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痹的证治

2021-04-13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娄玉钤张国胜刘传慧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3期
关键词:外邪瘀血通络

李满意 刘红艳 陈传榜 娄玉钤 张国胜 刘传慧

【摘 要】 心痹为五脏痹之一,在风湿病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为常见痹病。收集研究历代医家论治心痹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心痹的病因病机(虚、邪、瘀)和证治方案[辨证分为3候4型:邪实候(阴寒凝滞证),正虚候(气阴两虚证、心肾阳虚证),痰瘀候(心血瘀阻证)],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心痹;风湿性心脏病;五脏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证治;规范化;虚邪瘀心痹多由脉痹[1]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心而致;脉痹若见胸闷、心悸、短气者为心痹[2]。心痹为五脏痹之一[3],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4-5],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痹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黄帝内经》对心痹进行了系统阐述,如提出本病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脉痹不已;《素问·五脏生成篇》载有面赤,脉来疾数如喘,脉坚实,气积胸中,妨碍饮食等表现;在治疗上,《灵枢·官针》用针灸治疗心痹等。《黄帝内经》奠定了心痹的理论基础。隋唐时期巢元方、孙思邈等论有脉痹入心,并提及心痹。其中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列有“心痹候”,记载本病的脉象为沉而弦,其症状与《黄帝内经》中所述基本相似,认为思虑过度导致心气亏虚,外邪侵入,稽留不去而成心痹。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对本病的临床症状描述为“饮食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口唇见赤色”。《千金翼方》中有“风痹呕逆,不能饮食者,心痹也”。宋代《圣济总录》将心痹单独列出,系统论述其理法方药,明确强调:“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是为心痹。”记载有茯神汤、赤茯苓汤、紫石英散、秦艽汤、犀角散等心痹常用方剂,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用药依据。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用枳实散治疗心痹。清·秦之桢《癥因脉治》依据心痹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安神丸、归脾汤等方剂治疗。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详细分析《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心痹致病机理。徐镛《医学举要》提出“热痹不已,亦可致心痹”的观点。

西医学的风湿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出现心痹表现。

1 心痹的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主要由正气不足及风寒湿热毒等邪入侵于心,致心脉瘀滞不畅而致。

1.1 感受外邪 脉痹或热痹患者,日久不愈,感受风寒湿热毒等邪,入侵血脉,内舍于心,致心脉瘀痹,则成心痹。《素问·痹论篇》曰:“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诸病源候论》曰:“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清·顾靖远《顾松园医镜》曰:“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而为心痹,烦心上气,嗌干善噫。”

1.2 气血亏虚 脉痹患者,思虑过度,耗损心血,或素体心肺亏虚,外邪侵袭,而致心痹;或心肺气虚,不能行心血以濡养周身;气虚日久,气损及阳,则必心阳虚衰而致心痹;若病及脾肾,则致心阳欲脱之心痹危候。《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心痹,……思虑而心虚。”《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曰:“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明·张介宾《类经》注曰:“燥气不足则火胜为邪,故病为心痹。”清·罗美《内经博议》曰:“……忧思过用,则痹聚在心。”《杂病源流犀烛》曰:“脉为心行血脉者也,肺不足心脉反窒,故心痹。”《症因脉治》曰:“心痹之因,或焦思劳心,心气受伤,或心火妄动,心血亏损,而心痹之症作矣。”

1.3 情志不畅 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或思虑过度,气机郁结,气滞血瘀,心脉瘀阻,则发为心痹。《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淫气忧思,痹聚于心。”《景岳全书》曰:“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内经博议》曰:“心痹者脉不通,……心合脉而痹入之则脉不通,不通则心气郁。”《杂病源流犀烛》曰:“盖心君脉而痹入之,故脉不通,不通则心气郁。”

