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叠加的金融变局下关于金银等矿产回归货币属性的思考

2021-04-15阴秀琦董延涛李昭宾张艳飞

地球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白银储备黄金

阴秀琦 , 董延涛 *, 李昭宾, 张艳飞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 2)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4)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共同接受的价值体化物, 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漫长的岁月中, 货币的表现形式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演变过程, 经历了贝壳—铁钱—铜钱—银币—金币—纸币, 伴随电子货币的演化。货币是否坚挺成为一个国家盛衰交替最早出现的征兆(宋鸿兵,2017)。二战结束后全球经济百废待兴, 贸易往来渐渐频繁, 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元成为清算货币和储备货币。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 美元大量超发, 美元的货币信用受到挑战, 随着美元的衰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未来将形成几种货币相互制衡的局面, 各国央行为自己的货币信用背书而显著增持黄金, 表明信用货币制度下黄金白银的货币属性仍然没有消失, 黄金白银的战略重要性凸显。本文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提出中长期增强黄金、白银矿山和实物储备的建议。

1 货币的演变

货币是一种商品, 而它不同于其他一切商品之处就在于, 它是一种社会中每个行业、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商品, 对于发行权的控制是所有垄断中的最高形式(肖远企, 2020)。货币的演变总体上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纸币阶段、向新的电子货币演变过程(图1)。

图1 货币的演变图Fig.1 Evolution of currency

1.1 实物货币阶段

实物货币是货币的最原始形式, 又称为商品货币。在人类历史上, 各种商品, 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 都曾在不同时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人民币符号“¥”的符号代表就来自于“羊”。

1.2 贵金属货币阶段

铁器冶炼技术的提高, 使金属作为媒介参与到商品交换的中去, 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的过渡。起初用铁等贱金属作为货币的, 逐渐向铜, 再演化固定到金或银贵金属(肖远企, 2020; 冯小茫, 2017)。铸币的出现是货币发展史上一个巨大的进展, 它奠定了货币制度的基础, 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铸币权代表国家主权。最初各国的铸币有各式各样的形式, 后来逐步过渡到圆形, 圆形便于携带且不易磨损。全球处于贸易封闭状态, 这一阶段基本各国没有通用货币, 黄金成为主要货币标的物。

1.3 纸币货币阶段

在金属货币流通扩大的条件下, 金银的采掘量跟不上商品生产和商贸流通的需要, 逐渐产生了代用货币, 用以代替金属货币, 实现商品交易, 缓解了交易对金银需要量日益增加的矛盾。中国出现的最早的纸币“交子”发行于公元1023年北宋时期。美国于1792年《铸币法案》通过后出现纸币, 1913年建立联邦储备制度。二战后, 美元与黄金绑定取代英镑成为国际通用性最强纸币霸主, 建立了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发行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1975年前美元供应量是1万亿, 2005年为10万亿美元, 2006年起不再发布供应的数量。

1.4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电子货币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聪首次提出比特币这一概念, 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与贵金属货币相似, 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创造一种电子信息领域的虚拟黄金, 使其既有黄金的某些特质, 又摒弃了黄金的缺点(刘昌用, 2020)。它可以让我们自己决定自己的财富, 而不受限于银行或者国家。比特币推出至今, 其市场交易价格虽然有着较为波动的价格变化, 但总体趋势呈现着极快速度的增长, 至目前为止, 其涨幅近 12万倍。此外,比特币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 不仅是信息领域的创新, 在金融领域也具有空前的历史意义。2020年以来, 新冠疫情导致的金融变局, 各国在不断尝试研究与黄金、石油为标的物新的电子货币体系, 金融货币体系加速重构。

2 近代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 为满足国际间各类交易的需要, 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的职能作用及其他相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指定的协定、规则和建立的相关组织机构的总和, 称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制度)(周小川, 2009)。确定货币体系类型主要依据三条标准:(1)货币体系的基础即本位币是什么。(2)参与国际流通、支付和交换媒介的主要货币是什么。(3)主要流通、支付和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与本位币的关系是什么。包括双方之间的比价如何确定, 价格是否在法律上固定以及相互之间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由兑换。综合以上标准, 国际货币体系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

