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水盆地古近系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特征

2021-04-15唐鑫萍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水层序泥岩

唐鑫萍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

层序地层学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而来,它研究的是有成因联系的、具旋回性年代地层格架内的、以侵蚀面或无沉积作用面为界的岩石关系[1]。前人通过大量的研究,形成了适用于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层序地层研究方法,一是在大量盆地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将盆地旋回作为划分二级层序的重要依据[2];二是充分考虑陆相盆地构造演化的复杂性,总结了盆地旋回内部次级构造旋回与三级层序的响应关系;三是与各个油田勘探开发实践相结合,成功地在层序格架内寻找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3]。

三水盆地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勘探以来,取得很多油气勘探的进展,发现了常规砂岩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等多个勘探开发领域[4-6]。目前该区层序地层研究还比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人员对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认识。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专项研究。

1 地质背景

三水盆地处于广东省中部,北起清远市,南至佛山市,西抵肇庆市,东至广州市,面积为3375km2。盆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大陆南缘,形成于晚白垩世华南大陆的伸展作用与破裂作用[7-8]。在古生界—中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基底之上,盆地沉积了白垩系—古近系陆相地层(图1)。古近系布心组发育优质的暗色泥岩烃源岩,是整个盆地主要的油气来源,使得古近系成为盆地油气地质研究的重点层系。

2 构造演化特征

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在中生代以来多期次的复杂构造演化的影响,三水盆地先后经历了燕山期—喜山期以来的左旋压扭、右旋张扭和右旋走滑—伸展等3个构造幕次,分别形成了裂陷早期、裂陷中期、裂陷晚期等3个盆地演化阶段。白垩纪处于裂陷早期阶段;古近纪处于裂陷中期与裂陷晚期,其沉积地层记录了盆地扩张到最后萎缩的过程。

在构造背景分析基础上,采用平衡剖面解析的方法,划分了古近纪成盆阶段(图2)。其中裂陷中期可分为稳定断坳、断陷扩张、坳陷收缩3个成盆阶段,裂陷晚期对应坳陷萎缩1个成盆阶段。

(1)稳定断坳(布心组一段沉积时期)。经历白垩纪的裂陷早期阶段后,盆地区域构造运动以负向运动为主,进入稳定下沉阶段。随着基底的沉降,到布心组一段沉积晚期,原盆地南北两个坳陷已连通(图2)。

(2)断陷扩张(布心组二段—布心组三段沉积时期)。布心组二段沉积时期,盆地沉降幅度最大,沉积范围最大,是盆地发育的最强盛时期,发育半深—深湖相暗色泥岩。

到布心组三段沉积时,由于喜山运动一幕的影响,地层局部抬升。有局部的剥蚀和不整合现象,水体变浅,主要为浅湖相的沉积。

(3)坳陷收缩(西布组沉积时期)。西布组基本继承了布心组三段的沉积特征,没有太大的构造变动。但由于盆地受张扭作用,形成走滑断裂系,使得断层上升盘沉积薄,下降盘沉积厚。

(4)坳陷萎缩(华涌组沉积时期)。华涌组沉积时期是三水盆地发展演化的晚期,褶皱运动频繁,派生的断层急剧增多。期间火山活动频繁,以上升运动占优势,地层剥蚀作用严重。

图2 三水盆地SW-NE向平衡剖面分析图

华涌组沉积之后,三水盆地随广东陆地大幅隆起,盆地没有接受新近系沉积。之后,在第四纪沉积了20~50m的粘土、砂砾层。

3 古近系层序地层

鉴于盆地演化对于地层沉积的宏观控制作用,依据3个构造幕次形成的3个盆地演化阶段,将三水盆地白垩—古近地层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其中古近系地层发育2 个二级层序:分别是盆地裂陷中期形成的TSQ1,形成了布心组—西布组地层;盆地裂陷晚期形成的TSQ2,形成了华涌组地层。

本次研究采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划分依据,将层序进行三分:即分为低水位体系域(LST)、湖扩体系域(EST)、高水位体系域(HST)[1]。LST 多为加积式准层序组,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箱形—钟形复合形;EST多为退积式准层序组,其测井曲线比较平直,以泥岩为主;LST多为进积式准层序组,自然伽马曲线多呈漏斗形。河流相沉积一般属于高水位体系域(HST)沉积。

