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诉苦,惊动“两宫”
2021-04-14冯璐
冯璐
3月7日,梅根和哈里接受奥普拉(小图)专访的节目。
“婚禮前我没惹凯特哭,是她惹我哭。”“被王室禁锢,我曾想自杀。”“他们担心阿奇的肤色。”……
一枚枚重磅“炸弹”,在英国王子哈里和王妃梅根接受美国名嘴奥普拉访谈时被接连抛出。3月7日这一幕,将英国王室推入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丧生后的最大公关危机。此时,临近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9周年,99岁的菲利普亲王还在医院治病。
在讲究贵族体面的日不落帝国,美国人梅根为王室滴入第一滴黑人血,从一开始就像个搅局者。如今,她又给婆家贴上“种族歧视”“把人逼到想自杀”等标签,难免引起英国媒体及民众群情激昂,并对英女王表示同情。而王妃的美国“娘家”则力挺“出嫁的女儿”,认为梅根“彰显了美国人的率性和勇敢”。
访谈节目结束前,梅根把自己比作童话里的小美人鱼。她说,小美人鱼因为嫁给王子而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但如今她最终重新获得了自己的声音。
“你觉得你会和王子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吗?”
“是的,而且会比你读过的童话都要棒。”
童话里,结局总是“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而现实中,一场宫斗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载满弹药”对王室发起轰炸
与奥普拉对谈时,已怀胎数月的梅根身穿黑裙,戴着来自戴安娜王妃的卡地亚手镯,宝石耳环也和婆婆生前的装扮风格如出一辙。她哽咽着说,自己作为王室成员的生活十分痛苦,以至动过自杀的念头。坐在一旁的哈里也将母亲和妻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称最担心梅根会有同样的命运。
很显然,与王室生活格格不入的梅根,试图把自己塑造为第二个“戴安娜”。曾有英媒统计,梅根嫁入王室后的服饰有超过30套和当年的戴安娜相似。
26年前,戴安娜向公众大吐苦水,令英国王室陷入舆论危机。而此次梅根的谈话,被美联社形容为自1995年戴安娜受访以来最轰动的英国王室访谈节目。
好莱坞演员出身的梅根,在这场富于戏剧性的两小时访谈中演技极佳,把“内心拉锯”秀得淋漓尽致。她大概预料到有人会说自己在刷存在感,节目一开始就表示接受采访是一种内心的“解脱”。
“你是和一个1200年的机构结婚,和君主制结婚,你认为你的婚姻生活怎么样?”奥普拉问。
梅根开始数落:“护照、信用卡、车钥匙统统被没收,连跟朋友吃个饭都不行,人生没有自由……”
梅根说,自己嫁给哈里前对王室生活“想象得过于天真”,“对义务与责任一无所知”。初见女王前,哈里问她会屈膝礼吗,她震惊了。“我以为屈膝礼这种事只是做给外人看的。”不过,梅根也知道女王是受到尊崇的国家元首,没敢太造次,只把矛头对准“王室体制”。她强调:“女王一直对我很好,曾送给我珍珠耳环和配套项链当礼物,让我想起自己的奶奶。”
在为“梅根婚礼前把凯特气哭”传闻翻案时,梅根也尽量显得不伤亲情。她说:“全世界的报道里都说我惹哭了她,但事实相反。婚礼那周确实压力很大,凯特因花童礼服不高兴,把我惹哭了,这真的伤了我的心。不过,她后来送花和卡片向我道歉,我已经原谅她了。”她还强调“凯特是好人”,显出自己的大度:“我不想深入讲这件事的细节,这对凯特不公平。”
同时,梅根当众表达了对丈夫的体谅。她回忆,自己第一次怀孕时,因外界压力和王宫生活的孤独无援,一度处于自杀的边缘,却还需要在公众面前装出一副特别快乐的模样。“那天我要和丈夫参加一场皇家音乐会,坐在王室包厢里,身边环绕着各色镜头,我只能在灯光熄灭时落泪,灯光亮起时微笑。”