综上所述,心痹多由脉痹日久发展而成,主要由感受外邪、气血亏虚、情志不畅等因素所致,但总不外“虚、邪、瘀”[6]三类。即虚为气血亏虚,邪为感受外邪(风寒湿热等邪),痰瘀为瘀血为主(情志不畅所致)。心痹的基本病机是心脉痹阻,心脉失养。本病病位主要在心脏,涉及血脉,与肺、肾、肠等脏腑关系密切。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标实者多为风寒湿热等邪、瘀血、痰浊等;本虚者多为心肺气虚、心肾阳虚。早期以邪实为主,中晚期多为虚实夹杂,甚则发生阴盛格阳之脱证。

2 诊断要点

本病以15~40岁女性多见;有脉痹、热痹或其他痹病史,或有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史,或有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史;可见心悸、咳嗽、气喘,或疲乏,或头晕、耳鸣,或颧红,甚则乳下搏动应衣,胁下癥积,水肿或心下暴痛、惊恐烦闷。以心悸、咳嗽、气喘,甚则乳下搏动应衣,或心下暴痛、惊恐烦闷等为诊断要点。

3 心痹的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主要辨虚实和阴阳:感受外邪致阴寒凝滞,或情志不畅致瘀血痹阻者,多以标实为主,发病急;劳倦内伤,他病久治不愈,所致脏腑虚弱者,多以本虚为主,发病缓,病程较长;气血亏虚,痰浊瘀血始生,又可形成虚中夹实之证,本虚标实并重。阳虚者,以脉软无力、心悸怔忡、畏寒肢厥、神疲面浮多见;阴虚者,以脉软无力、心悸心烦、胸闷隐痛多见。

本病的治疗以养心通络为总则。标实为主者,治宜散寒、清热、活血通络;本虚为主者,治宜益肺气、养心血、温阳化气。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按“虚邪瘀”辨证可分为3候4型。

3.1 邪实候 阴寒凝滞证:脉络青紫,心痛如绞,感寒痛剧;胸闷,气短,心悸,四肢不温,面色苍白,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紧。以脉络青紫,心痛如绞,感寒痛剧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本证多为感受寒邪,或素体阳虚,复感外邪所致。阴寒凝滞,心脉痹阻,胸阳阻遏,故见心痛如绞,感寒痛剧,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心脉痹阻,气机不畅,故见胸闷,气短,心悸;寒凝血瘀,故见脉络青紫;寒盛阳虚,不达四末,故面色苍白而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为阴寒凝滞,阳气不运之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为阴寒凝滞之重症。

治法:散寒通络,温阳开痹。

方药: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制川乌、制草乌散寒通络;桂枝、附子、薤白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枳实化痰散结,宣痹降逆;丹参活血通络;檀香温中宽胸止痛。全方共奏散寒通络、温阳开痹之功。

若阴寒凝滞重症,出现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宜用乌头赤石脂丸(《金匮要略》)改汤剂送服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2 正虚候

3.2.1 气阴两虚证 脉软无力,心悸心烦,胸闷隐痛;低热,两颧潮红,乏力,自汗或盗汗,气短,劳累后加重,声低懒言,口干舌燥;舌质红,苔薄或无,脉沉细无力。以脉软无力,心悸心烦,胸闷隐痛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脉痹日久,内舍于心,伤阴耗气,心失所养,则心悸心烦;气虚则血少,无以充养脉道,故脉软无力;阴虚火旺,则见低热、两颧潮红、盗汗、口干舌燥;气虚则见乏力、自汗、气短,劳累后加重,声低懒言;舌红苔薄少、脉沉细无力为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生脉散(《医学启源》)合炙甘草汤(《伤寒论》)。方中人参、甘草、大枣补虚益气;麦冬、生地黄、阿胶、五味子养阴生液;丹参、川芎活血通络;佐桂枝、生姜温通心阳以通络。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若气虚甚者,加黄芪;阴虚甚者,加玉竹;瘀血较重者,加红花、赤芍。

若心气不足,出现心悸气短,劳累后明显,疲乏无力,低热,胸闷憋气,或有胸膺部疼痛,舌质淡或紫瘀,苔薄白,脉沉细或虚细无力者,宜补益心气,佐以活血,方用保元汤(《博爱心鉴》)加味。

