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整风时期《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021-04-14李若水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共产国际

李若水

[摘要]《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一本由斯大林亲自指导编写的苏联史学教科书,1938年出版后便受到联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极力推崇,对中国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都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重要文献,在全党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反对教条主义提供理论武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关键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共产国际;整风运动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在中国的传播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当时党内教条主义之风盛行,中国共产党正好需要理论武器来武装自己。苏联又是第一个成功建成社会主义的国家,其革命和建设经验更显得弥足珍贵。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教程》作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推荐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教材,是全党学习的重要文献。

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中国的传播

斯大林提议编写《教程》的目的是这样的,“要给党的积极分子对联共(布)党史有一个统一的指导,使党员和积极分子对这种指导不产生怀疑”。①当时苏联学界的党史研究较为混乱,党史教科书对党的理论描述不一,为了在党内树立一个统一的思想指导,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编写了此《教程》。

《教程》经历了多次修改,斯大林本人撰写了第四章第二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38年10月《教程》正式出版,在它正式出版之前,曾于《真理报》连载。《真理报》把“认真地、仔细地、坚持不懈地研究《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②视为“是每个布尔什维克、党员和非党人士的职责”,③为了进一步推进宣传工作,联共(布)中央还作出相关决定,将《教程》称作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新的思想武器。

《教程》在苏联国内受到联共(布)中央的重视,共产国际还号召各国共产党员学习。《教程》中文译本传入中国是在1939年,但它的部分章节早已经通过国内学者翻译并公开发表了。193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发表了“在准备和实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文章,属于《教程》第七章的译文。12月12日,《解放》周刊又发表了《教程》结束语的译文,题目为“苏联共产党取得胜利的经验教训——论联共党史的结论”。同月,博古翻译的《教程》第四章第二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单行本的形式在国内公开出售。之后,《教程》的四个版本中文译本陆续出现。

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当时党内的影响

(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程》在叙述方法上史论结合,语言简单生动,便于理解。全书分为12章,每一章结尾处都有一个简短的结论,在全书末尾更是有六条结束语,既是对全书的总结也是对苏联历史经验的總结,例如: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才能领导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工人阶级只有掌握先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器,才能成为本阶级的领导者;党要不害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要和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等。《教程》的结束语部分,也是用简单的历史举例来进一步论证结论,虽然有些史实和结论在现在看来不太客观,但总体是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文化程度不高、理论水平高低不等的干部中间传播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延安的在职干部学习,某种程度上也受到联共(布)中央对于教程学习态度的影响。

1938年11月14日,联共(布)中央发表《关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出版后怎样进行党的宣传》的决议,决议提出根据干部的理论层次将他们分为下级、中级、高级三类开展《教程》学习研究工作,研究深度依次递增。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召开教育动员大会上将联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共同列为,“我们学的学问”。④对于《教程》的学习要求是要“长期地学下去”⑤、不要“半途而废”⑥。动员大会之后,延安在职干部被编为甲、乙、丙三类开展学习活动,《教程》作为重要资料以供参考。194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又将干部细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按各自文化理论水平学习不同的课程。其中联共党史被列为甲类课程,乙丙类在学完各自课程后可转入甲类。延安在职干部学习计划实施以后,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为整风运动的开展做好理论准备。

1940年1月3日,在中央书记处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教程》和马列主义被定为全党干部学习的中级课程,“作为初级党校、中级党校、高级党校的一般标准”。⑦让在职干部根据自己的水平等条件自行选择学习课程。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报告中又一次提到了《教程》,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干部应该把《教程》当作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心材料。1941年1月,毛泽东同王稼祥向各地高级学习组发出通知,《教程》结束语被列入高级学习组理论研究材料。1942年4月3日,《教程》被中共中央的《四三决定》列为整风运动的必读文献。

