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下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突围

2021-04-14胡秋明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10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共同富裕养老保险

■文/胡秋明

共同富裕既是顺利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也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显现。要以扎实促进共同富裕为导向,遵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着力破解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难题和痼疾,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到政策执行,从要素有效配置到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实现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有效突围。

促进共同富裕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者统一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与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扎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科学设定制度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功能定位,是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逻辑起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科学设定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功能定位的根本遵循。层次结构与功能定位具有内在统一性,共同决定了权责分配,决定了资源配置结构和方式,亦将决定多层次养老保障系统集成的改革路径。

实现分配正义是二者的本质特征。权利平等、共创共享是分配正义的基本内涵。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将收入分配机制从效率优先转向保持效率和公平间的平衡,更加注重分配正义,进一步优化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并将不同群体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限度内。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同样强调分配正义,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济互助属性,健全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和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扩展企业年金的惠及面,规范和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共同构建充足和可靠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二者的共同经济基础并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关系。促进共同富裕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改革开放40 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正是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过1 万美元,奠定了促进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而促进共同富裕,亦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在决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及其稳定运行的各种制度性因素中,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发展模式无疑居于重要的地位。历史的经验表明,养老保障制度安排与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高度的协同性:银发浪潮是银发经济的助推器,长寿时代预示着长寿经济的蓬勃兴起。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的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将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内需、提升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资本积累规模和技术创新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是改革总体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呈现出明显的“问题导向”。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由于受限于各种制约因素,问题导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导致了制度的应急性特征较为明显,政策举措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不足,制度体系结构不平衡和发展水平不充分同时并存。新时代建设更高质量的养老保障制度,应该更加重视“目标导向”,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需要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改革原则,构建一个“我们需要如何思考和行动”的决策框架,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行稳致远。

作为现代社会实现老年经济保障的主要制度安排,养老保障制度运行实践在呈现日益复杂化、高度精巧化的同时,养老保障系统与人口、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的关联度也在同步提高。实现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高质量协调发展,要求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养老保险运行实践表象,归纳和演绎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并充分运用经过检验的理论逻辑来构建内外协调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突围之路

路径之一:明晰权责、协同治理。全面建成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着力点,在于合理划分政府、企业、市场、社会组织、个人和家庭在老年收入保障中的责任定位,明晰各方主体的权责关系,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稳定运行机制。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稳定运行机制,关键在于统筹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治理力量,实现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同频共振、相向而行。政府机制的核心在于确立国民的基本养老金权益;市场机制的着力点在于改善养老保险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社会机制则定位于充分发挥社会关系网络的“链接”功能,提升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精准性,亦可有效降低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交易成本。

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同样强调分配正义,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济互助属性,健全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和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扩展企业年金的惠及面,规范和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共同构建充足和可靠的老年收入保障体系。

路径之二:固本培元,精准施策。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根”和“本”仍旧在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国民财富的增加、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持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才能有充足的“活水之源”。固本培元,关键在于加强基础性制度供给,需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其政策集成至少应该包括收入分配政策、财税激励政策、劳动用工规范政策、促进养老基金投融资运营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支持政策、多部门联动的金融协同监管政策等。

路径之三:调整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结构,优化筹资和待遇保障机制,发展普惠型的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在保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结构的基础之上,调整个人账户的积累规模,个人缴费按一定比例划入社会统筹账户,强化社会统筹账户的互助共济功能。通过多元组合的参量改革助推养老保险的结构改革,优化筹资和待遇保障机制,包括尽快明确延迟退休年龄及具体实施方案、逐步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及推进时间表、适度降低基本养老金水平、优化财政投入机制等。以结构调整和机制优化为先导,建设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在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下显得尤其必要。

路径之四:促动力、提能力,持续扩大企业年金的惠及面。企业年金发展迟滞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短板,将进一步拉大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差距,有违新时代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发展适度普惠型企业年金,关键是解决好三大问题:一是中小微企业的“动力”缺乏问题,二是企业缴费的“能力”不足问题,三是企业年金供给侧的适应性和效率问题。企业缴费“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优化企业的生产成本结构,切实降低非劳动力成本的占比。企业的“动力”缺乏问题,一则需要规范资本的逐利行为,防范资本以牺牲劳动者权益为代价攫取不合理利润的“冲动”;二则需要持续推进企业年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的适应性和效率。后者包括且不限于将单一的信托模式扩展至保险契约模式、集合年金计划的产品创新、引入“自动加入”机制、适度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权、强化资产管理能力及提升基金投资收益率、构建企业年金与第三支柱的转移接续机制等。

路径之五:供需双侧联动发力,规范和发展第三支柱。长期以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市场发展面临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约束。规范和发展第三支柱的着力点在于创新需求管理和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和广发银行联合调查数据揭示,我国家庭总资产的77.7%配置于房产,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仅为11.8%,呈现出明显的“房产化”倾向,形成了典型意义上的“年金谜题”。家庭资产配置的行为选择是特定制度约束的产物。“房住不炒”的宏观调控背景下住房价格预期的改变,以及老龄化背景下家庭风险偏好的改变,均为第三支柱的需求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土壤。“供给创造需求”,规范和发展第三支柱的关键还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实现供给主体和产品的多元化、产品制转向账户制、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商业养老保险运营模式创新、以价值创造为目标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长寿风险管理与资产管理创新等。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共同富裕养老保险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