2.1 英国主导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1880—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度, 1918—1939年,国际金本位制度的恢复时期。

2.1.1 国际金本位制度产生背景

1816年, 英国制定了《金本位制度法案》, 率先采用金本位制度。基于当时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英国的做法被欧洲各国及美国纷纷效仿。到19世纪80年代, 金本位制度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货币制度。

2.1.2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点

金本位制度具有三个特点:(1)没有通货膨胀。(2)金本位下汇率非常稳定。(3)国际收支可以实现自动调节。例如:国际收支赤字—本国黄金净输出—国内黄金储备下降—货币供给减少—本国商品竞争力增强—出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2.1.3 金本位制度瓦解的原因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 100年, 其瓦解的主要原因有:(1)产量有限, 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需求, 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2)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 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 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 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 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周小川, 2009)。

2.2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美元与黄金挂勾的全球货币体系

二战后以美国为核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系(1944—1973年), 1973—1976年, 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

2.2.1 产生背景

为了改善两次大战之间的那种混乱的世界经济秩序, 建立新的秩序, 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即着手拟定战后的经济重建计划, 1944年7月, 44个同盟国的300多位代表出席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市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商讨重建国际货币制度, 在这次会议上产生的国际货币体系因此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张卉妍, 2017)。

2.2.2 主要内容

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 构成核心内容。(1)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每盎司, 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 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 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 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 各国政府进行干预。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 10%, 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4)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 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 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5)国际收支的调节。短期的失衡有IMF提供信贷来解决, 长期的失衡则通过调整汇率评价来调节(李稻葵和尹兴中, 2010)。

2.2.3 解体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体系, 美元霸权的体现。伴随着美国国际收支的变化, 美元经历了“美元荒”(各国都缺少美元)——“美元泛滥”(美元大量外流导致各国手持美元数量激增)——“美元危机”(各国对美元缺乏信心及至大量抛售美元)的演变。1971年, 为阻止各国政府继续向美国以美元兑换黄金, 美国总统尼克松单方面终止各国政府按官价向美国政府以美元兑换黄金的承诺, 并加征 10%的进口关税。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解体。

2.3 牙买加体系不完善、容易产生金融危机, 改革势在必行

牙买加体系1976年—今。

2.3.1 产生背景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 国际间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长期的讨论与协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 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委员会于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直至1976年1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 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 签订达成了“牙买加协议”, 同年4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 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2.3.2 主要内容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在国际储备体系中,包括美元、英镑、日元等在内的自有外汇占主要地位, 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占有一定比例, 而黄金仍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王华庆, 2010)。(2)多元化的汇率制度。IMF成员国可以自行安排汇率制度。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汇率制度细分为没有独立法偿货币的汇率制(可以认为是完全的固定汇率制)、货币局制度、传统的钉住汇率制、钉住水平带的汇率制、爬行钉住、爬行的带状汇率制、没有事先宣传路径的管理浮动制以及独立的浮动制共八类。(3)多种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牙买加体系允许会员国通过汇率、利率、国际金融市场以及 IMF的协调作用等多种手段来调节国际收支, 试图建立一个灵活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2.3.3 牙买加体系下容易发生金融危机, 需要完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国际金融危机是偶然的、局部的, 在牙买加体系下, 国际金融危机就成为经常的。1973年浮动汇率普遍实行后, 西方外汇市场货币汇价的波动、金价的起伏经常发生, 小危机不断, 大危机时有发生。据统计, 黄金美元体系崩溃后的 30年, 全球各国发生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120余次。而之前到战后加起来都不到十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席卷全球的金融自由化。但是,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 缺乏锚约束的货币发行制度,大多数时间内有滥发嫌疑的宽松政策, 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货币供应量和存放款的增长大大高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信用的依赖越来越深(李稻葵和尹兴中, 2010)。

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过渡性的不健全的体系, 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尤其在2020年疫情导致的变数更大, 新的体系正在重构。

