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众托:愿做跑好第一棒的人

2021-04-14沈黎明

莫愁·时代人物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

沈黎明

王众托

作为中国管理科学奖体系中最高荣誉奖项,“管理科学奖特殊贡献崇敬奖”首次颁发于2008年,获奖者为钱学森、宋健、张劲夫、赵南起、袁宝华、钱正英六位学界泰斗。2020年9月27日,该奖项时隔12年第二次颁发,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成为三位荣膺者之一。

发奋读书立志报国

王众托1928年8月出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铁路工程师,母亲是国内最早一批学化工的女大学生。王众托自幼聪慧,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发,王众托的父亲正在陕西潼关陇海铁路工作,面对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毅然选择留下抢修被日军轰炸破坏的铁路。母亲则带领王众托先是南下湖南老家,后又辗转四川、陕西等地避难。但不论在哪里,母亲都尽最大努力让他继续学业。在艰辛的求学过程中,王众托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也亲身经历了民族苦难。他心里明白,这都是国家落后所致,年少的他暗下决心:一定好好读书,将来用知识救国、报国。

王众托不负父母厚望和自己的决心,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并于1951年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当时,党和国家为了加强新中国科研力量、培养建设人才,在东北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的大连创办了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前身),急需一批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才能的师资力量。王众托服从国家分配来到大连,开始科教之路。

两项首创解国家急需

来到大连后,王众托立即进入工作状态。3年后,他因在自动化控制研究方面有很多独到见解,在同期入职的年轻人中脱颖而出。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对国防和工业领域自动化控制人才的需求,学校委派王众托主持创建自动控制专业,并任命他为自动控制教研室主任。

? ? ?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国防等许多重大建设项目急需大量特种钢材,而那时我国特种钢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大大制约了这些项目的建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决定开展科研攻关。大连理工大学接受任务后,安排王众托投入到特种钢生产技术攻关中,担当研发电渣重熔冶金方法中控制系统的重任。

电渣冶金上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因其能获得比传统冶金方法更高质量的钢材原材料供加工生产所用,对重工业和国防、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发展十分重要。王众托领命后便一头扎进实验室,专注于电渣重溶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饭。那个年代,生活困难,粮食定量供应,王众托体力消耗大,时常只能节省着吃个半饱。凭着废寝忘食的精神,经过不懈努力,王众托终于研发出我国第一台电渣重溶的交流控制系统,解决了当时特种钢生产中一大关键问题。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产量的提高,各地急需一批石油输送管,国家有关部门向大连起重机厂下达了研发加工石油管卷管机的任务。研发过程中,工厂技术人员在自动控制部分遇到难题,久攻不下。经大连市政府协调,王众托领受了石油管卷管机自动控制系统研制工作。他每天奔走于学校和工厂之间,风雨无阻,与工厂科技人员一起攻关,最终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石油管卷管机自动控制系统,为大庆石油远距离输送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众托给大学生作报告

与时俱进,创建新学科

王众托一直关注世界各国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趋势。他敏锐地认识到,自动控制再往前发展,从广度上讲是系统工程,从深度上讲是人工智能。于是,他提出我国应尽快建立系统工程学科,培养这方面人才,跟上全球科技发展的建议。王众托的建议得到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1977年末,教育部研究决定,在大连理工大学等六所全国重点院校建立系统工程研究机构,同时招收研究生。1978年,王众托被任命为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室主任,成为我国第一批系统工程科研机构与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创建人和领军人物。

系统工程研究室成立后(1980年升格为研究所),王众托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研究与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国家、社会需求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的科研方针,经常带领团队深入石化企业、通讯公司及电力系统等,开展合作,对生产计划、产品结构等认真研究后制订出优化方案,大大提高了这些单位的经济效益。后来,王众托又与政府部门合作,进入县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领域,在深入调研、缜密分析的基础上,为县区战略决策系统设计出优化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1984年,王众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

1986年,王众托被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出任重点项目“整体发展研究专家系统:中国山西实例研究”的中方负责人。两年时间里,王众托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圆满完成了中方承担的全部任务。这一项目开创了我国大型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研发的先河,受到国际同仁的高度赞扬。王众托将这次国际合作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国务院办公厅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中,此系统自1992年研发成功,几经扩充发展,为国家高层领导服务了近20年。

2001年,王众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继续在系统工程领域耕耘不辍。2008年,他再次挂帅主持完成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又获“特优研究成果”评价,这一年王众托正好80岁,可以说这是他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

在几十年科研生涯中,王众托不仅科研成果丰硕,而且著述等身,先后出版了十余种专著和教材;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科学报告一百余篇。但王众托对于没能在最初从事的领域长期深入钻研下去而略感遗憾。“就像跑接力一样,人们总把掌声留给跑最后一棒撞线的人,但是我不后悔,还是该把第一棒跑好,完成时代交给我的任务。”王众托说。

如今已94岁高龄的王众托,仍心系系统工程的研究与应用,经常到系统工程研究所与青年科研人员研讨新课题。王众托非常喜欢唐代李忱《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正是对他几十年科研人生最好的诠释。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文心

猜你喜欢

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
农业系统工程生态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LANGUAGES
通识教育视阈下高校通识课程的现状和创新
浅谈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浅析
航空发动机系统工程技术浅析
汽车设计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探究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案设计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