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融合”战赤壁
2021-04-14李薇刘志勇
李薇 刘志勇
古有赤壁大战,今有赤壁大桥。对中铁大桥局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以下简称“赤壁桥”)项目部而言,大桥的建设,无异于打响了一场新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战胜曹操靠的是人和。”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工会工委主任张方玉说,“我们通过做实‘四个深度融合,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对内加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对外密切了与业主单位、地方政府的联系,有力地推动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了项目的工程进度。”
借地方文化做地方工作
赤壁桥项目北接洪湖市乌林镇,南连赤壁市黄盖镇,是构建天门至赤壁一级公路跨越长江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我省“六纵五横一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及接线工程全长11.2千米,跨长江主桥为双塔钢混结合梁斜拉桥,主跨长度达720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混结合梁斜拉桥。建成后,将成为随岳、沪渝、汉洪监、京港澳、杭瑞等高速公路重要节点,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部组建之初,我们就成立了党、纪、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张方玉介绍,“党工委下设项目部、南岸、北岸3个党支部。”
作为最早进场施工的负责人之一,南岸党支部书记钟伟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与黄盖湖镇政府交涉征地问题。没想到这个在他看来非常棘手的问题,却根本没费什么事——短短一个星期,在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当地就交付了180亩土地。
“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在钟伟华的追问下,黄盖湖镇政府相关人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提倡的是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黄盖精神!”
“做项目,必须争取地方的支持。”钟伟华颇有感触,“将项目文化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借地方文化做地方工作,必将事半功倍。”
有鉴于此,项目部因地制宜,结合赤壁、洪湖两地文化,进行项目工地和驻地建设塑形:南岸工地将三国时耳熟能详的计策融入安全生产中,设计出“安全生产三十六计”,让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得到了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董永祥的“点赞”;北岸工地在驻地显眼位置制作一块凸显洪湖红色革命精神的大型宣传画展,开通了“洪湖赤卫大队”微信群,经常性组织职工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同时,项目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捐资兴学、修建出行便道、修复引水灌溉沟渠等志愿服务,树起了良好的口碑。
项目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深度融合,拉近了双方距离,密切了联系,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项目部留守人员一度面临缺米少菜的窘境,得知情况后,当地政府紧急协调了一车物资送到项目部;复工复产后,当地政府对项目所需建筑材料的运输一路“开绿灯”,极大保障了工程的建设进度……
决不能让工程停下来
长江东流水,赤壁战正酣。
2020年12月21日,冬至。在赤壁桥主桥建设现场,施工车辆川流不息,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们顶着刺骨的江风,为主桥的最后合龙全力冲刺着。
根据规划,大桥原建设总工期为48个月,主体工程竣工时间为2022年3月21日。2020年年初,为响应省政府号召,大桥业主单位省交投项目公司提出“三年攻坚”目标,大桥施工工期缩短7个月。
“为了赶进度,项目24小时不间断施工。就算是疫情最严峻的2020年春节都没有停工。”指着江对岸工地上夜班工人忘了关的照明灯,赤壁桥项目部北岸党支部书记许洪志告诉记者,“我们必须要开足马力、争分夺秒,把时间抢回来。”
许洪志介绍,疫情发生前,大部分工人回家过年,工地上只有几十人留守。春节前后,春汛提前到来,江水开始缓慢上涨,“必须在汛期到来前,把五号桥墩的墩心建好,不然至少耽误半年工期。”
那时,受疫情防控影响,工人们根本回不来。怎么办?留守人员中,党员干部站了出来,他们带着工人抢着干。“人手最紧张时,就连来工地探亲的职工家属都顶了上去。”许洪志说。
大桥还是我省最早实现复工复产的重点项目之一。早在2020年3月1日,大桥南岸就已获得复工批复。
疫情阴霾刚刚褪去,洪水又接踵而至。2020年六七月份,长江流域连续经历多轮强降雨,江水暴涨,大桥建设工期再次受到重大影响。
决不能让工程停下来!在项目部党工委的带领下,施工人员“水进人退”,直到项目部生活区和主要生产区被洪水淹了才撤出去。
避汛期间,项目部坚持撤离不撤岗。“我们租了一个拓展基地作为临时宿舍,每天将工人们轮流派到工地上施工,直至主桥上不去了,才转移到陆地上。”钟伟华说。
就这样,项目部通过各种办法,见缝插针地施工,确保了引桥箱梁架设、小箱梁预制场、路基附属、赤壁互通等工点正常施工。
为了配合施工,减少沟通成本,项目部党工委还开创性地与业主单位、地方党组织建立了党建联盟,成立了两个联合党支部。“每个月,我们都会把三方党员召集起来,协商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交投咸宁项目群党办主任周漓说,“很多过去需要打报告、写申请、走流程的手续,都通过联合党支部大大简化了。”
架起通往彼此心灵的鹊桥
对施工管理人员而言,赤壁桥项目部是一个能干出一番事业的平台,也是一所能学到很多知识的学校,更是他们安全、舒适、和谐而充满亲情的“幸福之家”。
“每位新来的员工,我们都会安排至少两名‘师父,一位负责生活上帮扶,一位负责工作上帮带。”张方玉说,这些“师父”,都是领导班子成员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
同时,项目部还将项目文化与职工素质提升深度融合,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成立“专家(劳模)型职工创新工作室”等活动,鼓励职工重操作、勤练兵、多学艺,在岗位上快速成长。“近年来,赤壁桥有3位中层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张方玉说,“不少‘90后甚至‘95后已经走上技术负责人、副部长岗位。”
赤壁桥项目部驻地偏僻、男多女少,年轻人的婚恋问题,长期以来让项目部党工委很是头疼。
长江为歌,大桥为媒。2019年“七夕”节前夕,一场特殊的联谊交友活动在项目部举行,活动的主角,是来自赤壁市检察院,卫计、教育、金融系统和项目部近百名青年男女。猜歌名、挤气球、吃西瓜、才艺展示……一系列互动小游戏举办下来,6对青年男女成功牵手。
为办好这场“相亲”,早在5月份,项目部党工委就开始提前策划,与赤壁市总工会、妇联、团市委等单位反复沟通,确保活动开展有条不紊、富有成效。
“将项目文化与地方群团组织活动深度融合,把地方群团组织开展的特色文化活动引进桥梁工地,不僅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精神生活,还为青年朋友们搭建了相互认识交流和共结情缘的平台,更在项目部与赤壁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桥、一座通往彼此心灵的鹊桥。”张方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