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潜移默化于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1-04-14李俊玲
【摘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提出,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校的各个课程教学中,借此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医学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出的人才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精湛的医术之外,还需要具备医学生应有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高校教师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合到医学教育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诊断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是连接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的重要环节,在诊断学中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实现诊断学教学的变革,为培养更多具备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优秀医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政教育 诊断学教学 应用探索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1-0038-02
一、诊断学的特点以及思政教育和医学教育的关系
(一)诊断学的特点
诊断学是医学的重要部分,是连接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开展医疗活动的基础[1]。这门课程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病症学、体格检查、物理诊断的相关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病史采集、查体、辅助检查判读等方面的临床思维,帮助医学生积累专业的知识,为之后的临床医学教学奠定基础。同时,诊断学是接触患者、进行治疗的准备阶段,因此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具备专业的知识和基本道德修养。
(二)思政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践行医学人文教育的思想支撑,可以说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在思政教育领域的扩展,两者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理论基础[2]。高校在进行医学教育的时候,需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紧密联系以及差异性,这样才能完善医学教育的内容,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强化医学教育的内涵。很多学者也分别从各个角度对思政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关系进行阐述,认为思政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理论基础,医学人文教育是践行思政教育内涵、增强其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具体途径。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医学教育的时候,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合到医学人文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利用思政教育的内容,培养自身的医学人文素養,提高自身医学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水平,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加强医学生思政教育力度,可以强化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让医学生充分明确自身的责任,同时保证医学生在接触患者的时候,可以认真负责的对患者做出诊断,充分践行“医德至上”的理念,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则,进一步强化学生依法行医的责任意识。
二、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诊断学教学的重要性
诊断学是学生从基础知识迈向临床实践的第一步,在第一步的时候加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在医学生初步接触患者的时候,就需要培养医学生使用诊断学理论和工具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强化医学生“患者至上”的理念,利用思政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尊重关心病人,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培养临床思维。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深入融合到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利于帮助医学生掌握和患者建立融洽关系的途径和技巧,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三、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诊断学教学的途径
(一)深挖诊断学教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医学人文教学中本身就含有很多的思政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医学人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搜集教学内容包含的故事案例、人物事迹以及临床医学的真实事例,从这些内容中挖掘思政教育的元素,通过教师的整理、分析、设计,形成蕴含思政教育内容的医学人文教学方案,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医学教育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诊断学教学的基本流程就是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临床实践,这几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将思政教学的内容充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侧重教学的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升级。在理论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引入经典案例和人物事迹,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案例和事迹体会到医学教育蕴含的人文思想;在技能培训的时候就需要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运用能力,倡导学生坚持“患者至上”的原则,充分尊重患者的习惯和隐私,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心情和感受,做到人性化的检查和服务。在技能培养的时候可以选择和同学一起进行训练,这样既可以获得训练的机会,还可以建立团队合作的意识;在临床实践的时候需要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践行到真实的情境中,领会到人文服务的精髓和内涵。比如在撰写病历的时候,就需要严格遵守病历编写的要求,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强化病历的规范性和法律效力,这样可以强化学生依法行医的意识。除了在医学教育的时候加入思政教育的内容,高校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相对空闲的学期加入集体学习思政教育内容的教学授课,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获得更好的思政教育成效。比如在学期开始的时候以思政教育为主题对医学生进行集体授课,将这个学期涉及到的所有思政素材和知识点进行简单的介绍,为之后学生进行详细的医学教育和思政教育做铺垫,这样也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初步的印象,方便教师开展之后的专业教育。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政教学和医学教学的融合度
鉴于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潮流和趋势,高校医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前挖掘教学内容涉及到的思政素材和人文元素,通过微信、QQ或者教学平台分享交流。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学,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分层教学等形式。教师使用这些方式在传输医学知识的同时,可以融合思政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理念。学生在课后使用微信、QQ等工具交流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教师通过以问题导向法为主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知识的培训,加强学生临床知识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开展病史采集、案例诊断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利用情景教学法和视频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临床见习效果,提高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整理教学素材,编制教学案例,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三)开设第二、第三课堂,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指导教学之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医学专家或者思政教育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或者是召开疑难病症的研讨会,倡导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充分了解疾病的诊断过程以及接触病患的技巧和方式。学生通过和专家学者的交流,积累经验,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技能。除此之外,教师和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知识竞赛和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给予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里培养学习的兴趣。
高校教师在进行医学知识的教学时,要注意言传身教的作用,对于理论知识需要通过“言传”的方式,引领学生的思想觉悟,向学生讲述一些伟大人物的事迹,例如抗战时期的白求恩,深刻地践行了国际主义医学精神的实质;2003年全国抗非典的广大医护工作者,将自身的精神和原则充分的展示给全国群众,以自身的力量保卫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更是将自身奉献给祖国医学事业的典范,以自身堅定的个人信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工作者。高校教师完全就可以通过这些伟人的事迹,引领学生树立坚定地信念,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内心点燃奋斗的火把,照亮学生的医学之路。在实践方面需要注意“身教”的力量,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学生。比如医生在给患者做身体检查的时候,就可以保持温和的态度,主动询问患者的感觉,并且及时给患者鼓励,经常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以耐心的态度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想法,留心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状态。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习的时候,也会观察教师是采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患者,潜移默化的学习教师的做法和态度,这样就可以通过教师的身教,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理念。教师通过自身的行为,树立起榜样形象,发挥出榜样作用,更好地引领学生塑造新时代医学人才的基本素质。
四、结论
高校教师在进行医学教学的时候,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导之下,坚持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对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结合医学教育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医学教育和思政教学进行深入的有机结合,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高校医学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合思政教学的内容,才能实现素质教学的目的,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医学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医学行业的发展积累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兰芳,周金娜.“诊断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初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72-73.
[2]陈俊健,李文涛,麻秋娜,柳广南.医学诊断学教学的思政课程改革的探讨[J].广西医学,2020,42(15):2054-2056.
作者简介:
李俊玲(1983年12月20日-),女,汉族,河南省濮阳市人,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