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两会

2021-04-14

神州学人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才

高层动态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在参加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时强调——

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习近平在参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要强化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技对我军建设战略支撑作用。要紧跟科技强国建设进程,优化国防科技创新布局和环境条件,用好用足各方面优势力量和资源,大幅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要按照既定部署扎实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释放改革效能。创新的根本在人才。要加强战略谋划、创新思路理念,拿出务实举措,把我军人才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

李克强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要继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做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基础,推动产业升级,壮大经济新动能,带动更多就业。更好释放内需潜力,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广西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未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实施,发挥好北部湾等区位优势,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沿海沿边开放水平,扩大和深化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

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

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让科研人员把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

《政府工作报告》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完善科技项目和创新基地布局。

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带动作用。

发展疾病防治攻关等民生科技。

促进科技开放合作。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科学精神,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优化项目申报、评审、经费管理、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消除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创业投资监管体制和发展政策,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化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强化法律服务保障,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提升对外投资合作质量效益。

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建设,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规范校外培训。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提案建议

致公党中央:《关于海外疫情蔓延下关心关爱留学生的提案》

推动中外高校互认学分、设立实习基地、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帮助留学生群体合理安排就学就业,引导他们走出迷茫焦虑。

全国青联:《关于加快吸引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回国发展的提案》

抓住疫情过后部分海外侨胞和留学生回国意愿强烈的契机,加大对海外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灵活的引才机制和务实的评价标准,引进成果上务实化,注重真正实现技术随人才回国;引进对象上精细化,建立有针对性的引才清单点对点联系。放宽对“人才回国”的定义,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人才智慧成果通过灵活方式引入国内,创新调用全球青年人才资源的新模式新机制。完善引进人才保护机制,降低人才回归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为人才在落户、居留签证、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制定系统的海外人才引进发展规划,明确我国海外人才专业领域需求重点清单及相关保障政策,及时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带动前沿科学发展的国际化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明确地方政府的“双一流”建设责任。一是加大对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宏观统筹和指导;二是推进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调整和落实;三是加大中央与地方投入;四是建立“双一流”建设投入长效保障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

加强高校“双创”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一是将“双创”教师队伍纳入国家教师整体建设规划;二是提高“双创”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大“双创”教师“实战”培训力度;四是建立“双创”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

建设和传播好当代中国话语体系,要培养一大批真正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水平复合型翻译人才。应尽快启动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鼓励培养各语种硕博连读的高水平复合型翻译人才。

全国政协常委、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忠范

应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中彰显大国风范,掌控国际话语权。一是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二是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减少公开性的政府参与;三是制定人才宣传规范,避免过度宣传带来的负面效应;四是把握历史机遇,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建议应尽快出台“新时期(2.0版)海外人才战略”,吸引高层次海外人才到中国发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施一公

建议各级政府能够以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关键点,通过引入多元经费投入机制、搭建现代高效治理体系、探索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改革科研组织实施方式、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改革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优化投入绩效考评模式等,探索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符合规律性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袁亚湘

首先,禁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对聘用的青年科技人员设定一些不合理的定量考核指标(如发表文章数);其次,建议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参照国际学术界通行的Tenure(终生教职)制度,给予新招聘的青年科技人员相对长的初始聘期(6年),使其在初始聘期内拥有宽松的、安心工作的科研环境,对青年科技人员初始聘期结束后可参照国际通行的Tenure评审方式决定是否续聘;第三,要减少“帽子”工程,各部门、各级领导不应将精力过多聚焦于“大师”和“顶尖人才”,而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千千万万没有任何帽子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身上。

学子关注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国学联主席苏溢

海外留学人员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相当于中国的“海外形象大使”。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当代留学人员肩上既有使命和责任,更应具备格局与担当。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增强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与联结,使中西方文明更好互通互鉴,也是留学人员的使命担当。

全英中国学联主席张峰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留英学生学者中不乏有在相关领域学习的优秀人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人才一定会为祖国边疆建设添砖加瓦。

全法中国学联主席丁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中,很多当年都曾赴法负笈求学,如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聂荣臻,等等。正是他们的爱国之情、救国之志和报国之行,成就了今日之中国。作为新时代的留学人员,我们也肩负着留学报国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留学人员提出的期望,放眼观察世界,坚定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新知,增强本领,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世界经济学博士史少东

作为以教育为切入点的经济学者,我认为落实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小到对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大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稳定,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特殊意义。作为一名海外学子,我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美好生活的探索者和处理好身边问题的参与者。

日本东京海洋大学海洋资源环境学硕士生杨若飞

两会开幕式上,手语版国歌带给我极大震撼。作为一名曾经的国旗护卫队旗手,国歌的旋律总能牵动我。身在海外时隔许久再次听到那熟悉的旋律,46秒中的每一个鼓点都敲在我的心上。此外,今年两会采用了跨媒介融合传播新模式,“十四五”规划编制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也是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所未有。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所取得的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更加坚定了我学成归国、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中国学联主席詹修宸

2019年底,我曾随由澳大利亚大学的中国籍老师和留学生组成的访问团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参观考察当地新农村风貌。在那里,当地古朴宁静的自然环境,媲美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资源,以及所展现的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都让长期在海外生活的访问团成员感到震撼,我们此刻真正看到了国家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视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如何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成为中国在“十四五”时期至未来更长时间内的重点工作。这不仅关乎数亿人的切身利益,也为新时代中国留学人员指出了前进方向。

埃及中国学联主席摆克成

留学以来,除了勤于学业外,我始终心系家乡,时刻关注家乡的变化。在给埃及学生上课时,我经常会和他们聊起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尤其在说到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所给予的关心和扶持时,同学们都竖起拇指,赞扬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所彰显的大国风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恰逢中埃建交65周年,埃及中国学联将积极开展学联工作,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中埃友谊发展尽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加快青年科研人才成长周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