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村落”看秭归

2021-04-13周锦程黎海浪

党员生活 2021年2期
关键词:理事会管护村落

周锦程 黎海浪

近年来,秭归县聚焦农村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以“三在”工程(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让群众生活在集体中,让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为内核,以“三治融合”为路径,持续推进“幸福村落”建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融“三治”  做实微单元

2001年该县大规模合村并组后,村一级作为基本治理单元,村域面积变大、干部职数减少、治理难度提升。为实现有效治理,在“摸石过河”的实践探索中,该县总结出“体制机制创新、治理模式创新”两大“法宝”, 在县级层面上,将174个村划小为2035个村落,村落设置党小组、村落理事会,下设“两长八员”;成功探索出“党建引領、三治融合,单元划小、做实基层”的新路径。

2020年4月,因疫情影响,一条贯穿杨林桥镇天鹅村十一村落、十二村落的硬化路无人管护,路面泥沙遍布,路边杂草丛生。因无法聚拢一处说事议事,村落党小组组长、理事长秦爱华便在村落微信群中发起了“云上夜话”,号召村民开展义务劳动,管养公路,美化环境。村落村民立马表态,“我报名,几点上工?”“我家有三轮车,可以清运垃圾,方便运土培土。”“公益事业人人支持,人人有份,我报名……”最终,25名村民报名参加。在村落理事长的组织下,大家打扫路面、清理沟渠、培土培肩、播撒花种,村落面貌焕然一新。

磨坪乡三墩岩村第7村落村民邓兴俊,原因邻里关系难调解,成了村落矛盾纠纷“着火点”;后在村“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和村落理事长等法治带头人的耐心引导下,不仅“灭了火”“普了法”,还成了村落法律明白人,在村落中积极为邻里纠纷做调解。

屈原镇北峰村永定坡村落是一个易地搬迁的的集中居民点,居民来自全村多个地方,生活习惯不一,刚搬来不久就变得“脏乱差”,有鉴于此,村“两委”决定成立永定坡村落。在村落理事会主持下,村落村民会议讨论制定了“村落公约”,公约中特别规定:房前屋后要“扫干净、收通豁、码整齐”。现如今,永定坡村落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落,村落面貌大为改观。

在“三治融合”的具体实践中,该县依托 “幸福村落”建设成效与农村惠民资金使用绩效挂钩机制推动村落自治,积极引导各部门惠民资金向村落集聚,自治成效明显提高;依托村落公约、“立壮志、改陋习、树新风”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村落德治,德治氛围日益浓厚;依托村级法律顾问、村落法律明白人队伍、村级巡回法庭推动村落法治,法治基础不断夯实。

破“三难”  打好民生牌

2020年,受疫情影响,春耕难、销售难、就业难问题较为突出;为全力保障生产物资供给、农副产品销售、复工复产,该县以“幸福村落”建设为载体,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农业生产保障机制,着力突破疫情期间“三难”问题。

杨林桥镇白鹤洞村第十七村落农资紧缺,理事长雷新光就通过微信群召开理事会视频会议,安排理事会成员分户统计采购农资数量,当晚将村落采购订单上报镇农技站。次日,物资运输车到达村落,逐户送货上门。

郭家坝镇王家岭村第八村落柑橘滞销,理事长张登明便安排理事会成员逐户统计待售柑橘的品种数量,制定销售计划;自己则与200多个柑橘经销商逐一联系销售,将有意向采购的车辆信息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理通行证。最终,八村落留树过冬的近300吨鲜橙销售一空。

茅坪镇是种茶大镇。疫情期间因防控需要,用工密集的春茶采摘、加工作业受到一定影响。清玥茶叶产销合作社负责人肖贤德眼看春茶采摘在即,用工却成了大难题。溪口坪村第五村落理事长陈荣华主动提议组建一支采茶队,既解决用工难问题、又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疫情防控期间,该县以村落为单元,在物资供给、产品销售、复工就业等方面多管齐下,推动小村落发挥大作用。累计办理春耕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1587份,供给农资2万余吨;销售鲜橙1.6万吨,出栏生猪5000余头;组织村落采果队、采茶队1000余支,每天用工5000余人次,有效降低疫情对农事生产的影响。

推“三促”  实现大提升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灵魂。该县聚焦做足“统筹功”、下好“全局棋”,将“幸福村落”建设与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促基层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全力答好三道“必答题”。

梅家河乡三掌坪村是该县47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典型的半高山地区,劳动力外出,产业基础薄弱、田地大量抛荒,脱贫任务很重。依托“幸福村落”建设,该村在向外引才、向内扶志上双向发力。引入外出能人宋玉琳回村创办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管理简单、劳动强度低的香椿产业,吸纳70余户贫困户成为社员,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香椿苗14万株,以“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模式降低贫困户种植风险;引导村落留守老人、妇女就近在香椿园及合作社务工,50户社员2017年至2019年户均收入3000元以上,最高收入达2.1万元。

屈原镇西陵峡村仁村在村落党小组、理事会支持下,村落党员群众自发成立电商协会、百花桃合作社、葡萄互助组等组织,村落组织力明显增强。

杨林桥镇以“幸福村落”建设为依托,着力强化基层治理力量。创新实施 “小村落大统筹”工作机制,以“破除边界、整合资源、融合职能、包片到人”为主旨,将全镇258名水管员、生态护林员、公路养护员等公益性岗位打通使用,成立“公共资源管护员”队伍,划分到对应村落,负责管护村落内公益设施和公共资源,破解公共资源管护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难题,带动村落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以来,“公共资源管护员”配合村落党小组、理事会,发动群众参与村落公益活动150余次,参与人数8970人次,基层治理架构更加畅通明晰。

立足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深化基层社会治理,该县依托“幸福村落”,广引乡贤能人回村创业,以技术、资金、人脉资源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着力破解群众认可度低、干群联系“疏”等难题,累计开展各类形式的“村落会”6600余场次,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借力“幸福村落”建设成果,汇民智、合民力、聚民心,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上重点发力,相继涌现出了西陵峡村、槐树坪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年8月秭归县成为全省乡村振兴“首考”10个优秀县市之一。

猜你喜欢

理事会管护村落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会议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发明与创新理事会
发明与创新理事会
本刊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