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鲤鱼的生长对比试验
2021-04-16赵一杰彭本初张全成
赵一杰,赵 悦,彭本初,张全成,李 炜
(1.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0;2.通辽市水产事业管理站,内蒙古 通辽028000;3.巴彦淖尔市水产管理站,内蒙古 巴彦淖尔015000)
为提升水产良种化水平,帮助广大养殖户选育经济价值更高的鲤鱼品种,2020年6月到10月,笔者在通辽市早繁鱼种试验场和巴彦淖尔市纳林湖黄河鲤种质资源场分别开展了福瑞鲤与建鲤、黄河鲤与津新鲤的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养殖条件下,福瑞鲤在生长速度、产量及成活率方面均优于建鲤,经济效益更高;黄河鲤生长速度及产量远不及津新鲤,但其以较高的成活率及价格优势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试验池塘:为通辽市早繁鱼种试验场和巴彦淖尔市纳林湖黄河鲤种质资源场池塘,池塘面积10亩。
(2)试验苗种:规格为0.98克/尾的福瑞鲤和0.99克/尾的建鲤,规格均为5克/尾的黄河鲤和津新鲤。
2.方法
(1)池塘选择。在两个试验地点各选取两只便于隔离管理,自然条件如位置、面积、光照、深度、渗漏相近率在98%以上的池塘。
(2)苗种放养。2020年6月20日,在通辽市早繁鱼种试验场两只试验池塘中分别放养材料所述规格的福瑞鲤和建鲤各10万尾,放养密度均为1万尾/亩。2020年6月10日和6月5日,在巴彦淖尔市纳林湖黄河鲤种质资源场两只试验池塘分别放养材料所述规格的黄河鲤和津新鲤3.5万尾,放养密度均为3 500尾/亩。
(3)养殖。两组比对品种分别在相同条件下养殖,即设置相同的管理方式、投饵方法及投饲量。其间严格坚持早、中、晚巡塘,做好养殖管理,保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测产。通辽市早繁鱼种试验场于2020年9月30日分别对两种鱼进行了测产,整个试验周期为102天;巴彦淖尔市纳林湖黄河鲤种质资源场于2020年10月12日分别对两种鱼进行了测产,试验周期分别为125天和130天。
(5)数据计算与分析。体长绝对生长率=(终末平均体长-放养平均体长)/养殖天数,体长性状提高率=(示范品种终末体长-对照品种终末体长)/对照品种终末体长×100%,体重绝对生长率=(终末平均体重-放养平均体重)/养殖天数,体重性状提高率=(示范品种终末体重-对照品种终末体重)/对照品种终末体重×100%,较对照品种增产率=(示范品种单位产量-对照品种单位产量)/对照品种单位产量×100%,成活率=(测产数量/测产规模)/养殖密度×100%。试验数据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数据编辑器进行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比较两组抽样鱼体长、体重的差异;数据图表由Excel 2019编辑绘制。
二、试验结果
1.生长情况
(1)福瑞鲤和建鲤生长情况。试验终末,通辽市早繁鱼种试验场在两只池塘中分别随机选择30尾鱼进行测产,测产结果显示,福瑞鲤平均体长15.59厘米,体长绝对生长率为0.15厘米/天,平均体重58.39克,体重绝对生长率为0.57克/天,较放养初期增重约60倍;建鲤平均体长15.12厘米,体长绝对生长率为0.15厘米/天,平均体重49.08克,体重绝对生长率为0.47克/天,较放养初期增重约50倍。试验品种福瑞鲤在体长、体重方面均优于对照品种建鲤,见表1。两组抽样鱼的体长、体重数据经SPSS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将两组鱼的终末测量数据绘制成生长曲线,如图1、2所示,福瑞鲤和建鲤体重与体长间均呈幂函数关系,福瑞鲤体重体长回归方程为W=0.001 2L3.9334(R2=0.980 8),建鲤体重体长回归方程为W=0.001 9L3.742(R2=0.960 4),样本n=30,两种鱼均处于异速生长阶段。
