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观的转向:从物质到心灵*
——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建构为中心的分析

2021-04-15黎学军

浙江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弗氏世界观人类

□ 黎学军 卜 南

内容提要 哲学史上有过三次研究旨趣的转向,这是在同一个连续进程中人们关注点不同而导致的三个事件,实际上哲学家们思考的对象一直是同一个,世界始终还是那个世界。伴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和自身开发世界的力量加强,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在加深,看世界的视角也有变化。从历史和语义视角看,人类世界观体系演变走的是两条路线,其一是以物质为基始,其二是以心理活动为基始。由一个庞大的信念库组成的世界观体系的演变与生产力水平的飞跃、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和人类社会形态变迁线性相关,四者具有内在强关联性。其演变的逻辑有生产力提升的内在需要、科学研究的发展、哲学研究的重大转向和不同时期的语义转换等方面。

世界观最初内涵指的是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人类对宏观宇宙和外在物质变化运行机理的探究及其对人类社会生产和政治等活动有何影响的动态信念体系,其逻辑结构类似于一幅拼图,内部的各个信念环环相扣、相互支持。到了近代,人们开始关注内心心理活动与外部物质运动一一对应的规律,由是将最初的世界观内涵区分为了两大类:一个是物理世界观,一个是心灵世界观。这是人类目前能找到的最基始的说明问题的两个根源,正如卡尔纳普曾提及的,在建立概念或对象的构造系统时,对其基础和系统形式的选择有多种可能性。说到底,其实主要是两种可能的选择,一是具有物理基础的系统形式,一是具有心理基础的系统形式①。世界观体系的更新顺序由生产力的突破开始,之后先进阶级逐步建立了新的世界观体系,所有人逐渐接受并确信了新世界观体系,每一次更新都根本改变了人类原有的对大自然、自身生活环境、社会形态、物质生产、科学研究和人类自身心理活动规律的看法。

一、物理世界观

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将传统世界观体系按现代学科分类法区分为物理学和天文学意义的世界观,哲学意义的世界观两种形式,实际上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人们仰望星空的大部分目的都是落实到为某种社会形态的存在寻求合法性理由。此外从学科发展的视角看,天文学和物理学学科直到近代都属于哲学大门类下的核心部件,直到近代之初科学还没有与哲学分离,科学也没有分化成众多的门类。知识仍然被视为一个整体,哲学这个术语广泛使用来指称任何一种探索,不管是后来狭隘意义上的科学探索还是哲学探索②。

如此多具体学科为何只说天文学与物理学是世界观体系的核心学科呢?首先从历史的视角看,这个判断符合人类建立世界观体系的入手模式。其次从人类认识自己的视角看,物理学代表着人类对物质本性的追逐,且它涉及到人们生产劳作问题,人们必须知道自己面对的东西是不是实体的、是不是能吃的、怎样才能捕捉到移动物体,等等。天文学的探索则代表着人类追寻“天意”进而利用它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在古希腊正是由于“天意”的退场,自然科学才得以逐步树立权威进而给政治的法治观念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新认可③。

天文学与物理学意义上的世界观与哲学意义的世界观有内在强联系,它大体相当于中文语境下宇宙观的意思,其中当然隐含着人与宇宙关系的内容。这类世界观一般是在划时代的物理学或天文学发现之后人们围绕着某个物理学或天文学核心理念构建出一整套的信念体系。

一般说来,这样的世界观体系主要由欧洲人创造出来且统摄范围也主要是欧美地区。迄今为止,它经历了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公元前300年-17 世纪)、牛顿世界观(17 世纪-20 世纪初)、爱因斯坦世界观(20 世纪初至今)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督教世界观、儒学世界观等哲学或宗教学世界观属于另一个语境的范畴,我们已另文阐释。无论是哪种物理世界观体系,都是由众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努力织造出来的,以某人名字命名仅仅指的是某人为此奠定了拼图的核心构件而已。特别要指出的是,“世界观”是一个由康德创造出来的哲学专名,亚里士多德和牛顿时期并没有这个词,我们这里只是把康德的“帽子”戴到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头”上,以此表征早已有之但无专名的事实。

