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咏庐山诗人的山水情怀

2021-04-14龚俊杰

江科学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庐山情怀山水

龚俊杰

魏晋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文人为保全性命,纷纷躲入山林,于是庐山便成文人们的“精神家园”。此后,历代众多骚人墨客皆曾逗留于此,对庐山山水进行吟咏、考察。诗人在登庐山的山水中,既丰富了体验提高了审美能力,又使得自身心灵得到了汲养,他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吟自然山水,留下了众多具有山水情怀的经典作品。

一、寄托理想的山水情怀

庐山自古以“雄、奇、险、秀”而闻名中外,千百年来以其重峦叠嶂,飞瀑流泉,松涛云海,变幻莫测的奇秀之姿,吸引着众多骚人墨客,孕育了丰富多彩,风格特异的“庐山文化”,成为我国的文化名山。史上无数文人墨客歌咏庐山文学作品为数不菲,尤其是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苏轼等诗人把庐山当做寄托理想的一座名山,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

(一)陶渊明归田躬耕的爱山情怀

在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以隐逸诗人和田园诗人著称的。同时也是把庐山自然风光融入田园诗歌创作的第一人,其家乡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位于庐山西南脚下农村,自然生态良好,从小便有“性本爱丘山”的秉性。他热爱自然,具有东晋名士那种不慕荣利、闲静恬适的清高精神。他29岁出任江州祭酒,到42岁便毅然辞去彭泽县令,面对社会黑暗腐败,感到不满和愤慨,却又无力改变;既不能施展抱负,又不愿同流合污,因此保持自己纯洁自然的本性,最后归隐田园便是他惟一的选择。总的来说,描写田园生活,表现隐逸思想,表现跟污浊现实相对立的社会理想,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最著名的是《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诗作于晋安帝义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即他辞去彭泽县令归田居家第二年,诗人时年42 岁。这组诗从总体的思想内容看,可以说是诗人求仕和归隐的思想矛盾,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以归隐思想取得全胜的大彻大悟之作。诗写出了诗人酷爱大自然的真性情,也写出了他终于发现并无限热爱的田园生活的真境界。诗中所谓“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所谓“恋旧林”、“思故渊”,都是醒悟之词,都是要恢复自己的本性——摆脱尘俗,回归自然。在农村开荒种地,过一种简朴疏淡的生活,是陶渊明坚持“守拙”的本性,就是要与污浊的社会相对抗,不和它妥协,不和它同流合污。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中写其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写出了劳动的艰辛以及劳动的愉快,他将劳动的生活写得很美,富有诗意,充满一种清新之气。另外,种田自给本身,就表示了反对剥削和唾弃富贵之意。

《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这首诗是抒写怀抱之作,纯出于自然,毫无矫饰。从诗的艺术构思来看,全篇设为问答,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如开门迎客,对酒谈天,都写入诗中,而且又写得亲切自然,丰腴有味,纯朴动人,这也是作品的高妙之处。全篇看似舒缓,却在表面散漫的行文之中,处处蕴含着不流于世俗的高尚精神。

其他如《饮酒(其五)》、《时运》、《和郭主薄》其一、《移居》其一、《杂诗》、《读山海经》等,也都是写田园风光,表现其对田园生活的宁静闲远境界和悠然自得心情的。陶渊明喜爱庐山自然风光其实就是他躬耕田园的情怀,他立志躬耕坚守、构建自由的精神家园,保持其纯洁而高尚的人格,最后发展升华为“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

(二)鲍照仕途难卜的忧虑情怀

鲍照是南朝初期的杰出诗人,其时临川王刘义庆任江州刺史时,正是鲍照仕途难遇、心力交碎之际。他曾登临庐山游览,亲近自然,写下诗篇《登庐山》:“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以此来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解脱。诗中在描绘庐山险峻奇丽、幽邃清冷的景色的同时还采用“移步换景”手法,以其矫健的笔致,直取真境,按照游踪顺序渐次写来。诗的结尾写诗人登上庐山故地重游、回归自然的情趣,抒发了其生性爱好自然,向往庐山山水的情怀。

