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大校长张荣:厚植中国特色 锚定世界一流 锻造厦大风格

2021-04-14杜玮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厦大厦门大学学科

杜玮

1938年6月,国立厦门大学第一届毕业同学合影。

1929年,厦门大学的动物标本制作室。

1977年,廈门大学的拔河比赛。摄影/赖祖铭FOTOE

2019年9月28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举行首届毕业典礼。

2017年,厦门大学图书馆。

2020年11月,厦门大学第55届学生田径运动会。

到任厦大近4年,校长张荣对于中国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百年高校的历史如数家珍,对于百年间不断积淀而形成的厦大精神文化有很深刻的体会。早在上世纪40年代,厦大就因杰出的办学质量而被誉为“南方之强”。百年间,厦大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独具特色的大学。

面对高等教育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态势,厦大如何走好第二个百年征程,百年校庆之际,在位于厦大思明校区的林语堂纪念馆,张荣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

先贤植入基因奠定厦大品格

中国新闻周刊:你对厦大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心目中的厦大精神是什么?

张荣:我一直认为,厦门大学是一本内容丰厚的大书,值得用一生去体悟。厦门大学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除了校园美丽外,还有她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质。1921年,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胸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崇高理想,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毅然倾资创办了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的爱国精神贯穿百年,正因为先贤植入学校的基因,使得厦大形成了独特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我们凝练出厦大的四种精神:爱国、革命、自强、科学。在这四种精神熏陶下,厦大人形成了一些富有特点的品格,其中在四个方面较为突出:感恩、开放、创新、和谐。

张荣。摄影/本刊记者李思源

一是感恩。厦门大学是中国极少的一所将创办人一直尊称为“校主”的大学。“校主”二字,饱含厦大人对陈嘉庚先生的无限崇敬和感恩。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厦门大学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厦大人永远感恩这些鼎力支持。感恩的氛围在厦大非常浓厚。这样的氛围培养了厦大师生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情怀,这种情怀不断升华和提升,成为厦大人重要的文化品格。

二是开放。厦门大学由“久客南洋”的陈嘉庚先生创办,从建校伊始就带有开放的基因,流淌着“博集东西”“兼容并包”的血液。在办学过程中,厦门大学始终坚守着开放的本色,是中国高校中对外交流合作最为活跃的学校之一,和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有着紧密的伙伴关系,每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厦大校园充满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温暖。

三是创新。厦大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设立了第一个海洋科学、高等教育学等学科,先后培养了我国第一个会计学、审计学、财政学、海洋学、高等教育学等领域的博士。百年的办学征程中,厦门大学秉承研究高深学术的传统,紧紧围绕创新发展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近年来,厦大在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能源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产出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们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科研攻关,研制出全球首个双抗原夹心法新冠病毒总抗体检测试剂等15个检测试剂,在国内以及80余个国家和地区大量应用并广受好评,在WHO颁布的血清流调参考方案中被指名优先推荐。主持国家应急攻关疫苗项目五条技术路线之一,研制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已完成二期临床试验。

四是和谐。和谐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厦大有全国最美的校园,环境育人非常重要,优美环境能润物无声地引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人与人的和谐,厦大有包容的文化。走在厦大校园,你能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厦大不同学科之间也有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和谐。所以厦大的和谐浑然天成。

厦大人能形成这样的精神特质,追根溯源,来源于嘉庚精神的指引。百年来,嘉庚精神积淀为世代流芳的人文基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厦大人,为厦门大学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绵绵不息的精神源泉和奋进力量,用创新与实践不断丰富其精神内涵。

厦大风格要把握“三海”特色

中国新闻周刊:厦大地理位置很特殊,很可能是全国极少数既不在直辖市,也不在省会城市的“双一流”大学,你怎么来看待厦大的区位特点?

张荣:厦门大学地处福建厦门。厦门虽然不是福建的省会,但是一个美丽的滨海花园城市,生态环境优美。这为我们人才引进、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文化。当前厦门也正在重点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这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虽然学校办学相对远离省会城市,在办学区位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也正是這样一个特殊的区位,赋予了厦门大学独特的地缘优势。概括起来讲,可以用“三海”来体现厦大的地缘特点,也就是“海峡、海丝、海洋”。

所谓“海峡”,这是我们最显著的一个地缘特色。厦门地处海峡西岸,距离金门最近处只有2公里左右,从厦门大学可以直接看到金门岛。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厦门大学成为大陆地区对台交流合作最为活跃、最为前沿的高校。目前我校与台湾合作院校共有34所,在校的台湾籍学历生近500人,两地师生保持着常态化的交流合作关系。我校也积极打造了诸多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厦大举办的“两岸学子论坛”,至今已举办六届,成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两岸青年学子学术交流平台之一。同时,我校也是对台研究的重镇。厦大长期以来在两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开展持续研究,是党和国家对台决策的核心智库之一。

所谓“海丝”,这是新时代赋予厦大的特殊地位。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厦门是“海丝”战略支点城市。近年来,厦大充分发挥地处“海丝”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厦门大学发起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吸纳“海丝”沿线20个国家和地区的66所高校加盟。此外,发挥这一优势,我们在马来西亚积极推进分校建设,培养“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分校是我们促进中国与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其他地区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举措,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典范。

所谓“海洋”,这是学校的天然地理优势。厦大在国内的三个校区都是依海而建,素有“校在海上、海在校中”的美称。福建拥有全国第二长的海岸线,是全国海洋资源大省。厦门大学的海洋科学是A+学科,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身学科特色。接下来,厦大需要进一步发挥海洋学科优势,做好“大海洋”文章,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海洋学科集群,以人才、科技支撑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

中国新闻周刊:在历史上,无论是萨本栋校长还是王亚南校长,都为厦大延揽了大量人才,新时期处在这样的区位条件,厦大如何引才?