(2)黄河鲤和津新鲤生长情况。试验终末,巴彦淖尔市纳林湖黄河鲤种质资源场在两只池塘中分别测产,测产结果显示,黄河鲤平均体重150克/尾,体重绝对生长率为1.16克/天,较放养初期增重30倍;津新鲤平均体重255克/尾,体重绝对生长率为1.92克/天,较放养初期增重51倍。两者相比,对照品种津新鲤的生长速度要远高于试验品种黄河鲤,终末平均规格为试验品种黄河鲤的1.7倍,试验品种较对照品种体重优势提高率为-39.58%。见表2。
表1 福瑞鲤和建鲤生长情况
图1 福瑞鲤体长体重关系
图2 建鲤体长体重关系
表2 黄河鲤和津新鲤生长情况
2.产量情况
(1)福瑞鲤和建鲤产量情况。如表3所示,两者相比,试验品种福瑞鲤产量及成活率均高于对照品种建鲤,比对照品种增产21.29%。
表3 福瑞鲤和建鲤产量情况
(2)黄河鲤和津新鲤产量情况。如表4所示,试验终末,黄河鲤测产总重4 970.00千克,10亩池塘平均单产497.00千克/亩;测产数量约33 133尾,成活率约为94.67%。津新鲤测产总重6 250.00千克,10亩池塘平均单产625.00千克/亩;测产数量约24 509尾,成活率为70.03%。两者相比,对照品种津新鲤产量要远高于试验品种黄河鲤,黄河鲤较对照增产-20.48%。但黄河鲤成活率较高,仍有94.67%,对照品种津新鲤成活率仅70.03%,黄河鲤数量较津新鲤多了8 624尾。
表4 黄河鲤和津新鲤产量情况
3.成本及收益情况
(1)福瑞鲤和建鲤成本收益情况。成本方面,试验品种福瑞鲤共计支出各类费用4.81万元,对照品种建鲤共计支出各类费用4.71万元,试验品种福瑞鲤投入成本较对照品种建鲤高0.1万元,对照品种苗种费用较低,见表5。收益方面,试验品种福瑞鲤按13元/千克的市场价格计算,可获总利润1.82万元,即亩利润约0.18万元。对照品种建鲤12.5元/千克的市场价格计算,可获总利润0.55万元,即亩利润约0.06万元。试验品种福瑞鲤单位效益较高,是对照品种建鲤的3倍,投入与产出比是对照品种的3.23倍。见表6。
表5 福瑞鲤与建鲤对比试验投入成本情况 万元
表6 福瑞鲤与建鲤对比试验收益情况
(2)黄河鲤和津新鲤成本收益情况。成本方面,试验品种黄河鲤共计支出各类费用5.79万元,对照品种津新鲤共计支出各类费用6.75万元,试验品种黄河鲤投入成本较对照品种津新鲤低0.96万元,对照品种除人工、租场及其他费用与试验品种相同外,其他方面的投入均高于试验品种,见表7。收益方面,试验品种黄河鲤按18元/千克的市场价格计算,可获总利润3.16万元,即亩利润约0.32万元。对照品种津新鲤按12元/千克的市场价格计算,可获总利润0.75万元,即亩利润约0.07万元。试验品种黄河鲤单位效益较高,约为对照品种津新鲤的4.6倍,投入与产出比是对照品种津新鲤的近5倍,见表8。
表7 黄河鲤和津新鲤对比试验投入成本情况 万元
表8 黄河鲤和津新鲤对比试验收益情况
三、总结与讨论
福瑞鲤作为黄河鲤与建鲤的杂交选育品种,生长速度快、体形好且成活率高,近年来一直是国内主推的鲤鱼养殖品种。本试验再次印证,相同养殖条件下,福瑞鲤在生长速度、成活率、单位产量方面均优于建鲤,养殖福瑞鲤能获得更好的收益,按市场价计算,其效益是建鲤的3倍。今后应大力推广福瑞鲤的养殖,帮助广大养殖户提升收益。
黄河鲤生长速度远慢于可当年养成商品鱼的津新鲤,但其作为我国的名贵鱼之一,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近年来,黄河鲤品牌建设日趋成熟,其特有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助推了价格的提升。本试验同样证明,在保证黄河鲤原始性状的基础上,相同养殖条件下,黄河鲤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也较低,单位产量仅为津新鲤的79.52%,但其以较高的市场价格和成活率为优势,能比养殖津新鲤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