(三)谢灵运与庐山佛教情怀

谢灵运一生游遍祖国的壮美山川,对佛教有较深的研究,佛学功底甚深。其交游法师,往来频繁,并利用诗歌作为弘法工具,撰写了大量佛教题材的诗歌。义熙年间(公元411-412年),谢灵运在庐山东林寺与名僧法师慧远“及一相见便肃然心服”(《高僧传》),建立了真诚的友谊并在庐山筑有精舍。元嘉八年(公元431年)谢灵运赴临川途中,登上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写下其《登庐山绝顶望诸峤》一诗:“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诗人登上庐山汉阳峰山顶,俯瞰山景、极目远眺时的抒怀写意的情绪。喜好游山玩水的谢灵运,登临庐山“绝境”,实现了平日里的愿景,眺望山野: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大有杜甫登泰山“一览众山小”之气慨,这壮阔瑰丽的自然景色自然让诗人感到兴奋。而此时谢灵运的诗歌早已摆脱了魏晋玄言诗束缚,已具备山水诗的韵味,堪称庐山山水诗中的上乘之作。

(四)苏轼借景说理的庐山情怀

苏轼一生坎坷,因作诗“谪讪朝廷”等“罪名”屡遭贬放。他被贬赴汝洲任“团练”途中登庐山西林寺,当时他望着眼前山清水秀的景色,想到了朝堂上的是是非非,于是苏轼有感而发,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题西林壁》。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诗中赞美庐山美丽景色,在历史上被称为是不同以往的以言理为特点的诗作,因为苏轼在前两句主要描写的是庐山的雄伟景色,而后两句也是通过景色来表现哲理。他从庐山的正面、侧面、远处、近处来看庐山的跌宕起伏,而后他发现从不同角度看庐山,都能看到庐山不同的模样。因此,他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要想真正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应该摒弃主观与成见的想法,由此看出苏轼的思想是比较超前的。因此,苏轼笔下的庐山好比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事实上,人们都置身局中,置身历史长河中,都不免陷入当局者迷的困境,应该更客观地思考问题,得出恰当结论。苏轼这种以“言志、言情、言理”为特色的诗风可谓是另辟蹊径,就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二、抒发壮志的山水情怀

自然山水是古典诗歌意象的重要来源,而庐山作为一座最早的审美对象的江南名山,其山水文化结合得最为默契。庐山独特的自然山水以及人文物使众多诗人在此抒写性情、倾吐苦闷。其中,慧远、白居易、孟浩然、李白等人通过其诗作,来表现其与污浊现实社会相抗争,可谓壮志凌云、豪情万丈。

(一)慧远隐遁息心的佛理禅机情怀

据记载东汉僧人慧远,是最早歌咏庐山水的隐逸诗人,其具有代表意义的庐山诗两篇:其一《游庐山》:“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诗开篇写庐山“奇峰突起、山岚云蒸、恍若仙境”的自然风光,结尾通过写景述怀,借机隐逸淡玄。作者通过身游“仙境”——歌咏庐山风光本身的意趣,同时还抒发其中领悟到的玄理妙道,宣扬佛家顿悟、超脱的思想境界。

其二《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此诗写其身游匡庐仙境“怀仁山林,隐居求志”,弘扬佛法大道的哲学玄思,抒发从中感悟到的玄理妙道。

(二)白居易皈依自然的情怀

大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夏,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其内心十分苦闷,便把失落的情怀寄托于江州附近的奇山秀水之中,并在庐山香炉峰和遗爱寺之间的一处风景清幽的地方修筑草堂,翌年三月草堂落成。四月,白居易与朋友二十二人斋具,写下诗文《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诗文说明了建草堂的经过及其周围幽美的环境,抒发了自己寄情山水的向往。文中描绘景物细致入微,感情抒发自然质朴,写作手法变幻多姿和语言平实亲切是此文的一大特色。

