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黛力新在伴抑郁焦虑状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服药依从率的影响

2021-04-16方婧菲袁衬容钱楚茵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黛力新心脑血管服药

方婧菲 袁衬容 钱楚茵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生物因素、遗传及个体化心理行为有关,尤其是个体心理行为[1]。此种疾病病情较严重且易反复发作,根治可能性较小,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使得绝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患有心理障碍。一旦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不仅会加重原发性疾病,还会降低服药依从性,致使病情迁延而诱发各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增加死亡风险。因此,临床在给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考虑与抗焦虑、抗抑郁药物联合进行,以确保获得满意疗效。有研究表明[2],黛力新属于一种新型的神经阻滞剂,可以有效提升多巴胺水平,调节机体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达到改善焦虑、抑郁及提高患者服药依从率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选取了2018 年2 月~2019 年11 月在本院就诊的62 例伴抑郁焦虑症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针对黛力新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2019 年11 月在本院就诊的62 例伴抑郁焦虑症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1 例。常规组患者中男17 例,女14 例;年龄最大82 岁,最小50 岁,平均年龄(68.33±10.32)岁;病程1~15 年,平均病程(6.34±3.19)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9~31 分,平均HAMD 评分(25.24±2.18)分;疾病类型:冠心病13 例,原发性高血压10 例,慢性心力衰竭8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9 例,女12 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51岁,平均年龄(67.59±10.21)岁;病程1~16 年,平均病程(6.44±3.37)年;HAMD 评分20~33 分,平均HAMD 评分(25.82±2.26)分;疾病类型:冠心病12 例,原发性高血压11 例,慢性心力衰竭8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的开展,在申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纳入标准:均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符合心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焦虑抑郁症状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查(CCMD-2-R)[3]的标准;HAMD 评分均≥17 分;均知情了解研究内容且同意参与。排除标准:残疾或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近期服用过抗精神药物者。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抗心脑血管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类、抗凝、β 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171104;规格:氟哌噻吨0.5 mg 和美利曲辛10 mg/片)口服治疗,1 片/次,每日早上服用1 次,持续给药6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状态、服药依从率。①采用HAMD 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状态,HAMD 评分标准[4]:主要评估睡眠障碍、焦虑绝望、迟滞三种人格影响因子,每个因子采用0~4 分5 级评分法,分数越低表示症状越轻。②根据患者依从行为由高到低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3 个等级。完全依从:患者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部分依从:患者需要在督促下被动服药治疗,缺乏主动意识;不依从:患者在督促情况下仍未能遵医嘱服药,甚至擅自停药、更改剂量。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 三种因子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睡眠障碍、迟滞、焦虑绝望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障碍、迟滞、焦虑绝望因子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服药依从率比较 研究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 三种因子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 三种因子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2 两组服药依从率比较(n,%)

3 讨论

据相关调研显示,因患心脑血管疾病而出现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患者约占8%~44%,而能被临床确诊的患者仅占21%,导致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疗效欠佳[5]。出现如此现象主要与心脑血管疾病诱因有直接关系,在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情绪中,最为典型的三种情绪是焦虑、抑郁和愤怒敌对,这些情绪会阻碍正常医疗行为开展,从而加速疾病发展,增加患者死亡率。所以,临床在给予患者抗心脑血管药物治疗时,有必要结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协同治疗,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在对伴抑郁焦虑状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结合了黛力新抗焦虑抑郁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睡眠障碍、迟滞、焦虑绝望因子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睡眠障碍、迟滞、焦虑绝望因子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王路方[6]的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报道虽然为黛力新与多虑平联合用药,但两者均为抗焦虑、抑郁的常用药物,药用机制不相上下,因此综合两项研究结果均可表明黛力新在伴焦虑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其原因为:黛力新是由低剂量神经阻滞剂盐酸氟哌噻吨与低剂量三环类抗抑郁盐酸美利曲辛组合而成,这两种成分可明显增加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等多个神经递质的含量,有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平衡,恢复患者神经意识,进而达到抗焦虑、抗抑郁的目的[7]。与此同时,黛力新还能辅助抗心血管类药物,有效改善患者心脏不适症状,对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黛力新能改善伴抑郁焦虑状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这是因为黛力新中包含的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两种成分可同时作用于和焦虑抑郁相关的三种神经递质,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进而有效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恢复自主意识,适应环境发展,服从医护人员相关服药安排,同时明确如何自保,最终有效提高服药依从率[8]。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所收集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有限,关于患者远期疗效及复发情况未能展开随访调查,因此希望后续有更多学者能补充这方面指标研究,以确保临床数据更为精准。

综上所述,采用黛力新治疗伴抑郁焦虑状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率,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黛力新心脑血管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服药先分阴阳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联用黛力新、莫沙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