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乡村振兴
2021-04-14唐雄廖凯
唐雄 廖凯
近年来,仙桃市紧紧围绕乡村人才振兴这个关键,深度聚焦支部书记这个“头雁”,通过选派一批、招引一批、招聘一批、培育一批“四个一批”,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注入了血液、激发了活力。
“红色头雁”选派一批
仙桃市委出台《关于全面实施“红色头雁”工程的意见》,高规格召开“红色头雁”工程启动仪式千人大会,集中选派了620名驻村“第一书记”、58名下派支部书记。
2019年,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刘建立被选派到胡场镇蔡滩村担任“第一书记”。那时的蔡滩村,村级负债累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各种矛盾突出。
“我就不信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刘建立说。当时正值捡棉花季节,他每天晚上到村民家帮着剥棉花。40多天里,他剥遍全村“上访户”家的棉桃,也剥开了村民“心茧”。
在刘建立的带领下,蔡滩村利用土地增减挂钩结余资金和在外人士捐赠的630万元,修好村组路、安装自来水管网,彻底偿还了村民“出行难”“吃水难”等“陈年积债”。
趁热打铁,刘建立带领村“两委”干部启动了清资核算、乡村治理、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如今的蔡滩村,白墙灰瓦民居成排,绿树草坪前后通透。村民刘小平说:“以前总羡慕别个村子漂亮,如今觉得哪儿都不如咱蔡滩好。”
“回巢反哺”招引一批
以乡音开路,用乡愁牵线,带乡情进村。近年来,仙桃市有182名回乡能人被选为村“两委”班子成员,66名牵头村级工作,带回资金2.5亿多元,创业项目89个,产生收益26亿多元。
剅河岭村是长埫口镇的一个大村。从2013年开始,重大项目先后落户该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层出不穷的矛盾。村“两委”没有战斗力,集体经济没有起色。为改变状况,长埫口镇党委和剅河岭村干部群众“三顾茅庐”,请回经商能人夏志刚。
回村后,他主动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安装路灯、整修道路、追缴历年欠款14万元;带领村民增收创收,组织鱼池承包户前往武汉学习鳜鱼养殖技术、开展鲫鱼新品种养殖试点工作,联系毛豆收购公司,成立村毛豆收集点,顺利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如今的剅河岭村村“两委”心齐气顺,干劲十足,各项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轨。
“成长工程”招聘一批
充分运用政策,开辟村党组织书记来源渠道。2018年,仙桃市从乡镇临聘人员中创新招聘21名事业编制农村党组织书记,明确在村工作时间不低于5年,为其回村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郑场镇马家垸村支部书记代海荣,是郑场镇机关临聘人员,也是马垸村本土媳妇。她响应“红色头雁”工程号召到村任职后,积极制定发展规划、建设村部、修路建桥、挖沟疏渠、流转土地、招引主体,马垸村半年时间实现完美蝶变,广大群众对新调整新上任的干部充满了希望与期待,认可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千人计划”培育一批
仙桃市连续3年公开选聘551名仙桃籍全日制大学生到村任职,158人通过换届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担任党组织书记5人、村主任2人。
市委研究出台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探索出市级统筹、公开选聘、财政保障的农村后备人才选拔培育机制。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1700多万元发放工资报酬,确保留得住、干得好。一大批大學生村干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大任务中挺身而出、坚守岗位,为家乡发展奉献智慧力量,注入清新和活力,成为基层“抢手”香饽饽。
(作者单位:仙桃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