在构造演化与成盆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沉积旋回、岩相旋回、测井曲线特征,将三水盆地古近系地层从下至上分为四个三级层序。SQ1 对应布心组一段—布心组二段;SQ2对应布三段—西布组一段,SQ3对应西布组二段;SQ4对应华涌组(图3)。

图3 三水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划分柱状图

(1)SQ1(布心组一段—布心组二段)。在右旋张扭应力作用下,该时期处于裂陷中期,对应稳定断坳成盆阶段、断陷扩张成盆阶段的早期。其水体较深,发育了大套的暗色泥岩,夹薄层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主要为半深湖、深湖的沉积环境,沉积了三水盆地主要的烃源岩。

布心组一段为LST。从布心组一段底部的滨湖—河流沉积开始,发育浅灰、浅棕色砾岩、砂砾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向上为布心组一段中上部的浅湖、局部半封闭咸化湖的沉积,为一套杂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局部含泥灰岩、藻屑灰岩及膏泥岩等,常见石膏薄层和团块。

布心组二段中下部为EST,布心组二段顶部为HST。整个布心组二段为一套半深湖相暗色沉积,为灰黑色泥岩,夹少量粉砂岩。边缘地带有较多碳酸盐滩坪环境的碳酸盐岩。

(2)SQ2(布三段—西布组一段)。在右旋张扭应力持续作用下,该时期处于裂陷中期的断陷扩张成盆阶段的中后期、以及坳陷收缩阶段的早期。

布三段下部为LST,布三段中部—上部为EST;布心组三段为一套以三角洲—浅湖沉积为主的深灰色泥岩夹灰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该段上部发育含膏泥岩,局部为膏盐、岩盐层。

西布组一段为HST,西布组一段是一套由滨湖过渡至三角洲、乃至局部河流环境的砂泥岩沉积。主要为灰白色、紫灰色砂岩与棕色灰质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

SQ1与SQ2组成了三水盆地最完整的粗—细—粗的沉积旋回,赋存了盆地内最主要的生储盖组合。即布心组一段—布心组二段作为生油岩、布三段下部作为储层、布三中上部作为盖层。

(3)SQ3(西布组二段)。该时期处于裂陷中期的晚期、亦是坳陷收缩成盆阶段的晚期。湖盆逐渐萎缩,发育HST 的河流相相沉积。西布组二段为河流相灰白色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棕色粉砂岩、泥岩,少量深灰色泥岩所组成。

(4)SQ4(华涌组)。该时期处于裂陷晚期,对应成盆阶段的坳陷萎缩期。湖盆完全被填平,演化成河流—火山沉积体系。发育HST 的河流相沉积。以粗碎屑沉积为特征,主要为灰白或棕色砾岩、砂砾岩、含砾粗砂岩,夹杂色泥岩。内部发育多套火山岩。火山间歇喷发的河流环境沉积反映湖盆发展晚期。

4 结论

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结论:

(1)三水盆地古近纪经历了右旋张扭和右旋走滑—伸展2 个构造幕次,形成了裂陷中期、裂陷晚期2个裂陷期次,分别形成了裂陷中期的TSQ1、裂陷晚期的TSQ2两个二级层序。

(2)古近纪分为稳定断坳、断陷扩张、坳陷收缩、坳陷萎缩4个成盆阶段,结合沉积旋回、岩相旋回,将三水盆地古近系地层从下至上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对应布心组一段—布心组二段;SQ2 对应布三段—西布组一段;SQ3对应西布组二段;SQ4对应华涌组。

(3)SQ1与SQ2组处于裂陷中期,形成了三水盆地最完整的粗—细—粗的沉积旋回,赋存了盆地内最主要的生储盖组合;SQ3与SQ4处于裂陷中—晚期,对应成盆阶段的坳陷收缩—坳陷萎缩阶段。

猜你喜欢

三水层序泥岩
种植秋番茄 浇好前三水
山东乐陵市:“三水共治”促水环境改善
借钱
“V-C”层序地层学方法及其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应用
白云凹陷SQ13.8层序细粒深水扇沉积模式
种植秋番茄浇好前“三水”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高分辨率层序随钻地层对比分析在录井现场中的应用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沁水盆地南部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划分与聚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