诗人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阐释草堂环境甲庐山的原因,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从各个方面描绘出一种幽深宁静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景致。山竹野卉,古松老杉。萝茑叶蔓,白石垤块,飞泉瀑布乃至白莲白鱼,尽收笔端,而四时之变化,晨昏之奇观也如在眼前。眼前有美景,耳边有泉声,鼻端有茶香,使人身心俱快。诗中作者采用比喻手法,写古松老杉修柯低枝的形态“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写瀑布黄昏时其色如练,夜深时其声如环佩琴筑之音。写以剖竹引来的泉水由屋檐滴下,“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都极为贴切地写出了事物的特色。经过这种细致动人的渲染,作者的“外适内和,体宁心恬”也就是极为自然的了,而由此引发出的对于山水的热爱留恋之情也就显得真实可信了。

(三)孟浩然仰慕庐山情怀

唐朝开元二十一年(733)五月间,漫游吴越的孟浩然,自越州返襄阳,途经浔阳(今江西九江),傍晚时分船泊江边眺望匡庐时,发思古之幽情而作《晚泊浔阳望香炉峰》五言律诗。

此诗上半首叙事,略微见景,稍带述情,落笔空灵。以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得见庐山时的欣喜。吴越漫游,沿江而返,扬帆何止千里。一路之上,固不乏名山胜水,但都没有引起诗人的兴趣,只是到了浔阳城下,泊船江岸,看见挺拔秀丽的庐山时,才使诗人精神为之一爽,发出得遇名山的赞叹。“始见香炉峰”一个“始”字,道出诗人掩饰不住的喜悦。下半首以情带景,该描绘庐山秀丽的景色,香炉峰烟雾缭绕的神奇,飞流而下的庐山瀑布,似乎都不曾引起诗人的注意,因为天色已晚。香炉峰只能看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庐山瀑布的白练已为夜色掩没?还是因为诗人之意别有所属?恐怕是后者。孟浩然由香炉峰联想到的,是东晋名僧慧远,以空灵之笔来写内在的情感。全诗简淡自然、空灵无迹,颇有随笔的味道,而在随意挥写间,不但勾画了江山风景,而且抒发了倾慕高僧慧远、向往隐居胜地的隐逸情怀。

孟浩然另有一首《彭蠡湖中望庐山》,大概是作于他将漫游吴越之时,同样也是夜泊眺望,却细写了庐山景致:“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默疏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在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孟浩然此番出游,仍怀有仕进之意,故归隐乃是将来之事。而待到漫游归来,心境已然变化,再见庐山,感受倍觉亲切,同时也多了几许怅惘,所以发言吐词,便与上一首不类。这两首望庐山诗合看,更能了解孟浩然的性格心境,也更能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四)李白求仙问道的拜山情怀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曾五次登临庐山:开元十三年(725)“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上庐山,作《望庐山瀑布》二首并曾有终老此山之意,体现了很强烈的“求仙访道的庐山情怀”;天宝九载(750),李白被赐金还山、仕途无望之时上庐山,作《庐山东林寺夜怀》、《别东林寺僧》等诗表露心迹、得山水之乐养清静之心;至德元年(756)安史之乱时李白南下避乱隐居庐山五老峰下,作《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上元元年(760)秋,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回到庐山作《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抒发高蹈出世之情。

庐山因山色秀美、环境清幽,所处交通靠近政治中心,成为李白待时而动、东山再起的政治根据地,更是李白在仕途遭挫、身心疲惫时,安放灵魂的庇护所和慰藉受伤心灵的疗养地。其所吟咏的庐山诗,富有多重深沉的思想意蕴和情感寄托,散发出高妙传神的艺术魅力,为其求仙访道产生了拜山情怀。

三、结论

总之,庐山是一座“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千古文化名山。在历代诗人登临庐山的过程中,他们有的是官运亨通时登高咏怀,感恩谢德;有的是仕途遭贬隐居待命,慰藉心灵;有的是政治遇险遁迹尘世,栖息山中;有的是信奉佛道深居寺观,修仙慕道;有的是愤世嫉俗义愤填膺,心事浩茫……。诗人们一方面对庐山自然山水进行浓墨重彩、抒情写意,另一方面也是文人们抒发内心情歌的乐歌。通过他们,不仅我们欣赏到了庐山的“真面目”,而且使我们洞察到了他们的与庐山山水的物我两忘情结,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庐山情怀山水
爱在一湖山水间
赣鄱情怀
山水之间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一处山水一首诗
做一次庐山客
《山水》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