其一,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体系。人类世界观体系的构建从揣测“天意”开始,思想家们想通过这样做来反证自身行为尤其是政治合法性的正确与否,由此统治者们就永远能够在有利于这个信仰的意义上来解释任何事件④。这个信念体系包含了诸如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与此相关的推论是一切外星体都围绕地球转)、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宇宙由水气火土和以太五种元素构成、物体静止是绝对的静止、重物比轻物下坠更快,等等。亚里士多德的努力再加上历代其他学者根据这个核心体系延展出来的别的信念,这些涵盖了当时人们哲学、物理、衣食住行、宗教、政治、伦理等几乎所有领域的信念体系构建了一张逻辑严密的信念之网。这些信念在亚里士多德时期都是人们观察到的“事实”,不需证明、不容争辩。例如当亚里士多德谈及灵魂、肉体,心灵、理智、情欲之间的关系时,他认为心理因素统治身体是“自然而且有益的。相反,两者平起平坐或者低劣者居上则总是有害的”⑤时候,似乎挺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经验,占据了经验事实的制高点使得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不容任何人置疑。借助于战争和文化交流,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向地理意义上的全世界传播开来,这样的世界观体系对应着奴隶和封建社会形态,它很好地维护了产生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即使后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体系毫无疑义地成为了启发了下一个世界观体系的钥匙,17-18 世纪的欧洲人正是从古希腊文存中重新发现了自身的摸样。

其二,牛顿世界观体系。拼图核心部分由牛顿完成,它主要反映在他为天文学和物理学奠定了现代根基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这个信念体系包括有地球围绕自己的轴自转、地球和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在宇宙中有100多种基本元素、物体的运动是因为外力的影响、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适用于行星和恒星,等等拼图。牛顿世界观体系持续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日渐深入,所获取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当这些知识被用来指导和改进生产实践以后,各类产品的产量就会持续增加,经济发展的速度也会随之加快⑥。此外,牛顿世界观也突破了旧“天意”的界限,即人的地位不是出于神意或与生俱来的⑦,这就为新兴资产阶级寻找到了新的“天意”,最终促使社会形态发生了改变。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信念体系仍然能很好地解释宇宙诸多物理和天文现象,它仍然是西方主流国家信仰体系的重要一环,只是其中之一的用经典力学来解释人类社会现象的信念拼图被扬弃了而已。

其三,从西方主流国家视角看是爱因斯坦世界观体系。爱因斯坦世界观体系暂时还是无大“用”的,从其实用性角度来看远远不如牛顿世界观体系所提供的哪些力学公式管用,因为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远远小于光速的。但就其哲学意义而言,则远超牛顿世界观体系,因为它“打开” 了新的时空并将一幅全新的动态变化的宇宙图景展示在人类眼前。该理论初发表之时,人们并未发现它的实际用途,因为该理论远远超出了彼时人们的视界,人们对世界的开发尚未达到这么远的边界。但是到了20 世纪60年代人们实践的能力触及到该理论的边沿时才发现其所具有的实用性,该理论给人们的世界观打开了一幅全新的图画。由是,人们逐步建立起了以该理论为核心的新的关于世界是什么的信念体系。我们有些根深蒂固的信念,以及大多数我们当成明显的实证事实,结果都是错误的。相对论迫使我们去重新考虑一些我们长久坚信的信念⑧。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无疑爱因斯坦世界观体系对时空的解读更贴切一些,也更易获得社会主义阵营的认可。

透过以上三者的更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物与意结合互助的链条:新工具的发明、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因其有利可图从业者增多、该阶层上升为阶级、建立新经济秩序,与此同时,为新阶级鼓与呼的思想家们逐步凑齐了新世界观所需的各色拼图。此三者的更替,并非是英雄的作用,而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瓶颈阶段的一种自我突破,世界观体系每一次大变迁都意味着新生产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且极大影响了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只有当人们接受了新世界观体系,就不再认为它是荒谬可笑的,但在接受之前情况就不一样。一个符合生活经验的考虑是无论哪一种世界观体系所表达的信念都是同世代的人们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经验事实,且其中所有信念都是对人敞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们通常被教化和自我揣摩之后对这个体系深信不疑。

伴随着人们新视界的打开,新旧世界观迟早都要更替。但这样的更替会悄然无声地发生,哪怕是统治了欧洲2000 多年的亚里士多德信念体系也迟早会被取代。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可以看到,修正旧世界观体系实际上已表明了新生产力已突破了旧世界观体系的某个信念,旧信念体系已无法不作出回应。怀疑主义的发展,逐渐侵蚀了对传统价值观和等级体系的信仰,引发了一场信任危机⑨。人们修正旧世界观体系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修补人们信念“漏洞”的同时,也悄然为新世界观体系的突破打开了缺口。