梅根说,自己在“万不得已时”才和丈夫说起了自杀念头。“他小时候已经失去了母亲,现在我不想让他再失去我。我知道哈里为我的倾吐承受了多大的损失,但我知道,如果我不说出来,我一定会选择自杀。哈里的决定拯救了我,拯救了我们两人的家。”
左图:梅根经常在服饰穿搭方面“对标”婆婆戴安娜。右图:2018年圣诞节,梅根(左三)对女王行屈膝礼。
面对如此可怜的弱女子,哪个王子也得心疼。梅根一说自己是受害者,哈里马上出来加持:“我一直被王室生活所困,直到遇见梅根,才鼓起勇气走出来。离开王室是难以置信的艰难,但至少我们拥有彼此。”争着说对方拯救了自己,哈里和梅根“苦命鸳鸯心相印”这一幕果然有点催泪的意思。
夫妻俩还携手“载满弹药”,对王室发起轰炸。最劲爆的当数“种族歧视”的控诉。“在怀孕那几个月,我接二连三听到很多对话,‘他们不会给阿奇(梅根之子)任何安保‘他们不会给阿奇头衔,甚至还有人对阿奇出生后肤色会有多黑表示担心。”梅根说。
听到梅根说出这番话时,身为非裔的奥普拉愣了好几秒,满脸难以置信地吐出一句:“啥(What)?”如此公开议论一个人的肤色,这不仅在美国舆论场十分不妥,对现代英国王室来说也是“政治不正确”。奥普拉没法不追问“到底是谁说出这些话”。不过,梅根拒绝给出细节,理由是“不想毁掉那个人”。
“王室成员们感到很难过”
从鸡毛蒜皮的个人恩怨、妯娌不睦,再到敏感的种族问题,梅根口中如此压抑的王室生活,显然有损白金汉宫的高贵形象。由于英美两国有时差,王室助理们凌晨3点熬夜守在电视屏幕前,边观看直播边记录,同时选择重点内容制作成简报。当涉及种族歧视的内容播出时,他们感到惊恐万分。第二天天刚亮,王室就召开了紧急视频会议,开始商议回应事宜。
或許是顾念祖孙关系,也可能是考虑到贵族体面,王室的回应没失风度。经过两天的深思熟虑,白金汉宫3月9日发出声明:“在得知哈里和梅根过去几年里面临的挑战后,王室成员们感到很难过。”声明也指出,哈里和梅根“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种族问题令人担忧,虽然一些回忆内容可能有不一致之处,但它们将被非常认真地对待,并在家人之间私下解决”。
声明还提到,哈里、梅根和他们的孩子阿奇将“永远是备受喜爱的家庭成员”。英国舆论称,一直努力主持大局的女王回应也一如既往地庄严、体面。
已退出英国王室一年多的哈里、梅根夫妇,为何突然大爆王室秘闻?英媒分析称,女王曾问过哈里是否愿意回归王室,遭到他和梅根的拒绝。这对夫妻还声明永不回王室。这惹怒女王,直接取消了夫妇俩所有王室收入。这或许促使梅根再次向王室“宣战”。
失去王室头衔的夫妻俩,如今反而更加忙碌,大大小小的新闻从没断过。他们搬到美国南加州,组建商业团队,与Netflix和Spotify合作创办制作公司Achewell,还推出播客节目。前王室成员的身份光环,让他们有机会到处发表演讲,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并从中获得不菲的收入。尽管夫妻俩声称要自给自足,“绝没想过”利用曾经的头衔捞取好处,但还是申请注册“皇家苏塞克斯”商标,意欲在北美市场开拓带有王室标签的服装、文具、书籍等产业。此次“挑衅”王室,显然也能让他们再赚一波流量。这次访谈的制作费900万美元(1美元约合6.5元人民币),每32秒广告要价就达32.5万美元,仅美国当地就有1710万观众。
2020年圣诞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温莎城堡发表例行讲话。
2021年,英国推出英国女王95岁生日纪念币。
来自英国品牌公司的评估显示,哈里梅根未来10年内身家或高达10亿美元,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为Netflix和Spotify制作的内容质量,以及他们能否与女王维持基本体面的关系。毕竟,“永远不要杀死为你下金蛋的鹅”,无论是不是直接给钱,女王都是他们最终的“金主奶奶”。
娘家人“撑腰”,婆家人“愤怒”
