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肠胃炎病的诊治研究
2021-04-16冷隽
冷 隽
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 梅河口 135022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中,肉牛养殖户越来越多,在养殖牛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牛肠胃炎,其发生率较高,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影响到牛的肠胃功能,严重者会出现中毒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需要对牛肠胃炎疾病进行详细了解,掌握病因、症状,及时给予诊断与治疗,以便取得满意的疗效,减少经济损失。能够为牛养殖户提供该病诊治的科学依据,促使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牛肠胃炎的危害
牛肠胃炎容易导致病牛胃肠黏膜脱落,影响到消化酶的分泌情况。黏液分泌减少后会导致肠液理化性质出现改变,酶活性下降,无法完全消化饲料,从而导致牛生产性能下降,生长速度缓慢,出栏周期延长,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另外,肠胃炎会导致肠道致病菌大量繁殖,存在产气与产毒素的微生物,产生的气体容易引起胃肠道臌气,引起急腹症的发生[1]。
2 牛肠胃炎的临床症状
牛肠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黑便、全身乏力、无精打采,严重者会出现腹泻与卧地不起的情况。部分病牛会出现便血、粪便中有肠黏液的情况。在前期会出现食欲下降、腹泻不明显等情况,身体逐渐消瘦。
3 牛肠胃炎的发生原因
在牛饲养的过程中,如果饲料出现霉变、饮用水受到污染或者突然更换饲料等均会导致牛出现肠胃炎疾病。上述情况均会影响到牛营养吸收效果,继而容易出现肠胃炎疾病[2]。
4 牛肠胃炎的诊断与治疗
在对牛进行诊断的时候,可以根据牛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并通过实验室检查粪便理化性质与菌群分布情况,进行进一步确诊。在病牛确诊该病的时候,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应从病因、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措施。通常情况下牛肠胃炎主要是病原菌感染后引起消化道微生物失调,病原菌感染主要是从饲料或饮用水中进入胃肠道,或者在牛体内致病菌短时间大量繁殖引起的。在病牛发病早期,可以给予微生态制剂进行口服治疗,对病牛胃肠道中的菌群进行有效的调理,提高有益菌数量,对有害菌进行有效的抑制,以便改善病牛症状。在发病中期,可以给予适量的敏感抗生素治疗,用药剂量严格控制,避免损伤有益菌不利于后期康复。在发病后期,还需要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补液盐与黏膜修复药物治疗,缓解炎症反应,促使黏膜快速恢复正常,避免出现脱水情况。在病牛康复后需要加强后期护理,在饲料中增加含有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地衣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添加剂,以便避免该病的复发[3]。
5 牛肠胃炎的预防
为了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降低该病的发生,需要对该病加以预防处理。首先,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对牛舍的温度与湿度合理控制,避免出现应激反应。饲养密度合理,每周全场消毒1~2次,定期监测流行疾病。设置疫情预警机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处理。其次,需要对饲料与饮用水消毒处理,避免食用霉变或受污染的饲料与饮用水,减少该病的发生率。
6 总结
牛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没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影响到病牛健康与生命安全,从而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需要对该病加深了解。对该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进行了解,从而有效的预防,并对其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掌握,确保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在养殖过程中确保科学合理,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