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情况调研分析
2021-04-16徐树晨印方成
徐树晨,印方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214081)
江苏如东:养殖密度不断增大,未来水泥池、帆布池模式有望得到发展
问:2020年如东一带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如何?
李书平:2020年如东一带的南美白对虾普遍放苗比较早,在2020年7、8月就开始放苗。养殖前期,南美白对虾发生肝胰腺坏死的情况比较多,中期之后这一带成活率普遍在50%以上。2020年总体产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产量翻一番的情况很常见,周边的养殖户在饲料投喂量与养殖用电量的提升也能体现出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体而言,南美白对虾保持在900~1 250千克/亩。因此,高产量也导致了2020年如东南美白对虾存塘量较大,进而影响了11、12月的价格,但是总体养殖情况依然比2019年更好。
问:目前如东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主要采用何种模式,平时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李书平:养殖模式采用的是如东小棚模式,养殖方式偏向于生态友好型,即不使用抗生素或者消毒剂等,水产投入品也仅选择3~4种进行水质调控的菌、肥等。大规模、高密度养殖时,维持水体状态稳定最重要,平时的残饵、粪便管理也以维稳为主。前期放苗方面,每张棚投放5万尾的“P20苗”,到12月初,成活率能够保持在85%~90%,成活率的高低与前期的水质调控情况密切相关,藻类、pH等指标需维持在适宜范围内。投喂方面,养殖前期保持每天3餐的投喂,投喂所需时间可以反映出虾的活力和饲料的适口性,应根据虾的吃食活跃程度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最好能将每次吃食时间把控在45分钟至1小时。
问:如东一带自2020年以来有没有出现新的养殖模式?
李书平:随着地方政府在环保方面的管理水平提高,传统小棚的建造受到了限制,近年来水泥池、帆布池养殖的模式开始出现。水泥池与帆布池模式在建造投入与管理成本方面均较高,且两种模式在养殖稳定性方面都达不到小棚的水平,因此很难取代小棚模式的地位。但在环保政策的施压下,未来水泥池、帆布池模式还是有望得到发展。
问:2020年以来华南地区“玻璃苗”盛行,如东这一带情况如何?
李书平:2020年不只是华南地区,华东地区玻璃苗情况也特别多,且主要发生在外塘养殖中,小棚内发生“玻璃苗”的情况比较少。如东一带大部分苗种来自海南,从海南苗销售情况来看,如东一带的苗种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中,因为海南的苗企更愿意把最好的苗种投入到如东市场,因为南美白对虾苗在如东的价格一直较有优势,能在如东获得稳定的市场。政府方面,如东在质量检测方面把控得比较严格,再加上如东的小棚模式,虾苗成活率高于其他地区。来自海南的苗种在运过来之前就已经通过了质量检测,运过来之后先进入专门的标粗车间对苗进行10~15天的标粗,然后再分配至棚中,这样可以缓解虾苗从海南到江苏的应激反应,同时提高对养殖地的适应性,也可以剔除体质差的苗种,进一步提高成活率,从而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并形成良性循环。
问:每年南美白对虾的价格是否会出现季节性波动?养殖户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李书平:2020年可谓是近年来虾价最低的一年,规格20克/尾左右的虾仅为32~34元/千克,这种情况很少见。尽管如此,按现在的高产量,即使以32元/千克的价格出售也不会亏损,甚至还会略有盈利。因为目前南美白对虾的综合养殖成本为22~24元/千克,一张棚按照产出1 250千克虾来计算,投入苗种约为2 000元;饲料消耗量按照1.5吨计算,成本约15 000元;水产投入品支出约2 000元;其他电费1 000元、人工1 000元等,总体来说还是有很大盈利空间的。但随着售价的降低、塘租的提高,养殖风险也在进一步增加,需要更高的产量来覆盖成本。因此通过锅炉保温维持对虾摄食与生长,从而度过价格低谷期,也是一种规避养殖风险的措施。一轮虾出售完毕后,下一轮放苗量与时间也会根据情况有所调整,从而赶上下一轮虾的价格优势期。
问:2020年12月,冷链海鲜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新闻出来,是否对当时如东地区的南美白对虾上市售卖造成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
李书平:前段时间有冻虾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新闻出来,周边养殖户都担心消费者对水产品购买及食用产生恐慌、进而减少对虾的消费。但其实影响不大,因为如东一带的对虾销售以活虾为主,不走冷链,运输流程也没有遭到更严格的监管。
问:2020年以来南美白对虾的市场行情如何?听闻自2020年10月开始,江苏如东、盐城两地出现虾价下跌的情况,周边大部分养殖户有什么打算?后市市场价格情况如何?