对于这场惊世骇俗的访谈,梅根的英国“婆家人”和美国“娘家人”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有人甚至说,这是大西洋两岸两种文化的“对怼”。
多数英国人相对保守,对“王权”有一种敬慕、拥护和认同感。有媒体分析,英女王不仅是英国的国家元首,还是精神领袖,其地位深入人心,这是一种内化了千百年的价值观。不少英国人指责哈里夫妇在这场“充满煽动性的采访”中制造混乱,侮辱王室尊严,是“麻烦制造者”。在社交媒体上,他们第一反应是梅根在访谈中“说谎”。有人说:“如果歧视你,女王当初就不会同意你们结婚。”还有人骂道:“作为王室成员,首先应当接受其应尽的责任,而不是自私自利,光顾着要求安保、头衔、私人医生等特权”。
英国主持人皮尔斯·摩根甚至给梅根安上“匹诺曹公主”的称号,吐槽其访谈是对英国皇室的背叛,是“卑鄙、破坏性十足、自私自利的胡言乱语”。王室专家罗伯特·乔布森认为,这次访谈“向王室和君主制投下了一枚巨大的手榴弹”,夫妇俩在整个访谈中不尊重女王,这也是对英国人民的侮辱。
英国天空新闻引述JLPartners的民调数据称,54%的英国受访者认为梅根夫妇“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人们对此感到失望和愤怒。44%的英国人称,不相信英国王室对梅根有种族歧视。英国舆论整体上同情女王及王室者多于支持哈里夫妇者。很多英国人说“这对夫妇把个人幸福置于公共责任之上”,称他们“把女王和有1200年历史的王室扔到伦敦的公交车底”,还说“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愤怒”。
被问及是否应启动调查时,英国首相约翰逊拒绝就女王的家务事发表评论。“我一直非常钦佩女王,尊重她在我们国家和英联邦所扮演的角色。至于其他的事情,尤其是与王室有关的事情,我不会发表评论。”
在美国,梅根则被视为“靠自我奋斗成功逆袭的少数族裔”,她的“开腔”在不少美国人看来充满“以人权抗王权”的正能量。尤其是她在访谈中提到的种族歧视,这在当前的美国是个充满爆炸性的话题。可以想见,多数美国人站在梅根这头,群情激愤。
奥普拉访谈播出后,美国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塞蕾娜·威廉姆斯很快发推文支持梅根的“叛逆”。流行歌手碧昂斯也在社交网站上发文:“梅根,谢谢你的勇气和指引,因你的启发,我们更加坚强有力。”美国演员乔丹的喊话则更有“娘家人”的温情:“回来吧,宝贝,在美国,能过上女王生活的人比英国多。”
“叛逆王子”哈里亦得到美国人的力挺。“王子为了保护家庭、为了确保梅根的安全和幸福,放弃了一切,这才是真正的王子。”美国女演员阿奎特说。
美国政界人士也盯着这一波流量。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已故的戴安娜关系不错,这次也力挺梅根:“看到哈里和梅根深入探讨他们所忍受的种种不公,感到很同情。看到他们描述要融入王室是多么困难,这让人心碎。”希拉里称赞梅根和哈里“为自己和孩子们挺身而出”,并希望看到英国王室“比现在更有活力和远见”。曾在美国总统拜登就职典礼上朗诵诗的青年诗人戈尔曼则表示,梅根是“英国王室在新时代变革、复兴与和解的最大机会”。
白宫也高调为“嫁出去的女儿”撑腰。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称赞梅根的坦率。普萨基说:“任何人站出来谈论自己的心理健康困境,讲述自己的故事,都需要勇气。”普萨基也透露,拜登对哈里和梅根的做法非常支持,“这种个人大声疾呼的力量,也是拜登总统所相信的”。当然,这位发言人也没忘了例行公事式地强调了一下美英特殊关系:“我要重申,我们与英国有牢固持久的关系,我们与英国政府在一系列问题上有特殊伙伴关系,这一关系也将持续下去”。
左上图:英国主持人皮尔斯·摩根。右上图: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下图:英国《每日邮报》等报纸关于梅根的头版报道。