二、心灵世界观的内涵

弗洛伊德(下称弗氏)从内外两个维度展开了自己对世界观概念的理解,拉开了心灵世界观的序幕。其内的维度是试图以精神分析学去解构泛灵论世界观、宗教世界观、自然科学世界观和哲学世界观; 外的维度是试图在自然科学和哲学层面为精神分析学寻找到一个世界观的旁系理论支点,并以此支点来解释社会实践。

弗氏之前的Weltanschauung 基本都是德国学者在使用,从康德、黑格尔到恩格斯,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较大的变化。

康德首先使用了Weltanschauung 的概念,其最初的理论动机是想说明“崇高理念所要求的对自然物的大小如何估量”问题。康德认为直观这是人所需要使用到的一种目测自然物大小进行估量的美学手段,他认为,人对物体某种属性的计数本身是数学形式,但在单纯直观中(根据目测)的大小估量则是美学的⑩。康德想表达的是,通过刻度精确测量物体的尺度是一种人类测量的方法,但人类还可以依据自己的直觉去感知物体,而这种直觉就是直观,如果人类想要直观的物体是整个外部世界,那么这种宏大的审美方式就是对世界的直观。他曾为此论及只要人的思考力具有无限性且不会自相矛盾,这种思考力势必就要求在人的内心中产生一种本身是超感官的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这种能力和它的某种本体的理念——这本体自身不允许有直观,但却被用来给作为单纯现象的世界观奠定基底——,那感官世界的无限的东西才在纯粹智性的大小估量中被整个地统摄在一个概念之下,虽然它在数学的估量中通过数目概念是永远不能整个地被思考的。”⑪康德这段话意思是很清楚的,Weltanschauung 就是人类对现象世界的感性直观,虽然操控这个直观的本体不允许,但人类要达到对现象世界的审美就必须拥有这种直观的能力。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即本体不允许被直观所把握,但要认识现象又必须拥有直观的能力,此时就要引进一种康德称之为“崇高”的内心情调了⑫。自此之后,德语词Weltanschauung 就具有了哲学的色彩,通常被人们理解为“人们对世界的直观,即深刻地思考呈现于感官的那个世界”的意思。该德语词在后世德国哲学家的接续使用下演化成了一个专指名词,特指人类认知所理解的宇宙和人类理性的作用。康德为世界观概念的传播开辟了思想空间⑬。

在弗氏看来,只有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才能正确理解该语种中某个词汇最本质的含义,或者按照他的后世学派欧洲精神分析联盟(EPF)的说法,只有具有相似语言结构的人才能正确地理解同类人到底想表达什么⑭。既是在精神分析学意义上,也是在语义学意义上,弗氏认为自己是一个适合解释康德所创造的Weltanschauung 概念的人。

弗氏把Weltanschauung 理解为人类对宇宙起源、结构的看法,最终目的是寻找到人类自身在宇宙中一个心理上感觉安全的位置。弗氏在“世界直观” 意义上认为Weltanschauung 对应着人的心理结构,即人怎样看待外部世界就一定会建立相应的心理结构。

他指出:“Weltanschauung(宇宙观)恐怕是德文所特有的一个概念,要把它译成外国文字恐怕有困难。……我认为,宇宙观是种理智的结构,它基于某种凌驾一切的假设,统一地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因此,它没有留下任何尚未做出解答的问题,而且,我们所关心的一切事情都可在其中找到固定的位置。不难理解,拥有这样一种宇宙观,是人类美好愿望之一,信奉它,人们就能在生活中拥有安全感,就能知道追求什么,怎样才能最恰当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和兴趣。”⑮弗氏把世界观概念理解为人类的一种理性的结晶,在他眼里,世界观就像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每一个抽屉里储存着人类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更精细的问题上所需要的解答,每个人遇到麻烦时就会抽取相应的某个抽屉去寻找答案,以此来寻求解答实际问题并从而得到心灵的宁静。这个数据库的形成既有人类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探索外部世界所形成的知识的影响——弗氏很肯定地认为精神分析学并没有也不可能单独制作这个数据库,也有人类心理因素的粘合——弗氏认为这是一种不能被忽视的制作世界观的原料。

弗氏争取到解释Weltanschauung 的学术合法性及其所做的内涵解读,明显是要在随后的外延解读中更详细地列举出精神分析学可以填补该概念的何种缺陷,弗氏需要在德语学术版图中为自己的学说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三、心灵世界观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从其内涵中演绎出来的,所以外延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弗氏世界观概念的四个外延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某个阶段具有统治性地位的世界观现象的提炼,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依次为:泛灵论世界观、宗教世界观(弗氏谈论的是欧洲宗教)、自然科学世界观、哲学世界观(弗氏这里谈论的主要是与其同时代的布尔什维克世界观现象)。