3 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货币, 疫情下美元发行泛滥, 美元指数下挫, 金融体系加速重构, 黄金白银的货币属性回归

3.1 2020年疫情等政治突发事件影响, 导致全球产业链重构、金融重构

2020年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既不如同1931年的从实体经济爆发的经济萧条, 又不同于从金融体系爆发的金融危机, 是人类历史上从没有的经历。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联系愈加紧密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性、多样性发展, 投资者的投融资范围趋于广泛、投融资渠道更加丰富, 促进全球金融市场同频共振;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主导全球国际货币体系, 使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会对其他国家经济金融造成影响(钟伟, 2001; 李伏安和林杉,2009)。贸易壁垒、贸易冲突加剧, 欧美签订了零关税, 日美签订了零关税, 唯独对中国的关税要提升,全球的产业链将破裂, 欧盟、美国、日本要求它的产业链全部回归, 贸易保护主义会不断加强, 新的国际秩序待定, 任何一个国家都把本国的民生放在首位, 都把本国的产业安全放在首位, 世界的产业链要重构。2020年重大金融事件颠覆历史经济规律走势, 是重塑世界金融体系的关键一年。伴随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 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金融互通, 倒逼中国金融改革, 人民币步伐加快。中国政府提出稳金融, 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举措。

3.2 美元指数是全球货币稳定的风向标, 2020年指数动荡下挫

美元指数(USDX)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 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 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2000年之前美元指数的权重构成总共有22个货币, 2000年以后, 美元指数构成:欧元的权重57.1%, 日元权重13.6%, 英镑的权重11.98%, 加元的权重8%, 瑞典克朗4%, 人民币没有任何权重(张卉妍, 2017; 周越, 2017)。美元指数反映了美元强弱的指标, 美元指数往上走代表美元走强, 全球的资金是回流到美国。美元指数往下走代表美国经济下滑, 美元开始贬值, 全球资本从美国流到相应的升值的国家, 疫情期间谨防美元洗劫全球财富, 尤其是货币升值国家。据万得资讯分析显示, 2020年 3月开始, 美元指数从103跌至91.74(图2), 美国先后开启了4轮经济纾困计划达3万亿美元, 第5轮计划实施2.4万亿, 美元债务高达27万亿美元, 美元十年国债收益率与短期利率倒挂, 全球投资者对美元长期走势的不信任和担忧加剧(万得资讯, 2020;图3)。从2019年开始已经有30多个国家不再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 在这种变局下, 不会一夜颠覆,而是逐步演进, 世界重建新的货币平衡体系。全球拥有美债的国家有 34个, 主要拥有国 21个, 现在基本上都开始抛售美债, 各国抛售美债达到顶峰,也是各国央行储备黄金最多的时候(王寿成和王京,2019)。

图2 2020年美元指数走势图(据万得资讯, 2020)Fig.2 Trend of US dollar index in 2020(after Wind, 2020)

图3 中美国债十年收益率对比图(据万得资讯, 2020)Fig.3 Ten year yield of China US bond(after Wind, 2020)

3.3 各国应对疫情下的金融变局, 大量增强黄金储备

2020年俄罗斯正在研究建立一个以黄金作为锚定物的数字货币, 以支持跨境交易。全球银行和金融传输系统SWIF已经把伊郎央行从其平台上撤出, 伊朗石油和天然气无法进行外汇结算, 与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期瑞士, 奥地利, 南非 9国就商贸结算和金融交易中使用加密货币进行谈判。中国、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正在制定美元支付体系的共同制度。金融变局下, 未来无论任何一种信用货币充当本位货币, 货币的稳定性都取决于该国的货币政策。信用货币体系之前, 每个国家的货币都与某种贵金属挂钩, 如果没有一种贵金属商品作为发行货币的基础, 那么本位货币如何保持信用的问题仍将存在。黄金是用于国家资产增信的最好工具之一,其次是白银, 它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一样有价值。