面对同一场访谈,美国人关注的是首位进入王室的黑人王妃被歧视,敢于说出自己经历的“不公”,维护自己的人权。而在英国人眼里则是一名离过婚的18线女演员,不断破坏王室规矩,挑战底线,还满口谎言,将隐私公之于众,通过消费王室来博眼球。
有英美文化差异研究者认为,这场访谈在英美舆论场激起巨大分歧,背后是重视维护传统的英国文化和强调个性自由的美国文化间的差异,这种原本微妙的差异被追逐流量的美英媒体放大,更显得难以兼容。
美国福克斯新闻直言,英国贵族的荣耀已死。在美国媒体眼中,梅根与王室的矛盾缘于她作为美国人的现代、冒险精神和率性。有分析称,这种分歧的背后,可能还有“美国第一”和“英国优越感”的冲突。
全世界都在围观
这场访谈,全世界都在围观,并借此事发声。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没错过这场热闹,她在社交媒体上称,看完访谈更明白英国君主制特色的民主是什么样子,在当权者指示下,任何问题都可能被英媒颠倒黑白,即便是英国精英阶层,如果不合统治集团心意,就毫无安全感可言。扎哈罗娃说,这档家务事不是丑闻,而是民主的崩塌。
《爱尔兰时报》则直接炮轰:“他们的存在,是英国人想要缅怀已经失落的大英帝国的心理投射。”
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也来“捣乱”,鼓动澳大利亚人考虑脱离英联邦。他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说,哈里夫妇这次受访支持了他的观点,即澳大利亚应该切断与英国君主政体的宪法联系:“我们真的希望英国的国王或女王,自动成为我们的国家元首吗?”
美国《纽约时报》干脆直接发表一篇名为《废除英国君主制》的文章,称王室是等级制度的载体,毫无人情味,将君主制废除“太顺理成章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难怪英国媒体认为,此次访谈是1936年爱德华八世退位以来最大的王室危机。
事实上,哈里与梅根刚结婚时,英美两国的媒体曾短暂地达成一致,认为梅根将为王室带来新鲜气息,象征着新时代王室的包容和进步。BBC当时称,哈里和梅根的婚礼将是革命性的,彰显了英国的多元化。
英国王室的确曾试图变得更多元、开放与包容,展现出更现代、更与时俱进的形象。然而,作为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英国王室的繁文缛节很多,总有些底线和规范是不能妥协的,身在其中的人,很容易觉得拘谨压抑,仿佛被困在笼子里。而当梅根越走越远,与王室逐渐格格不入时,舆论便产生了巨大的撕裂。
难以忍受英国媒体的“双标”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风波里,媒体,尤其是英国媒体的“双标”,让哈里夫妇怒不可遏。
很多英国媒体是“保皇派”,对这对“叛逆夫妻”口诛笔伐。访谈预告片播出后第二天,英国《泰晤士报》就翻出梅根曾被举报霸凌王室员工的“黑历史”加以报道。白金汉宫随即表示会介入调查,这被很多人解读为王室预料到访谈内容可能于己不利,于是“先下手为强”。《每日星报》则在封面登了张呕吐袋照片,意为即将播出的访谈令人作呕。
在梅根看来,英国媒体一向对自己不友善,报道时也是“双标”的。比如报道凯特吃牛油果,说这是为了缓解晨吐,报道她时,则和砍伐森林联系在一起。
梅根说,英媒的中伤是她和丈夫脱离王室的主因。他们认为英国小报十分偏执,王室却不愿出面说出事实,“如果王室能保护我们,我们就不会离开了”。
英国一些媒体的“无良”,连美国政要都直呼“受不了”。希拉里說:“我也和英国小报打过交道,他们对待梅根的残忍行为令人发指。”
当然,英国媒体中也有比较冷静的。路透社表示,英国王室不仅需要将此事当作公关危机迅速应对,还需要思考并调整自己在国民面前的姿态,展现出更为现代与开明的一面,毕竟,英国王室确实有着坚守传统甚至是守旧的一面。“几个世纪以来,君主制生存的关键在于它适应时代需要的能力。英国王室也需要重新适应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