1.泛灵论世界观

在《图腾与禁忌》中,弗氏非常肯定的认为,泛灵论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体系,因为它不仅仅是对某一特定现象做出解释,它还能让人们从某个角度将整个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所以它是人类最初的宇宙观也是人类的一种心理学的理论⑯。

弗氏认为信仰无处不在,即便是前宗教时期也存在着人的精神存在物,一个被其称之为“魔鬼”的东西。在弗氏看来,这个“魔鬼”无处不在,既存在于人体中,也存在于万物之中,或者说该“魔鬼”是一种游荡于空气中的实存,某个时刻因为某个原因才会依附在某物身上。“魔鬼”是一个一般概念,它无处不在时时处处栖息于万物之中。据弗氏的推断,人类先民们由于狭隘的视界,使得自身时常处于一种对万物灵的极度恐惧之中,先民们只能以形体式的法术来对付万物灵,以便更好保护自己。而这些早期的法术被弗氏指认为是现代科技的鼻祖。据弗氏的推测,先民们对法术的仰赖来自于对自己的理智作用的高估,以及对“思想万能”的崇拜⑰。弗氏想说的一个观点是:精神一旦独立且形成了可以相互交流的某种文字,它就会长久地在人们心中驻扎下来并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和言行,这就是某种世界观形成的进程。他认为人们完全可以猜想先民们对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早期语言形式满心欢喜,而这样的形式在弗氏看来一定是伴随着人类的思维活动提升才得到的。先民们肯定认为“法术的力量产生于词汇。这个特征后来被宗教所继承。”⑱至于泛灵论世界观是如何转变为宗教世界观的,弗氏认为泛灵论世界观其实并未完全消失,宗教世界观其实也并未完全摆脱泛灵论的影子,甚至还给它预留了一席之地。

2.宗教世界观

在弗氏看来,宗教对中世纪以前的欧洲人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不仅仅替代了自然科学的作用且全面指导着人的实践,宗教以一个一般概念的形式指导着人的言行。弗氏认为这样的思想体系毫无疑义地肯定能在人类世界观史中占据一个特殊的位置。因为宗教不仅为人提供了整个宇宙构造的学说且在心灵层面始终滋润着人类,使得人能在苦难人生中感受到一种特殊的保护和最终的幸福。

弗氏认为,宗教世界观也因其特性从而实现了自身的三个功能:对世界是什么等知识的获得、心灵安慰、规范人们的言行。弗氏认为宗教世界观的这种功能表现是宗教与科学之间存在着的最大差别⑲。在弗氏看来,宗教世界观与自然科学世界观至少有两个差别,宗教可以无限制地任由人们去想象外部世界,而科学不可以;宗教可以协调人们的伦理体系和心理架构,而自然科学不可以。所以,弗氏并不完全认为自己的精神分析学是可以完全融入到自然科学世界观体系里的,他自认为自己的理论也有独特之处,尤其是能给人类带来心灵安宁的领域。

由此出发,弗氏认为宗教世界观与精神分析学理论有某种相通之处,例如可以用“父亲”的力量来解读宗教造物主的身份和性别,即一个儿童即使长大了获得了更强大的力量,但幼年时期父亲的保护所带来的安全感永远都不会消失,这也是人对神的崇拜的由来,弗氏认为在自然科学足以解读一切知识之前宗教世界观都将持续存在。

3.科学世界观

在弗氏看来自然科学思维具有一些不同于宗教思维的特点: 它对那些缺少直接和实在效用的事情也感兴趣; 它谨慎地避免个人因素和情感影响; 它更严格地考察那些作为结论基石的感知觉的可行性; 它用那些使用日常方法不可获得的新知觉来充实自己,并在有意识加以调整的实验中,把这些新知觉的决定性因素分离出来。它努力达到与现实——也就是与存在于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的东西——一致。弗氏指出,正如经验告诉人们的,这种努力决定着人们的愿望能否实现。由是人们把那种与外部真实世界的一致称为 “真理”。即使人们不考虑科学研究的实践价值,它也仍然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因此,当宗教宣称它可能取代科学的地位;宣称因为它对人是有益的,并使人高尚,所以它必定也是真的时候;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侵犯,而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人们应驳斥它⑳。

