刘丽欣 刘君权 马 霓6(139)

稻鱼共作对水稻叶绿素荧光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王 奇 李妹娟 章家恩 汤嘉欣 曾文静 周 磊 杨清心 江明敏 伍嘉源 罗明珠6(145)

播期和行距互作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郭明明 王康君 张广旭 孙中伟 李 筠 章跃树 代丹丹 陈 凤 樊继伟6(152)

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糜子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张盼盼 张洪鹏 郭亚宁6(159)

头季留茬高度对水稻再生季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李 阳 杨晓龙 汪本福 张枝盛 陈少愚 李进兰 程建平6(164)

打顶后喷施不同浓度GA3和6-BA对烤烟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谷宇超 杨懿德 鄢 敏 刘 勇 杨 建 向金友 罗柱石 李林秋 景延秋 杨 洋6(171)

钾肥对糜子茎秆形态、力学、生理特性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梁海燕 李 海 丁 超 杨 芳 宋晓强 邓亚蕊 刘贵山 林凤仙 张翔宇 苏占明 姜 超6(177)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冬小麦生长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王 欣 王 才 6(182)

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蔡丽君 张敬涛 刘婧琦 盖志佳 郭震华 赵桂范6(189)

遵义烟区不同海拔下植烟土壤细菌群落及影响因素分析………………………………李茂森 高卫锴 任天宝 蒋石香 何小亚 骆乐琴 云 菲 柯晓婷6(193)

农业信息技术

蓖麻地上部主茎器官形态建成的预测模型……徐寿军 王 磊 德木其格 王金波 齐海祥 朱国立1(193)

基于GWO优化SVM的小麦籽粒优劣分级研究…………………安娟华 董 鑫 王克俭 何振学1(200)

结合植被指数与纹理特征的玉米冠层 FAPAR遥感估算研究………………………………………………王思宇聂臣巍 余 汛 邵明超 王梓旭 努热曼古丽·托乎提 刘亚东 程明瀚 官云兰 金秀良2(183)

基于水分亏缺指数的贵州省水稻干旱特征分析…………………………………………邢 愿 贺中华 2(191)

向日葵籽仁脂肪和脂肪酸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周 菲 王文军 刘 岩 马 军 王 静 吴立仁 关洪江 黄绪堂2(200)

植物保护

马铃薯种质资源晚疫病抗性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筛选………………………………娄树宝 李凤云 田国奎 王海艳 田振东 王立春 刘喜才 王 辉4(196)

不同前茬和种衣剂用量对花生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刘卫星 范小玉 张枫叶 贺群岭 陈 雷 李 可 吴继华6(199)

玉米品种对不同地区玉米南方锈菌的抗性评价…………………………………………黄莉群 马 玥 戚新蕾 孙秋玉 董佳玉 李冠甲 马占鸿6(205)

不同小整薯规格和药剂拌种处理对旱作重茬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罗 磊 李亚杰 姚彦红 李丰先 范 奕 董爱云 刘惠霞 牛彩萍 李德明6(211)

种子科技

硒对芸豆种子萌发、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史雅涵 杜天庆 翟红梅 杨舒添 龚 芮 李宇航 路博宇 崔福柱 高志强3(210)

60Co-γ辐射对糜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闫 锋 李清泉 董 扬 季生栋 韩业辉 于运凯 王立达 赵 锁4(202)

富氢水对干旱胁迫下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宋瑞娇 冯彩军 齐军仓4(206)

萌发期耐莠去津谷子种质资源筛选及评价………………………………………王雨婷 苗兴芬 王 帝5(194)

西藏3份垂穗披碱草耐旱性评价……………………………周 晶 孙 侃 周忠义 王传旗 苗彦军5(205)

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多样性分析……………………………郭宇琦 王财金 王 洋5(211)

草燕1号燕麦新品种选育及品种特性评价………张少平 耿小丽 武慧娟 李德明 刘 乾 高占琪5(219)

干旱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米种子抗旱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李 安 舒健虹 刘晓霞 蒙正兵 王小利 赵德刚6(217)

机插水稻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于居龙 张 国 赵来成 姚克兵 罗光华 方继朝 张建华 焦 杨 束兆林6(224)

技术推荐

江南双季稻区再生稻秸秆全量还田机械化种植模式……………………………………………………张 俊 邓达孙 刘建军 周文喜 黄欠如 张卫建4(212)

秸秆还田下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的技术模式……张 俊 邓艾兴 尚子吟 唐志伟 严圣吉 张卫建6(230)

其他

征订启事……………………………………………………………………………………………5(13、159、218)

《作物杂志》2021年总目录…………………………………………………………………………………6(236)

猜你喜欢

产量影响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