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研究

2021-04-15章心雨

大庆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任 锋,章心雨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情况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国家高度关注课程思政工作,同时鼓励高校各专业学科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思政教育,弥补思政教育公共课的不足,为此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大学高校中思政元素与英语课程的融合统一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契合程度,在顶层设计、学生意识、教师综合素质、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尝试从需要环境、学生、教师、课程等因素上进行分析,为改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更好的思路。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环境要素。首先,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国家有一系列政策。国家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布了多部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出台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出台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和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等,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课程思政有重要意义。其次,学校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目前,高校依旧把对大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考核作为评优评先以及毕业条件的主要标准,从而忽视对大学英语授课内容的思政内容考核评价,忽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有的校领导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不充分,忽视专业课思政建设。因此,提高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是非常关键的,这样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加快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建设。

2.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生要素。高校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情况在对“您认为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否有相通之处”这一问题上进行调研,以郑州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师范学院3所高校师生为调查对象,随机发放的100份调查问卷结果中,有72.45%的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回答“您努力学习的大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上,分别有48.98%和41.84%的学生认为是通过英语语言学习提升自身英语语言水平和顺利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和为升学考试做准备,这说明高校学生虽然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可行的,但由于功利性目的较强而忽视学习其中的思政内容。

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素。一是大学英语教师对专业课教育目标和考核标准认知单一。“专业课的价值目标应当将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三种本位相统一”[2]。50%以上的老师表示专业课教育的目标以知识本位为主,而忽视育人是责任,学期考核也是以英语专业知识的考核为主,缺少思政相关的过程性评价纳入考核标准。因此,对大学英语教育目标和考核标准趋向于知识本位,忽视了大学英语社会本位及作用,也形成了大学英语教师只重视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大学英语对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二是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觉悟不到位。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作为高校学生“开眼看世界”的重要引导者,其自身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低,不利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大学英语教师长期从事英语语言的学习,潜移默化中受到西方价值观的侵扰,中国教育环境又不能马上剔除应试教育的观念,这都导致了英语教师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获得较高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4.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要素。一是大学英语教材和教学内容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进行研究,从中可以发现教材内容蕴含的中国文化或有关思政内容的素材和语料较少。大学英语教材和教学内容忽视思政教育的融入,也会阻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发展,有一些蕴含西方价值观趋向的内容应当剔除。二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缺乏变通。大学英语课与思政教育融合采用的教学方式以课堂教授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形式传统、单一、枯燥,学生吸收程度较差,学生自主学习中思政内容和传递的价值观念不可控,学生领悟程度有限,这两种教学模式和形式都不利于将大学英语中的思政内容内化”[3]。所以,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线上和线下的协同,老师可以利用线上渠道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走向,及时纠正偏差。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1.加强顶层设计和优化教学模式。首先,国家教育相关部门结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台整体的指导性的、可操作的、长期的方针政策,而相关职责应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其次,各高校要积极响应并落实相关政策。一方面,高校要具体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与国家要求相一致,具体落实到大学英语课程课题的引领上。发动高校外语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各学院教研力量,寻找出符合大学英语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最佳方式,为教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高校的宣传部门可借助新媒体载体,“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借助学习强国和微信平台,利用慕课和微课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教学手段与媒介,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的线上学习方案,提供思政内容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有效的拓展学生语言学习和政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4]。

2.打造具有传道授业效应强的师资队伍。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树立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思政走向,使自身有过硬思想政治觉悟,引领当代大学生由内而外形成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其次,教师要改革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入思政教育,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热爱英语学科的同时思想得到熏陶。最后,大学英语教师在做好教学的同时,也要适时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在课上进行思想和知识性的交流后,课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关注学生的思想,及时沟通疏导,用真心育人。

3.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补充。大学英语教材和教辅及课外延伸读物,为了确保英语语言本身的专业性和本土性,在编写教材时大多采用外刊原文作为语料素材,这不可避免以反映西方文化为主,从而忽视中国优秀文化。所以,在教材选取和编写时,要注重引用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语料,例如,中华诗书礼仪、中国武术、“一带一路”等。英语教师也要因时制宜根据课堂主题拓展教学内容,合理引入社会热点和国内时事,这样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强化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政的教育,强化大学生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更好用英语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4.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学生,高校缺乏对学生英语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性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可视化,要对其中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干预,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教师,高校也要建立完备考核体系,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评估,总结思政教学经验,进而优化教学设计、方式和内容。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