弗氏勾勒了一幅自然科学世界观的图景:凡是数据达不到的地方,人们不应该去幻想;凡是数据达不到的地方,必定是宗教世界观仍然可以起作用的地方。弗氏是坚定支持理性思维及其数据勾画的自然科学世界观的,在他看来,人们对将来最好的希望是,理智——科学精神,理性——能够逐渐建立起在人类心理活动中的主宰地位,理性的本质是一种保证,保证它以后不会忘记给予人类情感冲动以及给予其所决定的东西以它们应有的地位。但是,这样一种理性统治所实行的普通制度,将被证明是团结人类的最有力的纽带,并将引向进一步的团结。

至于自然科学尚未达到的领域,弗氏认为那仅仅是因为自然科学兴盛的时间尚短的缘故,他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法则、把光分析为各种颜色的光谱、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等等,距离距二十世纪初不过200-300 多年而已。即便追溯到人类科学的源头处,人类的科学创造相对于人类从类人猿形态进化到人的、肯定有十几万年的历史长河而言,不过是其中的一小段而已。弗氏由此强调,人们应该记住,十九世纪产生了如此丰富的新发现,带来了科学如此之迅猛的进步,以致于人们完全有理由对科学的前景充满信心。

4.哲学世界观

按Weltanschauung 提出的时间点、弗氏主要论述的对象这两个方面来看,我们将哲学世界观在时间顺序上排列到最后一位是恰当的。

弗氏主要论述了两种看起来似乎是截然相反的哲学世界观,一种他称之为无政府主义哲学世界观、一种是苏联世界观。

第一种所谓的无政府主义世界观,弗氏指的是那种否定一切世界观的那种世界观。在弗氏看来,这种世界观就其自然科学之发端来看源自于现代物理学的相对论奠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颠覆性的理论毫无疑问部分地摧毁了经典物理学当中的决定论的思想,比弗氏稍早一些的哲学家,诸如莱桑德·斯波纳、约书亚·沃伦、本杰明·塔克、史蒂芬·皮尔·安德鲁斯和亨利·戴维·梭罗等人的虚无主义理论由此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此类学者的观点各有不同,相似的地方在于都试图否认自然科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以此来否定自然科学研究所带来的一切结论。在虚无主义者看来,人们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基于人类自身的需要而开发出来的,不具有客观必然性,所以科学只是一种态度。我们认为,这当然也是一种世界观:一种否定一切的视角看待世界的观点,弗氏亦作如是观。弗氏指出,虚无主义否定一切之后世界还剩下什么呢? 这不意味着虚无主义者就没有世界观体系,它们的世界观恰恰就是“无”。弗氏指出,虚无主义世界观听起来很能迷惑人,但一旦把这种理论放到实践中则立即现出原形来。因为人类的科学实践每往前走一小步都是基于历史传承下来的可信可靠的数据和经验来达成的,人们必须这样做,如果什么不可信、什么都否定,人们就不可能是用石头造桥梁而是用纸片了。

第二种是苏联世界观,这也是弗氏不认可的一种哲学世界观。

弗氏在对苏联基础理论中的一些概念评头论足之后指出,物质动因不应该是驱使人们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根本原因,这里他特指的是经济动机。他认为不同的个体、种族和民族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表现各异,仅这个不容怀疑的事实就足以证明,心理因素也是支撑人们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人们“只有处于这些条件的控制之下,人们才能利用他们最初的本能冲动——如自我生存本能、攻击性、对爱的欲求和趋乐避苦的倾向。”弗氏试图对此理论进行一番“修补”,他认为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系统中还应该给文化、自然科学留下一席之地,尤其是要给心理学留下一席之地,因为人类社会的组成始终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组成的,他们的心理活动显然可以推动或阻挡社会形态的改变。在此意义上,弗氏认为,因为社会学所探讨的是人类的社会行为,故而它也只能是应用心理学。严格地讲,只有两种科学:一是心理学包括纯理论的和应用的;一是自然科学。

苏联世界观在弗氏看来,至少有三个大的缺点:一是所谓的控制思想,罢黜百家;二是消灭了唯心主义的幻想,但又制造出了一点也不比唯心主义更少的幻想; 三是企图消灭正常人性从而建立起一种不可靠的集体性的努力,而这种努力必须制造一个类似于宗教那样的灿烂未来才能使大众相信。弗氏不认为依据彼时的自然科学条件,俄国人可以快速地进入到这个人世间的天堂,他认为俄国人推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然操之过急了。从弗氏的阐释来看,他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局限性很大,恩格斯早就指出经济动因绝对不是唯物史观中所谓的“唯一动因”。弗氏站在了错误的认知上对马克思学说评头论足显得其自身理论准备工作并非很充分。

