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2021-04-14田鹏颖

中国军转民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田鹏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他强调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时刻,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论断,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质量发展是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主题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已经成为贯穿我国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就必然要求推动并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

第一,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着力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着力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着力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行动指南。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强大的创新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以及发现和捕捉需求的能力。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

第三,高质量发展是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不断提高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让科学技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

第四,高质量发展是国内国际双向循环的发展。经济循环是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费、虚拟与实体、国内和国外良性互动的过程,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经济新常态下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主业链条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五,高质量发展是分配科学合理的发展。收入分配既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结果,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

二、高质量发展为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所决定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作出工作部署,所明确的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都始终贯穿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

三、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努力办好自己的事。

第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系统性。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归结起来,就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推动解决这些问题,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针对性。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的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其中有很多需求过去并不是紧迫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要求高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三,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胜信心。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外部冲击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碰头等多重影响,困难前所未有。但疫情的冲击总体上可控,外部冲击倒逼我们自强自立、自主创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中国人民自己积累起来的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以及我国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增强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政治自觉,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