张荣:“独是师资一项,最为无上第一要切”,把一流师资放在校务首位,这是厦门大学创校之初陈嘉庚先生的远见卓识。建校百年来,不论在哪个历史阶段,厦门大学始终承继这一优良传统。

首先是事业引才。把学校办好,平台办好,才是最重要的。人才最看重的还是事业,要给他们创造干事业的条件,给他们比较良好的科研启动条件,使其事业尽快开局。

其次是待遇引才。厦大有优待教师的传统。对于高层次人才,我们会给他非常可观的购房补贴,帮其安家落户,帮他们协调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现在,厦门市委市政府也非常支持厦大发展,在厦大翔安校区附近,量身打造1000套人才保障房,保障房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出售给引进人才。在提高人才引进待遇方面,学校是舍得花钱的。

如何把自身优势变得更强,如何把新的优势不断创造出来,这都是厦大面临的挑战。图/受访者提供

另外是感情引才。我们学校各级部门、各位参与这项工作的老师和管理人员,都有求贤若渴的态度。在人才没有到位时,办公、生活条件就帮他们配备好,这成为一种制度保障。等人才来了,就可以很快投入工作。近些年,我们每年都能引进100多位高层次人才,这些人在学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量与质不能兼顾时更关注质

中国新闻周刊:在百年这个新节点上,厦大学科建设上有没有新的方向和部署?

张荣:厦大有这个传统,就是它的学科设置和优化始终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近,厦大组建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把过去分散在不同领域、学科里的人才、资源聚合起来。我们还组建了创意与创新学院,要在全校进一步加强创意教育,培养创意人才。厦门有很好的电影摄制条件,厦大有着很好的电影剧本创作人才、电影评论人才、电影管理人才和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我们将这些优势集中起来,和厦门市共同组建电影学院。这些都是厦大在新学科拓展方面的作为。

厦大的航空航天学院于2015年重新组建,近些年发展很快,产生了“嘉庚一号”火箭、“南强一号”高速无人机等一系列成果。厦大在半导体研究方面也有基础。早在1956年,教育部就集中了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吉林大学五所高校物理系的师资力量,在北大开办了全国第一个五校联办的半导体专业。最近两年,我们依托过往积淀建设了国家第一批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厦门三安光电、天马微电子、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等合作,共同培育人才。基于这一创新平台,我们还开办了台湾班,目前有7位台湾的研究生在厦大学习,攻读半导体领域的博士学位。

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厦门大学将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以高质量的学科建设为引领,发挥一流学科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深化学科建设和评价改革,全面加强一流大学建设。

中国新闻周刊:厦大素有“南方之强”的美誉,现在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高水平大学纷纷崛起,厦大对此有何发展策略?

张荣:我们一直密切关注最近这些年教育的发展态势,很多高校都在不断向上攀登,厦大也一样在往上走,从这一意义来讲,高校间存在一定竞争。我们的发展坚持几项策略,首先是内涵发展,质量办学。从学科来讲,厦大有些学科比其他高校建设得早,也有的比其他学校晚,条件也不一定有其他学校好,但我们可以把事情做得更精深、更有质量。萨本栋校长说过,在量和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要更加注重质。我们做事情比别人更细致、标准更高,就能奠定我们的学科地位。

其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个学科的领域足够广、创新空间足够大,安得下不同高校在同一领域开展研究。最终一定会形成不同学校在不同领域、不同方向上各具特色的格局,我们要做得更深,做得更透,不断打造自己的特色。

比如,在南海,特别是面向东南亚一带,厦大做得比较多,我们可能对这里关注多一点。在海洋考察过程中,可能对碳循环关注得多一点。地表第一大碳汇就是海洋,它吸收了约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把海洋碳汇用好,就可以做好碳的负排放。除了海洋,森林也可以吸收碳。厦大在碳中和的研究中,对于海洋和森林都非常关注。我们不但关注别人感兴趣的东西,还关注怎样才能实现更大的碳汇增长。只要把这些做好了,形成我们的特色,就有属于我们的舞台。

第三,创新发展,我们还应该去做别人尚未想到的事,这既包括学科布局,我们要走得比别人更快、更远,也包括我们的体制机制改革。

第四,融合发展。不同学科间要交叉,学科的交叉点通常更具有活力、更有成长空间。同时,要推动科教融合,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融合起来。还有一个是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专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再者,我们要不断拓展深化国际合作,与我们的合作伙伴携手发展,这也是一种融合。

中国新闻周刊:厦大未来还面临着其他什么挑战?

张荣:从历史上看,厦大就是在不断应对挑战中走过来的,未来依然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或许是更加严峻的挑战。严峻的挑战既来自于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也来自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厦大提出的新要求。

此外,挑战不是静态的,我们在前进,其他高校也在进步。怎样把自身优势变得更强,把新的优势不断创造出来,这都是挑战。

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但百年厦大的长期积淀和丰厚底蕴依然给我们以充分的信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教育部和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在八闽鄉亲的鼎力支持下,在全体厦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厦大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快,把厦门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猜你喜欢

厦大厦门大学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Cloud Computing in Data Backup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厦门大学:一场流动的圣洁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执此长情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鲁迅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