李书平:2020年如东一带放苗的时间集中在8月中旬,周边也有在7月底早放苗的养殖户,到了11月,大量没有配备锅炉的养殖场开始陆陆续续进行售卖,短期市场供应量上升。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部分配套锅炉的养殖场选择开启锅炉进行冬季保温,在保持好虾的状态与体质的前提下延后上市,错开高峰期,待价格有所回暖再售卖。
低价的行情下,规格50尾/千克的虾如果状态不好,价格在32~36元/千克;状态好一些的虾价格在40元/千克;发往内地省份的虾因为长途运输的原因,对质量要求很高,因此相对售价更高,达到46元/千克。低价的原因除了集中上市,还有一方面就是2020年产量普遍提高,存塘量也较高。相比于盐城、连云港一带在2020年10-11月的恐慌性出售,如东一带的南美白对虾存塘率在12月为70%~80%,锅炉配置率达到了40%,普遍偏向于等待一段时间再上市,错开高峰期后价格能回归到60~70元/千克,与2019年同期80元/千克的市场价格相比尚能被接受。
问:目前如东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
李书平:问题主要体现在环保压力与尾水处理方面,部分使用田地进行养殖的对虾棚还面临着土地红线压力。在虾品质方面,小棚模式下的对虾相比于散养或者外塘养殖的对虾口感有所差别,需要从源头通过优良原料与配方设计的饲料来进行把控并逐步改善,这要求饲料原料中进口鱼粉的含量较高。在养殖密度方面,随着放苗密度与投喂量的不断提升,小棚模式在硬件设施所能承载的养殖量也将达到极限,后期缺氧的风险也会加剧,无形中提高了小棚养殖的风险,这也是未来的重要改善方向。
问:未来如东一带南美白对虾养殖趋势如何?
李书平:从2019年至今,如东一带的南美白对虾产量呈上升趋势,放苗密度也在增加,养殖户在不断挑战产量新纪录。在同样规格小棚的情况下,已有养殖户尝试将密度增加至每张棚放苗7万尾甚至7.5万尾来增加产量。销售方面,以活虾销售为主的模式没有改变,得益于活虾较高的价格与经济效益,未来会以活虾为基础朝着品牌化方向发展,保持自家品牌独有的质量与口感,进而赢得消费者青睐。
浙江杭州萧山:养殖面积减少,传统土塘养殖模式正在慢慢转向温棚一年养两造虾模式
问:浙江萧山一带南美白对虾的温棚放养情况如何?土塘与温棚的面积应如何配置从而达到产量最优化?
刘宝彬:杭州萧山区一带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模式是在土塘的基础上加盖温棚改造而成的一种改良模式,两个5亩池塘共同加盖一张温棚,10亩温棚总造价在1万~1.5万元,每亩改造成本仅1 000~1 500元,每年仅需更换一次塑料膜。温棚模式每年3月初提前放苗,而土塘则是在5月放苗,因此温棚模式相比于传统土塘可以多养一造虾。在冬季来临前,棚内水温可以保持在合适的温度,保温效果较好,与土塘相比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成活率。放养情况为土塘与温棚两种情况,温棚放苗数量平均在5万~6万尾/亩,养殖较好的情况下每亩产量在550~650千克;土塘放苗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5月1日,密度相对较低,放苗量在3万~4万尾/亩,每亩产量在350~400千克。
目前当地养殖户存在全土塘、全温棚以及土塘与温棚混合这3种布局。根据近年养殖情况来看,占地面积30%的温棚、面积60%的土塘及面积10%的其他设施配置是最优的,全温棚布局虽然因为提前放苗与高密度等特点拥有较高的养殖效益,但前期投资较大且用工成本较高,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风险。相比之下,土塘、温棚混合布局下,3月放苗先在温棚中将南美白对虾苗进行标粗,至4月末苗较大时再转入土塘以获得更快的生长速度,全年综合效益有保证。
问:土塘与温棚的换水量、水污染程度以及排放方式如何?未来该产业是否会因为环境监管而受到制约?