美国信用退化, 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比重随之下降, 各国央行开始增持黄金(王寿成和王京, 2019; 万得金融资讯, 2020)。未来可能形成美、欧、中三级国际货币新秩序, 新秩序强调国际协调而非单边独赢, 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重构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世界黄金协会2020年9月最新资料显示, 美国8133吨全球黄金储备, 排在第一位, 德国排在第二位, 然后是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土耳其央行、俄罗斯央行和波兰央行2019年分别增储黄金159.0 t、158.1 t和100 t, 位列世界各国地区央行黄金储备增储前3名; 中国大陆黄金储备增加了85 t, 达到1 984.3 t, 仅排在全球第7位(万得资讯, 2020)。中国黄金储备还不足美国四分之一, 黄金占外汇储备仅3.4%(表1)。

表1 全球前10官方黄金储备(截至2020年9月底)Table 1 The world's top 10 official gold reserves(as at the end of September 2020)

当遇到政治动荡、经济金融危机时, 各国对黄金货币性的认同度开始恢复。如美国发生金融危机,黄金受到各国央行及民间的追捧, 说明在黄金非货币条件下, 黄金仍然保留部分货币职能, 黄金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刘居照, 2020)。

3.4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黄金白银是提升人民币信用的基石

2016年10月1日, 人民币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 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一员美国, 在IMF篮子里的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日元五大国际货币中, 美元占比近 42%, 欧元占比接近 31%, 人民币占比10.92%(周越, 2017)。2020年8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的比重上升至 1.91%, 环比上升0.05%, 为连续两个月上升, 稳居世界第五的位置。除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的比重外,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今年也有所上升, 达到了 2.02%,创历史最高, 70多家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但与10.92%的份额相比还有距离。但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占比很少, 与中国商品交易在全球的比重来看, 人民币价值被低估, 尚有上升空间。美元的地位与美国的 GDP全球占比严重不符被高估(表1)。随着欧元区经济较美国差距缩小, 其黄金储备量也已超过美国。亚洲经济正在高速增长, 被低估的人民币也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几种货币互相促进、互相制衡的局面即将形成。在没有强有力的信用货币出现的情况下, 各国的黄金储备将会近一步增持。随着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建立、金砖国家银行的运营, 以及上合组织金融机构的筹建, 人民币影响力不断增强(于恩锋, 2018)。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大幅度增加, 人民币价值在提升, 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 黄金和白银的储备量是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石(图4)。

图4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据万得资讯, 2020)Fig.4 RMB financial assets held by overseas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 (after Wind, 2020)

3.5 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是人类信赖的诚实货币, 货币属性期待回归

金银天生非货币, 货币天生是金银(陈雨露,2011)。但近百年来, 在华尔街的操纵下, 黄金白银经历了以下六个重要事件后在全球货币中的地位下降。(1)1933年7月后, 美国出台了以《白银法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旨在提高银价的政策措施, 国际银价快速回升(张挽虹, 2020)。(2)1934年1月, 罗斯福通过《黄金储备法案》, 金价定位在每盎司35美元,但美国人民无权兑换黄金。(3)1969年3月, 美国国会取消了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必须拥有25%黄金支撑的强制要求, 这一行为切断了黄金和美元发行的最后法律强制关系。(4)1971年8月15日, 尼克松关闭黄金兑换窗口, 对国际社会赖账。1971年, 石油绑定与美元结算, 签订永不变更协议。(5)1973年10月16日, 中东地区的伊朗, 沙特阿拉伯和其他4个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 宣布油价上涨 70%, 此举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世界格局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6)2004年4月14日, 罗斯柴尔德家族突然宣布退出伦敦黄金定价体系。19、20世纪之交的欧洲, 银行家已经摸索出一套更为高效地更为复杂的法定货币体制(flat money)彻底摆脱了黄金和金银对贷款总量的刚性制约, 对货币的控制更加弹性,也更加隐秘(宋鸿兵, 2017)。但货币天生是金银, 所谓货币度量横, 就是货币不以金融寡头的贪婪本性为转移, 不以政府的好恶为转移, 不以“天才”经济学学的利益投融为转移, 历史上只有市场自然进化而来的黄金和白银货币做到了这一点。未来世界变局不确定性增强, 物极必反, 美元的信用受到越来越大的质疑, 只有黄金和白银才能担当这一历史重任, 诚实地保护人民的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布。