3.2.2 心肾阳虚证 脉软无力,心悸怔忡,畏寒肢厥,神疲面浮;喘息不宁,气短,动则尤甚,欲睡,肢肿,甚至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舌黯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或结代。以脉软无力,心悸怔忡,畏寒肢厥,神疲面浮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久病不愈,心肾阳虚,故见畏寒肢厥;脉络失于温养,故脉软无力;心阳不足,则见心悸怔忡,神疲面浮;肾阳虚损,肾不纳气,则见喘息不宁,气短,动则尤甚,欲睡;阳虚水泛,故肢肿,甚则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舌黯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均为心肾阳虚之象。

治法:温补心肾,化气行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合真武汤(《伤寒论》)加减。方中桂枝、制附子、干姜温心肾之阳;茯苓、白术、泽泻淡渗实脾,以化气行水;丹参、赤芍活血通络,入阴以和阳;稍佐甘草以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补心肾、化气行水之功。若阴寒较盛者,加肉桂、细辛;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小便量少者,加猪苓、薏苡仁。

若气虚阳微欲脱,出现气短促难续,喘息端坐,不得平卧,心慌,烦躁不安,面色灰白,口唇发绀,皮肤湿冷,肢体浮肿,大汗淋漓,咯吐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甚至咯血、痰声漉漉、肛坠欲大便,甚则大便失禁,舌淡苔白滑,脉沉微欲绝或数大无根者,宜回阳救逆,益气固脱,方用参附龙牡救逆汤(《中医儿科学》)加减。本证危急,除急煎汤剂口服或鼻饲用药外,应立即静脉推注参附注射液后,再静脉滴注参附针。必要时,中西医结合而抢救。

心痹合并热毒入侵心内膜,宜用大剂量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加活血药治疗。

3.3 痰瘀候 心血瘀阻证:脉络紫黯,胸闷刺痛,心悸;心痛入夜尤甚,或眩晕,两颧紫红;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苔薄,脉细涩或结代。以脉络紫黯,胸闷刺痛,心悸为本证辨证要点。

分析:瘀血痹阻心脉,则见脉络紫黯,胸闷刺痛;瘀血阻络,心脉失养,故见心悸、眩晕;夜间阴盛,瘀血更甚,故心痛入夜尤甚;两颧紫红,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苔薄,脉细涩为心血瘀阻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益气通络。

方药:桃红饮(《类证治裁》)加减。方中桃仁、红花、赤芍、丹参、三七活血化瘀;桂枝、陈皮、远志温通心阳、理气通络;黄芪、人参、甘草益气养心。全方共奏活血化瘀、益气通络之功。若阴虚者,加麦冬、玉竹;阳虚者,加制附子;瘀阻甚者,加蒲黄、花蕊石。

若心痹日久,瘀血内停益甚,气化不利,津液不行,水湿内聚出现两颧暗紅,口唇紫黯,颈脉怒张,胁下痞块,爪甲青紫,胸闷胸痛或脘腹胀痛,心悸,气短,小便量少,下肢浮肿,口干不欲咽,舌质紫黯或青紫,舌下脉络紫黯、怒张,脉沉细或涩者,宜活血化瘀,温阳行水,方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合真武汤《(伤寒论)》加减。

4 病案举例

患者,女,38岁。患风湿性心脏病10余年,常自服地高辛。2周前因劳累病情加重,自觉心悸怔忡,喘咳倚息,继则遍身浮肿,双下肢尤甚,面唇青紫,舌有瘀点,脉沉细结代。查: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50次·min-1,节律不整,心尖区闻及双期杂音,以收缩期为主,肝大,肋缘下