刘宝彬:土塘与温棚的换水量很少,仅需定期加水补足土地渗透流失的水即可。温棚因养殖密度较高,水污染程度高于土塘。尾水的排放方式以抽排再集中处理为主。随着土塘养殖面积的减少、温棚养殖面积的扩大与放养密度的不断增加,尾水排放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加,今后要着重做好尾水的处理工作。
问:温棚养殖如何应对类似2020年末的低温天气?
刘宝彬:2020年10月后,全国城市气温都开始下降,10月中旬气温就降到了20℃以下。尽管温棚能够减少严寒对于虾的危害,但大部分养殖户没有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在11月虾还没有达到较大规格便提前出塘,对销售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温度过低,虾的品质与活力均有所下降,造成虾蜕壳难及死亡等。面对这种罕见的极端低温,养殖户应提前关注气温与水温的变化,做好应对工作。
问:2020年杭州萧山上虞一带南美白对虾病害情况如何?
刘宝彬:病害情况较为严重,以上虞为例,第一造虾的发病死亡率较高,发病症状主要为“白便”与“红体”两种,主要是因为上虞某场的苗集中出现了问题,且该场苗种市场占有率较高,普遍在规格达到近200尾/千克时出现“红体”症状并开始大量死亡。除了苗种方面的原因,天气也是重要影响因素,2020年长达2个月的阴雨天气因缺少阳光,使得水体环境失衡,导致萧山、上虞一带养殖成活率普遍不高。
问:在2020年末虾价低的情况下,南美白对虾延后保温上市的利润约为多少?与往年相比是否有增减?
刘宝彬:2020年自7月开始虾价就一直处于下滑状态,10月的虾价达到了近几年的低点,且土塘5月放苗、10月上市的一批虾成活率也不高,主要集中在萧山、上虞,死亡率甚至达到70%,主要问题在于苗种质量欠缺以及气候异常,同时价格也处于低点,直到12月初价格才回到往年的正常水平。
问:2020年末南美白对虾销售结束后,总结销售情况,2021年初生产将对苗种、放苗数量、投料等方面做哪些调整?
刘宝彬:以萧山一带为例,萧山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大约6万亩,上虞拥有8万~10万亩,2020年的活虾难于出售,价格低,运输成活率低,因此一部分转为冰冻虾与烤虾进行销售,价格相比于活虾降低了6元/千克。2020年的销售情况不理想,因此在下一季生产方面需进行调整,一是苗种要进行精挑细选;二是养殖用水方面,多年养殖所用的钱塘江水富营养化,要选好水源;三是放苗量方面,目前仍保持在每亩放苗5万~6万尾,随着水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等变化,未来也应适量减少。总体来说,土塘养殖模式正在慢慢转向温棚一年养两造虾的模式。
问:2020年,部分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文件限制了南美白对虾的温棚养殖,该政策对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影响如何?未来南美白对虾温棚养殖模式如何进一步改良?
刘宝彬:2020年,出于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考虑,政策上要求部分土地转为用于粮食增收,不再养虾。除此之外,以萧山区为例,由于杭州城市规划建设与扩张,部分养殖土地被征收,能用于养虾的土地进一步减少,从10万多亩减少到现在的6万亩。因此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集约化养殖、提高养殖密度成为未来浙江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方向,包括采用温棚一年养两造虾模式、提高单位放养密度、加深水位提高水体容量等,这些改进措施对于温棚的水源、增氧设施与温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如果依旧采用当地的钱塘江水,盐度达不到所需的3~5,那么即使其他设施条件到位,也很难支撑养殖密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温棚增氧能力也决定了最终产量与出塘规格,如果相应的增氧设施达不到所需要求而又盲目追求高产量,就会因养殖中后期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不得不提前出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