3.6 疫情下, 全球避险情绪升温, 黄金白银创历史新高

格林斯潘 1966年说: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通货膨胀两大后果, 一是货币购买力下降,二是财富重新分配。黄金白银的货币属性应该回归。从历史上长期趋势规律来看, 当黄金上涨的时候,美元指数几乎是下跌的, 当黄金开始走平的时候道指和美元指数基本上是往上走的。当黄金往上走的时候, 美指、美元是下跌的(图5)。黄金和道琼斯指数几乎是反向关系居多。当黄金迎来牛市的时候,整个股市不会是牛市, 只是一个振荡市, 黄金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之间出现一个反向关系相对比较多。但2020年有一个特别例外情况, 2020年3月份、4月份出现一个怪现象美元走到了 103, 黄金白银创造的新高(图 6)。当美元指数往上走, 黄金也往上走。8—9月受新美元大幅度放水影响指数下跌, 说明黄金脱离美元、美指走出了独特的行情。2020年初, 黄金白银价格比高达110:1, 在历史上最接近是15:1(钱万权, 2016), 2020 年 9 月 70:1, 按历史规律合理均值应在50:1区间。在动荡之际, 随着避险情绪的进一步升级, 尚有上涨的空间。

图5 2000—2020年美元指数和黄金的关系图(据万得资讯, 2020)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dollar index and gold from 2000 to 2020 (after Wind, 2020)

图6 2000—2020黄金白银价格走势图(据万得资讯, 2020)Fig.6 Price trend of gold and silver from 2000 to 2020(after Wind, 2020)

4 我国黄金白银资源情况

(1)黄金方面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2019年中国黄金储量2000 t, 占全球资源储量的4%, 人均资源保障程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 中国黄金协会2020年1月21日最新公布统计数据显示, 2019年我国黄金消费量达1 002.78 t, 同期国内原料黄金生产量为380.23 t, 缺口约622.55 t。另外, 进口原料产金120.19 t, 若加上这部分, 2019年全国共生产黄金500.42 t, 缺口约502.36 t。这个缺口目前主要是由具有黄金进出口权的 12家商业银行通过进口标准金来弥补(王寿成和王京, 2019)。

近年, 黄金成为中国矿业企业参与海外金矿开发投资是重点矿种, 标普数据显示, 2020年上半年全球矿业并购项目共完成523笔, 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0.51%, 但贵金属领域高达358笔, 同比上升 4.47%, 贱金属领域仅有 76笔, 同比下滑49.33%(刘盼盼, 2020)。其中中国紫金矿业完成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和圭亚那金田 100%股权收购,至此公司黄金资源储量超过 2300 t, 为国内上市公司中拥有黄金资源储量最多的企业。另外, 中国山东黄金并购加拿大黄金生产企业特麦克资源公司。玉龙股份公司收购Barto Gold Mining Pty Ltd100%股权, 黄金成为并购的主体。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目前中国海外金矿投资有四大热点区域, 分别是:远东与中亚、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 而国家开发银行也在通过开发性金融大力支持国内企业海外投资金矿。虽然我国金矿国内外勘查开发取得一定成效, 从2012年至 2019年我国黄金查明资源储量在扣除消耗量的基础上仍稳定增长, 但与目标仍有差距。为了保障我国的, 经济和金融安全, 我国金矿勘查与开发需求仍然迫切(表2)。

表2 世界黄金矿山生产和储量表Table 2 Production and reserves of gold mines in the world

(2)白银方面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2019年中国白银储量为 4.1万吨, 中国白银占世界储量的 7%, 世界排名第五, 人均储量不高, 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权益量不高, 以洛阳钼业来看, 其银资源主要是其他矿的副产品。世界白银协会相关数据表明, 2019年中国白银产量3600 t, 世界第三。2019年世界银矿产量略有增加, 估计为27 000 t, 主要是由于阿根廷、澳大利亚、墨西哥和波兰的产量增加(表3)。由于抗议者的封锁和工人罢工, 智利和秘鲁的一些产银矿山减产。2020年受疫情影响阿根廷等部分国家矿山关停。