6 cm,剑突下7 cm,腹水征阳性,遍身浮肿,双下肢尤著。胸透:双肺纹理增强,心脏中度扩大,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右心缘见双重阴影,右心室扩大。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房颤,心力衰竭重Ⅲ度,心源性肝硬化。中医诊断:心痹(心肾阳虚,血瘀水阻)。治宜温补心肾,化气行水。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处方:丹参20 g、赤芍20 g、附子10 g、茯苓20 g、白术20 g、猪苓20 g、桂心10 g、厚朴10 g、桃仁10 g、红花10 g。水煎服,每日1剂。服3剂,浮肿见消,尿量增多,心率110次·min-1。服20剂水肿消失,心率90次·min-1,节律规整,肝肋缘下回缩至2 cm,剑突下3 cm,心力衰竭基本纠正[7]。

按语:本案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等;中医诊断心痹,为正虚候心肾阳虚证,兼血瘀水阻。为正虚为主兼血瘀互见的本虚标实之证,且两者相互影响,愈虚愈实,愈实愈虚。故治宜标本兼顾,予以温阳化气、祛瘀行水,方用桂心、附子温心肾之阳;茯苓、白术、猪苓、厚朴健脾利湿,协同桂附以化气行水;丹参、赤芍、桃仁、红花活血通络,祛瘀行水。温阳化气可改善肾之气化以行水,可助心阳,鼓动血脉以化瘀;祛瘀行水可减轻心脏前负荷,增强心主血脉之功,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循环,以强肾之气化。综上所述,本方以温补心肾为主扶正补虚(心肾阳虚),同时活血通络以祛瘀(瘀血),并兼祛邪(水湿之邪)。根据“虚邪瘀”病因病机来看,方药对证,虚邪瘀共用,相得益彰,故能奏效。

5 心痹的预防与护理

避风寒湿热等邪的侵袭,预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有慢性扁桃体炎者可考虑手术切除,清除病灶;保持精神愉快,切忌心情紧张、情绪激动、性情急躁;忌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适当休息;饮食宜清淡,以进食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忌肥甘、辛辣、生冷饮食及暴饮暴食[7]。

6 结 语

心痹是按五脏组织分类的痹病,为五脏痹之一。心痹病位主要在心脏,涉及血脉,与肺、肾、肠等脏腑关系密切。本病初起,正气不虚,感邪不甚,仅“闻、切”可知,患者无自觉症状,其病可稳定5~10年,甚至20~30年。一旦感邪较重,出现症状,病情可逐渐加重。其病因主要有感受外邪、气血亏虚、情志不畅等因素,但总不外“虚、邪、瘀”三类。即虚为气血亏虚,邪为感受外邪(风寒湿热等邪),瘀即瘀血为主(情志不畅所致)。本病病机为心脉痹阻,心脉失养;病性为本虚标实。标实者多为风寒湿热等邪、瘀血、痰浊等;本虚者多为心肺气虚、心肾阳虚。治疗以“虚邪瘀”为纲进行辨证。以养心通络为治疗原则。正虚候当以扶正为先,治宜补心肺肾,兼以通络;邪实候祛邪为主,治宜散寒、祛湿、清热等;痰瘀候以通络为主,治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益气养心。本病初期,正气不虚,或感邪不甚,预后较好;若日久不愈,由气损及阳,病及于肾,病情严重,预后较差;若病及根本,或复感于邪,则可急发阳气虚脱,或毒侵包膜或心血阻络之危候,预后极差。因此,心痹应当早期及时治疗、积极治疗,以防病邪深入。在辨证论治时,要注意各种证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二三证同时兼见[8],因此应当准确辨证,对症用药,严重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快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满意,刘红艳,陈传榜,等.脉痹的证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10):50-54.

[2] 李满意,娄玉钤.心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獻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3):44-51,73.

[3] 李满意,娄玉钤.五脏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36-42.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0-135.

[6]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7] 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99-409.

[8] 焦树德.心痹的辨证论治[J].河北中医,2004,26(2):85-87.

收稿日期:2020-11-20;修回日期:2020-12-15

猜你喜欢

外邪瘀血通络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滋阴养血通络贴对痛风肾蛋白尿影响的临床观察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经验方治疗急慢性咳嗽理论初探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
芪藤竹黄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