四、演变的逻辑

当出现新的天文学和物理学观念大转变的时候,人类世界观体系随之也会改变其中的核心拼图,非核心拼图或快或慢也将随之改变,它的演变与生产力发展、科学研究突破、阶级状况变化等因素有内在强联系。

首先,生产力提升的内在需要。生产能力的限制、科研寻求突破、先进阶级证明前面的世界观体系某个拼图有误、修正这个拼图、生产能力取得进展且人们开始围绕这个新的生产方式构建自己的生活,这个链条环环相扣并绵延至今。一个典型的案例是1978年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其起点就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新解释。市场经济是一种我们曾经“鄙视”的方式,在当时政治领导人的力推之下逐渐成为了我们当下认可的一种新思维方式,它是一种自由选择的权利,每个人都在自身欲望的驱使下使劲地去逐利,都在自身需求的驱使下小心翼翼地去购买。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随之衍生的文化层面的东西,人们通常称之为“市场经济精神”。

其次,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或天文学的划时代发现,这两门学科直接代表着人类揭开“上帝底牌”的努力。虽然当下信息科学发展迅猛,且对人类生活乃至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归根结底能从根本上动摇旧世界观体系的自然学科仍然是天文学和物理学。

再次,哲学研究划时代转向。当哲学研究由思考宇宙运行之理转向到思考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马克思将“实践”概念引进到思辨领域之后,他捕捉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并用数学公式证实了其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资本主义迟早会被共产主义取代。马克思由这个核心拼图作为辐射点并勾勒了一幅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最初的样子,其之后在各个社会主义政权中流转变化。

最后,人类对心理活动描述的精细程度。我们这里说的心理活动指的是与人类物质活动具有某种尚未明了的一一对应关系的哪一种心理活动,而不是指脱离物质活动的“乱想”。人类对内心世界的持续关注,迟早能证明物质活动与心理活动所具有的规律性。

五、余论

可以说世界观体系转变、生产力进步、社会形态发展、科学进步通常指的是同一件事。历史学家们发现,表达人的倾向、设想和价值观的不同方式,并不像现代学科分类暗示的那样,相互隔绝、独自存在。政治理论、阶级关系、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集团的特性和道德准则表现出本质上的密切关系,这种密切关系有助于确定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世界观的改变深刻影响着欧洲人的生活,甚至会改变上帝的地位和作用,被迫因应改变之后的上帝又反过来巩固着同时代世界观的地位,二者相辅相成。例如,当牛顿世界观取代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之后,上帝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宗教信仰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人们不放弃其宗教信仰毫不奇怪。但是,上帝的概念随着人们世界观的迭代出现了变化。具体地说,上帝开始被看作钟表匠一样的上帝,也就是说,他设计和建设了宇宙,并使宇宙处在运动之中。然后,宇宙就永远地运动下去了,不需要像以前的世界观所说的那样需要持续的干预了,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人类社会形态的更迭。

弗氏世界观概念是一种对德语学脉的继承,主要目的是想将自己的精神分析学加在既是自然科学世界观又是心理学世界观的中间并独立成派。其主要观点可总结为如下几点: 首先,Weltanschauung 是一个德语概念,德国学者解释该词不存在语义学上的分歧,所以弗氏自认为自己能解释得最透彻。其次,凡是能构建人类世界观“数据库”的任何一种思想或实践体系,都可称之为某种世界观。最后,精神分析学是自然科学世界观的有益补充,甚至于可以去解构自然科学世界观,因为世界观是人类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

新世界观体系代表着未来,代表着人类社会形态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体系代表着人类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因为它集中了人类已知的一切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精华。

注释:

①鲁道夫·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中译本序第5 页。

②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周昌忠等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 页。

③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 页。

④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7 页。

⑤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 页。

⑥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毛立坤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71 页。

⑨罗杰·夏蒂埃:《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起源》,洪庆明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173 页。

⑩⑪⑫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93~94、94 页。

⑬大卫·K·诺格尔:《世界观的历史》,胡自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 页。

⑭李晓驷主译:《汉、德、英、法精神分析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8 卷,车文博主编,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56~57 页。

猜你喜欢

弗氏世界观人类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建立实验方法及在不同品系中的成模率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智能化的“世界观”
人类第一杀手
《世界观—雕塑遗产》
老年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病人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