表3 世界白银矿山生产和储量表Table 3 Production and reserves of world’s silver mine

5 关于增强黄金白银储备, 并引入货币体系的建议

5.1 加大金融支持, 鼓励矿业企业获得黄金、白银的海外权益

加强黄金白银储备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手段之一。黄金具有内在价值并且不属于负债,黄金的安全性、信用度超过任何信用货币(黎永达.2017)。中国是全世界具有黄金全产业链的国家, 从采矿、冶炼到生产、加工、消费、进口, 产业链完整(钱万权, 2016; 伍泽源, 2018)。中国矿业企业加速境外矿业走出去步伐, 应优先配置黄金白银项目,增加对黄金白银的海外权益, 加大力度开发, 金融机构应优先给予海外金银矿山的金融支持并拓展金属流等投资途径。

5.2 增强国家的黄金、白银储备, 鼓励民间储备

黄金白银矿产地储备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和信用保障, 降低信用货币风险, 稳定汇率。一是增加国家储备。国家增持一定规模的黄金储备以国家央行出资储备一定规模的黄金、白银, 将巨大的居民储蓄一部分转换成黄金白银储备, 增强人民币的信用绑定物。即使未来央行增加 2万 t(目前1842 t)的黄金储备, 也仅占我国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左右, 还远低于欧美诸国的百分比, 这说明我国增加黄金储备还有极大的空间。二是鼓励民间储备。据《黄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8版》, 中国人均黄金持有量不足4.6 g, 与全球人均20 g的水平相差很大, 藏金于民的空间很大, 应当充分发掘。民间藏金银主要以首饰、金银条和金银币等形式存在(姬明,2014; 王寿成和王京, 2020)。民间储备是官方储备的重要补充, 与官方储备具有同等效用, 受投资利益驱动的民间自发储备行为, 不仅容量大而且可持续。

5.3 取消进口黄金的资格限制, 畅通黄金流入

建议取消进口黄金的资格限制, 畅通黄金流入,在境内以人民币(适时高于国际市场即时标价)收购符合国际交易标准的黄金, 并提供便利条件, 如增设收购网点等。鼓励民间外汇进口标准金, 居民或自己储存, 或在需要时随时兑换人民币。

5.4 建立人民币、黄金白银转换对策

2020年9月25日, 英国商业智库 Z/Yen发布上海成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上海黄金交易所2016年4月19日推出了“上海金”。“上海金”是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基准价格, 这一突破标志着多年来由美元独霸结算货币的黄金市场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也是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王思红, 2017)。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和上海金的成功推出, 以及香港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中东迪拜黄金市场的离岸人民币黄金期货合约分别在香港、伦敦及迪拜的推出, 有效响应了“一带一路”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国策。未来在积极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中, 开辟黄金白银交易转换中心, 对国际黄金市场的人民币定价权将会打下良好基础。黄金作为国际标准化的无国界产品, 稳步推进离岸人民币黄金市场的建设, 应该优先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和离岸人民币资本市场。进行黄金和人民币联汇指数实证试验研究, 为创建黄金和人民币联汇指数奠定相关基础(孔军等, 2015)。

5.5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探索将黄金、白银引入货币体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由此产生的如国家间利益冲突、国际资本冲击、国家金融风险会逐渐加大, 而强有力的黄金白银储备正是国家稳定汇率进而稳定经济免受冲击的前提条件(徐荟竹等, 2013)。在新的货币体系重构的过程中, 即使是推出电子货币, 黄金白银仍是不可替代的标的物。中国探索开展黄金、白银引入货币体系,建立以金银中国元, 可以自由兑换成黄金和白银,是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有益尝试。

Acknowledgements: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No.22001132017).

猜你喜欢

白银储备黄金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黄金雨
盛逝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六连跌后,黄金何去何从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解码白银黑平台“杀人技”
买入黄金好时机到了吗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