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重视推荐之下,全党对《教程》的学习贯穿了整个整风运动始末。中共中央倡导在职干部学习,为整风运动做好准备工作。毛泽东提出改造学习,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完成了一次思想大解放,党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教程》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材料,同样也对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普及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二)为反对教条主义提供理论支持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的任务,而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中之重。主观主义在形式上又可以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党内教条主义更为危险,要是克服了教条主义,就可以把“经验上升成为理论,而避免经验主义的错误”。⑧

1941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提到,“必须使学生区别马列主义的字句与马列主义的实质”,⑨这个“字句”和“实质”的说法就是来源于《教程》。《教程》在提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时,告诉大家不是要把理论单纯当作公式,“一个字句不放”⑩的记牢,而是要首先“必须学会把它的字句和实质区别开来”,?掌握这个实质后就可以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在各种条件下解决实际问题了。把“字句”当作信条是当时党内存在的一种不良风气,一些党员“言必称希腊”,?仅根据自己了解的“字句”去发号施令,为党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这个时候用《教程》里的理论去同党内教条主义作斗争,就显得再合适不过了。

1942年2月8日,在《反对党八股》的演讲会上,《教程》中关于列宁做报纸宣传工作的内容被节选在会上散发的《宣传指南》小册子里。列宁领导的斗争协会小组发动工人罢工、宣传社会主义的传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些传单内容联系实际,列宁写出的第一个这样的传单就是在工人巴布石井的参与下完成的。列宁说“写一个传单要和熟悉的同事商量”,?是“根据这样的调查和研究来写文章做工作”?的,毛泽东用《教程》里的内容举例,号召党员干部学习列宁这种精神。在宣传以及其他工作中,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程》中说决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看成是教条汇编、看成是教义问答、看成是信条,而把马克思主义者本身看成是一些咬文嚼字的人和书呆子,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是要在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的。《教程》中关于反对教条主义的理论基本上是正确的,毛泽东和党中央多次用《教程》举例来教导党员干部,《教程》在某种程度上为党反对教条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38年10月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实现只有通过“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全党亟待了解并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要在党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而这个学习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的学习,更是要结合实际,在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学习。

1939年6月,共产国际的中国问题研究小组就提出过要“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撰写方法和它的丰富思想内容相联系并在其基础上阐明中国共产党的真正历史”。?在整风运动时期,党确实也是这样要求的。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提出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教程》为中心材料,不是静止孤立地学习,而是要以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教程》之所以可以成为中心材料,是因为它是“一百年来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的综合和总结,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典型,在全世界还只有这一个典型”。?通过研究“列宁、斯大林他们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苏联革命的具体实践互相结合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就能够在中国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革命事业。

三、对《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评价

《教程》被看作是苏联历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结合的典范,但它描述的历史不全都是科学的,《教程》的编写、修改、敲定都是在斯大林的亲自指导下完成的,《教程》突出了党内斗争,着重强调斯大林的个人功绩,部分历史为了烘托个人而严重偏离实际。《教程》本身也是矛盾的,联共(布)中央认为《教程》叙述是布尔什维克党的科学的历史,是不允许随意修改的。但在《教程》中也提到了马克思主义是要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是可以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理论来代替旧理论的。既不能过分地高估《教程》的作用,也不能将建设道路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推给《教程》,将《教程》贬得一文不值。党对《教程》的学习态度一直是正确的,是在研究苏联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的方法。在向苏联学习的过程里,党和国家也是在摸索中总结经验,最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注释]

①沈志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1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24-625页.

②③闻一.为什么《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会成为“唯一的党史教科书”[N].学习时报,2006-12-14.

④⑤⑥中共中央组织部编.干部教育工作重要文献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⑦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在职干部教育部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第819頁.

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十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57页.

⑩?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人民出版社出版,1975年版:第391页.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第797页.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第842页.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7-658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1937—1943.5)(18).中国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第147页.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第802-803页.

猜你喜欢

共产国际
中共常驻共产国际代表及代表团秘档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召开的党代会是哪次?
共产国际与苏区问题专题研究
也谈中共中央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三日会议——兼述西安事变期间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与中共的真实关系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
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中的共产国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